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總義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

太陰濕土之氣,內應於脾。中滿,霍亂吐下,多中焦濕邪為病。故太陰所至,不必泥定司天在泉而論也。五運分步,春分後交二運火旺,天乃漸熱;芒種後交三運土旺,地乃漸濕。濕熱之氣上騰,烈日之暑下爍,人在氣交之中,受其蒸淫。邪由口鼻皮毛而入,留而不去,則成溫熱暑疫諸病,霍亂特其一證也。

若其人中陽素餒,土不勝濕,或飲冷貪涼太過,則濕遂從寒化,而成霍亂者亦有之。然熱化者,天運之自然;寒化者,體氣之或爾。知常知變,庶可治無不當也。

《靈樞·經脈篇》曰:足太陰厥氣上逆,則霍亂。

白話文:

當太陰主氣運轉至時,容易出現腹脹、霍亂、嘔吐腹瀉等症狀。

太陰主氣運的濕土之氣,內應於人體的脾臟。腹脹、霍亂、嘔吐腹瀉等症狀,大多是因中焦濕邪引起的。因此,當太陰主氣運至時,不一定要拘泥於司天在泉而論斷。五運分步,春分之後進入二運,火旺盛,天氣逐漸炎熱;芒種之後進入三運,土旺盛,地氣逐漸濕潤。濕熱之氣向上升騰,烈日之暑向下炙烤,人處於氣交之時,受到濕熱之氣的蒸熏。邪氣從口鼻、皮毛等處侵入人體,滯留不去,就會導致溫熱暑疫等疾病,霍亂只是其中一種表現。

如果病人體內陽氣素來不足,脾土無法抵抗濕邪,或者過度飲用冷飲貪涼,則濕邪會轉化為寒邪,也可能導致霍亂。然而,熱化是天運的自然規律;寒化則是人體氣機失調所致。了解常規並懂得應變,才能做到治療無有不當。

足太陰經的厥氣上逆,就會導致霍亂。

足太陰脾,土臟也,其應在濕,其性喜燥,鎮中樞而主升清降濁之司。惟濕盛而滯其升降之機,則濁反厥逆於上,清反抑陷於下,而為霍亂。雖有熱化、寒化之分,治宜宣其濁,則逆自平,而亂乃定,清自升也。

《傷寒論》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名曰霍亂。

此設為問答,以明霍亂之病。謂邪在上者,多吐;邪在下者,多利;邪在中焦,上逆而為嘔吐,復下注而利者,則為霍亂。霍亂者,揮霍悶亂,成於頃刻,變動不安之謂也。若上不能納,下不能禁之久病,但名吐利。不得謂之霍亂也。

又曰:病發熱頭痛,身痛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為土臟,應於濕,喜燥,主宰中樞,掌管升清降濁。若濕氣過盛,阻礙升降功能,濁氣逆上,清氣下陷,就會導致霍亂。雖然有熱化、寒化之分,治療都應該宣泄濁氣,使逆氣平息,亂象止住,清氣上升。

《傷寒論》中提到:病人患有霍亂,是什麼症狀呢?

嘔吐且腹瀉,稱為霍亂。

這是為何?

邪氣在上,則多嘔吐;邪氣在下,則多腹瀉;邪氣在中焦,上逆而嘔吐,下注而腹瀉,就是霍亂。霍亂病症變化迅速,如同揮霍亂竄,短時間內即可成形,病患也常感到不安。若長期嘔吐腹瀉,不能納食,也不能止瀉,則只能稱為嘔吐腹瀉,不能稱為霍亂。

病人發熱、頭痛、全身疼痛、怕冷、嘔吐腹瀉,這是什麼病?

這是霍亂。從嘔吐腹瀉,到腹瀉停止,又再次發熱,都是霍亂的症狀。

脾臟屬於土,與濕氣相關,喜乾燥。它主管人體的中樞,負責將清氣向上,濁氣向下。如果濕氣過重,阻礙了這個功能,濁氣就會逆流向上,清氣就會下降,導致霍亂。雖然有熱症和寒症,但治療都需要宣泄濁氣,使逆氣消失,亂象平息,清氣上升。

《傷寒論》中說:病人患有霍亂,是什麼症狀呢?

嘔吐且腹瀉,稱為霍亂。

為什麼會這樣?

邪氣在上,就會多嘔吐;邪氣在下,就會多腹瀉;邪氣在中焦,就會向上逆流嘔吐,向下排出腹瀉,這就是霍亂。霍亂病症變化很快,像亂七八糟地揮霍一樣,很快就能發展起來,患者也常感到不安。如果長期嘔吐腹瀉,不能進食,也止不住瀉,只能稱為嘔吐腹瀉,不能稱為霍亂。

病人發燒、頭痛、全身疼痛、怕冷、嘔吐腹瀉,這是什麼病?

這是霍亂。從嘔吐腹瀉,到腹瀉停止,又再次發燒,都是霍亂的症狀。

徐洄溪曰:此霍亂是傷寒變證。郭白雲曰:此論霍亂,似傷寒之證。蓋傷寒而霍亂者,陰陽二氣亂於胸中也。初無病而霍亂者,往往飲食失節,而致胸中逆亂也。經云: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悗。亂於腸胃,則為霍亂。惟亂於胸,所以吐。

亂於腸,所以利。經言五亂,霍亂其一也。張路玉曰:傷寒吐利,由邪氣所傷;霍亂吐利,由飲食所傷。其有兼傷寒之邪,內外不和,加之頭痛發熱而吐利者,是傷寒霍亂也。

雄案:霍亂,有因飲食所傷者,有因濕邪內蘊者,有因氣鬱不舒者。但既有發熱頭痛,身痛惡寒之表證,則治法必當兼理其表,此仲聖主五苓散之義也。然表證之可兼者,不獨寒也。如吸受溫熱風暑之邪者,皆能兼見表證。舉隅三反,活法在人。其溫暑直侵脾胃,與內邪相協為虐,迨裡氣和而吐利止,則邪復還之表而為發熱者,駕輕湯主之。寒霍亂後,表不解者,有仲聖之桂枝法在。

白話文:

徐洄溪說:霍亂是傷寒的變證。郭白雲說:這種關於霍亂的論述,類似於傷寒的症狀。因為傷寒而出現霍亂,是因為陰陽二氣在胸中混亂。原本沒有病而突然出現霍亂,往往是飲食不節,導致胸中逆亂。經書說: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著經脈運行,衛氣逆向而行。清濁之氣相互干擾,在胸中混亂,這就是大悗。混亂在腸胃,就成了霍亂。因為混亂在胸,所以嘔吐。

混亂在腸,所以腹瀉。經書中說五種混亂,霍亂是其中一種。張路玉說:傷寒引起的嘔吐腹瀉,是由邪氣所傷;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是由飲食所傷。如果同時兼有傷寒的邪氣,內外不協調,再加上頭痛發熱而嘔吐腹瀉,這就是傷寒霍亂。

雄案:霍亂,有因飲食所傷的,有因濕邪內蘊的,有因氣鬱不舒的。但如果同時出現發熱頭痛、身痛惡寒的表證,那麼治療方法就必須兼顧表裡。這就是仲聖主五苓散的道理。然而,表證的兼症,不只有寒證。像吸入溫熱風暑之邪的,都能兼見表證。舉例三反,活法在人。如果溫暑之邪直接侵犯脾胃,與內邪相協作而為患,等到裡氣和緩而嘔吐腹瀉停止,邪氣又返回表證而發熱,就用駕輕湯治療。寒霍亂之後,表證不解的,可以用仲聖的桂枝法治療。

《醫徹》曰:霍亂之候,其來暴疾,腹中㽲痛,擾亂不安。有吐瀉交作,有吐而不瀉、瀉而不吐,有不得吐而又不得瀉。則邪有上下淺深之分,而總以得吐為愈。邪有入,必有出,鹽湯探吐,上妙法門,然後調其胃氣可也。蓋霍亂每傷於胃,雖風寒暑濕,四氣相乘,而中必先虛,故邪入焉。

