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章撰,陸懋修刪補,何廉臣重訂

《重訂廣溫熱論》~ 第一卷 (2)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 (2)

1. 論溫熱與風寒各異

一、辨其氣之異,風主疏泄,寒主凝澀,二氣雖有不同,然初皆冷而不熱,其中人也鬱而不宣,方其初受在表,自宜溫散;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蘇羌飲等方,皆散寒之劑,非解熱之劑也。溫熱由伏氣而成,熱而不冷,其傷人也,立蒸而腐敗,初起即宜涼解;梔豉湯、葛根芩連湯、麻杏石甘湯、黃芩湯、葳蕤湯、六神通解散等方,皆解熱之劑,非散寒之劑也。以解熱之劑治風寒,輕則寒中嘔利,重則陽陷厥逆;以散寒之劑治溫熱,輕則衄渴譫妄,重則枯竭亡陰。此氣之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一、辨其氣之異

風性主疏泄,寒性主凝澀,這兩種氣雖然有所不同,但初期皆表現為冷而不熱。因此,當人體初受風寒之氣,在表層時,就應該用溫散的方法來治療。例如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蘇羌飲等方,都是散寒之劑,並非解熱之劑。

溫熱之氣由伏氣積聚而成,其特性是熱而不冷,傷人時,會造成迅速的腐敗。因此,溫熱之氣初起時,就應該用涼解的方法來治療。例如梔豉湯、葛根芩連湯、麻杏石甘湯、黃芩湯、葳蕤湯、六神通解散等方,都是解熱之劑,並非散寒之劑。

如果用解熱之劑來治療風寒,輕則會出現寒中嘔吐腹瀉,重則會出現陽氣衰竭、昏迷不醒的症狀。同樣地,如果用散寒之劑來治療溫熱,輕則會出現鼻出血、口渴、神志不清,重則會導致身體虛竭、陰液耗損。

由此可見,辨明風寒與溫熱之氣,對於治療疾病至關重要。

二、辨其受之異,風寒從表入里,自皮毛而肌腠、而筋骨、而胸膈胃腸,一層漸深一層,不能越此入彼,故汗不厭早,下不厭遲,為散為和,淺深毫不可紊。以其氣皆屬冷,必待寒化為熱,邪斂入內,方可攻下涼解,否則虛其裡氣,反引表邪內陷,而成結胸、痞、痢諸症。濕溫從膜原而發,溫熱從血絡而發,先踞膜絡之中,必內潰而後變九傳,由里出表,雖出表而里未必全無邪戀,經過之半表,亦未必不為邪傷,故下不厭早,汗不厭遲,為和為解,淺深必不可拘。以其氣皆屬熱,熱能作蒸,不必郁變,而此蒸即帶彼熱,未出表而誤溫之,始則引熱毒燎原,而為斑、衄、狂、喘;未傳則傷真陰,為枯槁、沉昏、厥逆、諸危候矣!(邴味清評:此論深有見識。)

白話文:

二、辨其受之異

風寒從體表侵入內裡,由皮膚毛髮而至肌肉筋骨、胸膈胃腸,逐漸深入,不能跳過任何層次,直接進入下一層。所以發汗應盡早,而瀉下應延遲,以疏散寒邪為主要目的,同時兼顧調和陰陽。在治療過程中,無論是淺層還是深層的寒邪,都不可混淆。由於風寒之邪皆屬寒性,必須等到寒邪化為熱邪,邪氣斂入內部,方可攻下涼解。否則會損傷體內元氣,反而引發表邪內陷,形成結胸、痞積、痢疾等症狀。

濕溫之邪從膜原(即臟腑表面的薄膜)發起,溫熱之邪從血脈發起,它們先佔據膜絡,必須內潰之後才會演變為九傳(傳染病的九個階段),由裡出表。雖然邪氣已出表,但內部可能仍然殘留邪氣,即使經過半表,也未必不會受到邪氣侵襲。所以瀉下應盡早,發汗應延遲,以調和陰陽,疏解邪氣為主要目的,在治療過程中,不可拘泥於淺深層次。

由於濕溫、溫熱之邪皆屬熱性,熱邪能像蒸汽一樣擴散,不必經過郁積轉化,而這種擴散本身就帶著熱氣。如果在邪氣尚未出表時誤用溫熱藥物,就會引發熱毒蔓延,導致斑疹、鼻衄、狂躁、喘息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傷及真陰,出現枯槁、昏沉、厥逆、危重等症狀。(邴味清評:此論深刻洞察病理,具有很高的見識。)

