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園

《神農本草經讀》~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柴胡

氣味苦、平,無毒。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按:經文不言發汗,仲聖用至八兩之多,可知性純,不妨多服,功緩必須重用也。)

葉天士曰:柴胡氣平,稟天中正之氣。味苦無毒,得地炎上之火味。膽者,中正之官,相火之府;所以獨入足少陽膽經,氣味輕升,陰中之陽,乃少陽也。其主心腹腸胃中結氣者,心腹腸胃,五臟六腑也。臟腑共十二經,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柴胡輕清,升達膽氣,膽氣條達,則十一臟從之宣化,故心腹腸胃中凡有結氣皆能散之也。

其主飲食積聚者,蓋飲食入胃散精於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陽膽為生髮之主也。柴胡升達膽氣,則肝能散精,而飲食積聚自下矣。少陽經行半表半裡,少陽受邪,邪並於陰則寒;邪並於陽則熱。柴胡和解少陽,故主寒熱之邪氣也。春氣一至,萬物俱新。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陽以生氣血,故主推陳致新也。

久服清氣上行,則陽氣日強,所以輕身。五臟六腑之精華上奉,所以明目。清氣上行,則陰氣下降,所以益精。精者,陰氣之英華也。

白話文:

柴胡的味道苦,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腸胃中的氣結、飲食積滯、寒熱等邪氣,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視力明亮、精氣充沛。(註:經典中沒有提到柴胡有發汗的作用,張仲景使用柴胡甚至用到八兩之多,可見柴胡藥性純和,可以多服,藥效比較緩慢,必須使用較大的劑量才能見效。)

葉天士說:柴胡的氣性平和,秉承了天地中正之氣。味道苦但無毒,是吸收了地面的炎上之火的氣味。膽是負責中正的器官,也是相火的府邸;所以柴胡獨入足少陽膽經,氣味輕清向上升發,屬陰中之陽,也就是少陽的特性。它主要治療心腹腸胃中的氣結,是因為心腹腸胃包括五臟六腑。五臟六腑共有十二經脈,十一臟的功能都取決於膽。柴胡輕清,能提升膽氣,膽氣舒暢,那麼十一臟的氣機也會隨之宣通開來,所以心腹腸胃中凡是有氣結都能散開。

它治療飲食積滯的原因,是因為飲食入胃後會將精華輸送到肝臟,而肝的疏泄功能又需借由少陽膽的生髮作用。柴胡能提升膽氣,肝臟就能正常疏散精華,飲食積滯自然就消除了。少陽經位於半表半裡,少陽受到邪氣侵擾,邪氣偏向陰就會產生寒症,偏向陽就會產生熱症。柴胡能調和少陽,所以能治療寒熱等邪氣。春天一到,萬物更新。柴胡秉承天地間春季升發的特性,進入少陽經以促進氣血的生發,所以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長期服用能使清氣上升,陽氣就會日益強盛,所以能使身體輕盈。五臟六腑的精華上輸於頭面,所以能使視力明亮。清氣上升,陰氣自然下降,所以能使精氣充沛。精,是陰氣的精華。

2. 黃連

氣味苦、寒,無毒。主熱氣目痛、眥傷淚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

陳修園曰:黃連氣寒,稟天冬寒水之氣,入足少陰腎;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氣水而味火,一物同具,故能除水火相亂,而為濕熱之病。其云主熱氣者,除一切氣分之熱也。目痛、眥傷、淚出、不明,皆濕熱在上之病;腸澼腹痛下痢,皆濕熱在中之病;婦人陰中腫痛,為濕熱在下之病;黃連除濕熱,所以主之。久服令人不忘者,苦入心即能補心也。

然苦為火之本味,以其味之苦而補之;而寒能勝火,即以其氣之寒而瀉之。千古唯仲景得《本經》之秘。《金匱》治心氣不足而吐血者,取之以補心;《傷寒》寒熱互結心下而痞滿者,取之以瀉心;厥陰之熱氣撞心者,合以烏梅;下利後重者,合以白頭翁等法。真信而好古之聖人也。

