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青編》~ 卷上 (16)
卷上 (16)
1. 清心說
夫既行運氣功夫,又加以動功,再及靜功,則胸膈舒泰,氣血流行,宿疾沉疴,為之頓去。但此心不清,或預料將來,或追悔已往,或為錢財,或為聲色,或為意氣,種種妄想,纏綿糾結,雜亂其心,則欲火內生,氣血復乖,前功盡廢矣。病者於是時當自想曰:曏者我病篤時,九死一生,幾為塵下之土,無復立人間世矣。
今幸得再生,此餘生也。聲色貨利,皆身外之餘物,至於意氣爭執,尤覺無謂。兒孫自有兒孫福,更無纖毫牽掛。一切世味淡然漠然,但得自在逍遙,隨緣度日足矣。即此卻病之方,即此延年之藥,又曰:錢財所以養生,若貪取之,必致傷生,聲色所以悅心,若過戀之,必致損身;意氣所以自高,若爭競之,反取自辱;酒肉所以適口,若沉酣之,反能為害。故曰:酒色財氣傷人物,多少英雄被他惑,若能打退四凶魔,便是九霄雲外客。
又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臆之間,猶宮府焉;肢體之位,猶郊境焉,骨節之分,猶四衢焉;血脈之道,猶百川焉;神猶君也;精猶臣也;氣猶民也。故至人能理其身,猶人君能治其國。愛民安國,愛氣全身。民弊國亡,氣衰身謝。故善養生者,先除六害。一曰薄名位,二曰廉貨財,三曰少色欲,四曰減滋味,五曰屏虛妄,六曰除嫉妬。
如六者尚存,不能自禁,即真經空念,其如衰朽,安得挽乎!
白話文:
【清心說】
既然已經進行了運氣功夫的練習,再加上動態的運動,以及靜態的修行,這會使胸部舒暢,氣血順暢流動,久積的疾病和沉重的病痛,都能因此瞬間消失。然而,如果內心不清淨,總是為未來的事預作打算,或者對過去的事懊悔不已,或者為金錢財富煩惱,或者為美色音樂所困,或者因意氣用事,種種不切實際的想法,糾纏纏繞,混亂內心,那麼慾望之火就會在內心燃燒,氣血再次紊亂,先前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病人在這個時候應該自我反省:以前我病重的時候,生命懸於一線,幾乎成為黃土之下的一縷塵埃,無法再立足於人世。
現在有幸得以重生,這是額外的生命。音樂、美色、財富、利益,都是身外之物,至於意氣之爭,更是毫無意義。兒孫自有他們的福報,我不必有絲毫牽掛。對於世俗的一切,我都淡然處之,只求自在逍遙,隨遇而安,足夠度日即可。這就是祛病的方法,這就是延年的藥方。
再說,財富是用來養生的,如果貪婪追求,必然傷害自身;音樂、美色能讓人愉悅,如果過度沉迷,必然損害身體;意氣能使人自尊,如果爭強好勝,反而招致自我羞辱;酒肉能滿足口腹之慾,如果沉溺其中,反而可能造成危害。因此,酒色財氣會傷害人,許多英雄都被這些迷惑,如果能抵擋住這四大惡魔,就能成為九霄雲外的超脫之人。
再來說,一個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國家的縮影。胸部,就像是王宮;四肢,就像是郊區;骨骼,就像是道路;血液,就像是河流;精神,就像是君主;精華,就像是大臣;氣息,就像是人民。因此,至高的人能夠治理自己的身體,就像君主能夠治理他的國家一樣。愛護人民,國家才能安定;保護氣息,身體才能健康。人民疲憊,國家就會滅亡;氣息衰退,身體就會衰敗。因此,懂得養生的人,首先要去除六種害處:一是淡泊名利地位;二是不貪財;三是減少色慾;四是節制飲食;五是摒棄虛偽;六是消除嫉妒。
如果這六種害處仍然存在,不能自我剋制,就算誦讀經典也無濟於事,如何能挽回衰老呢?
