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神農本草經讀》~ 卷之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5)

1. 防己

氣味辛、平,無毒。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

白話文:

藥材氣味辛辣,性質平和,無毒。可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溫瘧、熱氣引起的各種癲癇,驅邪、利尿和通便。

【述】,防己氣平,稟金之氣;味辛無毒,得金之味入手太陰肺經。風寒溫瘧者,感風寒而患,但熱不寒之瘧也。熱氣諸癇者,心有熱而患牛、馬、豬、羊、雞、諸癇也。溫熱皆為陽邪,癇瘧皆屬風木,防己可以統治之。除邪者,又申言可除以上之邪氣也。然肺為水之上源,又與大腸相為表裡,防己之辛平調肺氣,則二便利矣。

白話文:

【解釋】:防己的藥性平和,具有金的特性;味道辛辣無毒,屬金味,可歸入手太陰肺經。風寒溫瘧是指感受風寒而引起的瘧疾,但患者只有熱症而無寒症。熱氣諸癇是指因心臟有熱而引起的牛、馬、豬、羊、雞等各種癇症。溫熱病皆屬於陽邪,癇症和瘧疾皆屬於風木,防己可以治療這些疾病。除邪是指防己還可以祛除上述邪氣。肺是水的上源,又與大腸表裡相通,防己的辛味平和可以調和肺氣,從而使二便通暢。

張隱菴曰:《經》云:水道不行則形消氣索,是水有隨氣而運行於膚表者,有水火上下之相濟者,如氣滯而水不行則為水病、痰病矣。防己生於漢中者,破之紋如車輻,莖藤空通,主通氣行水,以防己土之制,故有防己之名。《金匱》方治水病有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治痰病有木防己湯、防己加茯苓芒硝湯;《千金方》治遺尿、小便澀,有三物木防己湯;蓋氣運於上,而水能就下也。而李東垣有云:防己乃下焦血分之藥,病在上焦氣分者禁用。

白話文:

張隱菴說:《黃帝內經》說:水液運行不暢,就會身體消瘦、精神萎靡,這是因為水液可以隨氣而運行於皮膚表面,也可以與火氣上下相濟。如果氣滯導致水液運行不暢,就會形成水病、痰病。生長在漢中的防己,其根莖上有裂紋如車輻,莖藤空通,主治通氣行水,以阻止防己土的控制,因此有防己之名。《金匱要略》中治療水病的方劑有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治療痰病的方劑有木防己湯、防己加茯苓芒硝湯;《千金方》中治療遺尿、小便澀痛的方劑有三物木防己湯。這是因為氣在上面運行,而水能向下流動。但是李東垣說:防己是下焦血分之藥,在上焦氣分有病的人禁服。

又云:如險健之人,幸災樂禍首為亂階,若善用之亦可敵凶突險。此瞑眩之藥,故聖人存而不廢。噫!如此議論,不知從何處參出?夫氣化而後水行,防己乃行氣利水之品,反云上焦氣分不可用,何不通之甚乎?防己能運行去病,是運中有補。《本經》列於中品之前,奚為存而不廢?緣其富而貪名,無格物實學,每為臆說,使後人遵之如格言,畏之若毒藥,非古人之罪乎?李時珍乃謂千古而下,惟東垣一人誤矣。嗟嗟!安得伊歧重出世,更將經旨復重宣也。

白話文:

另有人說:像強健的人一樣,幸災樂禍是混亂的根源,但如果善用它,也可以應付兇險突發的災害。所以,瞑眩的藥物,聖人把它收藏起來而不廢棄。唉!這種議論不知道從哪裡參悟出來的?氣化後才能產生水,防已就是運行氣、利於排水的藥物,反而說上焦的氣分不能用,真是不通到了極點!防已能運行去病,運中含有補益的作用。《本經》把它列為中品之前,為什麼還要說收藏起來而不廢棄呢?這是由於人們富有而貪圖名利,沒有研究事物和務實的學問,每每憑空臆測,使後人奉行就像格言一樣,懼怕它就像毒藥一樣,這難道是古人的罪過嗎?李時珍因此說,千古以來,只有東垣一人錯了。唉!哪裡能找到另一個伊歧重來世上,把《本經》的旨意重新宣揚呢?

2. 狗脊

氣味苦、平。主腰背強,關機緩急,風痹寒濕膝痛,頗利老人。

白話文:

氣味苦、平。主治腰背強硬疼痛,關節活動不靈活,風濕寒濕引起的膝蓋疼痛,特別適合老年人。

3. 秦艽

氣味苦、平,無毒。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

白話文:

性味:苦,平,無毒。

主治:

  • 寒熱邪氣
  • 寒濕風痹
  • 四肢關節疼痛
  • 利尿
  • 利小便

張隱菴曰:秦艽氣味苦平,色如黃土,羅紋交糾,左右旋轉,稟天地陰陽交感之氣。蓋天氣左旋右轉,地氣右旋左轉,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主治寒熱邪氣者,地氣從內以出外,陰氣外交於陽,而寒熱邪氣自散矣。治寒濕風痹肢節痛者,天氣從外以入內,陽氣內交於陰,則寒濕風三邪合而成痹以致肢節痛者,可愈也。地氣運行則水下,天氣運行則小便利。

白話文:

張隱庵說:秦艽氣味苦平,顏色像黃土,蔓藤間交織纏結,左右旋轉,吸收了天地陰陽相交感應的氣息。因為天氣左旋右轉,地氣右旋左轉,左右旋轉,是陰陽交匯的路徑。治療寒熱邪氣,是因為地氣從內向外散發,陰氣與陽氣交匯,寒熱邪氣自然消散。治療寒濕風痹引起的四肢關節痛,這是天氣從外向內散發,陽氣與陰氣交匯,寒、濕、風三邪交匯而形成痺症,導致四肢關節疼痛,是可以治癒的。地氣運行就會排尿,天氣運行就會使小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