至飲食失和,穢邪觸感者尤多。胃氣一傷,清濁相干,邪不去則正不安,所以攻邪尤要於扶正也。即至肢冷脈伏,轉筋聲啞,亦必驅逆至盡。蓋邪去則正安,非比他證,養正而邪自除也。所以當其發時,不可用米飲。先哲諄諄戒之,豈無謂哉!觀於乾霍亂,上不得吐,下不得瀉,亦因邪不能出,所以為劇。

白話文:

《醫徹》中說:霍亂發作時,來勢急驟,腹中絞痛,讓人極度不安。患者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交替出現,或只嘔吐不腹瀉,或只腹瀉不嘔吐,也可能既不能嘔吐也不能腹瀉。這說明邪氣在體內的位置深淺不一,但總的來說,能嘔吐出來就是病癒的徵兆。邪氣入體,就必須要排出體外,用鹽湯引吐,是最佳方法,然後再調理胃氣即可。

霍亂常常傷及胃部,即使是風寒暑濕四氣交乘,也必定先要胃氣虛弱,邪氣才能侵入。

飲食失調,穢濁之邪觸犯者尤其多見。胃氣受傷,清濁混雜,邪氣不除,正氣就難以安穩,所以攻邪一定要同時扶正。即使患者出現肢體冰冷、脈象微弱、抽筋、聲音嘶啞等情況,也要驅逐邪氣,直到徹底清除。因為邪氣一除,正氣就自然安穩,這與其他病症不同,不必只注重養正,邪氣也會自行消除。因此,霍亂發作時,不可用米湯。先賢們一再告誡,絕非無道理。觀察乾霍亂,患者上吐不下瀉,也是因為邪氣不能排出,所以病情十分嚴重。

治者,益可思其故矣。此治霍亂之大法也。總以得吐為邪有出路者,承上不得吐瀉之乾霍亂言也。邪不去則正不安,尤為治諸病之名言。但霍亂雖無養正則邪自除之理,而虛多邪少之證,亦間有之,治宜攘外安中並用,又未嘗無其法也。

《病源》曰:霍亂,脈大可治,微細不可治。霍亂吐下,脈微遲,氣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治。

《治法匯》曰:吐瀉,脈代,乃是順候。氣口脈弦滑,乃膈間有宿食,雖吐,猶當以鹽湯鵝翎探之。吐盡,用和中藥。凡吐瀉,脈見結、促、代,或隱伏,或洪大,皆不可斷以為死。果脈來微細欲絕,少氣不語,舌卷囊縮者,方為不治。

白話文:

治療疾病,要認真思考病因。這是治療霍亂的重要原則。總的來說,讓病人嘔吐,就是讓邪氣有出路,這是承接上文「乾霍亂」不能嘔吐瀉下的意思。邪氣不去,正氣就難安,這是治療各種疾病的通用原則。但是霍亂雖然沒有「養正則邪自除」的道理,但虛多邪少的症狀,也偶爾會出現,治療時應該同時採取「攘外安中」的方法,也並非沒有方法可循。

《病源》書中說:霍亂,脈象強勁有力可以治療,脈象微細虛弱則無法治療。霍亂患者嘔吐瀉下,脈象微弱遲緩,呼吸微弱,不想說話,則無法治療。

《治法匯》書中說:嘔吐瀉下,脈象代脈,這是順應病情。氣息急促,脈象弦滑,這是膈間有積食,即使嘔吐了,還是要用鹽湯和鵝翎探查,將食物吐盡,再用和中藥。凡是嘔吐瀉下,脈象出現結脈、促脈、代脈,或隱伏,或洪大,都不能斷定為死亡。只有脈象微細欲絕,呼吸微弱不語,舌頭捲縮成囊狀,才是無法治療的。

《醫通》曰:脈伏,或微澀者,霍亂。脈長,為陽明本病。霍亂脈洪大,吉。虛、微、遲、細兼喘者,凶。霍亂之後,陽氣已脫,或遺溺不知,或氣怯不語,或膏汗如珠,或躁欲入水,或四肢不收,舌卷囊縮,皆為死候。

《金簠齋轉筋證治》云:此證重者,立時脈伏,乃邪閉而氣道不宣。勿輕信庸工,為脈絕不救也。

案:營虛氣奪,脈微欲絕者,復脈湯主之。氣散陽飛,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若客邪深入,氣機痹塞,脈道不能流通,而按之不見者,為伏脈,此為實證。與絕脈判若天淵,苟遇伏脈,而不亟從宣通開泄之治,則脈亦伏而漸絕矣。但此乃邪閉之絕,彼為元脫之絕。脫者誤開,陽亡而死;閉者誤補,邪錮而死。

白話文:

分析:如果患者營氣虛弱,陽氣被奪,脈象微弱將要消失,則可以用復脈湯治療。如果患者氣散陽氣外泄,脈象微弱將要消失,則可以用四逆湯治療。如果外邪深入,氣機阻塞,脈道無法流通,按壓時摸不到脈象,這是伏脈,屬於實證。伏脈和絕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遇到伏脈,不積極進行宣通開泄的治療,脈象也會逐漸消失,最終變成絕脈。但是伏脈是邪氣閉塞導致的脈象消失,而絕脈是元氣耗竭導致的脈象消失。如果誤以為是元氣耗竭,而使用了開泄的藥物,會導致陽氣耗散而死亡;如果誤以為是邪氣閉塞,而使用了補益的藥物,會導致邪氣更加閉塞而死亡。

又案,天士云:經曰:暴病暴死,皆屬於火,火鬱於內,不能外達,故似寒證。關竅閉塞,經絡不通,脈道不行,多見沉滯無火之脈。愚謂各證皆然,舉一可例其餘,然非閱歷深者,不能知此。

白話文:

根據醫學家葉天士的說法,經書中提到,突然發病並迅速死亡的狀況,大多與「火」有關。體內積聚的「火」無法向外散發,因此會表現出像寒症一樣的症狀。當身體的通道(關竅)閉塞,經絡不通暢,脈搏運行受阻時,常會出現沈滯且似乎沒有「火」的脈象。我的看法是,所有症狀都是如此,舉一個例子就能理解其他情況。然而,這種觀點只有對醫學有深厚經驗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認識。

2. 熱證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土鬱之發,為嘔吐霍亂。

諸郁之發,必從熱化。土鬱者,中焦濕盛,而升降之機乃窒。其發也,每因吸受暑穢,或飲食停滯,遂至清濁相干,亂成頃刻,而為上吐下瀉。治法,如燃照湯,宣土鬱而分陰陽。連樸飲,祛暑穢而行食滯。若驟傷飽食,而脘脹、脈滑,或脈來澀數模糊,胸口按之則痛者,雖吐,猶當以鹽湯探吐,吐盡其食,然後以駕輕、致和等湯調之。

又云:不遠熱則熱至,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

此明指霍亂有因熱而成者。奈《病源》《三因》等書,咸謂霍亂本於風冷,遂致後人印定眼目。凡患熱霍亂者,率為藥誤,且不遠熱三字,亦非但以藥食為言。如勞役於長途田野之間,則暑邪自外而入。所謂熱地如爐,傷人最速,宜白虎湯、六一散之類,甘寒以清之。或安享乎醇酒膏粱之奉,則濕熱自內而生。

白話文:

凡是患上熱霍亂的人,大多是因為用藥錯誤。而且“不遠熱”這三個字,並不只是指藥物和飲食。比如在長途田野中勞作的人,就會受到暑熱的侵襲。所謂“熱地如爐,傷人最速”,應該使用像[白虎湯]、[六一散]這樣的寒涼藥物來治療。