2. 修養余言
孫真人曰:人年四十以上,勿食瀉藥。人有所怒,血氣未定,若交合,令人發癰疽。
遠行疲乏入房,成五勞,少子。忍小便膝冷成淋。忍大便成氣痔。水銀不可近陰,鹿豕二脂不可近陰,皆令人陰痿。養生者,發宜多梳,面宜常擦。目宜常運,耳宜常筌。
舌宜抵齶。齒宜常叩。津宜常咽,背宜常暖,胸宜常護,腹宜常摩。穀道宜常撮,足宜常擦湧泉。一身皮膚,宜常干浴。大小便,宜咬齒勿言。又須省多言,省筆札,省交遊,省妄想。所一息不可省者,居敬養心耳。飢勿過飽,飽食成癖病。飽食夜臥失覆,多霍亂。時病瘥,勿食膾,成痢。
食膾勿食乳酪,成蟲病。食兔肉勿食姜,成霍亂。勿食父母本命所屬之肉,欲令壽永。勿食自己本命所屬肉,欲令魂魄安寧。勿食一切腦,恐損神。勿食盤面上眾人先用物。成結氣。凡食畢漱口數過,令人齒固。凡食皆熟勝生,少勝多。春天不可衣薄,令傷寒霍亂。濕衣汗衣勿著,令發瘡瘍。
夜臥頭勿向北,並勿近火爐,恐損目。夜臥常習閉口,開則氣耗,又恐異氣入口,慎之。凡入夢魘,不得燃燈喚之,亦不可近而急喚。夜夢惡勿說,旦起口含涼水,向東噀之,咒曰:惡夢著草木,好夢成珠玉。即解。凡夢善惡勿說獲吉。居處切防令有小隙,小隙之風最劣,勿忍急避。
凡在家在外,忽遇大風大雨,震雷昏霧,必是諸煞鬼神經過,宜入室閉戶,燒香恭默,過後乃出,否則恐招損獲咎。《瑣碎錄》云:臥處不可以首近火,恐傷腦,亦不可當風,恐患頭風。背受風則嗽,肩受風則臂疼。善調攝者,雖盛暑不當風及坐臥露下。
又云:戒酒後語,忌食時嗔,忍難忍事,怒不明人,口腹不節,致病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又曰:酒不顧身,色不顧病,財不顧親,氣不顧命。當其未值,孰不明知,亦能勸人,及到自臨其境,仍復昏迷,當此之時,再思猛省。
《楊廉夫集》有路逢三叟詞云:上臾前致詞,大道抱天全;中叟前致詞,寒暑每節宣;下叟前致詞,百歲半單眠。嘗見後山詩中一詞亦此意,蓋出應璩,璩詩曰:昔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歲余,相與鋤禾莠。往前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致詞,室內姬粗醜,二叟前致詞,量腹節所受;下叟前致詞,夜臥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長久。
保養之道,無過在於平日飲食男女之間,能自節愛,即是省身修德。若恣肆無忌,即是過惡,潛滋暗長,甚則疾病應之。雖因風寒外感,或緣內傷七情,實由人違犯聖教,以致魂魄相離,精神失守,肌體空疏,百骸不遂,風寒邪氣,得以中入。若有德者,雖處幽暗,不敢為非,雖居榮祿,不敢為惡,量體而衣,隨分而食,雖富貴不敢恣欲,雖貧賤不敢強求,是以外無殘暴,內無疾病也。蓋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穢去其身。
白話文:
孫真人說:人到了四十歲以上,就不該再服用瀉藥。人在憤怒時,血氣尚未平定,如果此時進行性行為,會使人容易產生腫毒。
長途跋涉疲憊後進入房間休息,會形成五勞病,導致生育能力下降。憋小便會讓膝蓋感到寒冷,最終可能發展成尿路結石。憋大便則可能造成氣血痔。水銀、鹿和豬的脂肪都不應靠近私密部位,否則可能會導致性功能障礙。對於注重養生的人來說,頭髮應該經常梳理,臉部應常常擦拭。眼睛應經常運動,耳朵應常清潔。
舌頭應抵住上顎。牙齒應常叩擊。口水應經常吞嚥,背部應保持溫暖,胸部應常常保護,腹部應經常按摩。肛門應常收縮,雙腳應常摩擦湧泉穴。全身的皮膚,應常做乾洗浴。大小便時,應咬緊牙齒不要說話。另外,還需節制多言,節制寫字,節制社交活動,節制胡思亂想。唯一一刻也不能節制的,就是保持恭敬的心態養心。
餓的時候不要吃到撐,過飽會造成疾病。過飽後夜間睡覺未蓋被子,易引發霍亂。生病痊癒後,不要吃生魚片,會引起腹瀉。
吃了生魚片後不要再吃乳酪,會造成寄生蟲病。吃了兔子肉後不要吃薑,會引起霍亂。不要吃父母生肖屬性的肉,希望可以延年益壽。不要吃自己生肖屬性的肉,希望魂魄可以得到安寧。不要吃所有的動物腦,怕損壞神經。不要吃盤子上其他人先動的食物,會造成結氣。每次吃完飯後都要漱口多次,這樣可以使牙齒更牢固。所有食物都應煮熟吃比生吃好,少量食用比大量食用好。春天不能穿得太單薄,以免感冒霍亂。濕衣服和汗衫不要穿,會引起瘡痛。