白話文:

黃連的味道是苦的,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因熱引起的眼睛疼痛、眼角損傷流淚、視力模糊,以及腸道疾病導致的腹痛腹瀉、婦女陰部腫痛。長期服用可以增強記憶力。

陳修園說:黃連的性質寒涼,稟承了冬季寒冷水氣的特性,所以能進入足少陰腎經;味道苦澀且無毒,得到南方火熱之地的滋味,所以能進入手少陰心經。它的性質屬水而味道屬火,一物同時具備這兩種特性,因此能夠消除水火不調的狀況,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疾病。書中說它能治療熱氣,指的是它可以消除一切存在於氣分的熱邪。眼睛疼痛、眼角損傷、流淚不止、視力模糊,這些都是濕熱在上的病症;腸道疾病引起的腹痛腹瀉,這是濕熱在中的病症;婦女陰部腫痛,這是濕熱在下的病症;黃連能夠去除濕熱,所以可以治療這些疾病。長期服用可以增強記憶力,是因為苦味能夠進入心經,因此可以補益心臟。

然而,苦味是火的根本味道,所以用它的苦味來補益心臟;而寒涼的性質可以制約火熱,所以用它的寒涼之氣來瀉火。歷代只有張仲景真正領悟了《神農本草經》的奧秘。《金匱要略》中,治療因心氣不足導致的吐血,用黃連來補益心臟;《傷寒論》中,治療寒熱交錯在心下導致的痞滿,用黃連來瀉火;治療厥陰經熱邪上衝心臟,會搭配烏梅;治療腹瀉後肛門重墜,會搭配白頭翁等方法。他真是相信古人,並喜愛研究古代醫學的聖人啊。

3. 防風

氣味甘、溫,無毒。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痛、身重。久服輕身。

陳修園曰:防風氣溫,稟天春術之氣而入肝;味甘無毒,得地中土之味而入脾。主大風三字提綱,詳於巴戟天注,不贅。風傷陽位,則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者,經絡之風也;骨節疼痛者,關節之風也;身重者,病風而不能蹻捷也。防風之甘溫發散,可以統主之。然溫屬春和之氣,入肝而治風;尤妙在甘以入脾,培土以和水氣,其用獨神。

此理證之易象,於剝復二卦而可悟焉。兩土同崩則剝,故大敗必顧脾胃;土木無忤則復,故病轉必和肝脾。防風驅風之中,大有回生之力;李東垣竟目為卒伍卑賤之品,真門外漢也。

白話文:

防風,味道甘甜,性質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大風病,引起的頭暈頭痛、怕風、風邪侵入眼睛導致失明看不見東西,以及風邪在全身遊走,導致骨節疼痛、身體沉重等症狀。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

陳修園說:防風的氣是溫性的,稟承春天生發的氣而進入肝經;味道甘甜沒有毒性,得到土的滋養而進入脾經。書上說的「主大風」這三個字是重點,詳細內容在巴戟天的註釋中已經說明,這裡就不再重複。風邪侵犯身體的陽位,就會導致眼睛失明看不見東西。風邪在全身遊走,是指經絡受風邪侵襲;骨節疼痛,是指關節受風邪侵襲;身體沉重,是指因風邪侵擾而導致身體無法輕快活動。防風的甘溫發散之性,可以統治這些症狀。但其溫性屬於春天的和煦之氣,進入肝經而治療風邪;尤其精妙之處在於甘味能夠進入脾經,培補脾土以調和水濕,功效非常神奇。

這個道理可以用易經的剝卦和復卦來理解。當兩個土同時崩塌時,就是剝卦,所以大病失敗一定會損害脾胃;當土和木沒有衝突時,就是復卦,所以病情好轉一定會調和肝脾。防風在驅散風邪的同時,具有使身體恢復活力的力量;李東垣竟然把它看作是低微的藥材,真是外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