詳細解釋

  • 藥誤: 指用藥不當,導致病情加重或延誤治療。
  • 勞役: 指勞動工作。
  • 暑邪: 指夏季的暑熱邪氣。
  • 白虎湯、六一散: 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或安享乎醇酒膏粱之奉,則濕熱自內而生。

或者有些人縱情享樂,過度食用肥甘厚味,就會導致濕熱內生。

詳細解釋

  • 醇酒膏粱: 指肥甘厚味的飲食。
  • 濕熱內生: 指由於飲食不節,導致濕熱之邪在體內生成。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中醫理論中“土鬱”的概念,並指出土鬱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熱邪,而非風寒。文中還提到了熱霍亂的病因、治療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

所謂厚味臘毒,不節則嗟,宜梔豉湯、連樸飲之類,苦辛以泄之。其有暑入傷元,白虎湯可以加參。氣虛招感,用參朮必佐清邪。昔賢成法,自可比例而施。奈昧者,妄謂勞傷之病宜補,膏粱之體必虛。知其一,不知其二,信手溫補,動輒殘生,可哀也已。

《至真要大論》曰:諸熱瞀瘛,諸逆衝上,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瞀,昏悶也,瘛,抽掣也。熱傷神則瞀,火迫血則瘛。火性炎上,故逆而衝上。躁,煩躁不安也。狂,狂亂也。越失常度也。熱盛於外,則肢體躁擾。熱盛於內,則神志煩亂。蓋火主動,凡病之動者,皆屬於火。霍亂而見此等證候者,皆為熱邪內盛之的據也。

白話文:

所謂「厚味臘毒」,指的是過度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會導致身體積累毒素,如果不能節制,就會造成身體損傷。這時候可以用梔子豉湯、連樸飲之類的苦辛藥物來泄除毒素。如果因為暑熱侵襲而傷及元氣,可以服用白虎湯並加入人參。如果因為氣虛而導致感受外邪,則在服用人參、白朮等補氣藥物的同時,也要加入清熱解毒的藥物。古代醫家已經總結了許多治療方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運用。然而,有些人卻誤以為勞傷的病症就應該補益,肥胖的人體質就一定虛弱。他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隨意使用溫補藥物,往往造成生命危險,實在令人痛心。

《至真要大論》中說,各種發熱昏迷、逆氣上衝、躁狂失常的病症,都屬於火邪。

「瞀」指的是昏迷,「瘛」指的是抽搐。熱邪傷及神志就會昏迷,火熱迫血就會抽搐。火性向上,所以會逆氣上衝。躁指的是煩躁不安,狂指的是狂亂,越指的是失常。熱盛於外,就會肢體躁動不安;熱盛於內,就會神志煩亂。總之,火主動,凡是病症表現出活動狀態,都屬於火邪。霍亂出現這些症狀,都說明熱邪內盛。

又曰:諸轉反戾,水液渾濁;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諸轉反戾,轉筋拘攣也。熱氣燥爍於筋,則攣瘛為痛,火主燔灼,躁動故也。水液,小便也。小便渾濁者,天氣熱水渾濁也。嘔吐者,火氣炎上之象也。胃為陽土,性主下行,胃中熱盛,則迫逆而上衝也。土爰稼穡,而味變酸者,肝熱內燔,故從而化也。暴注,卒暴注泄也。

腸胃熱盛而傳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下迫,後重裡急迫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此段經文,形容霍亂轉筋證象如繪,業醫者,必人人讀之,何以臨證茫然。徒惑於吊腳痧、腳麻痧等俗名,而貿貿然妄投燥熱之藥,以促人天年,抑何不思之甚耶!

白話文:

轉筋、反折、攣縮,就是指肌肉抽筋、肢體痙攣。熱氣乾燥灼傷筋脈,就會導致肌肉痙攣疼痛,因為火主燃燒,會導致躁動不安。水液,指的是小便。小便混濁,是因為天氣炎熱導致水液混濁。嘔吐,是火氣向上炎熱的表現。胃是陽土,其性向下運行,胃中熱氣旺盛,就會向上衝逆。土主生長收穫,味道變酸,是肝臟內火熾盛,所以從而導致酸味。暴注,就是突然腹瀉。

腸胃熱盛,傳化功能失常,火氣性急,所以會出現突然腹瀉。下迫,指的是肛門墜脹、裡急後重、疼痛。火氣性急,而且能乾燥事物,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段經文描寫霍亂轉筋症狀非常生動形象,作為醫生,必須人人精讀,為何臨證時卻茫然無措?只迷信「吊腳痧」、「腳麻痧」等俗稱,就草率地使用燥熱藥物,加速病人死亡,難道不應該深思熟慮嗎?

《千金要方》曰:中熱霍亂暴利,心煩脈數,欲得冷水者,以新汲井水,頓服一升。

郭白雲曰:治霍亂之法,惟《千金要方》,最為詳備。

《治暑全書》曰:暑氣入腹,噁心腹痛,上吐下瀉,瀉如水注。

春分以後,秋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其政。故天之熱氣下,地之濕氣上。人在氣交之中,受其蒸淫之氣,由口鼻入而擾其中,遂致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所瀉者皆五臟之津液,急宜止之,然止非通因塞用之謂也。濕甚者,胃苓湯分利陰陽,暑亦自去;熱甚者,桂苓甘露飲清其暑火,濕亦潛消。

白話文:

《千金要方》說:如果內熱導致霍亂,出現劇烈腹瀉,心煩意亂,脈搏頻數,想要喝冷水,就用新汲取的井水,一次喝下一升。

郭白雲說:治療霍亂的方法,只有《千金要方》最為詳盡。

《治暑全書》說:暑氣進入腹部,會引起噁心腹痛,上吐下瀉,瀉瀉如水注。

春分以後,秋分以前,少陽相火,少陰君火,太陰濕土,這三種氣一起發揮作用。所以天上的熱氣下降,地上的濕氣上升。人處於氣交之中,受到蒸淫之氣的影響,從口鼻進入身體,擾亂內部,導致升降失調,清濁不分。所瀉的都是五臟的津液,急需止瀉,但止瀉不是指用塞的方法來止住,而是要通過調通來止住。濕氣重者,可以用胃苓湯分利陰陽,暑氣自然消失;熱氣重者,可以用桂苓甘露飲清熱降火,濕氣也會自然消除。

若火盛之體,內本無濕,而但吸暑邪者,白虎湯之類宜之。且臟性有陰陽之別。陰虛者火旺,雖病發之時,適犯生冷,而橘、樸等只宜暫用;陽虛者濕勝,雖寒潤之品,非其所宜,如胃苓湯已為合法。縱使體極虛羸,亦不過補氣清邪並用。若因其素稟之虧,而忘其現病之暑,進以丁、附、薑、桂之劑,真殺人不轉睫矣。

凡傷暑霍亂,有身熱煩渴,氣粗喘悶,而兼厥逆躁擾者,慎勿認為陰證。但察其小便必黃赤,舌苔必黏膩,或白厚,宜燃照湯,澄冷服一劑,即現熱象。彼時若投姜附藥,轉見渾身青紫而死矣。甚或手足厥冷少氣,唇面爪甲皆青,腹痛自汗,六脈皆伏,而察其吐出酸穢,瀉下臭惡,小便黃赤熱短,或吐下皆系清水,而瀉出如火,小便點滴,或全無者,皆是熱伏厥陰也。熱極似陰,急作地漿,煎竹葉石膏湯服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火氣旺盛,本身沒有濕氣,只是吸入了暑氣,那麼白虎湯之類的藥物就適合。而且臟器也有陰陽的區別,陰虛的人火氣旺盛,雖然生病時,剛好犯了生冷的食物,但是橘子、樸樹皮之類的藥物,只能暫時使用;陽虛的人濕氣過盛,即使寒涼潤燥的藥物,也不適合他們,就像胃苓湯就是合法的藥方。即使身體非常虛弱,也只不過是補氣清熱邪氣並用。如果因為體質本身虛弱,而忘記了現在生病是暑氣所致,服用丁香、附子、生薑、桂枝之類的藥物,就會真的殺人而不眨眼了。

