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青編》~ 卷下 (4)
卷下 (4)
1. 病有十失
驕恣率性,不遵戒忌,一也。
輕命重財,治療不早,二也。
聽信巫禱,廣行殺戮,不信醫藥,三也。
諱疾試醫,言不由中,四也。
不善擇醫,信人譭譽,或從蓍卜,五也。
急欲速效,旦暮更張,雜劑亂投,六也。
索即寫方,制炮失宜,私自加減,七也。
侍奉不得人,煎丸失法,怠不精詳,八也。
寢興不適,飲食無度,九也。
過服湯藥,盪滌腸胃,十也。
白話文:
[疾病產生的十種常見錯誤]
一、病人傲慢任性,不遵守醫生的禁忌與建議,這是第一種常見的錯誤。
二、病人重視財產勝於生命,生病時不願及早就醫,這是第二種常見的錯誤。
三、病人相信巫術和禱告,甚至因此大開殺戒,卻不相信現代醫學,這是第三種常見的錯誤。
四、病人隱瞞病情,試圖欺騙醫生,或者對病情描述不實,這是第四種常見的錯誤。
五、病人選擇醫生時沒有足夠的判斷力,只憑他人好壞評論,甚至依賴筮卜來決定,這是第五種常見的錯誤。
六、病人期待病情迅速好轉,一天到晚頻繁更改治療方案,胡亂使用各種藥物,這是第六種常見的錯誤。
七、病人要求醫生立即開出藥方,對於藥物的製造和炮製方法不合適,甚至擅自更改藥量,這是第七種常見的錯誤。
八、照顧病人的人不夠專業,煎煮藥丸的方法不當,怠惰且不細心,這是第八種常見的錯誤。
九、病人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沒有節制,這是第九種常見的錯誤。
十、病人過度服用藥物,導致腸胃功能受到破壞,這是第十種常見的錯誤。
2. 病有八不治
室家乖戾,處事不和,動成荊棘,一也。
恣縱慆淫,不自珍重,二也。
憂思想慕,得失縈懷,三也。
今日預愁明日,一年營計百年,四也。
煩躁暴戾,不自寬慰,五也。
窘若拘囚,無瀟灑志,六也。
怨天尤人,廣生懊惱,七也。
以死為苦,難割難捨,八也。
白話文:
[疾病有八種情況下不易治療]
一、家庭關係糾紛,處事意見不合,經常發生衝突,這是第一種。
二、生活放縱,過度享樂,不知自愛自重,這是第二種。
三、過度憂慮,思緒縈繞,得失之心太重,這是第三種。
四、今天就預先為明天的事煩惱,一年裡為未來百年的事操心,這是第四種。
五、情緒煩躁易怒,不懂得自我安慰和調適,這是第五種。
六、生活壓抑,像被囚禁一樣,沒有自由瀟灑的心態,這是第六種。
七、總是埋怨他人,甚至對天抱怨,產生大量煩惱,這是第七種。
八、把死亡當作痛苦,對生命難以割捨,這是第八種。
3. 卻病十要
一要靜坐觀空,萬緣放下,當知四大原從假合,勿認此身為久安長住之所,戰戰以為憂也。
二要煩惱現前,以死喻之,勿以爭長較短。
三要常將不如我者,巧自寬解,勿以不適生嗔。
四要造物勞我以生,遇病卻閒,反生慶幸。
五要深信因果,或者夙業難逃,卻歡喜領受,勿生嗟怨。
六要室家和睦,無交謫之言入耳。
七要起居務適,毋強飲食,寧節毋多。
八要嚴防嗜欲攻心,風露侵衣。
九要常自觀察,克治病之根本處。
十要覓高朋良友,講開懷出世之言,或對竹木魚鳥相親,翛然自得,皆卻病法也。
白話文:
[袪病十法]
一、要學習靜坐沉思,放棄所有雜念,要知道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暫時組合而成,不要把這肉身視為可以長久安全居住的地方,而整天擔心害怕。
二、當煩惱出現時,應想到死亡,不必去爭執或計較一些小事。
三、要常常想到那些比我還不如的人,用智慧自我安慰,不要因為不順心就生氣。
四、要明白大自然讓我生存,但生病讓我得以休息,反而應該感到慶幸。
五、要深信因果報應,如果過去的業力無法逃避,應欣然接受,不要產生抱怨。
六、家庭關係要和諧,避免聽到任何批評或責備的話語。
七、生活作息要適度,不要勉強飲食,寧願節制也不要過量。
八、要嚴格防止慾望和外在環境對身心的侵害。
九、要常常自我反省,從根源上克服疾病。
十、要尋找高品質的朋友,一起討論豁達的人生哲學,或是在竹林、樹木、魚鳥之間找到親近自然的樂趣,悠然自得,這些都是袪病的方法。
4. 病有七失不可治