晚上睡覺時頭不要朝北,也不要靠近火爐,怕對眼睛有害。晚上睡覺時要練習閉嘴,張開嘴會使氣耗散,又怕異常的氣體進入口裡,務必要小心。如果你做噩夢,千萬不要點燈或者急著叫醒自己。晚上做了噩夢不要告訴別人,早上起來口含涼水,面向東方噴灑,並唸咒語:“惡夢著草木,好夢成珠玉。”這樣就可以化解。無論夢到好事還是壞事,都不要告訴別人,這樣會得到吉祥。居住的地方一定要防微杜漸,微小的縫隙風力最強,千萬不要忍受,趕快避開。
無論在家還是外出,突然遇到大風大雨、震雷和昏暗的霧氣,肯定是凶煞鬼神經過,應該進入房間關門,燒香恭敬沉默,等過去後再出來,否則可能招來損失和報應。
《瑣碎錄》說:睡覺的地方頭部不能靠近火源,怕傷害腦部,也不可面對風,怕患上頭風。背後受風會咳嗽,肩膀受風則手臂會疼痛。善於調理身體的人,即使在酷熱的夏天也不會面對風吹,不會在露天下坐臥。
又說:戒掉醉酒後的言論,避免吃東西時發怒,忍耐那些難以忍受的事情,對待不明事理的人不要生氣,不要過度飲食,這是致病的原因,思想不純正是殺身的根本。
又說:喝酒不顧及身體,迷戀美色不顧及疾病,貪財不顧及親人,發脾氣不顧及生命。當這些事情還沒發生時,誰不知道這些道理,也能勸導他人,但一旦自己面對這些情況,仍然會迷茫,這時候,再反思並猛然醒悟。
《楊廉夫集》有一首詞描繪了三位老者,老大說他遵循自然規律生活;老二說他按照四季調整作息;老三說他夜晚睡覺不把頭蓋住。曾經在後山的一首詩中看到類似的描述,這應該出自應璩,他的詩中說:曾經有個行路人,在路上遇到了三個老人,每個人都超過一百歲,正在一起除草。他上前詢問他們為什麼能活得這麼長壽。老大說他妻子很醜陋,老二說他適量飲食,老三說他夜晚睡覺不把頭蓋住。這三位老者的話非常重要,這就是他們能夠長壽的原因。
保養身體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在日常飲食和性生活方面自我控制,這就是修身養性的方法。如果放縱自己沒有節制,那就是犯錯,這些錯會悄悄地累積,甚至會導致疾病。雖然有些疾病是由風寒引起的,有些是由內心的傷痛造成的,但實際上,這是因為人們違背了聖賢的教誨,導致靈魂和肉體分離,精神無法集中,身體虛弱,百病纏身,風寒邪氣得以入侵。如果有德行的人,即使在黑暗中,也不敢做錯事;即使身處榮華富貴,也不敢為非作歹。他們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衣物,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食物,即使富有也不會放縱慾望,即使貧窮也不會強求。因此,他們在外面不會做出殘暴的事,在裡面也不會生病。因為他們的心靈純淨,真正的精神會守護他們的位置;他們的氣息穩定,邪惡的東西就會離開他們的身體。
如果欺騙他人,精神就會混亂;如果與他人競爭,精神就會沮喪。輕視他人,必然會減少壽命;殺害動物,必然會傷害年齡。做一件好事,精神就會高興;做一件壞事,心情就會混亂。一個人如果能夠保持平靜,保持淡泊,那麼他的身體和精神就會安靜,災病就不會產生,福壽就會永續,這一切都從這裡開始。
人的疾病,開始於心,忘記了身體,然後疾病就產生了,接下來就是對身體的過度憂慮,疾病就不會離開。忘記身體,在健康強壯的時候,不挑食,不擇風吹,不擇時間進行性生活,不擇清醒程度醉酒,不擇距離奔走,不控制情緒的喜怒哀樂。因此,疾病就會在我們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乘虛而入,等到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人的涕唾、排泄物,必須要有氣來充盈它們,然後才能排出體外,草木的花,鳥獸的羽毛,也必須要有脈絡來貫穿它們,然後才能茂盛。因此,氣脈的養護非常重要。
以上各位仙人留下的教訓,都是很好的防病方法,延年益壽的妙方,雖然不是煉製金丹的要旨,但如果從這裡開始進步,也可以進入道家的修行。接下來是大周天三煉的要旨,希望能夠在全世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