凡是傷暑霍亂,有身體發熱、口渴、氣粗喘悶,並且伴隨昏厥、躁動不安的,不要誤認為是陰證。只要觀察他們的尿液一定是黃赤色的,舌苔一定是黏膩的,或者白而厚,就應該服用燃照湯,澄清後冷卻服用一劑,就會出現發熱的現象。在那種情況下,如果再服用姜附藥,就會變成全身青紫而死。甚至有些人手腳冰冷無力,脣、臉、指甲都發青,腹部疼痛、自汗,六脈皆沉伏,而觀察到他們嘔吐出來的都是酸臭的,大便臭惡,小便黃赤色,量少,或者嘔吐和瀉下都是清水,而瀉出的像火一樣,小便點滴,或者完全沒有,這些都是熱氣積蓄在厥陰導致的。熱氣極盛就會表現得像陰證一樣,要趕緊服用地漿,煎服竹葉石膏湯。

又有吐瀉後,身冷如冰,脈沉欲絕,湯藥不下,或發噦,亦是熱伏於內,醫不能察,投藥稍溫,愈服愈吐,驗其口渴,以涼水與之即止,後以駕輕湯之類投之,脈漸出者生。然暑之為病,傷之驟,則發之暴;傷之漸,則發之緩。故九月時候,猶多伏暑霍亂之證,醫者不可不知。

《金匱》曰: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矢白散主之。

劉守真曰:轉反戾也,熱爍於筋,則攣瘛而痛。或以為寒客於筋者誤也。蓋寒主收引,然止為厥逆禁固,屈伸不利,安得為轉也。所謂轉者,動也。陽動陰靜,熱證明矣。夫轉筋者,多由熱甚,霍亂吐利所致。以脾胃土衰,則肝木自盛,而熱爍於筋,故轉筋也。夫發渴則為熱,凡霍亂轉筋而不渴者,未之有也。

白話文:

此外,如果有人在吐瀉後,身體冰冷如同冰塊,脈搏微弱幾乎消失,喝不下去湯藥,或是出現呃逆,這也可能是體內有熱氣,醫生沒有察覺,而誤用溫熱的藥物,導致病人越吃越吐。觀察病人是否口渴,如果給予涼水就能止渴,之後再用「駕輕湯」之類的藥物治療,脈搏逐漸恢復,病人就能得救。然而,暑氣的病症,如果受暑氣影響時間短,發病就會很快;如果受暑氣影響時間長,發病就會緩慢。因此,九月時節,仍然有很多伏暑霍亂的症狀,醫生不可不知。

《金匱要略》記載:轉筋這種疾病,病人四肢僵直,脈搏上下浮動,稍微有點弦,轉筋深入腹部,可以用雞矢白散治療。

劉守真說:轉筋指的是筋脈反常、扭曲的意思。由於熱氣灼傷筋脈,就會出現筋脈攣縮、抽搐疼痛。有些人認為是寒氣侵犯筋脈,這是錯誤的。因為寒氣會收縮筋脈,只會導致四肢厥逆、僵硬,無法正常伸屈,怎麼會造成轉筋呢?所謂「轉」,就是「動」的意思。陽氣主動,陰氣主靜,所以轉筋是由熱氣引起的,證實無誤。轉筋大多是因過熱、霍亂吐瀉引起。脾胃虛弱,肝氣就會旺盛,熱氣灼傷筋脈,就會出現轉筋。口渴就代表有熱氣,所有患有霍亂轉筋卻不口渴的病人,從來沒有見過。

尤拙吾曰:肝主筋,上應風木,肝病生風,則為轉筋。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經云:諸暴強直,皆屬於風也。轉筋入腹者,脾土虛而肝木乘之也。雞為木畜,其矢微寒,而能祛風濕以利脾氣,故取以治是病焉。

張石頑曰:嘔吐泄瀉者,濕土之變也,轉筋者,風木之變也。濕土為風木所克,則為霍亂轉筋,平胃散加木瓜主之。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熱。凡朮、附、薑、桂,種種燥熱之藥,誤服即死,雖五苓散之桂,亦宜慎用。雄案:張氏此言,可謂先獲我心矣。

白話文:

尤拙吾說:肝臟主宰筋絡,與風木相應,肝病就會生風,導致筋脈痙攣。患者手臂和腿腳僵直,脈象上下跳動,略微弦細。經書記載:各種突然發作的強直症狀,都屬於風邪。筋脈痙攣蔓延到腹部,是因為脾土虛弱而肝木乘之。雞屬於木類動物,其糞便微寒,能祛除風濕,並利脾胃,因此用雞屎來治療這種疾病。

張石頑說:嘔吐腹瀉是濕土變化的表現,筋脈痙攣是風木變化的表現。濕土被風木克制,就會導致霍亂和筋脈痙攣,可以用平胃散加木瓜來治療。如果患者有一點口渴,就說明體內有伏熱。凡是術、附、薑、桂等燥熱類藥物,誤服就會致命,即使五苓散中的桂枝,也要慎用。雄案認為:張石頑的這些話,真是說到了我的心坎裡。

蓋仲聖雖立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之法,然上文有頭痛惡寒之表證,仍是傷寒之霍亂,故用兩解之法,其雖兼表證而非風寒之邪,或本無表證而熱甚口渴者,豈可拘泥成法,不知變通,而徒藉聖人為口實哉。(透徹古人用法之意,是真讀書人語。定州,楊照藜識)

薛一瓢曰:風自火生,火隨風轉,乘入陽明則嘔,賊及太陰則瀉,是名霍亂。竄入筋中則攣急,流入脈絡則反張,是名痙。故余曰,痙與霍亂,同出一源,但痙證多厥,霍亂少厥。蓋痙證風火閉郁,鬱則逆勢愈橫,不免逼亂神明,故多厥。霍亂風火外泄,泄則邪勢外宣,不至循經而走,故少厥。

白話文:

仲景虽然认为热盛想喝水的人可以用五苓散,但文中提到头痛恶寒的表证,这仍是伤寒引起的霍乱,所以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治疗。即使患者同时有表证,但并非风寒邪气,或者原本就没有表证,只是热得很厉害,口渴难耐,也不应该拘泥于古人的方法,不知变通,只用圣人的话来为自己辩解。

薛一瓢说:风由火生,火随风转,进入阳明经脉就会呕吐,入侵太阴经脉就会腹泻,这就是霍乱。如果窜入筋脉就会挛急,流入经络就会反张,这就是痉挛。因此我说,痉挛和霍乱,都是源于同一个原因,只是痉挛多伴有厥证,霍乱很少出现厥证。因为痉挛是风火闭郁在体内,郁积就会逆势而行,横冲直撞,难免会扰乱神明,所以多伴有厥证。而霍乱是风火外泄,泄出体外,邪气就会向外宣泄,不会循经络而行,所以很少出现厥证。

此痙與霍亂之分別也。然痙證邪滯三焦,三焦乃火化,風得火而愈扇,則逼入膻中而暴厥。霍亂邪走脾胃,脾胃乃濕化,邪由濕而停留,則淫及諸經而拘攣,火鬱則厥,火竄則攣,又痙與厥之遺禍也。痙之攣急,乃濕熱生風,霍亂之轉筋,乃風來勝濕。(木剋土也)痙則由經及臟而厥,霍亂則由臟及經而攣,總由濕熱與風,淆亂清濁,升降失常之故。夫濕多熱少,則風入土中而霍亂,熱多濕少,則風乘三焦而痙厥。

