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全望

《瘴瘧指南》~ 卷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7)

1. 正舌散

治瘴病。舌本強硬。語言不出。

蠍梢(二錢五分去毒),茯神(一兩微炒去皮木),薄荷(一兩焙乾)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或擦牙頰間亦。妙瘴病舌本強硬。語言不出者。因瘴熱入於心脾經絡而然。蓋心之別脈系舌本。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是方用茯神可以寧心。益脾。薄荷能去風熱。蠍梢能去風痰。風熱去則心脾清。而舌強自消矣。

2. 柴胡散

治瘴病。十四日外。寒熱不已。不潮時。脈弦數者。

柴胡(一兩去蘆),半夏(五錢湯泡),桂心(五錢去皮),白芍(五錢炒炙),甘草(三錢)

上剉散。姜七片。棗一枚。水煎溫服。寒熱。得退。便止此藥。

瘴病十四日外。已過經矣。病雖未愈。元氣稍蘇。更兼其脈。熱不潮時。亦弦數。此正瘧脈弦數多熱之證。況寒熱脈弦。是邪在半表半裡。足少陽實主之。故用柴胡為君。本經藥也。木得桂而枯。故用以散少陽之邪。半夏生薑之辛。以散邪氣。兼能燥濕利痰。治之瘴本若白芍之酸。

甲味也。大棗甘草之甘。己味也。甲己化土。養脾之妙法也。是方李待制立。以治瘴扶脾利痰。以退半表半裡之邪熱。用以桂心。佐以柴胡。使柴胡之寒不能為柄。非神於用藥者。不可同語也。

3. 草果飲

治瘴瘧頭痛。身疼寒熱。脈浮弦。

草果(去殼),良薑青皮(去穰),川芎白芷,蘇葉,甘草

上各等分剉散。水煎熱服。當發日前連進一服。不拘時候。

四時治要方。云風瘧。食瘧。瘧即瘴也。多生於東南。謂東南乃魚鹽之地。及多暴風。風瘧宜草果飲。此方用川芎。青皮。白芷。發散風邪。良薑。蘇葉。發散寒熱。今咳痰脈浮緊。頭痛身疼。惡風寒。乃感乎凜冽暴風也。正宜草果飲。因食生冷肥膩。中脘生痰。嘔逆遂成食瘧。宜服二陳湯。三因方。治食瘧用紅丸子。亦為極妙。

4. 奪命散

治傷寒瘴瘧。陰陽證候不明。誤投藥。致病垂困。煩躁發渴。及婦人產後。胎煎受熱。瘴等證。

人參(一兩去蘆切片)

用水二鍾。於銀石器內。煎至一鍾。以冷水沉取冷一服而盡。若鼻有汗滴尤妙。

5. 五苓散

治傷寒瘴疾。感暑中濕。小便不利。頭疼身熱。煩躁發渴等證。夏月主治尤多。能伐腎氣下虛者。不可過服。

澤瀉(三兩),豬苓(去皮一兩五錢),茯苓(去皮一兩五錢),肉桂(一兩),白朮(去蘆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夏月背寒。頭疼。發熱無汗。小便秘。濃煎蔥白湯調熱服。令額上有汗。為妙或只用百滾湯。調熱服。仍續啜熱湯。沖令汗出。冒暑極熱。新汲水調亦可。熱瘴痢疾。小便不利者。並用熱水調。大便泄小便不利者。車前子湯調。不宜多服。瘀熱在裡。發黃疸。茵陳湯調。或加辰砂尤治蘊熱心煩。

毛崇甫。因母病。孝感天地。夢投此方。可謂神方也。但五苓散。用桂正如小柴胡人參備急丸乾薑之類。欲其剛柔相濟。亦存戰守之意也。故方書謂五苓散。無桂及隔年陳者。俱不可用。如去桂而加人參。卻謂之春澤湯。治煩躁效。

6. 烏沉散

治瘴疾心腹刺痛調中快氣。

烏藥(一兩),香附(三兩焙乾),甘草(一兩炒)

上共為細末入鹽少許滾湯調服。

7. 加減五積散

治瘴後腰疼腳痛渾身疼。

蒼朮陳皮厚朴半夏茯苓當歸川芎(大),肉桂乾薑桔梗甘草枳殼(氣弱者不用)

上姜三片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