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91)
上編 (91)
1. 膽礬
(石)吐風痰涎在膈。
膽礬(專入肝膽,兼入肺脾):又名石膽,產於銅坑之中,得銅精氣而成,味酸而辛,氣寒而澀,功專入膽,湧吐風熱痰涎,使之上出。蓋五味惟辛為散,惟酸為收,五性惟寒勝熱,風熱盛於少陽,結為痰垢,汗之氣橫而不解,下之沉寒而益甚。凡因濕熱淫火,
(提出病要):見為陰蝕崩淋、寒熱風痰毒氣結聚牢固;見為咽齒喉痹乳蛾,風熱痰垢結聚;見為咳逆癇痓、目痛難忍,及金瘡不愈,諸毒內閉膠結;見為蟲痛牙疳種種等症,服此力能湧吐上出,去其膠痰,化其結聚,則諸症悉除。故古人之治喉痹乳蛾,用米醋煮真鴨嘴膽礬為末,醋調探吐膠痰即瘥。
又治紫白癜風,同牡蠣生研,醋調摩之即愈。又治胃脘蟲痛,以茶清調膽礬末,吐之即除。又治馬牙疳,紅棗去核,入膽礬煅赤,研末敷之,追出痰涎即效。百蟲入耳,用膽礬和醋灌即出。(諸症皆因風熱在膈。)按此功專湧吐,何書又言酸寒能收?不知書言收斂,乃是取辛,
收其熱毒,上湧而出,非以收其入內,而不宣散出表之意也。(以散為收。)凡書所論藥性,每有以收為散,以散作補,不為剖析明白,多有意義難明,以致用之者之誤耳!磨鐵作銅色者真,形似空青鴨色為上。(市人各以醋澡青礬偽之。)畏桂、芫花、辛夷、白薇。
(凡用吐法,宜先少服,不湧漸加之,仍以雞羽撩之,不出,以齏投之,不吐再投,且投且探,無不吐者,吐至瞑眩,慎勿驚疑,但飲冷水新水立解。強者可一吐而安,弱者作三次吐之,吐之次日頓快,其邪已盡,不快,則邪之引之未盡也。吐後忌飽食酸鹹硬物乾物肥油之物,並忌房室悲憂。)
白話文:
膽礬,主要作用於肝膽,也兼顧肺和脾。它又名石膽,產於銅礦中,是銅精氣凝結而成。味道酸而帶辛,性質寒涼且有澀味。它主要的功能是針對膽,能引導風熱痰涎向上吐出。
一般來說,五種味道中,辛味有發散作用,酸味有收斂作用;五種藥性中,寒性能夠壓制熱性。當少陽經的風熱過盛,會結成痰垢,用發汗的方法卻讓氣機橫逆而無法解決,用下瀉的方法反而會使寒邪更嚴重。凡是因為濕熱、火邪過盛而導致的陰蝕、崩漏、淋病,或是寒熱、風痰、毒氣在體內結成硬塊,引起的咽喉腫痛、乳蛾(扁桃腺炎),以及風熱痰垢積聚導致的咳嗽、癲癇、眼睛劇烈疼痛、金瘡難以癒合,或各種毒邪內閉、膠著導致的蟲痛、牙齦潰爛等症狀,服用膽礬都能夠將這些膠痰湧吐出來,化解結聚,這些病症自然就能消除。
古人治療咽喉腫痛或乳蛾,會用米醋煮過的純鴨嘴膽礬粉末,調醋後探吐,吐出膠痰後就能痊癒。
膽礬也能治療紫白癜風,將它與生牡蠣一起研磨,用醋調勻後塗抹,即可痊癒。也能治療胃脘蟲痛,用茶水調服膽礬粉末,吐出後就能解除。還能治療馬牙疳,將紅棗去核,填入膽礬煅燒至紅色,研成粉末敷在患處,能將痰涎追出,效果顯著。如果百蟲進入耳朵,用膽礬和醋灌入耳朵即可將蟲趕出。(上述諸症都是因為風熱滯留在膈膜部位。)
膽礬的主要作用是湧吐,為何有書說它酸寒能收斂?其實書中說的收斂,是指利用辛味,收斂熱毒,使其向上湧出,而不是讓它收斂在體內,不向外發散。用發散的性質來達到收斂的效果。
書中論述藥性,常常有將收斂當成發散,將發散當成補益,如果沒有分析清楚,就會讓人難以理解,導致用藥上的錯誤!