厥而不返者死。胃液乾枯,,火邪盤踞也。轉筋入腹者死。胃液內涸,風邪獨勁也。然則胃中津液所關,顧不鉅哉。厥證用辛開,泄胸中無形之邪也。乾霍亂用探吐,泄胃中有形之滯也。然泄邪而胃液不上升者,熱邪益熾。探吐而胃液不四布者,風邪更張。終成死候,不可不知。

白話文:

痙攣和霍亂,它們的區別在於:痙攣是因為邪氣阻滯三焦,三焦屬火,風遇到火就會更旺盛,於是逼入胸中而突然昏厥。霍亂則是由於邪氣侵犯脾胃,脾胃屬濕,邪氣因濕而停留,就會蔓延到全身經脈而導致肢體拘攣,火氣鬱積就昏厥,火氣竄動就攣縮。

痙攣和霍亂的後遺症:痙攣的攣縮,是由於濕熱生風;霍亂的轉筋,是由於風氣勝過濕氣(木剋土)。痙攣是由經絡傳到臟腑而昏厥,霍亂是由臟腑傳到經絡而攣縮,總歸都是濕熱和風氣互相混淆,清濁失衡,升降失常造成的。

如果濕氣多而熱氣少,風氣就會進入土中而導致霍亂;如果熱氣多而濕氣少,風氣就會乘著三焦而導致痙攣昏厥。

昏厥而不醒的人會死,因為胃液乾枯,火邪盤踞。轉筋入腹的人也會死,因為胃液枯竭,風邪獨盛。由此可見,胃中津液的重要性,不可不慎。

昏厥的治療,要用辛溫藥物開泄,排出胸中無形的邪氣。霍亂的治療,要用探吐的方法,排出胃中有形的阻塞物。但是,如果開泄邪氣而胃液不能上升,熱邪就會更加熾盛。如果探吐而胃液不能四散佈達,風邪就會更加猖狂,最終導致死亡,不可不知。

雄案:霍亂濕多熱少,道其常也,至於轉筋,已風自火出,而有勝濕奪津之勢矣。余自髫年,即見此證流行,死亡接踵。嗣後留心察勘,凡霍亂盛行,多在夏熱亢旱酷暑之年,則其證必劇。自夏末秋初而起,直至立冬後始息。

夫彤彤徂暑,濕自何來?只緣今人蘊濕者多,暑邪易於深伏,迨一朝卒發,漸至闔戶沿村,風行似疫,醫者不知原委,理中、四逆,隨手亂投,殊可嘆也!余每治愈此證,必詢其人。曰:豈未病之先,毫無所苦耶。或曰:病前數日,手足心如烙。或曰:未病之前,睹物皆紅如火。

噫!豈非暑熱內伏,欲發而先露其機哉。智者苟能早為曲突徙薪之計,何至燎原莫救乎?以胃液之存亡,決病情之生死,尤為精識;昧者肆行燥烈,助虐爍津,徒讀父書,可為痛哭。(道光元年,直省此證大作,一覺轉筋即死。京師至棺木賣盡,以席裹身而葬,卒未有識為何證者,俗傳食西瓜者即死,故西瓜賤甚。

白話文:

那麼,炎熱的暑氣消退了,濕氣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都是因為現在的人體內濕氣過多,暑邪容易潛藏在體內。一旦發作,就會迅速蔓延,從一戶人家到一整個村莊,就像瘟疫一樣。然而,醫生們卻不明白病因,就胡亂使用理中丸、四逆湯等藥物,實在令人嘆息!每次治好霍亂患者,我都會詢問他們:難道在發病之前完全沒有任何不舒服嗎?有的說:生病的前幾天,手腳心像是被火燒灼一樣。有的說:生病之前,看任何東西都像火一樣紅。

噫!豈非暑熱內伏,欲發而先露其機哉。智者苟能早為曲突徙薪之計,何至燎原莫救乎?以胃液之存亡,決病情之生死,尤為精識;昧者肆行燥烈,助虐爍津,徒讀父書,可為痛哭。(道光元年,直省此證大作,一覺轉筋即死。京師至棺木賣盡,以席裹身而葬,卒未有識為何證者,俗傳食西瓜者即死,故西瓜賤甚。

啊!這不正是暑熱潛伏在體內,快要發作時,提前展現的徵兆嗎?聰明的人如果能夠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怎麼會等到火勢蔓延到無法救治的地步呢?根據胃液的存亡來判斷病情生死,這是最精準的識別方法。那些愚昧的人卻肆意使用燥熱的藥物,加重病情,燒乾津液,只會徒勞地讀祖傳的醫書,讓人忍不住痛哭! (道光元年,直隸省霍亂大流行,很多人一覺醒來就抽筋而死。京師甚至連棺木都賣光了,只好用席子包裹屍體下葬,最後也沒人知道這是什麼病症。民間傳說吃了西瓜就會死,所以西瓜變得非常便宜。)

余時年十一,輒與同學者日日飽啖之,卒無恙。今讀此論,則醫學之陋,不獨今日為然也。素園楊照藜識)

(楊氏之論極是。余於是年亦日食西瓜,而闔家無染病者,即其驗也。然是年霍亂,間有誤食西瓜而死者,為友人董鑄範所親見。蓋宜服香薷之證,誤信乩壇之語,以致寒涼遏抑而斃也,是亦不可不知。故處方論治,非辨證不可。本論第二篇治法、西瓜汁證法,有汗頻二字最的。烏程汪曰楨謝城。)

王清任曰:道光元年,病吐瀉轉筋者數省,都中尤甚,傷人過多。貧不能埋葬者,國家發帑施棺,月餘間,費數十萬金。彼時醫工,或云陰寒,或云火毒。余謂不分男、婦、老、少,眾人同病,即疫也(卓識名言)。或曰:既是疫,何以芩、連、薑、附,亦有或效者?余曰:芩連效在邪勝之時,姜附效在正虛之體。亦有服藥終不效,必針刺而得愈者,試看所流之血,盡是紫黑。

白話文:

我當時十一歲,經常和同學們每天吃很多西瓜,結果都沒有生病。現在讀到這個論點,就覺得醫學的不足,不只是今天才有的。素園楊照藜記。

(楊氏的論述非常正確。我那年也每天吃西瓜,全家人也沒有染病,這就是證據。然而,那年霍亂流行,有些人誤食西瓜而死,是我的朋友董鑄範親眼見到的。他們本來應該服用香薷的,卻誤信神壇的話,導致寒涼藥物抑制身體而死,這也是應該知道的。所以開處方、治療疾病,一定要辨證纔行。本論第二篇關於治法和西瓜汁的證法,其中「汗頻」二字最關鍵。烏程汪曰楨謝城。)

王清任說:道光元年,很多省份都發生了嘔吐、腹瀉、抽筋的疾病,京城尤其嚴重,死傷無數。貧困的人家沒錢埋葬,政府發放公款給他們棺材,一個多月就花費了數十萬金。當時的醫生,有的說是陰寒,有的說是火毒。我認為,不論男女老少,大家都是同一種病,這就是瘟疫(卓識名言)。有人說:既然是瘟疫,為什麼黃芩、黃連、生薑、附子等藥物,也有人服用後有效?我說:黃芩、黃連在邪氣很盛的時候有效,生薑、附子在正氣虛弱的人體中有效。也有人服用藥物一直無效,必須針灸才能痊癒,觀察一下流出來的血液,都是紫黑色的。

豈不是疫火之毒,深入於營分哉?以疫邪自口鼻,由氣管達於血管,將氣血凝結,壅塞津門。(《醫林改錯》曰:幽門之左寸許,另有一門,名曰津門,津門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水不得出,故上吐下瀉。初得病時,宜即用針刺尺澤穴,出紫黑血,則毒氣外泄矣。

