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91)

回本書目錄

上編 (91)

1. 石菖蒲

(水草)入心宣氣通竅醒脾逐痰

白話文:

水草入心,疏通氣血,暢通竅道,醒脾開胃,排出痰液。

石菖蒲(專入心。兼入脾骨膀胱。)辛苦而溫。香芳而散。諸書尚論未透。惟張璐發揮本經最明。指此實為心氣不足要劑。(時珍云。高皇御製碑中載之。菖蒲氣溫味辛。乃手少陰足厥陰之藥。心氣不足者用之。虛則補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補之是矣!)其言能補五臟。以心為君主。

白話文:

石菖蒲可以專門治療心臟虛弱的疾病,也兼有治療脾臟、骨骼和膀胱的功能。石菖蒲的藥性辛而溫,香氣芬芳而讓人神清氣爽。過去很多醫書裡對石菖蒲的介紹都不夠深入,只有張璐在《本草綱目》中對石菖蒲的藥性闡述得最為透徹。他指出石菖蒲是治療心氣不足的重要藥物。(李時珍說:明高祖朱元璋在御製的《菖蒲碑》中提到,菖蒲藥性溫辛,可以治療手少陰經與足厥陰經的疾病。心氣不足的人可以服用菖蒲來治療,這是因為心屬火,母臟為肝屬木,而肝臟性質辛苦,因此用辛味的石菖蒲來治療肝臟虛弱的疾病是正確的!)張璐說石菖蒲可以治療五臟的疾病,因為心臟是五臟六腑的君主。

五臟系焉。首言治寒濕痹。是取其辛溫開發脾氣之力。治咳逆上氣者。痰濕壅滯之喘咳。故宜搜滌。若肺胃虛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開心孔九竅。明耳目。出聲音。總取辛溫利竅之力。心孔開。九竅利。則癰瘡之毒可解。腸胃喜溫惡寒。腸胃既溫。則膀胱之虛寒小便不禁自止。

白話文:

五臟都有自己相應的治療方法,首先說一下治療寒濕痺症。是用菖蒲的辛溫之性來發散脾氣。治療咳嗽、逆氣、上氣的,是痰濕壅滯引起的喘咳。所以宜於搜滌。如果是肺胃虛燥引起的喘咳,菖蒲就沒有效果了。菖蒲能打開心臟的孔竅、九竅,明亮耳目,讓人發出聲音。總的來說是利用菖蒲辛溫通利竅氣的作用。心臟的孔竅打開,九竅通利了,那麼癰瘡之毒就可以解除。腸胃喜溫惡寒,腸胃溫暖後,那麼,膀胱虛寒引起的小便不禁自止。

久服輕身者。除濕之驗也。不忘不惑。延年益智。高壽不老。皆補五臟通九竅氣之力也。其釋本經如此。又言能主肝虛心腹痛。霍亂轉筋。消伏梁癲癇。善通心脾痰濕可知。千金治胎動不安。半產漏下。或搶心下血。及產後崩中不止。並以菖蒲一味煎服。皆取辛能開竅。血氣安養之意。

白話文:

長期服用菖蒲的人,身體會變得輕盈,這是去除濕氣的驗證。不忘記、不疑惑,益壽延年,永葆青春,都是因為補五臟、通九竅之氣的作用。它的主要藥性記載於本經。又說它能治療肝虛心腹痛、霍亂轉筋、消除伏梁癲癇,可以看出它擅長疏通心脾的痰濕。千金方中記載,它能治療胎動不安、半產漏下或搶心下血以及產後崩漏不止。這些都使用菖蒲一味煎服,都是取其辛味能開竅、血氣能安養之意。

觀此菖蒲實為宣氣通竅之劑。故在楊士瀛亦謂噤口下痢。可用石菖蒲加於參苓白朮散內以開其胸。則其義益著。(楊士瀛曰。下痢噤口。雖是脾虛。亦熱氣閉隔心胸所致。俗用木香失之溫。用山藥失之閉。惟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粳米飲調下。或用參苓石蓮肉少入菖蒲服。胸次一開。