磨鐵而呈現銅色的膽礬才是真的,形狀像空青或鴨子羽毛顏色的是上品。(市面上有人用醋浸泡青礬來偽造。)膽礬畏懼桂、芫花、辛夷、白薇。(凡是使用湧吐方法,應先少量服用,如果沒有吐,就慢慢增加劑量,並用雞毛搔喉引吐。若仍不出,就用米粥催吐。如不吐,再用米粥。邊催吐邊探吐,沒有不吐的。吐到頭暈目眩是正常現象,不要驚慌,喝點冷開水就能緩解。身體強壯的人,一次吐完就能痊癒。身體虛弱的人,可能要吐三次。吐完的隔天就會感到身體輕鬆,代表邪氣已經排出。如果沒有感到輕鬆,表示邪氣還沒完全排出。吐完後,忌食飽、酸、鹹、硬、乾、肥膩之物,以及避免房事、悲傷憂慮。)
2. 溫散
熱氣久積於中,自當清涼以解。寒氣久滯於內,更當辛溫以除。故溫散之味,實為中虛寒滯所必用也。然中界乎上下之間,則治固當以中為主,而上下亦止因中而及。是以溫以守內而不凝,散以行外而不滯。溫散並施,而病不致稍留於中而莫御矣!第不分辨明晰,則治多有牽混不清。
如縮砂、密木香、香附、乾薑、半夏、胡椒、吳茱萸、使君子、麥芽、松脂,皆為溫中行氣快滯之味。然縮砂密則止暖胃快滯;木香則止疏肝醒脾;香附米則止開鬱行結活血通經;半夏則止開痰逐濕;乾薑則止溫中散寒;胡椒則止溫胃逐痰除冷;吳茱萸則止逐肝經寒氣上逆腸胃;使君子則止燥胃殺蟲;麥芽則止消穀磨食;松脂則止祛風燥濕。而有不相兼及者也。
至於溫中而兼及上,則有如蓽茇之散胸腹寒逆;藿香之醒脾辟惡寬胸止嘔;菖蒲之通心開竅醒脾逐痰;玄胡索之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安息香之通活氣血。各有專司自得之妙。溫中而兼及下,則有如益智之燥濕逐冷溫腎縮泉;蛇床子之補火宣風燥濕;蒺藜之祛肝腎風邪;大小茴之逐肝腎沉寒痼冷。各有主治獨得之趣。
溫中而兼通外,則有草果之溫胃逐寒闢瘴闢瘧;蘇合香、樟腦、大蒜、山柰、甘松、排草之通竅逐邪殺鬼;白檀香之逐冷除逆以引胃氣上升;良薑、紅豆蔻之溫胃散寒;艾葉之除肝經沉寒痼冷以回陽氣將絕;胡椒之通心脾小腹辟惡發痘;菸草之通氣爽滯闢瘴除惡;白芥子之除脅下及皮裡膜外之風痰;石灰之燥血止血散血;烏藥之治氣逆胸腹不快。各有其應如響之捷。
溫中而至通上徹下,則有如丁香之泄肺暖胃燥腎止呃;川椒之補火溫臟除寒殺蟲。各有氣味相投之宜。若使溫中獨見於上,則有如草豆蔻之逐胃口上之風寒,止當心之疼痛;薰草之通氣散寒辟惡止痛。其效俱不容掩。且溫中而獨見於上下,則有如薤之通肺除痹,通腸止痢。其效又屬不泯。其一溫中,而氣味各殊,治效各別,有不相同如此。
然繡竊謂溫中之味,其氣兼浮而升,則其散必甚。溫中之味,其氣必沉而降,則其散甚微。溫中其氣既浮,而又表裡皆徹,則其散更甚而不可以解矣!是以丁香白蔻之降,與於草豆蔻白檀之升,絕不相同。即與縮砂密之散,木香之降,亦且絕不相似。良薑氣味過散,故止可逐外寒內入,而不可與乾薑溫內同比。藿香氣味稍薄,故止可除臭惡嘔逆,而不可與木香快滯並議。烏藥徹上徹下,治氣甚於香附,故為中風中氣所必需。薤白氣味辛竄,行氣遠駕木香,故為胸痹腸滯所必用。
凡此是溫是散,皆有義理,錯綜在人細為體會可耳!