三、辨其傳經之異,溫熱傳經,與風寒不同。風寒從表入里,故必從太陽而陽明,而少陽,而入胃。若溫熱則邪從中道,而或表或里,惟視人何經之強弱為傳變。故伏邪之發,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後表者,有但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裡偏勝者,有表裡分傳者,有表裡分傳而再分傳者,有表裡三焦齊發者,此為九傳。醫必先明九傳之理由,而後能治伏邪。試言其要。風寒從表入里,必待漸次閉鬱而傳變,故在表時不必兼見里症,入里後不必復見表症。溫熱本從里出表,故見表症時,未有不兼見一二里症者,亦未有不兼見一二半表半裡症者。且溫熱屬蒸氣,表而里,里而表,原是不常,有里症下之而其邪不盡,仍可出表者;有譫妄昏沉之後,病愈數日,復見頭痛發熱,復從汗解者。此所謂表而再表,風寒必無是也。更有下症全具,用下藥後,裡氣通而表亦達,頭痛發熱,得汗而解,胸悶心煩,暫從疹斑而解,移時復見舌黑心悶,腹痛譫妄,仍待大下而後愈者,此所謂里而再里,風寒必無是也。若夫表裡分傳、三焦齊發之症,風寒十無一二,溫熱十有六七,但據傳經之專、雜為辨。初起專見一經症者屬風寒,初起雜見二三經症者屬溫熱,日久而漸傳者屬風寒,一日驟傳一二經或二三經者屬溫熱。則雖病有變態,而風寒不混於溫熱,溫熱不混於風寒,施治自無誤矣。

白話文:

三、辨其傳經之異

溫熱傳經,與風寒不同。風寒從體表侵入內裡,因此一定會循著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最終進入胃經。而溫熱則邪氣從身體的中間部位侵入,可能表裡都有,只看哪條經絡較弱就會往哪邊傳變。

所以伏邪發作時,有先表後里,有先里後表,有只在裡而不在表,有表而再表,有里而再里,有表裡偏盛,有表裡分傳,有表裡分傳而再分傳,有表裡三焦齊發,這就稱為九傳。醫生一定要先了解九傳的原因,才能治療伏邪。

下面說明一下其中的關鍵:

風寒從表入里,必須要經過逐漸閉塞鬱結的過程才會傳變,因此在表時不必同時出現裡症,進入裡後也不必再出現表症。溫熱則本就從裡往外發,所以出現表症時,必然會伴隨一兩樣裡症,也可能出現半表半裡的症狀。

而且溫熱屬於蒸氣,表裡互相影響,本來就不固定,有裡症用下藥治療,但邪氣沒有盡除,依然可能再從表發;也有神志不清昏沉後,病癒數日,又出現頭痛發熱,再用汗法治療痊癒的。這就叫表而再表,風寒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裡症全部出現,用下藥治療後,裡氣通暢,表症也同時消失,頭痛發熱透過出汗痊癒,胸悶心煩暫時透過疹子消退,過了一段時間又出現舌頭發黑、心悶、腹痛、神志不清,還需要再用下藥治療才能痊癒。這就叫做里而再里,風寒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至於表裡分傳、三焦齊發的症狀,風寒十個裡面只有一兩個,而溫熱十個裡面就有六七個。只要根據傳經的專一性或雜亂性就可以辨別。

一開始只出現某一條經絡的症狀屬於風寒,一開始就出現兩三條經絡的症狀屬於溫熱。經過一段時間才逐漸傳變屬於風寒,一天之內就快速傳變一兩條或兩三條經絡屬於溫熱。

這樣一來,即使疾病出現不同的變化,也能夠區分風寒與溫熱,施治自然不會出錯。

2. 論溫熱伏氣與新感不同(新增)

新感溫熱,邪從上受,必先由氣分陷入血分,里症皆表症侵入於內也。伏氣溫熱,邪從里發,必先由血分轉入氣分,表症皆里症浮越於外也。新感輕而易治,伏氣重而難療,此其大要也。

謂予不信,請述陸氏九芝評孟英之言曰:仲景所論溫熱是伏氣,天士所論溫熱是外感,故以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十二字揭之篇首,以自別異,果如其說,則所稱溫熱者,即俗所謂小風溫、小風熱,如目赤、頤腫、喉梗,牙痛之類,卻只須辛涼輕劑,其病立愈。更述薛瘦吟之言曰:凡病內無伏氣,縱感風、寒、暑、濕之邪,病必不重,重病皆新邪引發伏邪者也。但伏氣有二:傷寒伏氣,即春溫夏熱病也;傷暑伏氣,即秋溫冬溫病也。

白話文:

新感染的溫熱病,邪氣從上而來,必定先從氣分進入血分,裡證都是表證侵入內部造成的。潛伏的溫熱病,邪氣從裡發作,必定先從血分轉入氣分,表證都是裡證浮現於外造成的。新感染的病輕而易治,潛伏的病重而難治,這就是重點所在。

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看看陸氏《九芝評孟英》的說法:張仲景所論的溫熱病是潛伏的,葉天士所論的溫熱病是外感的,所以用「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十二個字開篇,以區別兩者。如果按照他的說法,所謂的溫熱病,就是民間所說的小風溫、小風熱,例如眼紅、腮腫、喉嚨梗塞、牙痛之類,只需要用辛涼輕劑就能治癒。

再看薛瘦吟的說法:凡是身體內沒有潛伏病氣的,即使感染風、寒、暑、濕之邪,也不會病得很重。重病都是新邪引發潛伏病氣造成的。但是潛伏病氣分為兩種:傷寒伏氣,就是春溫夏熱病;傷暑伏氣,就是秋溫冬溫病。

