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伐毛

霍亂及痧脹疫癘諸惡證,初起,即解散其發,細看。如有赤色者,急拔去之。再脫其衣,細看胸背,如有長毛數莖,必盡拔之。(熱毒深入營分,發為血之餘,毒焰上炎,故見赤色。甚至硬如駿鬣,余嘗目擊之。宗侄承烈紹武。)

白話文:

霍亂、痧脹、疫癘等惡性疾病,剛開始發病時,就要立刻用藥物使其消散,仔細觀察。如果看到有紅色疹子,就要趕緊用針把它拔掉。接著脫掉患者的衣服,仔細觀察胸背部,如果有長出幾根長毛,一定要全部拔掉。(因為熱毒深入血脈,造成血液的餘毒,毒氣向上蔓延,所以才會出現紅色疹子。甚至有些疹子會硬如駿馬的鬃毛,我曾經親眼見過這種情況。我的宗侄承烈和紹武也見證了這一點。)

2. 取嚏

霍亂諸痧,皆由正氣為邪氣所阻。故濁氣不能呼出,清氣不能吸入,而氣亂於中,遂成閉塞之證。濁氣最熱,泰西人謂之炭氣,炭氣不出,人即昏悶而死。然呼出肺主之,肺開竅於鼻,用皂角末或通關散。或痧藥吹入鼻中,取嚏以通氣道,則邪氣外泄,濁氣可出,病自松也。

白話文:

霍亂和各種痧症,都是因為正氣被邪氣阻擋所致。因此,濁氣無法呼出,清氣也無法吸入,導致氣機紊亂,形成閉塞的病症。濁氣最熱,西方人稱之為炭氣,炭氣無法排出,人就會昏迷而死。

然而,呼出氣體是由肺主導的,肺的開竅在鼻,可以用皂角末或通關散吹入鼻中,引發噴嚏,以通暢氣道。這樣就能讓邪氣外泄,濁氣得以排出,病情自然減輕。

3. 刮法

取嚏,不論有無,隨繼以刮。有嚏者,肺氣雖開,恐營衛氣機尚痹。當刮以宣之。無嚏者,肺既不開,尤必刮松衛氣,使已入營分之邪,時以外泄,而病可松也。故肩、頸、脊、背、胸、前脅肋、兩肋、臂、兩膝灣等處,皆宜用綿紗線,或苧麻繩,或青線,或瓷碗口。蘸菜油自上向下刮之,以紅紫色綻方止。

項下及大小腹軟肉處,以食鹽研細,用手擦之。或以指蘸清水撮之。景岳云:凡毒深病急者,非刮背不可。以五臟之系,咸附於背也。或以鹽擦背亦可。

白話文:

打噴嚏,無論有沒有打,都要接著刮痧。如果打噴嚏了,雖然肺氣已開,但可能營衛氣機還不通暢,要刮痧來疏通。如果沒打噴嚏,說明肺氣還沒開,更要刮痧來舒緩衛氣,使已經侵入營分的邪氣,能及時外泄,這樣病才能好轉。所以肩膀、頸部、脊柱、背部、胸部、前肋骨、兩肋、手臂、膝蓋窩等地方,都可以用棉紗線、苧麻繩、青線,或用瓷碗邊緣,沾上菜油,從上往下刮痧,直到出現紅紫色條紋為止。

脖子下方和肚子軟肉處,可以研磨細鹽,用手擦拭。也可以用手指蘸水輕輕揉搓。景岳說:凡是毒氣深入、病情急迫的人,就必須要刮背。因為五臟的經絡都連接在背部。也可以用鹽擦背。

4. 淬法

營衛之氣,為邪氣所阻而不流通,則手足厥冷而腹痛,身有紅點而隱約,此名斑痧,亦曰番痧。俗以其厥冷,謂之陰痧者謬也。宜以燈心微蘸油,點火淬之。以燈火近肉即提起,煏煿有聲,病即松。

白話文:

