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章撰,陸懋修刪補,何廉臣重訂

《重訂廣溫熱論》~ 第一卷 (1)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 (1)

1. 溫熱總論

世之治傷寒者,每誤以溫熱治之,而治溫熱者,又誤以傷寒治之,此辨之不明也。即明其為溫熱病矣,而又有新感、伏氣之不同。前哲發明新感溫熱者,如葉氏香岩之論溫二十則、陳氏平伯之風溫病篇、吳氏鞠通之溫病條辨、張氏鳳逵之治暑全書,立說非不精詳,然皆為新感溫暑而設,非為伏氣溫熱而言,即江本載薛生白濕溫病篇,亦屬暑濕相搏之一種。

他如張石頑傷寒緒論、周禹載溫熱暑疫全書、陳素中寒溫條辨,雖辨明伏氣溫熱,惜皆語焉而不詳。以予所見,專論伏氣溫熱能各症精詳者,自北山此書始。茲先述其總論,存其精而補其缺,約十有三。

白話文:

世人治療傷寒的,常常誤用溫熱藥物;而治療溫熱病的,又常常誤用傷寒藥物,這就是辨證不明。即使明瞭是溫熱病,卻又存在新感溫熱和伏氣溫熱的區別。

前賢們探究新感溫熱病的,例如葉氏香岩的《溫二十則》、陳氏平伯的《風溫病篇》、吳氏鞠通的《溫病條辨》、張氏鳳逵的《治暑全書》,這些論述都非常精細詳盡。但他們都專注於新感溫熱暑病,並非針對伏氣溫熱而論。即使江本載薛生白《濕溫病篇》,也屬於暑濕相搏的一種。

其他如張石頑《傷寒緒論》、周禹載《溫熱暑疫全書》、陳素中《寒溫條辨》,雖然辨明伏氣溫熱,但都只是略微提及,不夠詳盡。依我所見,專論伏氣溫熱並能將各種症狀詳盡論述的,從北山此書開始。

現在我將先講述其總論,保留精華,並補足其不足,約有十三條。

2. 論溫熱四時皆有(新增)

溫熱,伏氣病也,通稱伏邪。病之作,往往因新感而發,所謂新邪引動伏邪也。因風邪引動而發者,曰風溫,或曰風火。因寒邪引動而發者,曰冷溫,或曰客寒包火。因暑邪引動而發者,曰暑溫,或曰暑熱。因濕邪引動而發者,曰濕溫,或曰濕遏熱伏。若兼穢毒者,曰溫毒;其症有二:一為風溫時毒,一為濕溫時毒。

此以兼症別其病名也。其發於春者,曰春溫,或曰春時晚發。發於夏者,曰夏溫,或曰熱病。發於秋者,曰秋溫,或曰秋時晚發,或曰伏暑。發於冬者,曰冬溫,或曰伏暑、冬發。此以時令別其病名也。其病萌於春,盛於夏,極於秋,衰於冬,間亦有盛發於春冬者,然總以盛發於夏秋為多。

白話文:

若兼有穢毒者,曰溫毒;其症有二一為風溫時毒,一為濕溫時毒。

如果溫熱病再加上穢毒,就稱為溫毒,其症狀主要分為風溫時毒和濕溫時毒兩種。

其發於春者,曰春溫,或曰春時晚發。發於夏者,曰夏溫,或曰熱病。發於秋者,曰秋溫,或曰秋時晚發,或曰伏暑。發於冬者,曰冬溫,或曰伏暑、冬發。

按照發病時間的不同,溫熱病又可分為:春天發病的春溫(或春時晚發)、夏天發病的夏溫(或熱病)、秋天發病的秋溫(或秋時晚發、伏暑)、冬天發病的冬溫(或伏暑、冬發)。

其病萌於春,盛於夏,極於秋,衰於冬,間亦有盛發於春冬者,然總以盛發於夏秋為多。

溫熱病的病氣在春天萌芽,夏天盛行,秋天達到頂峰,冬天逐漸減弱,偶爾也會在春天或冬天爆發,但總體而言,溫熱病多在夏天和秋天爆發。

何則?春冬空氣清潔,輕氣多而炭氣少,故其為病亦清邪多而濁邪少。除新感症外,即有因伏邪而病,純熱無寒者,但為溫病而已;兼寒者,但為冷溫而已;兼風者,但為風溫而已。

雖間有時行溫毒,然亦以風毒居多,夏秋空氣最濁,水土鬱蒸之氣,每被日光吸引而蒸發,發於首夏者曰黴雨蒸,發於仲秋者曰桂花蒸;其為病也,皆水土穢氣雜合而成,人但以暑濕賅其病之本,貪涼飲冷賅其病之標。

而不知夏秋水土鬱蒸,濕中有熱,熱中有濕,濁熱黏膩,化生黴菌,故謂之濕溫,亦謂之濕熱,西醫謂之黴毒氣;害人最廣,變症最繁,較之風溫、冷溫、暑溫、三症,尤多而難治。

白話文:

春天和冬天空氣乾淨,清氣多而濁氣少,所以生病也多是清邪少濁邪。除了新感染的疾病外,也有一些因舊病復發而生的疾病,純熱無寒的稱為溫病;兼有寒邪的稱為冷溫病;兼有風邪的稱為風溫病。

雖然有時會流行溫病,但大多是風毒引起的。夏天和秋天空氣最濁,水土中鬱積的濕氣,常常被陽光吸引而蒸發,在初夏發作的稱為黴雨蒸,在仲秋發作的稱為桂花蒸;這些疾病都是水土中的穢氣混合而成的,人們只知道暑濕是病的根本,貪涼飲冷是病的表現。

卻不知道夏天和秋天的水土中鬱積的濕氣,濕中有熱,熱中有濕,濁熱黏膩,會滋生黴菌,所以稱為濕溫病,也稱為濕熱病,西醫稱為黴毒氣;這種病害的人最廣,變化最多,比風溫、冷溫、暑溫三種病,更常見且更難治療。

英醫合信氏云:空氣乾熱不傷人,惟濕熱最傷人,因低窪地土,或蘊有死水之潛熱,或積有腐爛之草木(此即水土穢氣化生黴菌之原因),後得六十度熱表之日光,接連曬之,其黴毒氣乃勃發。故在東南熱地,夏秋之交,其毒尤甚,可見濕溫、濕熱為有形黏膩之邪,西醫不為無見。

嗚呼!人在氣交之中,一身生氣,終日與穢氣相爭戰,實則與微生物相爭戰,不知不覺中伏許多危險之機,可不驚且懼哉!

白話文:

英籍醫師合信氏說:乾燥的熱氣不會傷害人,只有潮濕的熱氣最傷人。因為低窪地區的土壤,可能蘊藏著死水的潛熱,或是積累著腐爛的草木(這就是水土穢氣化生黴菌的原因),之後遇到六十度熱表陽光的照射,連續曬下去,黴菌的毒氣就會蔓延。所以,在東南熱帶地區,夏秋交替之際,這種毒氣尤其嚴重,由此可見濕溫、濕熱是有形的黏膩之邪,西醫並非看不見。

唉!人生活在空氣之中,一身生氣,終日與穢氣爭戰,實際上就是與微生物爭戰,不知不覺中潛藏著許多危險的因素,難道不可驚恐害怕嗎?

3. 論溫熱五種辨法

一、辨氣,風寒之氣,從外收斂入內,病無蒸氣觸人,間有作蒸氣者,必待數日後,轉入陽明府症之時。溫熱及濕溫症,其氣從中蒸達於外,病即有蒸氣觸人,輕則盈於床帳,重則蒸然一室,以人身臟腑、氣血、津液,得寒氣則內斂,得火氣則上炎。溫熱,火氣也,人受之,自臟腑蒸出於肌表。氣血津液,逢蒸而敗,因敗而溢,溢出有盛衰,充達有遠近,非鼻觀精者,不能辨之;辨之既明,治之毋惑,知為溫熱,而非傷寒。則凡於頭痛、發熱諸表症,不得誤用辛溫發散;於諸里症當清當下者,亦不得遲迴瞻顧矣。

二、辨色,風寒主收斂,斂則結,面色多繃結光而潔,溫熱主蒸散,散則緩,面色多鬆緩而垢晦。人受蒸氣,則津液上溢於面,頭目之間多垢滯,或如油膩,或如煙燻,望之可憎者,皆溫熱之色也。一見此色,雖頭痛發熱,即不得用辛熱發散;一見舌黃煩渴諸里症,即宜攻下,不可拘於下不厭遲之說。

白話文:

一、辨氣

風寒之氣,從外界侵入人體,病症不會有蒸氣外溢,偶爾有蒸氣者,也必待數日後,轉為陽明經病症時才出現。溫熱及濕溫症,其氣從體內蒸發至外,病人會有蒸氣外溢,輕則彌漫於床帳,重則整個房間都充滿蒸氣。因為人體臟腑、氣血、津液,遇到寒氣就收斂,遇到火氣就上炎。溫熱,就是火氣,人體受其影響,會從臟腑蒸發到肌膚表面。氣血津液,遇到蒸氣就會損壞,因損壞而外溢,外溢的程度有盛有衰,瀰漫的範圍也有遠有近,非精通鼻觀之法者,無法辨別。辨別清楚後,治療就無所疑惑,知道是溫熱病,而非傷寒。所以凡是頭痛、發熱等表症,不可錯誤地使用辛溫發散藥物;遇到裏症需要清熱下火的,也不可猶豫不決。

二、辨色

風寒主收斂,收斂則會凝結,面色多呈現繃緊光潔;溫熱主蒸散,散則鬆弛,面色多呈現鬆緩晦暗。人體受蒸氣影響,津液會上溢到面部,頭目之間會出現垢滯,或是油膩,或是煙燻,看起來令人厭惡,這些都是溫熱病的色澤表現。一見到這種面色,即使頭痛發熱,也不可用辛熱發散藥物;一見到舌頭發黃、口渴、裏急後重等症狀,就應該積極攻下,不可拘泥於“下不厭遲”的說法。

