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神農本草經讀》~ 卷之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

1. 黃芩

氣味苦、寒、無毒。主諸熱,黃疸,腸澼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白話文: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

  1. 各種熱症
  2. 黃疸
  3. 腸道積液、腹瀉
  4. 利水
  5. 下血、閉經
  6. 惡瘡
  7. 疽瘡、腐蝕
  8. 火瘍

陳修園曰:黃芩黃連黃柏皆氣寒味苦而色黃,主治大略相似。大抵氣寒皆能除熱,味苦皆能燥濕,色黃者皆屬於土,黃而明亮者則屬於金,金借土之色以為色,故五金以黃金為貴也。但黃芩中空似腸胃,腸為手陽明,胃為足陽明。其主諸熱者,指腸胃諸熱病而言也。黃疸為大腸經中之鬱熱;腸澼泄痢者,為大腸腑中之鬱熱。

白話文:

陳修園說:黃芩與黃連、黃柏都具有性寒、味苦、色黃的特徵,其治療功效大致相似。通常,性寒的藥物都能清熱,味苦的藥物都能燥濕,色黃的藥物都屬於土。顏色黃而明亮的則屬於金,金屬的顏色需要藉助土的顏色來顯現出來,所以五金之中,黃金最為尊貴。但是,黃芩中空,類似腸胃。腸是大腸經,胃是小腸經,黃芩能夠治療各種熱證,指的是腸胃諸熱病。黃疸是由大腸經鬱熱引起的;腸澼泄痢是指大腸腑中鬱熱。

逐水者,逐腸中之水。下血閉者,攻腸中之蓄血。惡瘡疽蝕火瘍者,為肌肉之熱毒;陽明主肌肉,瀉陽明之火即所以解毒也。《本經》之言主治如此,仲景於少陽經用之:於心下悸易茯苓,於腹痛易芍藥,又於《本經》言外別有會悟也。

白話文:

行水利的人,就是排泄腸中積水的人。閉塞出血的人,就是攻下腸中積血的人。惡毒瘡、疽瘡、蝕瘡、火瘍的人,都是因為肌肉有熱毒;陽明經主管肌肉,瀉掉陽明經的火氣,就是解除毒氣的方法。《本經》所說的治療方法就是這樣的,仲景在少陽經使用它:於心下悸動容易茯苓,腹痛容易芍藥,又在《本經》之外又有特別的心得。

2. 元參

氣味苦、微寒,無毒。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余疾,補腎氣,令人明目。

陳修園曰:元參所以治腹中諸疾者,以其啟腎氣上交於肺,得水天一氣,上下環轉之妙用也。

白話文:

氣味苦、微寒,沒有毒性。主治腹中寒熱積聚,產後女性乳汁不暢引起的疾病,補腎氣,使人眼睛明亮。

陳修園注釋:

元參之所以能治療腹中各種疾病,是因為它能激發腎氣上升與肺氣相交,得到水天一氣,上下循環轉動的神妙作用。

張隱菴註解甚妙,詳于丹參注中。其云主產乳余疾者,以產後脫血則陰衰,而火無所制。治之以寒涼既恐傷中,加之以峻補又恐拒隔,惟元參清而帶微補,故為產後要藥。令人目明者,黑水神光屬腎,自能明目也。

白話文:

張隱菴的註解非常精彩,在《丹參》的註解中詳細說明瞭它的功效。他提到丹參可以治療產後脫血造成的陰虛、火旺。使用寒涼的藥物治療,擔心會損傷身體;而使用滋補的藥物治療,又擔心會阻礙藥物的吸收。因此,元參既能清熱又能微微滋補,是產後的重要藥物。丹參還可以明目,因為黑色的水神光屬於腎臟,自然能夠明目。

3. 丹參

氣味苦、微寒,無毒。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益氣。

白話文:

味道苦、微寒,沒有毒性。主治心腹間的邪氣,腸胃的蠕動聲頻頻作響,像是流水聲一樣,寒熱交替積聚的病症、破損的症狀和腹部長有腫瘤,可以止煩躁脹滿、增益元氣。

張隱菴曰:丹參、元參皆氣味苦寒,而得少陰之氣化。但元參色黑,稟少陰寒水之精而上通於天;丹參色赤,稟少陰君火之氣而下交於地;上下相交,則中土自和。故元參下交於上,而治腹中寒熱積聚;丹參上交於下,而治心腹寒熱積聚。君火之氣下交,則土溫而水不泛溢,故治腸鳴幽幽如走水。

白話文:

張隱菴說:丹參、元參都是味道苦寒的藥物,具有少陰之氣的特點。但是元參是黑色的,取少陰寒水之精華的特點,並可向上通達於天;丹參是紅色的,取少陰君火之氣的特點,並且向下與地交匯。上下相交,使得中土得以和諧。所以元參向下與上部交會,而治療腹中的寒熱和積聚;丹參向上與下部交會,而治療心腹的寒熱和積聚。君火之氣向下交匯,則土溫而水不氾濫,因此能夠治療腸鳴咕咕作響,像流水一樣。

破症除瘕者,治寒熱之積聚也;止煩滿益氣者,治心腹之邪氣也。夫止煩而治心邪,止滿而治腹邪,益正氣,所以治邪氣也。

白話文:

治療癥瘕(疾病),就是治療寒熱積聚;消除煩滿並增強元氣,就是治療心腹的邪氣。想要消除煩滿就必須治療心裡的邪氣,想要消除腹滿就必須治療腹中的邪氣,增強正氣才能治療邪氣。

陳修園曰:今人謂一味丹參,功兼四物湯,共認為補血行血之品,為女科之專藥,而丹參之真功用掩矣。

白話文:

陳修園說:現在的人認為一味丹參,它的功效勝過四物湯。大家一致認為它是補血活血的藥品,是婦科的專用藥品,但丹參真正的功效被掩蓋了。

4. 丹皮

氣味辛、寒,無毒。主寒熱,中風瘛瘲,驚癇邪氣,除症堅淤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白話文:

性質:辛、寒,無毒。

功效:主治寒熱、中風瘛瘲、驚癇邪氣,去除體內症狀、堅硬淤血及腸胃留滯,安撫五臟,治療癰瘡。

陳修園曰:丹皮氣寒,稟水氣而入腎;味辛無毒,得金味而入肺。心火具炎上之性,火鬱則寒,火發則熱;丹參稟水氣而制火,所以主之。肝為風臟,中風而害其筋則為瘛瘲,中風而亂其魂則為驚癇,丹皮得金味以平肝,所以主之。邪氣者,風火之邪也,邪氣動血,留舍腸胃,淤積症堅;丹皮之寒能清熱,辛能散結,可以除之。肺為五臟之長,肺安而五臟俱可安。

白話文:

陳修園說:丹皮氣性寒冷,秉承水氣而進入腎臟;味道辛辣無毒,獲得金氣而進入肺臟。心火具有炎上之性,火鬱結則寒冷,火發作則炎熱;丹參秉承水氣而能夠制約心火,所以主治心火旺盛的疾病。肝臟是風臟,中風而損害其筋則成為瘛瘲,中風而擾亂其魂則成為驚癇,丹皮獲得金氣以平肝,所以主治肝病。邪氣是指風火之邪,邪氣能使血液運行不暢,滯留在腸胃,淤積成症塊;丹皮的寒性能夠清熱,辛性能夠散結,可以消除這些邪氣。肺是五臟之長,肺安穩而五臟皆可安穩。

癰瘡皆屬心火,心火降而癰瘡可療。

白話文:

癰瘡皆屬心火,

心火降而癰瘡可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