營衛之氣,指的是身體內部調節和運送養分的能量。當這些能量被外來的邪氣阻塞,無法順暢流通時,會導致手腳發冷、腹部疼痛的情況,身體上可能會出現紅色的疹子,但疹子的表象不太明顯,這種情況在中醫裡被稱為「斑痧」或者「番痧」。人們常誤以為這種發冷是陰痧,這是不正確的。

對於這種狀況,建議使用燈心草稍微蘸一些油,點燃後對症施治。方法是讓燈火接近皮膚,然後迅速提起,使皮膚發出滋滋的聲音,這樣可以達到緩解病症的效果。

5. 刺法

《玉衡》曰:東南卑濕,利用砭,以針刺放毒血,即用砭之道也。凡霍亂痧脹,邪已入營,必刺出毒血。俾邪得外泄,然後據證用藥,可以望生。

第一宜刺少商穴。刺時,扶病人坐直,男左女右,用力將其手臂從上捋下,捋其惡血聚於指頭,以油頭繩扎住寸口,用尖銳銀針,在大指甲向里如韭葉許刺之,擠出毒血即松。重者,兩手並刺。若神昏不醒,刮刺不松者,為邪入心包絡。獲撐開病人之口,看舌底有黑筋三股,男左女右,用竹箸嵌瓷鋒,刺出惡血一點。

兩臂灣,名曲池穴。兩膝灣,名委中穴。以手蘸溫水拍之,露出青筋紅筋。若肌膚白皙者,則露紫筋,皆痧筋也。並用銀針刺出紫黑毒血。其腿上大筋不可刺,刺亦無毒血,反令人心煩。腿兩邊硬筋上筋不可刺,刺之恐令人筋吊。案談往云:崇禎十六年,有疙瘩瘟、羊毛瘟等疫,呼病即亡,不留片刻,八九兩月,死者數百萬。十月間,有閩人曉解病由,看膝灣後有筋突起,紫者無救,紅則速刺出血可活。

白話文:

《玉衡》書中記載,東南地區潮濕,適合用砭石治療。砭石療法包括針刺放毒血,這也是砭石治療的精髓。凡是霍亂痧脹,邪氣已經入侵營分,必須刺出血毒。讓邪氣外泄之後,再根據病情用藥,才能期待病人痊癒。

首先,應該刺少商穴。刺的時候,扶病人坐直,男性刺左手,女性刺右手,用力從上往下捋其手臂,將惡血聚集到指尖,用油頭繩綁住寸口,用尖銳的銀針,在大指甲向裡大約一寸長的地方刺進去,擠出毒血就松開。病情嚴重者,兩手都要刺。如果病人神志不清醒,刮刺不松,就代表邪氣已經侵入心包絡。需要撐開病人的嘴巴,看舌底是否有三條黑色筋脈,男性在左側,女性在右側,用竹籤嵌上瓷片鋒利的一端,刺出血毒。

兩臂彎處稱為曲池穴,兩膝彎處稱為委中穴。用手蘸溫水拍打,就會露出青筋紅筋。如果皮膚白皙,則會露出紫筋,這些都是痧筋。用銀針刺出紫黑色的毒血。腿上大筋不可刺,刺了也沒有毒血,反而會令人心煩。腿兩邊硬筋上的筋脈也不可刺,刺了可能會導致筋脈受損。據說崇禎十六年,爆發了疙瘩瘟和羊毛瘟等疫情,病人發病即死,不留片刻,八九個月內,死亡人數達數百萬。十月間,有一位福建人懂得病因,觀察到膝彎處有筋突起,紫色的就無救,紅色的則要趕緊用針刺出血,才能活命。

至霜雪漸繁,勢始漸殺。余謂此疫雖奇,殺人即速且多,然無非暑熱毒氣深入於絡耳。故輕者刺之可活,而霜雪繁,病自衰也。考嘉興王肱枕《蚓庵瑣語》,及桐鄉陳松濤《災荒記事》,皆云:崇禎十四年大旱,十五十六經年亢旱,通國奇荒,疫癘大作。合三書而觀之,其為暑燥熱毒之邪,深入營分無疑矣。

