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章

《廣瘟疫論》~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兼寒

其一有兼寒者,初起一、二日,頭痛,發熱,身痛,惡寒,諸表證悉與時疫同,而以脈辨則不同:時疫多軟散而不浮,兼寒則多浮數、浮弦、浮大,甚至有浮緊者。再以證辨亦微有不同:時疫多汗,兼寒則無汗為異。亦異於單受寒者:單受寒無煩躁,口苦、口臭證,時疫兼寒必有煩躁,口苦、口臭證也。

一遇此等,更當辨其受寒與時疫孰輕孰重?疫重寒輕者,煩躁證多,無汗惡寒證少,則當以敗毒散加知母、石膏,或達原飲加羌、防、柴、葛,或六神通解散尤捷。寒重疫輕者,惡寒無汗證必甚,煩躁必輕,則只用敗毒散。其寒束於外,無汗、惡寒尤甚,疫鬱於內,煩躁更甚者,冬月大青龍湯可借用,余月九味羌活湯最為的當。

白話文:

有些病人同時兼有寒症,初期一兩天會出現頭痛、發熱、身痛、惡寒等症狀,這些表證和時疫相同。但脈象卻有不同:時疫的脈象多軟散而不浮,兼有寒症的脈象則多浮數、浮弦、浮大,甚至有浮緊的。再從症狀辨別也略有差異:時疫患者多有汗出,兼有寒症的患者則無汗。另外,兼有寒症的患者也和單純受寒不同:單純受寒者沒有煩躁、口苦、口臭等症狀,而時疫兼寒的患者一定會有煩躁、口苦、口臭。

遇到這種情況,更要辨別受寒和時疫哪個更嚴重?如果時疫重、寒輕,患者多有煩躁症狀,無汗惡寒症狀較少,就應該用敗毒散加知母、石膏,或達原飲加羌活、防風、柴胡、葛根,或六神通解散,效果較佳。如果寒重、疫輕,惡寒無汗症狀必定嚴重,煩躁症狀較輕,則只要用敗毒散即可。若寒邪束於外,無汗、惡寒尤甚,疫邪鬱於內,煩躁更加嚴重,冬天可以用大青龍湯,其他月份用九味羌活湯最為合適。

此證若治寒遺疫,必有斑、黃、狂、衄之變;治疫遺寒,復有厥逆,嘔利,胸腹痞滿之憂,馴至沉困者不少,不可不知。然此皆為初起一、二日言也。若日久則邪疫勃發,表寒不能自存而變為熱,則惟以治疫之法治之而已。

白話文:

如果在治療瘟疫遺留的寒症時,必須要預見到可能會出現疹子、黃疸、狂躁、鼻血等變化;相反地,在處理寒症遺留的瘟疫時,可能會出現四肢厥冷、嘔吐、腹瀉、胸部和腹部脹滿等問題,這些情況持續下去,會讓人感到疲憊無力,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必須要瞭解。然而,這些都是指剛開始一、兩天的情況。但如果時間久了,瘟疫就會再次發作,原先的寒症會轉變為熱症,那時就只能用治療瘟疫的方法來對待了。

2. 兼風

其一有兼風者,初起一、二日,表證與時疫悉同,惟鼻塞、鼻鳴,嚏噴,咳嗽與時疫略異,脈亦多浮,而與時疫之不浮、不沉而數者微異。治法不大相遠,即於時疫諸方中加荊、防,咳加前胡、杏仁、蘇子而已。

大抵時疫兼寒能令病勢增重,兼風反令病勢易解。以寒主凝泣,則疫邪內郁。郁一分,病勢增痼一分。風主遊揚,則疫邪外疏。疏一分,病勢解散一分。(泣同澀。)

白話文:

如果有同時伴有風邪的情況,初始一到兩天,外表症狀和流行病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在於鼻塞、鼻響,打噴嚏,咳嗽的症狀與流行病略有差別,脈象也大多為浮脈,但與流行病脈象不浮不沈且快速的特徵略有不同。治療方法大致相似,在流行病的各種方劑中加入荊芥、防風,咳嗽的可以加前胡、杏仁、蘇子。

總體來說,如果流行病同時伴有寒邪,可能會使病情加重,但如果有風邪,則可能使病情變得較容易解除。因為寒邪會導致病邪內陷,每一分的內陷,病情就會加重一分。相反,風邪會讓病邪外散,每一分的外散,病情就得以解除一分。(泣同澀,意指寒邪會讓病邪凝滯。)

