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讀》~ 卷之三 (8)
卷之三 (8)
1. 水萍
氣味辛、寒。主暴熱,(得水之氣,故能除熱)。身癢,(濕熱在皮膚)。下水氣(萍入水不濡,故能滌水)。勝酒,(水氣勝則酒氣散矣)。長鬚發,(益皮毛之血氣)。主消渴。(得水氣之助)。久服輕身。(亦如萍之輕也)
徐靈胎曰:水萍生於水中,而能出水上,且其葉入水不濡,是其性能敵水者也。故凡水濕之病皆能治之。其根不著土而上浮水面,故又能主皮毛之疾。
白話文:
味道辛辣,屬性寒涼。主要治療突然發熱的病症(因為它吸收了水中的氣,所以能清除熱氣)。也能治療皮膚搔癢(這是因為濕熱積聚在皮膚表面)。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水萍入水不會濕潤,所以能夠清除水氣)。還能解酒(體內水氣充足就能驅散酒氣)。能使鬍鬚和頭髮生長(能增強皮膚毛髮的氣血)。並能治療口渴的病症(因為它有水的特性可以幫助補充水分)。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就像水萍一樣輕飄飄的)。
徐靈胎說:水萍生長在水中,卻能夠浮出水面,而且它的葉子入水不會濕潤,這表示它有抵抗水的能力。所以凡是因水濕引起的疾病都能夠治療。它的根不接觸泥土而是漂浮在水面,所以也能夠治療皮膚毛髮方面的疾病。
2. 款冬花
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
張隱菴曰:款冬生於水中,花開紅白,氣味辛溫,從陰出陽,蓋稟水中之生陽,而上通肺金之藥也。太陽寒水之氣,不從皮毛外交於肺,則咳逆上氣而善喘;款冬稟水氣而通肺,故可治也。厥陰、少陽木火之氣結於喉中,則如喉痹;款冬得金水之氣,金能平木,水能制火,故可治也。
驚癇寒熱邪氣,為病不止一端,故曰諸驚癇寒熱邪氣;款冬稟太陽寒水之氣,而上行外達,則陰陽水火之氣自相交會,故可治也。
白話文:
款冬花,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咳嗽氣逆上衝、呼吸急促,以及喉嚨腫痛、各種驚厥癲癇、寒熱等邪氣引起的疾病。
張隱菴說:款冬生長在水中,花開時有紅有白,氣味辛辣溫和,從陰寒水中生出陽氣,是吸收水中陽氣而能上通肺金的藥物。太陽寒水之氣如果不能從皮膚毛孔向外發散而鬱結於肺,就會導致咳嗽氣逆上衝、呼吸急促;款冬花吸收了水氣,能夠疏通肺氣,所以可以治療這些症狀。厥陰、少陽的木火之氣如果鬱結在喉嚨中,就會導致喉嚨腫痛;款冬花得到金水之氣,金能平息木氣,水能抑制火氣,所以也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驚厥癲癇、寒熱邪氣,病因不只一種,所以說各種驚厥癲癇、寒熱邪氣;款冬花吸收了太陽寒水之氣,並能向上向外疏通發散,這樣就能讓體內陰陽水火之氣自然交融調和,所以也可以治療這些疾病。
3. 厚朴
氣味苦、溫,無毒。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生用則解肌而達表,炙香則運土而助脾。)
陳修園曰:厚朴氣溫,稟木氣而入肝;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然氣味厚而主降,降則溫而專於散,苦而專於泄,故所主皆為實症。中風有便溺阻隔症,傷寒有下之微喘症,有發汗後腹脹滿症、大便硬症,頭痛有濁氣上衝症,俱宜主以厚朴也。至於溫能散寒,苦能泄熱,能散能泄,則可以解氣逆之驚悸。
能散則氣行,能泄則血行,故可以治氣血痹及死肌也。三蟲本濕氣所化,厚朴能散而泄之,則三蟲可去也。寬脹下氣,經無明文,仲景因其氣味苦溫而取用之,得《本經》言外之旨也。
白話文:
厚朴的氣味是苦的、性溫,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中風、傷寒、頭痛、忽冷忽熱、驚恐心悸、氣血不通、肌肉壞死,還能去除體內寄生蟲。(生用可以解表發汗,炙烤後能幫助脾胃運化。)
陳修園說:厚朴性溫,秉承木氣而入肝經;味道苦而無毒,得到火味而入心經。然而它的氣味厚重且主下降,下降的特性使它溫性偏於發散,苦味偏於疏泄,所以它主要治療各種實證。中風時如果有大小便不通暢的症狀,傷寒時有腹瀉後的輕微喘息,有發汗後腹脹、大便乾硬的症狀,頭痛時有濁氣向上衝的症狀,這些都適合用厚朴來治療。至於它溫性可以驅散寒氣,苦味可以泄散熱氣,能散能泄,所以可以用來解除氣逆而導致的驚恐心悸。
能散則氣就能運行,能泄則血就能運行,所以可以用來治療氣血不通以及肌肉壞死。體內寄生蟲本是濕氣所化,厚朴能夠發散和疏泄濕氣,所以能去除寄生蟲。寬脹氣、使氣下降,這在經典醫書中沒有明確記載,張仲景是因為它氣味苦溫而採用它,從《本經》的描述中領悟到了它隱含的功效。
4. 梔子
氣味苦寒,無毒。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疱齄鼻,白癩,赤癩,瘡瘍。
陳修園曰:梔子氣寒,稟水氣而入腎;味苦,得火味而入心。五內邪氣,五臟受熱邪之氣也。胃中熱氣,胃經熱煩懊憹不眠也。心之華在面,赤則心火盛也。鼻屬肺,酒疱齄鼻,金受火克而色赤也。白癩為濕,赤癩為熱,瘡瘍為心火。梔子下稟寒水之精,上結君火之實,能起水陰之氣上滋,復導火熱之氣下行,故統主之。
以上諸症,唯生用之,氣味尚存,若炒黑則為死灰,無用之物矣。仲景梔子豉湯用之者,取其交媾水火、調和心腎之功;加香豉以引其吐,非梔子能湧吐也。俗本謂翻子生用則吐,炒黑則不吐,何其陋歟?
按:仲景云:舊有微溏者,勿用。
白話文:
梔子,味道苦而且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內臟的邪氣,胃中的熱氣,臉色發紅,酒糟鼻,白色的皮膚病,紅色的皮膚病,以及各種瘡瘍。
陳修園說:梔子性寒,是因為吸收了水氣而進入腎臟;味苦,是因為得到了火味而進入心臟。所謂「五內邪氣」,指的是五臟受到熱邪的侵擾。「胃中熱氣」,指的是胃經有熱,導致煩躁不安、難以入睡。心臟的表現在臉上,臉色發紅就表示心火旺盛。鼻子屬於肺,酒糟鼻是因為肺金受到心火的剋制而發紅。白色的皮膚病是因為濕氣,紅色的皮膚病是因為熱氣,瘡瘍則是因為心火。梔子下稟寒水之精華,上結君火的實際,能夠引導水陰之氣向上滋養,又能引導火熱之氣向下運行,所以能統治以上各種疾病。
以上這些病症,只能用生的梔子,因為它的氣味還存在;如果炒黑了,就變成像死灰一樣,沒有用了。張仲景使用梔子豉湯,是為了利用它溝通水火、調和心腎的功能;加入香豉是為了引導藥性向上發散,並非梔子本身能使人嘔吐。民間流傳著生梔子會使人嘔吐,炒黑了就不會嘔吐的說法,實在是太淺薄了。
註:張仲景說:「如果病人本身就容易腹瀉,就不要使用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