故委中之筋已突起,不待拍之而始露。詳載之,以為留心民命者告。

《玉衡》又云:一應刺法,不過針鋒微微入肉,不必深入。又以諸穴非親見不明白,故不具載。而故人管榮棠,謂余曰:曩遇桐鄉八十老人張德祥者,善治痧,數十年來,生死決其針下,百不失一。凡針入而肌肉凝閉者,必不得生,然其所刺部位,不僅郭氏所言之十處,惜世罕知也。據云:痧證頭暈者,刺素髎。穴在鼻柱上端準頭,針入一寸。

白話文:

到了霜雪漸漸增多,天氣也開始變得寒冷,疫病的勢頭也逐漸減弱。我認為,雖然這次的疫病很奇怪,而且殺傷力很大,但它其實就是暑熱毒氣深入經脈所致。因此,病情較輕的病人可以用針灸治療,而隨著霜雪增多,病氣自然會衰減。我查閱了嘉興王肱枕的《蚓庵瑣語》和桐鄉陳松濤的《災荒記事》,都記載了崇禎十四年的大旱,以及十五年、十六年的持續乾旱,導致全國出現奇荒,疫病流行。綜合三本書的記載來看,這次疫病的確是暑熱燥毒之邪深入營分所致。

因此,委中的筋脈已經突起,不需要拍打就會顯露出來。我將這些詳細記載下來,希望能夠提醒那些關心百姓安危的人。

《玉衡》中也提到,所有的針灸方法,針鋒只需微微刺入皮膚,不必深入。而且因為穴位沒有親眼見過就不清楚,所以沒有詳細記載。我的老朋友管榮棠告訴我,他曾經遇到過桐鄉一位八十歲的老人張德祥,精通痧症治療,幾十年來,生死都在他的針下,百發百中。凡是針灸之後肌肉凝閉的病人,必定活不了。但是他所刺的穴位,不只是郭氏所說的十個地方,可惜世人很少知道。據說,痧症患者頭暈的,要刺素髎穴。這個穴位位於鼻樑上端準頭的位置,針刺一寸深。

頭痛者,刺風府。穴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針入一寸。

偏痛者,刺風池。穴在耳後顳顬後,腦空下,髮際陷中,針入一寸。

腹痛而吐者,刺上脘。穴在臍上五寸,針入一寸。

腹痛而瀉者,刺下脘。穴在臍上二寸,針入一寸。

腹痛而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者,刺中脘。穴在臍上四寸,針入一寸即愈。

以上三穴,須用手竭力提起其皮而刺(切記),以上六穴,並不出血。

手瘛者,刺少商。穴在手次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出血立已。

足吊者,刺厲兌。穴在足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葉,出血立已。

刺承筋。穴在脛後足跟上七寸,出血立已。

白話文:

頭痛時,針刺風府穴,位於後頸髮際線下一寸,大筋內側凹陷處,針深一寸。偏頭痛時,針刺風池穴,位於耳後顳骨後方,髮際線凹陷處,針深一寸。腹痛伴隨嘔吐時,針刺上脘穴,位於肚臍上方五寸,針深一寸。腹痛伴隨腹瀉時,針刺下脘穴,位於肚臍上方二寸,針深一寸。腹痛想吐但吐不出來,想拉但拉不出來時,針刺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四寸,針深一寸即可痊癒。以上三個穴位,必須用手盡力提起皮膚再刺針(切記)。以上六個穴位,都不會出血。手抽筋時,針刺少商穴,位於食指內側指甲邊緣,出血即可止住抽筋。腳抽筋時,針刺厲兌穴,位於第二個腳趾前端指甲邊緣,出血即可止住抽筋。針刺承筋穴,位於小腿後側腳踝骨上方七寸,出血即可止住抽筋。