三、辨舌,風寒在表,舌多無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漸傳入里,方由白而黃,轉燥而黑。溫熱一見頭痛發熱,舌上便有白苔,且厚而不滑,或色兼淡黃,或粗如積粉,或兼二三色,或白苔即燥。又有至黑不燥,則以兼濕挾痰之故:然必按之粗澀,或兼有朱點,有罅紋,不可誤認為裡寒陰結也。治溫熱者,能先於表症辨之,不能辛溫發散;一見里症,即用清涼攻下,斯得之矣。

四、辨神,風寒之中人,令人心知所苦而神自清,如頭痛寒熱之類,皆自知之;至傳裡入胃,如或有神昏、譫語之時。緣風寒為病,其氣不昏而神清。溫熱初起,便令人神情異常而不知所苦,大概煩躁者居多,甚或如癡如醉,攪亂驚悸。及問其何所苦,則不自知。即問有神清而能自知者,亦多夢寐不安,閉目若有所見,此即譫語之根也。或亦以始初不急從涼散,遷延時日,故使然耳。

白話文:

三、辨舌

風寒表證時,舌頭大多沒有苔,即使有白苔,也薄而滑;當風寒深入內里時,舌苔才會由白轉黃,再由黃轉黑,變得乾燥。

溫熱病一出現頭痛發熱,舌頭上就會出現白苔,而且厚實不滑,顏色可能略帶淡黃,或像積粉一樣粗糙,或同時出現兩種或三種顏色,或者白苔直接變得乾燥。還有一種情況是舌苔變黑但不乾燥,這是因為溫熱病夾雜濕痰的緣故,但一定要按壓舌苔,感覺粗糙,或伴有紅色斑點和裂紋,才不能誤認為內寒陰結。

治療溫熱病,要能提前從表證辨別出來,不能用辛溫發散的方法;一旦看到內里症狀,就要馬上用清涼攻下的方法治療,這樣才能治癒。

四、辨神

風寒侵入人體,會讓人感到痛苦,但神志仍然清醒,比如頭痛寒熱等症狀,患者自己都能清楚地感受到。等到風寒深入內里,進入胃部,可能會出現神志昏迷、胡言亂語的情況。這是因為風寒病邪的特性是氣不昏而神清。

溫熱病一開始,就會讓人精神異常,不知自己身體的痛苦,大多表現為煩躁不安,甚至像醉酒一樣胡言亂語,驚慌失措。問他們哪裡不舒服,他們卻說不清楚。即使有些患者神志清醒,能說出自己的感受,也經常會做噩夢,閉著眼睛好像看到了什麼,這就是胡言亂語的根源。也有可能是因為初期沒有及時用涼散的方法治療,拖延了時間,才導致這種情況。

五、辨脈,溫熱之脈,傳變後與風寒頗同,初起時與風寒迥別;風寒從皮毛而入,一二日脈多浮,或兼緊、兼緩、兼洪,無不浮者,傳裡始不見浮脈,然其至數,亦清楚而不模糊。溫熱從中道而出,一二日脈多沉,迨自里出表,脈始不沉而數,或兼弦,或兼大,然總不浮,其至數則模糊而不清楚。凡初起脈沉遲,勿認作陰症;沉者邪在裡,遲者邪在臟也,脈象同於陰寒,而氣色、舌苔、神情,依前諸法辨之,自有不同者。或數而無力,亦勿作虛視,因其熱蒸氣散,脈自不能鼓指,但當解熱,不當補氣,受病之因各殊,故同脈而異斷。

白話文:

五、辨脈

溫熱病的脈象,在病程發展之後,與風寒病的脈象頗為相似。但初期時,兩者的脈象截然不同。

風寒病從皮毛侵入,一兩天內脈象多浮,可能伴隨緊、緩、洪等特徵,但始終保持浮的狀態。當病邪深入到裡層時,浮脈就不再明顯,但其脈搏的節奏仍然清晰、不混亂。

溫熱病從內部發病,一兩日內脈象多沉。等到病邪由裡向外轉移,脈象才不再沉而變得較快,可能會伴隨弦、大等特徵,但始終不會浮起來。其脈搏的節奏則混亂不清。

如果患者初期出現沉遲的脈象,不要誤認為是陰症。沉脈代表邪氣在裡,遲脈代表邪氣在臟器。雖然脈象與陰寒病相似,但根據氣色、舌苔、神情等其他表現,還是可以辨別出差異。

如果出現脈象快速但無力的情況,也不要誤認為是虛症。這是因為熱邪蒸發氣血,導致脈象無法有力地搏動。此時應該解熱,而不是補氣。因為導致疾病的原因不同,所以即使脈象相同,也要根據其他方面做出不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