邪伏既久,血氣必傷,故治法與傷寒、傷暑正法大異;且其氣血亦鈍而不靈,故靈其氣機,清其血熱,為治伏邪第一要義。第其間所伏之邪,有微甚、有淺深,人之性質,有陰陽、有強弱,故就中又有輕重之分焉。醫必識得伏氣,方不至見病治病,能握機於病象之先,然非熟於亢害承製之理,亦豈能測未來之病乎?然非謂司天運氣也,雨暘寒燠,在在留心,久當自悟耳。

由是觀之,同一溫熱症,而新感之與伏氣病所之淺深不同,病情之輕重不同,病機之安危不同,故其療法亦因之而不同。

白話文:

邪氣潛伏已久,必然會傷及氣血,因此治療方法與一般的傷寒、傷暑大不相同。而且,伏邪造成的氣血也變得遲鈍不靈活,所以要以靈活的藥物疏通氣機,清熱解毒,才是治療伏邪的首要原則。然而,伏邪的輕重程度不同,有的微弱,有的深重;人的體質也不同,有陰陽之別,有強弱之分,所以治療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醫生必須精通伏邪的特性,才能避免只治病而不治其本,才能在疾病表現出來之前掌握病機,然而這需要對亢害承制等理論深入了解,才能預測未來的病變。當然,這不是說要預測天氣變化,而是要時時留心觀察雨晴寒暑,久而久之便能自行領悟。

由此可見,同一種溫熱症,新感和伏氣病的深淺不同,病情輕重不同,病機安危不同,因此治療方法也應有所區別。

3. 論溫熱即是伏火(新增)

凡伏氣溫熱,皆是伏火,雖其初感受之氣有傷寒、傷暑之不同,而潛伏既久,蘊釀蒸變,逾時而發,無一不同歸火化。中醫所謂伏火症,即西醫所謂內炎症也。王秉衡曰:風寒暑濕,悉能化火,血氣鬱蒸,無不生火,所以人之火症獨多焉。朱心農曰:東南方天氣多熱,地氣多濕,最多濕溫、濕熱之症,正傷寒症極少,即云冬月多正傷寒症,亦不盡然。

歷症以來,恆見大江以南,每逢冬令太溫,一遇感冒,表分雖有外寒,內則竟多伏火,悉以伏火治之,絲毫不爽。故魏柳州曰:壯火為萬病之賊。嘉約翰曰:炎症為百病之源。中醫西醫,其揆一也。雖然,同一伏火,而濕火與燥火,判然不同。以治燥火之法治濕火,則濕愈遏,而熱愈伏;勢必為痞滿,為嘔呃,為形寒熱不揚,為腸鳴泄瀉,甚則蒙閉清竅、譫語神昏、自汗肢厥,或口噤不語,或手足拘攣。

白話文:

凡是潛藏於體內的溫熱之氣,都是伏火。雖然最初感受到的寒暑之氣有所不同,但潛伏久了,就會逐漸積聚轉變,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作,最終都歸於火化。中醫所謂的伏火症,就是西醫所說的內炎症。

王秉衡說:風寒暑濕都能化火,血氣鬱結也會生火,所以人體的火症特別多。朱心農說:東南方的天氣多熱,地氣多濕,所以濕溫、濕熱之症很多,而正傷寒症很少。即使說冬月多正傷寒症,也不完全是這樣。

我行醫以來,一直觀察到長江以南地區,每逢冬天過於溫暖,一旦感冒,表面雖然有外寒,但內裡大多是伏火,都用伏火的方法治療,效果都很好。所以魏柳州說:壯火是萬病之賊。嘉約翰說:炎症是百病之源。中醫西醫,其道理是一樣的。

雖然都是伏火,但濕火和燥火卻有很大差別。用治療燥火的方法治療濕火,就會使濕氣更加鬱積,熱氣更加內伏。這就會導致身體出現痞滿、嘔吐、形寒熱不揚、腸鳴泄瀉等症状,嚴重甚至會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自汗肢厥,或者口不能言、手足抽搐等情況。

以治濕火之法治燥火,則以燥濟燥,猶撥火使揚,勢必為灼熱、為消渴、為熱盛昏狂、為風動痙厥,甚則鼻煽音啞,舌卷囊縮,陰竭陽越,內閉外脫。是以對症發藥,必據濕火、燥火之現症為憑,分際自清,誤治自少。

白話文:

使用治療濕熱的方法來治療燥熱,就像是用乾燥去補充乾燥,等同於煽風點火,必然會導致灼熱、口渴、熱度過高導致神智混亂、風邪引起的抽搐癱瘓,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鼻孔張開、聲音嘶啞、舌頭捲曲、收縮,陰液耗盡、陽氣離散,內部閉塞、外部脫離。因此,在開藥時,必須根據患者所呈現的濕熱、燥熱的症狀來選擇藥物,這樣治療的方向就會明確,錯誤的治療方式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