白話文:
熱氣如果長期積聚在身體裡面,自然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解除。寒氣如果長期滯留在體內,就更應該用辛溫的藥物來驅除。所以,溫散的藥物對於中焦虛弱、寒氣滯留的情況來說,是必須要用的。然而,中焦位於身體的上下之間,所以治療的重點應該以中焦為主,而對上下的影響也是因為中焦而引起的。因此,用溫藥來守護體內而不使其凝滯,用散藥來使體外通暢而不使其滯塞。溫散藥物同時使用,疾病就不會停留在體內而無法驅除!只是如果不清楚地分辨藥性,治療就容易混淆不清。
例如縮砂仁、密蒙花、木香、香附、乾薑、半夏、胡椒、吳茱萸、使君子、麥芽、松脂,這些都是溫中理氣、消除積滯的藥物。但是,縮砂仁只是溫暖腸胃、消除積滯;木香只是疏通肝氣、喚醒脾胃;香附只是開解鬱結、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半夏只是化痰祛濕;乾薑只是溫暖中焦、驅散寒氣;胡椒只是溫暖胃部、驅散痰液、消除寒冷;吳茱萸只是驅散肝經的寒氣上逆,同時調理腸胃;使君子只是乾燥胃部、殺滅寄生蟲;麥芽只是消化食物、幫助磨碎食物;松脂只是祛除風邪、乾燥濕氣。它們的功效並非完全相同。
至於溫中而同時兼顧到上焦,則有像蓽茇,可以驅散胸腹的寒氣上逆;藿香,可以喚醒脾胃、消除穢濁之氣、寬胸止嘔;菖蒲,可以通達心竅、醒脾化痰;玄胡索,可以活血行氣、治療氣滯和血滯;安息香,可以疏通活絡氣血。這些藥物各有其專門的功效和巧妙之處。溫中而同時兼顧到下焦,則有像益智仁,可以乾燥濕氣、驅散寒冷、溫暖腎臟、收斂小便;蛇床子,可以補火助陽、宣散風邪、乾燥濕氣;蒺藜,可以祛除肝腎的風邪;大小茴香,可以驅散肝腎深層的寒冷和積滯。這些藥物也各有其主要的治療作用和獨特之處。
溫中而同時兼顧到體表,則有像草果,可以溫暖胃部、驅散寒氣、消除瘴氣和瘧疾;蘇合香、樟腦、大蒜、山柰、甘松、排草,可以開竅、驅散邪氣、殺滅鬼氣;白檀香,可以驅散寒冷、消除逆氣,引導胃氣上升;良薑、紅豆蔻,可以溫暖胃部、驅散寒氣;艾葉,可以消除肝經深層的寒冷和積滯,使將要衰竭的陽氣恢復。胡椒,可以通達心脾、溫暖小腹、消除穢濁之氣、幫助痘疹發出;菸草,可以疏通氣機、消除積滯、消除瘴氣和穢濁之氣;白芥子,可以祛除脅下以及皮裡膜外的風痰;石灰,可以乾燥血液、止血、散瘀;烏藥,可以治療氣機逆亂、胸腹不適。這些藥物各有其迅速的功效。
溫中而可以同時通達上下,則有像丁香,可以宣洩肺氣、溫暖胃部、乾燥腎臟、止呃逆;川椒,可以補火助陽、溫暖臟腑、驅散寒氣、殺滅寄生蟲。這些藥物各有其氣味相合的宜處。如果溫中藥物的功效僅僅表現在上部,則有像草豆蔻,可以驅散胃口上部的風寒,止住心口疼痛;薰草,可以疏通氣機、驅散寒氣、消除穢濁之氣、止痛。這些藥物的功效都不容忽視。而且溫中藥物的功效如果僅僅表現在上下,則有像薤,可以通達肺氣、消除痹症、疏通腸道、止痢。這些藥物的功效也不可磨滅。
這都是溫中藥物,但氣味各不相同,治療效果也各不相同。它們的差異如此之大。然而,我認為溫中藥物,如果其氣味兼具向上升發的特性,則其發散作用必定很強;溫中藥物,如果其氣味偏於向下沉降的特性,則其發散作用必定很弱;溫中藥物如果其氣味既向上升發,又能通透表裡,則其發散作用更強而難以控制!因此,丁香、白豆蔻的沉降特性,與草豆蔻、白檀香的升發特性,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與縮砂仁的發散作用、木香的沉降作用相比,也截然不同。良薑氣味過於發散,所以只能驅散外來的寒邪,而不能與乾薑的溫補內在寒氣相提並論。藿香氣味稍弱,所以只能消除穢濁之氣和嘔逆,而不能與木香的疏通氣滯並論。烏藥可以通達上下,治理氣滯的功效強於香附,所以是治療中風、中氣所必需的藥物。薤白氣味辛辣竄透,行氣的功效遠勝過木香,所以是治療胸痹和腸道滯塞所必需的藥物。所有這些藥物,是溫是散,都有其道理。這些道理錯綜複雜,需要人們仔細地體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