蓋人身氣管,周身貫通,血管周身亦貫通,尺澤左右四五根血管,刺之皆出血,皆可愈。尺澤上下刺之,亦可愈。一面針刺,一面以解毒活血之藥治之。

雄案:王氏親見臟腑而善針法,所論皆鑿鑿可信,非懸揣虛擬可比。雖用藥非其所長,而以解毒活血四字為綱,亦具有卓見。

白話文:

這不正是疫病的毒火深入到營氣之中嗎?因為疫邪從口鼻進入,經由氣管到達血管,使氣血凝結,阻塞津門。(《醫林改錯》記載:幽門的左側一寸許,另有一門,稱為津門,津門之上有一管,稱為津管,這是胃部排出精華汁液的通道。)水液無法排出,所以才會出現上吐下瀉。剛得病的時候,應該立即用針刺尺澤穴,排出紫黑色的血,這樣毒氣就能外泄了。

因為人體的氣管、血管都貫穿全身,尺澤穴左右有四五根血管,刺哪根血管都可以出血,都可以治癒。在尺澤穴上下刺針,也都能治癒。一邊針刺,一邊用解毒活血的藥物治療。

總結:王氏親眼見過臟腑,精通針法,他的論述都非常可靠,不像那些空想推測。雖然他的用藥不是強項,但他以解毒活血為綱要,也具有獨到的見解。

《補亡論》曰:《靈樞》五亂之證,惟亂於腸胃一證,名霍亂,故作吐利。其餘四證,皆不作吐利,只謂之亂氣。昔柳州之疾,蓋亂氣干心之證,非霍亂也。謂為乾霍亂者雖謬,然尚不失為五亂之一,今則無復知亂氣之名矣。

《治法匯》曰:乾霍亂,俗名攪腸痧。其狀欲吐不吐,欲瀉不瀉,撩亂揮霍是也。急宜探吐,得吐方可,不吐則死。《法》曰:既有其入,必有其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痞塞也,多死。得吐後,方可理氣和中,隨證調治。《醫通》曰:乾霍亂,是土鬱不能發泄,火熱內熾,陰陽不交之故。

或問:方書皆言宿食與寒氣相搏,何以獨指為火耶?曰:昏亂躁悶,非諸躁狂越之屬火者乎!每致急死,非暴病暴死之屬火者乎!但攻之太過,則脾愈虛;溫之太過,則火愈熾;寒之太過,則反扞格,須反佐以治,然後火可散耳。古法有鹽煎童便,非但用之降火,且兼取其行血也。

白話文:

《補亡論》曰:《靈樞》所言五亂之證,唯有亂於腸胃一證,名為霍亂,故而會出現嘔吐腹瀉。其餘四證,皆不伴隨嘔吐腹瀉,僅稱為亂氣。昔日柳州之疾,乃亂氣干擾心臟之證,非霍亂也。雖有人謬稱之為乾霍亂,但尚不失為五亂之一,現今卻無人再知亂氣之名矣。

《治法匯》曰:乾霍亂,俗稱攪腸痧。其症狀為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神志恍惚,舉止失常。應立即探吐,得吐方可保命,不吐則必死無疑。《法》曰:凡物皆有進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必致阻塞,多數會死亡。得吐之後,方可理氣和中,再根據症狀進行調治。《醫通》曰:乾霍亂,乃因脾土鬱結不能發泄,火熱內熾,陰陽失衡所致。

或問:方書皆言宿食與寒氣相搏,為何獨指為火?曰:昏亂躁悶,非屬火熱之症狀乎!每致急死,非暴病暴死之症狀乎!但攻之過度,則脾胃更加虛弱;溫之過度,則火氣更熾;寒之過度,則反會阻礙,須反佐以治,方能散火。古法有鹽煎童便之法,不僅能降火,更兼具行血之效。

此證,病因非一。驟傷飲食者,宜探吐。宿食為患者,宜消導。氣鬱感邪者,宜宣豁。暑火直侵者,宜清解。諸法並列於後,用者審之。(慮其格拒,反佐以治,真精語也。桂苓甘露飲,治熱證而用桂;通脈四逆湯,治寒證而用豬膽汁,皆即此義。《夢影》中治陳嫗一案,石膏、芩、連,加細辛少許,燃照湯之用蔻仁,亦此義也。

若寒證而用芩、連,熱證而用薑、附,則正與病反,非反佐之義矣。謝城。)

又曰:脾胃喜香燥而惡臭濕。若素多濕滯而犯臭氣,則正氣鬱遏,腹痛乃作。或上連頭額俱痛,或下連腰腿俱痛。有痛死不知人,少間復甦者;有腹痛不時上攻,水漿不入,數日不已者。甚至欲吐不吐,欲瀉不瀉,或四肢厥逆,面青脈伏,或遍體壯熱,面紫脈堅,俱與生黃豆嚼之,覺香甜者,是臭毒也。急以燒鹽探吐,或以童便制香附四五錢為末,停湯頓服最效。

白話文:

還說:脾胃喜歡香燥,厭惡臭濕。如果平時濕氣積聚,又遇到臭氣,就會導致正氣鬱結,引起腹痛。有的時候會連頭額都痛,有的時候會連腰腿都痛。有的病人痛得昏死過去,過一會兒又醒過來;有的病人腹痛反覆發作,喝水都喝不下,持續好幾天都不止。甚至想吐吐不出來,想拉拉不出來,有的時候四肢厥冷,面色青白,脈象微弱;有的時候全身發熱,面色紫紅,脈象強勁。所有這些症狀,都讓病人嚼一嚼生黃豆,如果覺得香甜,就是臭毒入侵了。要趕緊用燒鹽探吐,或者用童尿浸泡香附四五錢,研成細末,停湯服用,效果最好。

舉世有用水搭肩背及臂者,有以苧麻水濕刮之者,有以瓷碗油潤刮之者,有以瓷鋒針刺委中出血者,總欲使腠理開通之意耳。其脈多伏,或細小緊澀,或堅勁搏指,中帶促結,皆是陰逆陽伏之象。不可誤認陰寒而投熱藥,雖砂仁之辛溫香竄,亦不可輕用。若見面青唇黑,脈勁搏指,厥逆喘促,多不可救也。

又曰:觸犯臭穢,而腹痛嘔逆,刮其脊背,隨發紅斑者,俗謂之痧。甚則欲吐不吐,欲瀉不瀉,乾嘔㽲痛者,曰絞腸痧。更有感惡毒異氣而驟發黑痧,俗名番痧。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脹,不呼不叫。如不急治,兩三時即斃。有微發寒熱,腹痛麻瞀,嘔惡神昏者。或濈濈汗出,或隱隱發斑,此毒邪焮發於表也。

白話文:

全世界都有人用清水拍打肩膀、背部和手臂,有人用薴麻水濕潤刮痧,有人用瓷碗塗油潤滑刮痧,也有人用瓷針刺破委中穴放血,總之都是為了讓毛細孔通暢。這種情況下的脈象大多隱伏,有的細小緊澀,有的強勁搏動手指,中間帶有結塊,都是陰氣逆行陽氣隱伏的徵兆。不可誤認為是陰寒而使用溫熱藥物,即使是像砂仁這種辛溫香竄的藥物,也不能輕易使用。如果患者出現面部青色嘴脣發黑,脈象強勁搏動手指,四肢厥冷呼吸急促,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法救治的。

還有人說,接觸到臭穢之物後,出現腹痛嘔吐,刮其脊背,隨即出現紅色斑點,俗稱痧。嚴重的情況下,想吐吐不出來,想拉拉不出來,乾嘔疼痛,稱為絞腸痧。還有人接觸到惡毒的異氣後突然發病,出現黑色痧,俗稱番痧。突然昏倒,腹痛,面色發黑腫脹,不呼不叫。如果不急救,兩三個時辰就會死亡。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輕微的寒熱,腹痛麻木,嘔吐惡心神志昏迷。有的會不停地出汗,有的會隱隱出現斑點,這是毒邪在表面的發作。

