鄭全望
《瘴瘧指南》~ 卷上 (17)
卷上 (17)
1. 平胃
或曰,瘴病因於脾胃虛寒,外感乖戾之氣而成。而治法必先正氣和解,所用正氣散、養胃湯、不換金、和解散諸方,俱有平胃散在內。蓋平胃散古人用以治脾胃敦阜,有削平之義,故曰平胃,非補脾胃藥。何又用之?況瘴病脈弦,脈弦而服平胃散,又犯東垣虛虛之戒何也?予曰,發瘴之地,
其地多山,其土卑薄。方其晴明,天氣熱蒸,地下生水;及其陰雨,地下多濕。人生其間,常履於濕土之上。經曰:「穀氣通於脾」,濕傷脾內,故脾胃之虛,多由陽氣浮於上,陰濕之氣傷於下而然,非若內傷之主於飲食勞倦也。用平胃以去脾濕,胡為不可?中有蒼朮之燥濕,不閉腠理,
使汗易出;陳皮之消痰下氣;川樸溫中下氣,理痰消食;甘草之調中氣,益脾胃。故李待制選,以為治瘴要藥也。若謂脈弦在內傷,謂肝木克脾土,宜補脾抑肝,不宜去濕,故犯虛虛之戒。不知瘴病脈弦,是瘧脈自弦之弦,為邪在半表半裡,因濕生痰而作,故不禁平胃,正欲其溫中去濕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