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須知》~ 卷五 (3)
卷五 (3)
1. 味類
飴糖,味甘性溫。多食生痰助火,動脾風,發濕熱。患中滿、吐逆、秘結、牙䘌、赤目、疳病者,切忌食之。勿同豬心肺食,服半夏、菖蒲者忌之。
豆腐,味甘鹹,性寒。多食動氣作瀉,發腎邪及瘡疥頭風病。夏月少食,恐人汗入內。凡傷豆腐及中毒者,食萊菔、杏仁可解。
粉皮,索粉,俱味甘性涼。脾胃虛弱者,多食難化,令腹痛泄瀉,食杏仁即消。如近杏仁,即爛不成索。
乳酪,味甘酸,性寒。患脾痢者勿食。羊乳酪同魚鮓食,成瘕。忌醋。不可合鱸魚食。
酥油,味甘,性微寒。患脾氣虛寒者,宜少食之。
乳餅,味甘,性微寒。多食動氣滑腸,生痰。患泄瀉者,不宜食。
魚膘,味甘鹹,性平。脾胃虛者,宜少食之。回魚者性寒,不益腎。
魚膾,味甘性溫。同乳酪食,令霍亂。勿同諸瓜食,夜食不消成積。食後飲冷水生蟲,疫病後食之,損脾成內疾。食生鱠成瘕為怪病。過食不消者,用馬鞭草汁和酒服可化。勿同豬肝食。
魚酢,味甘鹹,性平。諸魚皆可作酢,多食難化,發瘡疥。防雜發害人。生酢損人,食之動脾胃病。同胡荽、同葵菜、同豆藿、同麥醬、同綠豆、同蒜食,並令消渴及霍亂。無鱗魚鮓尤不益人。
生薑,味辛甘,肉性溫、皮性寒。生髮散,熟溫中,多食損心氣,發目疾、五痔、失血。凡患瘡癤人食之,長惡肉。妊婦多食生薑,助胎熱,令子生瘡疥,或生多指。多食辛辣,皆能損胎。夜不食姜,免耗真氣。忌同豬肉、牛肉、馬肉、兔肉食。秋姜宜少食,能瀉氣夭年。乾薑久食,令人目暗。妊婦食之,令胎內消,蓋其性大熱而辛散也。糟老薑入蟬蛻,則無筋。
白話文:
[味類]
飴糖,味道甘甜,性溫。吃太多會生痰助火,引起脾臟風邪,加重濕熱。患有胃脹、嘔吐、便秘、牙痛、紅眼、疳積的人,絕對禁止食用。不要和豬心肺一起吃,服用半夏、菖蒲的人也應忌食。
豆腐,味道甘鹹,性寒。吃太多會導致腹瀉,加重腎臟虛邪及瘡疥、頭風等疾病。夏天少吃,以免汗水進入體內。凡是因食用豆腐中毒的人,可吃蘿蔔和杏仁解毒。
粉皮、索粉,味道都甘甜,性涼。脾胃虛弱的人,吃太多不易消化,會導致腹痛腹瀉,吃杏仁可以幫助消化。如果靠近杏仁,粉皮就會爛掉,做不成索粉。
乳酪,味道甘酸,性寒。患有脾臟疾病和痢疾的人,不要食用。羊乳酪和魚鮓一起吃,會導致腹部腫塊。忌與醋一起食用,也不可與鱸魚一起吃。
酥油,味道甘甜,性微寒。脾胃虛寒的人,宜少量食用。
乳餅,味道甘甜,性微寒。吃太多會導致腹瀉,生痰。患有腹瀉的人,不宜食用。
魚膘,味道甘鹹,性平。脾胃虛弱的人,宜少量食用。回魚(醃漬魚)性寒,不利於腎臟。
魚膾(生魚片),味道甘甜,性溫。與乳酪一起吃,會導致霍亂。不要與瓜類一起吃,晚上吃不容易消化,會積在體內。吃完後喝冷水會生蟲,疫病後食用會損傷脾胃,導致內疾。吃生魚片會導致腹部腫塊,形成怪病。吃太多消化不良的,可以用馬鞭草汁和酒一起服用來幫助消化。不要和豬肝一起吃。
魚酢(魚醬),味道甘鹹,性平。各種魚都可以做成魚醬,但吃太多不易消化,會導致瘡疥。要防止雜菌汙染,以免危害健康。生的魚醬會損傷身體,食用會引起脾胃疾病。與芫荽、葵菜、豆類、麥醬、綠豆、蒜一起吃,都會導致消渴和霍亂。無鱗魚做的魚鮓尤其不利於健康。
生薑,味道辛辣甘甜,薑肉性溫,薑皮性寒。生薑發散風寒,熟薑溫中,吃太多會損傷心氣,引起眼疾、痔瘡、出血。凡患有瘡癤的人食用,會使傷口長出惡肉。孕婦吃太多生薑,會助長胎熱,導致孩子出生後患有瘡疥,或長出多指。吃太多辛辣食物,都會損傷胎兒。晚上不要吃薑,以免耗損元氣。忌與豬肉、牛肉、馬肉、兔肉一起食用。秋天的薑宜少吃,會導致元氣耗損,減短壽命。乾薑久食,會導致眼睛昏暗。孕婦食用,會導致胎兒消瘦,因為它的性味大熱而辛散。陳年老薑加蟬蛻一起服用,則不會有筋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