亦有發即瀉利厥逆,腹脹無脈者,此毒邪內伏,不能外發也。所患最暴,多有不及見斑而死者。經謂大氣入於臟腑,雖不病而卒死是也。初覺,先將紙捻點淬頭額,即以蕎麥焙燥,去殼取末三錢,涼開水調服;重者少頃再服即安。蓋蕎麥能煉腸胃滓穢,降氣寬胸,而治濁滯,為痧毒之專藥。

其毒甚面黑者,急於兩膝後委中穴,砭出黑血,以泄毒邪。凡驟發之病,勿慮其虛,非此急奪,束手待斃。原夫此病與臭毒相類,與霍亂相似,乃疫癘之最劇者。初起昏憒不省,脈多沉匿不顯,或渾渾不清。勿以腹痛足冷而與溫藥,如蕎麥一時莫得,或服之不應,即宜理氣為先,如香蘇散加薄荷、荊芥,辛涼透表;次則辟邪為要,梔子豉湯加牛蒡、生甘草,解毒和中。表熱勢甚,清熱為急,黃芩湯加連翹、木通,分利陰陽。

白話文:

有些病人一發病就出現腹瀉、嘔吐、昏迷、腹脹無脈的症狀,這是毒邪藏在體內,無法發散出來。這種病來勢兇猛,很多病人還沒出現斑疹就死亡了。醫書上說,大氣進入臟腑,即使沒有病症,也可能突然死亡。

病人剛發病時,先用紙捻沾水擦拭頭額,然後用蕎麥焙乾,去殼取粉三錢,用涼開水調服;病情嚴重者,過一會兒再服用一次,就能緩解。因為蕎麥可以清除腸胃內的雜質穢物,降氣寬胸,治療濁氣停滯,是治療痧毒的專門藥物。

如果病人病情嚴重,面部發黑,要趕緊在兩膝後委中穴用砭石放出黑血,以排除毒邪。凡是突然發病的疾病,不要擔心虛弱,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就會束手無策,坐以待斃。

這種病與臭毒相似,也像霍亂,是疫癘中最嚴重的。病人剛開始昏迷不醒,脈象大多沉隱不顯,或者混濁不清。不要因為腹痛、足冷就給溫藥,如果一時找不到蕎麥,或者服藥後沒有效果,就應該先理氣,比如用香蘇散加薄荷、荊芥,辛涼透表;其次要驅邪,用梔子豉湯加牛蒡、生甘草,解毒和中。如果表熱症狀很嚴重,就要急於清熱,用黃芩湯加連翹、木通,分利陰陽。

若見煩擾腹脹,脈來數疾,急投涼膈散,以竹葉易生薑,則毒從下奪。熱劇神昏,雖合三黃,多不可救。煩渴引飲,遺溺,速清陽明,白虎湯加蔥豉,使毒從表化。斑點深赤,毒在血分者,濃煎益母草,少投生蜜,放溫恣服,取效最捷。以其專下惡血也,或加生萊菔汁半杯,總取散血之功。

以上諸法,在未經誤藥,庶可挽回一二。曾見一商,初到吳會,暢飲酣歌,席間,霎時不安,索生薑湯一啜而逝。又有朔客,到楓覓湯澡浴,忽然眩暈嘔逆,到舟即斃(凡感受暑熱穢疫諸邪者,大忌熱湯澡身也)。更有誤認傷寒,而與發散,周身焮紫如雲而死者。亦有誤認麻疹,而與檉柳櫻桃核湯,咽痛失音而死者(亦有誤認寒證而與熱劑,口鼻流血而死者)。變生反掌,不似時行,猶可遷延數日也。

白話文:

如果遇到病人感到煩躁、肚子脹,脈搏跳得快而急,要立刻服用涼膈散,用竹葉代替生薑,這樣可以讓毒素從下部排出。如果病人發熱神志昏迷,即使服用三黃湯,也很難救治。如果病人感到口渴想喝水,且有尿失禁的情況,要快速清熱陽明經,服用白虎湯加蔥豉,讓毒素從體表排出。如果病人身上出現深紅色斑點,表示毒素已經侵入血液,要濃煎益母草,少加一些蜂蜜,溫熱服用,效果最快。因為益母草專門清除惡血,也可以加半杯生蘿蔔汁,加強散血的效果。

以上這些方法,前提是病人沒有服用過錯誤的藥物,這樣才有可能挽回一兩分生命。曾經遇到一個商人,剛到吳郡,就盡情喝酒唱歌,席間突然感到不適,喝了一口生薑湯就去世了。還有一個外地來的旅客,到楓樹林去洗澡,突然頭暈嘔吐,還沒回到船上就去世了(凡是受到暑熱穢疫等邪氣侵襲的人,最忌諱用熱水洗澡)。還有一些人誤把傷寒當成其他病症,服用發散藥物,結果全身發紫像雲彩一樣而死。還有一些人誤把麻疹當成其他病症,服用檉柳、櫻桃核湯,結果喉嚨痛失聲而死(也有一些人誤把寒症當成熱症,服用熱藥,結果口鼻流血而死)。人生無常,變化莫測,不像時疫那样可以拖延幾天。

上海,特海陬一邑耳。二十年來,屢遭兵燹,乃滄海漸變桑田,外國之經營日廣,蘇省又以為會垣,而江浙之倖免於難者,率遷於此。各省商舶麇集,帆檣林立,踵接肩摩,居然一大都會矣。然人煙繁萃,地氣愈熱,室廬稠密,穢氣愈盛,附郭之河,藏垢納汙,水皆惡濁不堪。

今夏,余避地來遊,適霍亂臭毒番痧諸證盛行,而臭毒二字,切中此地病因。奈醫者茫然,竟有令人先服薑汁一盞者;有以大劑溫補主治者。皆刊印遍貼通衢,病家信之,死者日以千計,道殣相望。錢塘吳菊,潭茂才告余,曰:目擊一人七竅流血而死,聞之惻然,豈亦劫運使然歟。

白話文:

上海,不過是海邊的一個小城罷了。二十年來,飽受戰火摧殘,滄海桑田,面目全非。外國人在此經營日益擴大,蘇省也將其視為重要城垣。江浙地區倖免於難的人們紛紛遷徙至此,各省商船雲集,帆檣林立,人潮湧動,竟成了一座繁華的大都會。

然而,人煙稠密,地氣越來越熱,房屋密集,污穢之氣也越來越重。城邊的河流,積藏污垢,水質惡濁不堪。

今年夏天,我避亂來到這裡遊覽,正巧遇到霍亂、臭毒、番痧等疾病盛行。而「臭毒」二字,恰好道出了此地疾病的根源。可惜醫者茫然無知,竟有人叫病人先喝一碗薑汁,也有人用大量溫補藥物來治療。這些藥方被印成告示,貼滿大街小巷,病家信以為真,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病死,屍橫遍野。

錢塘吳菊,潭茂才告訴我,親眼目睹一人七竅流血而死,令人心酸。莫非真是天災人禍,命中注定?