刺承山。穴在腿肚下分肉間,出血立已。但此穴非精明者不易取,宜慎刺。

牙關緊閉者,刺人迎。穴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大動脈應手處,刺之立開。按張叟刺法,必有所授。榮棠得其傳,故針痧極神。且榮棠之為人也,好善而率直,非牟利妄語者流,故余甚信之。嘗刊入業書,今備錄此篇,以便窮鄉僻壤,皆可按證而施治也。又《轉筋證治》云:凡心口腰脊腎俞穴等處,切勿誤聽愚人妄施針刺,親見一人因心口一針,立時隕命,不可不知。

白話文:

['針刺承山穴。這個穴位位於小腿肚的分肉間,針刺後會馬上止血。但這個穴位並不容易找到,不夠熟練的人不易取到,針刺時要小心。

對於牙關緊閉的情況,可以針刺人迎穴。這個穴位位於喉結兩旁一寸半的位置,正好是大動脈所在,針刺後可以立馬讓牙關鬆開。根據張叟的針灸方法,他必定有學習過。榮棠得到了他的針灸技術,所以針灸療效極為神奇。而且榮棠是一個心地善良、率直的人,不是為了牟利而胡亂說話的人,所以我對他非常信任。曾經把他的針灸經驗刊入了專業書籍,現在將這篇內容記錄下來,方便遠離都市的鄉村地區也能根據症狀進行治療。

再者,《轉筋證治》中提到:對於心口、腰脊、腎俞等穴位,絕對不要誤聽愚蠢之人的錯誤針灸,我親眼見過有人因為在心口處針刺了一針,當時就失去生命,這種事情不能不讓人警惕。']

6. 拓洗

生大蒜,杵爛,貼兩足心。

吳茱萸一兩,研末,鹽滷和,塗兩足心。

辣蓼草八兩,杵爛,木瓜四兩,老酒二斤,加水煎,乘熱揩熨患處及手足遍身。辣蓼草乃水紅花之別一種,葉狹小而光,兩面皆綠梗,微赤有節,其味甚辛。合六神麯及造酒麴皆用之。雞生蝨,但以此草置雞棲內即愈。鹽滷頓熱淋洗,並以手蘸。摩擦其患處(如無鹽滷,作極鹹鹽湯可代也)。

案:鹽,散風火,化濕熱。平人常用鹽滷濯足,永無足疾。若路途患此倒地者,但以病人兩腳浸溺桶中,亦妙。綿絮浸酒中,煎滾。取出,乘熱裹患處。或以燒酒摩擦其患處,以軟散為度,燒酒內入斑蝥末,力更勝也。

腳不冷者,但以鹽研細擦之。

水煎青布拓腳膝,冷即易之。

柏葉,杵爛裹之,並煎湯淋洗。

白話文:

將大蒜搗爛,貼在雙腳心。吳茱萸研成粉末,用鹽滷混合,塗在雙腳心。辣蓼草搗爛,木瓜、老酒加水煎煮,趁熱用毛巾沾取藥汁擦拭患處以及手腳全身。辣蓼草是水紅花的另一種,葉子狹小而光滑,兩面都是綠色的莖,微帶紅色,有節,味道很辛辣。可以用於製作六神曲和釀酒曲。雞生蝨子,只要將這種草放在雞窩裡,就能治癒。用熱的鹽滷洗腳,並用手沾取鹽滷摩擦患處(如果沒有鹽滷,可以用非常鹹的鹽水代替)。

鹽可以散風火,化濕熱。普通人經常用鹽滷洗腳,就不會得腳病。如果在路上患病倒地,只要將病人的雙腳浸泡在桶裡,也是很好的方法。用棉花浸泡在酒中,煮沸後取出,趁熱包裹患處。或者用燒酒摩擦患處,以軟化散結為度,在燒酒中加入斑蝥末,效果更好。

腳不冷的人,只要用鹽研成細末擦拭即可。

用水煎煮青布,敷在腳膝蓋上,冷了就換新的。

柏葉搗爛後包裹患處,並用柏葉煎煮的湯水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