病有七失不可治者,失於不審,失於不慎,失於不信,失於怠忽過時,失於不擇醫,失於不辨藥,失於自立意見。應補責醫以瀉,畏功責醫欲補;應針欲艾,應灼欲砭。七者之中,有一於此,即為難治。非止醫家之罪,實病家之自誤也。矧有醫不慈仁,病者猜鄙二理,交馳於病,為害者不少。
由是言之,醫者不可不慈仁,病者不可多猜鄙,如犯之則招禍。在醫者當以救濟為心,在病家務以精誠篤摯為念,各盡其極,乃治病求愈之大端也。
白話文:
疾病有七種情況下幾乎無法治療,這些情況包括:未能詳細診斷病情,對病情掉以輕心,對醫生或治療方法缺乏信心,拖延病情錯過治療時機,選擇錯誤的醫生,未能正確辨別藥物,以及病人自行決定治療方案。
應該進行補益治療卻要求醫生使用瀉下法,害怕副作用卻要求醫生進行滋補;應該針灸卻想要艾灸,應該燒灼治療卻想要用砭石。只要有上述七種情況之一,就會讓病情變得難以治療。這不只是醫生的責任,實質上是病人自己誤導了病情。
再者,如果醫生缺乏慈悲之心,而病人又過分猜疑和鄙視醫生,這種雙方互相矛盾的情況,對於病情的影響不容小覷。
因此,醫生必須具備慈悲與仁愛之心,而病人則不應該過度猜疑和鄙視醫生,否則將會帶來災禍。醫生應該以救助病人為己任,而病人則應保持誠懇與真摯的心態,全力以赴,這是治病求愈的根本原則。
5. 老人病不同治法
常見年高疾患,將同少年混投湯藥,妄行針灸,務欲速愈。殊不知老年之人,血氣已衰,精神減耗,至於視聽不至聰明,手足舉動不隨其志,身體勞倦,頭目昏眩,宿疾時發,或秘或泄,或冷或熱,皆老人之常也。勿緊用針藥,急求痊愈,往往因此別緻危殆。且攻病之藥,或汗或吐,或解或利。
緣衰老之人不同年少,年少者真氣壯盛,雖汗吐轉利,未致危殆。其老弱者汗之則陽氣泄,吐之則胃氣逆,下之則元氣脫,立致不可救。此養老之大忌也。大率老人藥餌,止用扶持,只可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之劑,不可用市肆購買,他人惠送,未識方味者與之服餌,切須詳審。
若有宿疾時發,則隨其疾狀,用和平湯劑調順,三朝五日,自然痊退,惟是調停飲食,隨其食性變饌治之。此最為良法也。
白話文:
[對於老年人疾病的特殊治療方法]
常見到醫生在對待老年人疾病時,往往會像對待年輕人一樣,不分青紅皁白地開立各種藥方,甚至隨意進行針灸,一心只想讓病人快速康復。然而,他們忽略了老年人因年齡增長,體內的血液循環和氣力已經不如以往,精神力也相對減少。這導致他們的聽覺、視覺不再敏銳,肢體動作無法完全如自己所願,身體容易感到疲倦,頭腦常有昏眩感,舊疾時常復發,或是便祕、或是腹瀉,或是體寒、或是體熱,這些都是老年人常見的身體狀況。
我們不應該過度依賴針灸和藥物,急於追求病情的迅速好轉,因為這樣常常會造成更嚴重的健康危機。尤其是一些強效的藥物,例如那些會讓人出汗、嘔吐、解便的藥物,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會帶來致命的風險。
年輕人的體質較為強健,即使使用了這些藥物,可能還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對於體弱的老年人而言,一旦使用了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陽氣流失,胃氣反逆,甚至元氣耗盡,立即陷入無可挽回的危險境地。這是照顧老年人時必須極力避免的大忌。
大體來說,對於老年人的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應在於支持和維持其生命機能,只能使用溫和、平和的藥物,以調理氣息,促進食慾,補充虛弱的身體,選擇中和的藥物。切記不可輕易使用市面上買來的,或他人贈送的,不清楚成分的藥物,服用前一定要詳細審慎判斷。
如果舊疾時常復發,應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使用溫和的藥物進行調理,通常三到五天後,病情就會有所好轉。而更重要的,是要調整飲食,根據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口味,適當地變化菜式,這種方式纔是最好的照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