3. 兼暑

時疫兼寒、兼風,四時皆有,至若兼暑一證,惟長夏有之。初起一、二日,與時疫無異,只胸滿,嘔利為異,而脈則兼弦、細、芤、遲,不似時疫不浮、不沉而數。治法於時疫諸方中微減發表之味,如用羌即不用獨,用柴即不用前。蓋時疫多汗,暑證更多汗,兩邪逼出表汗,則表必虛,故發表之味,不可重複也。

寒潤之藥尤宜減,清熱之味亦宜減。以邪從表出,鬱熱必輕,過用清涼,恐致寒中而增嘔脹泄利。況表氣太泄,裡氣必虛,易犯厥脫之證,故清涼寒潤,不可太多也。最宜加用分利燥脾之品,木通為上,滑石次之,豬苓、赤茯、澤瀉又次之。蓋分利則暑與疫皆從清道而出,邪有去路,正不必徒以寒涼逆折取效也。

白話文:

時疫夾雜寒症、風邪,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若同時兼具暑症,則只在長夏時節出現。初期一兩天與一般的時疫無異,只是胸悶、嘔吐、腹瀉為其特徵,脈象則兼具弦、細、虛、遲,不像普通時疫脈象不浮不沉而數。治療方法在時疫方劑中稍微減少發散風寒藥物的比例,例如用羌活就不用獨活,用柴胡就不用前胡。因為時疫多汗,暑症更易出汗,兩種邪氣逼迫表汗,則表必虛弱,所以發散風寒藥物不可重複使用。

寒涼潤燥的藥物也應該減少,清熱藥物也要適量。由於邪氣從表而出,鬱熱必然減輕,過度使用清涼藥物,恐致寒邪入侵,加重嘔吐、脹滿、腹瀉等症狀。而且表氣過度宣泄,裡氣必然虛弱,容易導致厥脫,所以清涼寒潤藥物不可過多。最適合加用利水燥脾的藥物,木通最佳,滑石次之,豬苓、赤茯苓、澤瀉又次之。因為利水則暑邪與疫邪皆從小便排出,邪氣有去路,正氣無需徒勞使用寒涼藥物逆向取效。

間有表見身痛,宜用香薷;里見腹滿,宜用蒼朮者。

再時疫兼暑,則病勢反緩。以疫中瘟氣屬亢陽,暑為陽中之陰,陽得陰則解,雖不能盡解,然得一分陰氣,則和一分亢陽。每見時疫兼暑,其譫妄,舌燥諸證反緩者,職此故也。

白話文:

如果表證出現身體疼痛,應該使用香薷;如果里證出現腹部脹滿,應該使用蒼朮。

當時疫與暑熱同時出現時,病情的發展反而會趨緩。因為時疫的瘟氣屬性偏向陽熱,而暑熱是陽氣中的陰寒之氣,陽氣遇到陰氣就會得到緩解。雖然不能完全解除病症,但能獲得一分陰氣,就能緩解一分陽熱。因此,我們經常看到時疫與暑熱同時出現時,患者的譫妄、舌燥等症狀反而會減輕,就是這個道理。

4. 兼瘧

時疫有似瘧,有轉瘧,有兼瘧之不同,用藥亦有微異。似瘧者,寒熱往來,或一日二、三次,或一次,而時無定也,時疫初起多有之。轉瘧者,時疫譫妄,煩渴大劇之後,已經大汗、大下,仍有餘邪不解,復作寒熱,轉成瘧象也,時疫末路多有之。兼瘧之證,乃寒、暑、時疫合病也。

其證寒熱有常期,瘧證全具,但熱多寒少,且多燥渴擾亂,熱勢迅速,神情昏憒,穢氣觸人為異,秋令多有之。

時疫所以似瘧者,因邪氣盤錯於募原,欲出表而不能透達,欲陷里而未得空隙,故見半表半裡之少陽證也。治法宜達原飲加柴胡為主。時疫所以轉瘧者,因汗、下後,邪氣已衰,正氣來復,邪正相爭,故在先陽氣獨亢,有熱無寒者,今則以陰液漸回,而寒熱相爭矣。在先邪氣秉綱,晝夜燥熱無休止時者,今則邪氣漸退,正氣漸復,而寒熱發作有時矣。

白話文:

時疫與瘧疾的區別與治療

時疫的表現類似瘧疾,但又有所不同,可分為「似瘧」、「轉瘧」和「兼瘧」三種,用藥也略有差異。

**1. 似瘧:**症狀表現為寒熱交替,可能一天發作兩三次,也可能只發作一次,時間不固定。時疫初期比較常見這種情況。

**2. 轉瘧:**時疫患者神志不清,口渴嚴重,經過大量出汗和腹瀉後,仍有餘邪未除,再次出現寒熱交替,轉變成類似瘧疾的症狀。時疫後期比較常見這種情況。

**3. 兼瘧:**這是寒、暑、時疫三種病邪合在一起的症狀。

**兼瘧的症狀:**寒熱發作有規律的時間,符合瘧疾的症狀,但熱重寒輕,並且伴隨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發熱速度快,神志不清,身上散發出惡臭,這些都是與一般瘧疾不同的表現。這種情況在秋季比較常見。

**時疫類似瘧疾的原因:**由於病邪停留在人體的募原部位,想要從表皮散發出去,卻又無法突破,想要深入內部,卻又沒有空隙,因此表現出半表半裡的少陽證。

**治療方法:**可以用「達原飲」加柴胡為主藥。

**時疫轉變成瘧疾的原因:**經過出汗和腹瀉後,病邪減弱,正氣恢復,病邪和正氣相互鬥爭,一開始陽氣旺盛,只有發熱,沒有發冷,現在陰液逐漸恢復,寒熱交替出現。

之前病邪控制著人體,晝夜不停地發熱,現在病邪漸退,正氣漸復,寒熱發作就變得有規律了。

治法以養正為主,去邪佐之,小柴胡湯、炙甘草湯、柴胡四物湯、參胡三白湯,量餘邪之盛衰,視陰陽之盈虧,酌而用之。至若兼瘧之證,最為難治。吳又可曰:瘧疾二三發,或七八發後,忽然晝夜煩熱、發渴不惡寒、舌上苔刺、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症漸具,此時疫證見,瘧疾證隱也。以疫證方藥治之則生,瘧家方藥治之則劇。

治之如法,脈靜身涼。每日或間日寒熱復作有常期者,時疫解而瘧邪未盡也,仍以瘧法治之。

白話文:

治療方法以養護正氣為主,去除邪氣為輔。

適合使用的方劑:

  • 小柴胡湯
  • 炙甘草湯
  • 柴胡四物湯
  • 參胡三白湯

根據邪氣的盛衰程度和陰陽的盈虧情況,適當調整用藥。

關於兼有瘧疾症狀的治療:

吳又可說:瘧疾發作兩三次,或七八次之後,突然出現晝夜煩熱、口渴但不惡寒、舌苔尖刺、心腹脹滿、飲食不進,下痢等症狀,這時是疫證顯露,瘧疾症狀隱藏。

如果用疫證的方藥治療,則會康復;如果用瘧疾的方藥治療,則會加重病情。

正確的治療方法:

脈象平靜、身體涼爽。如果每天或隔天出現寒熱交替,且發作時間固定,說明時疫解除,但瘧疾邪氣尚未完全清除,應繼續用瘧疾的治療方法。

愚按:時疫與瘧病,不甚相遠,疫乃濕溫二氣合病,瘧乃風、寒、暑、濕四氣合病,其邪氣雜而不純相類。瘧邪橫連募原,時疫亦發於募原,其受邪之處相類。但時疫之溫氣發,則為亢陽,故宜下、宜清之證多;瘧之暑氣停,則為鬱滯,故宜宣利之證多耳。所以時疫初起,方用達原飲,與瘧之主方用清脾飲,藥品亦多相類。

至其傳變,則緩、急、輕、重迥乎不同也。善悟者,於此處細參,思過半矣。

白話文:

我認為,時疫和瘧疾其實很相似,時疫是濕氣和溫氣共同導致的疾病,瘧疾則是風寒暑濕四種氣候因素共同導致的疾病,它們的病邪都混雜不清,很類似。瘧疾的病邪會侵犯人體的募原,時疫也會發病於募原,受邪氣的地方也相同。但是,時疫的溫氣發作,就會導致陽氣亢盛,因此多需要清熱瀉火、下氣的治療方法;瘧疾的暑氣停滯,就會導致氣機鬱結,因此多需要宣通氣機、利濕的治療方法。所以,時疫初期,常用達原飲治療,和瘧疾的主方清脾飲,用藥也多有相似之處。

至於疾病的傳變,就緩慢、急迫、輕微、嚴重等方面差異很大。善於思考的人,應該仔細研究這些不同,思考就會超過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