《玉衡》曰:先吐瀉而心腹㽲痛者,從穢氣而發者多;先心腹㽲痛而吐瀉者,從暑氣而發者多。然吐瀉之霍亂,乃暑穢傷人氣分。宜用油鹽刮其皮膚,則痧不內攻。若心胸脹悶,腹中㽲痛,或如板硬,或如繩縛,或如筋吊,或如錐刺刀刲,雖痛極而不吐瀉者,名乾霍亂。乃邪已入營,宜以針刺出血,則毒有所泄。

然後,再審其因而藥之。若痧脹已極,難於刮刺者,又必先以藥救醒,乃可以回生,明此三法,庶可十全。

王晉三曰:痧者,寒熱之濕氣,皆可以為患,或四時寒濕,凝滯於脈絡;或夏月濕熱,郁遏於經隧;或鼻聞臭氣,而阻逆經氣;或內因停積,而壅塞腑氣。則胃脘氣逆,皆能脹滿作痛,甚至昏憒欲死。西北人,以楊柳枝蘸熱水鞭其腹,謂之打寒痧。東南人以油碗或油線刮其胸背手足內胻,謂之刮痧。

白話文:

《玉衡》曰:

先吐瀉,然後心腹絞痛,多半是因為穢氣引起;先心腹絞痛,然後吐瀉,多半是因為暑氣引起。然而,吐瀉的霍亂,都是暑氣和穢氣傷了人體的氣分。應該用油鹽刮其皮膚,這樣痧氣就不會內攻。

如果心胸脹悶,腹中絞痛,感覺像木板一樣硬,或是像繩子綁住一樣,或是像筋索吊著一樣,或是像錐子刺刀割一樣,雖然痛極了卻不吐瀉,這種病叫做乾霍亂。這是邪氣已經入侵營氣,應該用針刺出血,這樣毒氣才能有所發泄。

之後,再根據病因用藥治療。如果痧脹已經非常嚴重,難以刮刺,就必須先用藥物救醒病人,才有可能讓病人恢復生機。明白這三種方法,才能做到十全十美。

王晉三曰:

痧氣,無論是寒熱的濕氣都能導致,有可能是四季的寒濕凝滯在脈絡裡;也有可能是夏季的濕熱郁積在經脈裡;也有可能是鼻子聞到臭氣,阻逆了經氣;也有可能是內因積存,阻塞了腑氣。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胃脘氣逆,出現脹滿疼痛,甚至昏迷欲死。

西北地區的人用柳枝蘸熱水鞭打腹部,稱為打寒痧;東南地區的人用油碗或油線刮拭胸背手足內側的皮膚,稱為刮痧。

以碗鋒及扁針,刺舌下指尖,及曲池委中出血,謂之鎙痧。更服玉樞丹等以治其內,是皆內外達竅以泄其氣,則氣血得以循度而行,其脹即已,實即霍亂耳。非另有痧邪也。

雄案:方書從無痧證之名,惟乾霍亂,有俗呼絞腸痧者,是世俗之有痧,不知起於何時也。《至醫說》始載:葉氏用蠶蛻紙治痧之法,以蠶性豁痰,祛風利竅,其紙已經鹽醃,而順下最速也。乃江民瑩誤為解㑊證,雖為杭堇浦所譏,然亦可見從前痧證不多,故古人皆略而不詳也。

迨國初時,其病漸盛,自北而南,所以又有滿洲病與番痧之名。郭氏因龔雲林青筋之說,而著《痧脹玉衡》一書,推原極變,其說甚辨,而痧之證治乃備。石頑復分臭毒、番痧為二者,謂惡毒癘氣,尤甚於穢邪也。晉三又辨痧即外邪驟入,阻塞其正氣流行之道之謂,而痧之病義益明。

白話文:

用碗的邊緣和扁針,刺舌下指尖以及曲池、委中放血,叫做「鎙痧」。再服用玉樞丹等藥物來治療內部,這些方法都是內外相通,疏通氣血的,讓氣血暢通無阻,腫脹就會消退,這其實就是霍亂,並不是什麼其他的痧邪。

從醫書中從未見過「痧證」這個名稱,只有乾霍亂,民間俗稱絞腸痧,這也就是世俗所說的「痧」,但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至醫說》中首次記載:葉氏用蠶蛻紙治療痧的方法,因為蠶性豁痰、祛風利竅,而蠶蛻紙經過鹽醃,下行速度最快。後來江民瑩誤以為是解㑊證,雖然被杭堇浦批評,但也能看出以前痧證並不常見,所以古人對此都輕描淡寫,沒有詳細記載。

直到明朝初期,這種病症才逐漸盛行,從北方傳到南方,因此又有了滿洲病和番痧的名字。郭氏根據龔雲林青筋的理論,撰寫了《痧脹玉衡》一書,對痧病的來源和變化進行了深入探討,其論述非常清晰,對痧證的治療方法也十分齊備。石頑又將痧分為臭毒和番痧兩種,認為惡毒癘氣比穢邪更嚴重。晉三又進一步說明痧就是外邪突然入侵,阻礙正氣運行所致,讓痧的病理更加清晰。

至情志多郁之人,稍犯涼熱,即能成痧,且不時舉發,亦由氣血失其宣暢也。右陶雖有截痧方,而用藥殊乖。江氏以香附、芩、梔、撫芎為劑,較為合法。其諸痧名狀,《玉衡》書具在,不多贅。

長洲龍青霏脈學聯珠云:痧脹之證,多屬奇經。蓋奇經,為十二經之支流也,五臟之清氣不升,六腑之濁氣不降。譬猶五湖四瀆,漫溢氾濫,盡入江河,而清濁已混,更水甚土崩,泥沙渾擾,流蕩不清,井腧壅塞,故其病有痧脹之名。痧脹者,猶沙漲也,總由十二經清濁不分,流溢入奇經,而奇經脈現,則為痧證也。

邪氣滯於經絡,與臟腑無涉,不當徒以藥味攻臟腑,宜先用提刮之法,及刺法,使經絡既通,然後用藥,始堪應手也。雄案:此說似創而實確,然經絡既通,雖不藥可愈,特慮邪已漸及腑臟,則刮刺不足了事。譬如險要為賊所據,不可徒講防堵也。

白話文:

患有鬱結情緒的人,只要稍微受涼或發熱,就容易長痧,而且反覆發作,這都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陶弘景的截痧方雖然有,但用藥並不合適。江氏的方子以香附、黃芩、梔子、川芎等藥材組成,比較合理。各種痧的症狀,玉衡書中都有記載,這裡就不多說了。

長洲龍青霏脈學聯珠中說:痧脹的症狀,大多屬於奇經。因為奇經是十二經的支流,五臟的清氣不能上升,六腑的濁氣不能下降。就好像五湖四瀆的水漫溢泛濫,全部流入江河,清濁混雜,更像水土流失,泥沙混亂,流動不清,井穴阻塞,所以這種病症稱為痧脹。痧脹,就像沙子堵塞一樣,都是因為十二經的清濁不分,溢流到奇經,奇經的脈絡顯露,就會形成痧症。

邪氣停滯在經絡,與臟腑沒有關係,不應該單靠藥物攻伐臟腑,應該先用刮痧、針刺的方法,使經絡暢通,然後再用藥,才能見效。我的看法是:這種說法雖然像是新的理論,但其實很正確。不過,即使經絡暢通,也可能不藥而愈,只是擔心邪氣已經慢慢侵犯到臟腑,單靠刮痧針刺就無法解決問題。就像險要的地方被敵人佔領,不能只顧著防守一樣。

《疫疹一得》曰:凡初起六脈細數沉伏,面色青慘,昏憒如迷,四肢逆冷,頭汗如雨,其痛如劈,腹內攪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此為悶疫,斃不終朝。悶者,熱毒深伏於內而不能發越於外也。漸伏漸深,入臟而死,不俟終日也。至於治法,宜刺曲池、委中,以泄營分之毒;再灌以紫雪,清透伏邪,使其外達,或可挽回也。(治法精良。素園)

白話文:

《疫疹一得》中說:凡是疫病初起,六脈細數沉伏,面色青白慘淡,神志昏迷,四肢冰冷,頭部汗如雨下,疼痛如被劈開一般,腹內攪痛,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想要腹瀉卻瀉不出來,這就是悶疫,很快就會死亡,甚至不到一天的時間。

「悶」是指熱毒深藏於體內,無法發散出去。隨著時間推移,毒素逐漸深入臟腑,最終致人死亡,往往不超過一天時間。

至於治療方法,應該用針刺曲池穴、委中穴,以排出營分的毒氣;接著灌服紫雪丹,清熱解毒,使伏邪外達,或許可以挽回生命。

(此治療方法十分精良。——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