白話文:

從這個角度來看,菖蒲確實是疏通氣機、開竅的藥物。所以楊士瀛也說,噤口下痢,可以用石菖蒲加入參苓白朮散中,以打開胸悶。那麼,石菖蒲的作用就顯著了。(楊士瀛說,下痢噤口,雖然是脾虛,也是熱氣閉塞在心胸所造成的。一般人用木香來治療,但是木香偏溫,用山藥來治療,但是山藥偏於收斂。只有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用粳米湯送服,才能真正疏通。或者用參苓、石蓮肉、少量的菖蒲服用,胸中的悶氣一打開,病就好起來了。

自然思食。)但陽亢陰虛。嫠寡失合者禁用。以其能動心胞之火耳!取一寸九節紫花根瘦者佳。去皮。微炒用。秦艽為使。惡麻黃。忌飴糖羊肉鐵器。

白話文:

飲食要自然順應身體需求。但陽氣過於旺盛、陰氣不足的人及失去配偶的人不能用。因為它能激發心臟和子宮的火氣!用一寸九節的紫花根,瘦的比較好。去皮後,稍微炒過後使用。秦艽做引藥。忌諱麻黃。忌諱飴糖、羊肉、鐵器。

2. 半夏

(毒草)主散腸胃濕痰

白話文:

主散腸胃濕痰

半夏(專入脾胃膽。兼入心)。書言辛溫有毒。體滑性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潤。和胃健脾。補肝潤腎數語。業已道其主治大要矣。第不詳悉註明。猶未有解。蓋半夏味辛。辛則液化而便利。故云能潤腎燥也!(成無己曰。半夏辛散行水而潤腎燥。蓋燥去濕則水利。辛化液則燥潤。

白話文:

半夏(主要歸屬於脾胃膽經,兼歸屬於心經)。古書上說它辛溫有毒。外形光滑,性質燥烈。既能運行又能散發。既能燥烈又能滋潤。和胃健脾,補肝潤腎等幾句話。已經說明瞭它的主治大略。只是沒有詳細、清楚地說明。還沒有解釋清楚。因為半夏味道辛辣。辛辣則能化成液體而利於小便。所以說它能潤腎燥!(成無己說。半夏辛散能運行水分而滋潤腎臟的燥熱。因為去除燥烈的水分,水就通利。辛辣化成液體,燥烈就變成滋潤。

局方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潤滑也。俗以半夏南星為性燥。誤矣。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脾苦濕。必得味辛氣溫以為之燥。半夏辛溫。能於脾中滌痰除垢。痰去而脾自健。故云能以健脾也。(王好古曰。腎主五液。化為五濕。在腎為唾。在肝為淚。

白話文:

局方半硫丸用於治療老人的虛祕。皆因為它的潤滑作用。通常認為半夏南星性燥。這是錯誤的。如果濕氣去除,脾土就會乾燥,痰涎就不會產生。這不是這兩種藥物的性質乾燥。脾臟怕濕。一定要選擇那些辛溫味的藥物來治療,以使脾臟乾燥。半夏味辛溫,能去除脾臟中的痰液和污垢。痰液去除後,脾臟自然就會健康,因此說半夏能健脾。王好古說,腎臟主管五種液體,轉化為五種濕氣。在腎臟中為唾液,在肝臟中為眼淚。

在心為汗。在肺為涕。在脾為痰。痰者因咳而動脾之濕也。半夏泄痰之標。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腎也。咳無形。痰有聲。無形則潤。有聲則燥。所以為疏脾濕而潤腎燥之劑也。)胃為痰氣壅塞。則胃不和之極。半夏既能溫脾以除痰。又合生薑暖胃以除嘔。若合柴苓以治少陽寒熱往來。

白話文:

在心臟部位的汗液。在肺臟部位的鼻涕。在脾臟部位的痰。痰是因咳嗽而使脾臟的濕氣流動的結果。半夏能夠治療痰的症狀,但不能治療痰的根源。治療痰的根源是治療腎臟。咳嗽無形。痰有聲。無形則潤。有聲則燥。所以要使用疏通脾臟濕氣,滋潤腎臟乾燥的藥劑。)胃部痰氣壅塞的話。則胃部不和諧到極點。半夏既能溫暖脾臟以消除痰,又搭配生薑溫暖胃部來消除嘔吐。如果再配柴苓來治療少陽經的寒熱往來。

則胃更見和諧。故云能以和胃也。(王好古曰。俗以半夏為肺藥。非也。止嘔為足陽明。除痰為足太陰。柴胡為之使。故柴胡湯用之。雖云止嘔。亦助柴苓主寒熱往來。是又為足少陽藥也。時珍曰。脾無濕不生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按有聲無痰曰咳。蓋傷於肺氣。

白話文:

那麼胃就更和諧了。所以說半夏能調和胃氣。(王好古說,世俗將半夏當作是肺藥。這是錯誤的。止嘔是歸於足陽明經的,除痰是歸於足太陰經的,柴胡是它的嚮導藥,所以柴胡湯中纔用到它。雖然說它能止嘔,但也幫助柴苓來治療寒熱往來的症狀,所以它又屬於足少陽經的藥物。李時珍說,脾臟沒有濕氣就不會產生痰。所以脾臟是產生痰的根源,而肺臟是貯存痰液的容器。根據症狀,有聲音,沒有痰液的就叫做咳嗽,這多半是肺氣受傷所引起的。

有痰無聲曰嗽。蓋動於脾濕也。有聲有痰曰咳嗽。或因火因風因寒因濕因虛勞因食積。宜分症論治。大法治嗽當以治痰為先。而治痰又以順氣為主。宜以半夏燥其濕。枳殼橘紅利其氣。肺虛加溫斂之藥。肺熱加涼瀉之劑。)他如氣逆能下。(痰除而氣自下。)鬱結能開。(痰除而鬱與結亦開。

白話文:

  • 只有痰沒有聲音的狀況稱為咳嗽。這是因為脾氣虛弱且濕邪侵襲所致。

  • 既有聲音又有痰的狀況稱為咳嗽。可能由火邪、風邪、寒邪、濕邪、虛勞或食積等原因所引起。應根據不同症狀來進行治療。

  • 治療咳嗽的總原則是先治療痰。而治療痰的關鍵是理順氣息。

  • 宜使用半夏來燥濕;使用枳殼和橘紅來理氣。

  • 肺虛的患者應加入溫熱收歛的藥物;肺熱的患者應加入清熱瀉火的藥物。

  • 其他如氣逆則應以降氣為原則(當痰液清除後,氣自然會下降);鬱結則應以疏通為原則(當痰液清除後,鬱結也能獲得疏通)。

)暴死。以末吹鼻能救。(如縊死溺死壓死魘死產死之類。)不眠。以半夏湯通其陰陽得臥。(素問曰。胃不和則臥不安。半夏能和胃氣而通陰陽。靈樞曰。陽氣滿不得入於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瞑。飲以半夏湯。陰陽既通。其臥立至。又有咳嗽不得眠者。左不得眠屬肝脹。右不得眠屬肺脹。

白話文:

)暴死。用豬苓末吹鼻能救活。(比如上吊死、溺死、被壓死、魘死、產死之類的死亡)睡不著覺的。用半夏湯調和其陰陽才能睡得著。(《素問》說。胃不和就不能安睡。半夏能調和胃氣並調和陰陽。《靈樞》說。陽氣滿不能進入陰位。陰氣虛,所以眼睛不能閉合。飲服半夏湯。陰陽調和。睡覺馬上到來。還有咳嗽不能睡覺的。左邊不能睡覺屬於肝脹。右邊不能睡覺屬於肺脹。

宜清肺。)胸脹。合栝蔞等藥名小陷胸湯以除。少陰咽痛生瘡。語聲不出。合雞子苦酒名苦酒湯以服。(仲景用此以治少陰咽痛。)亦何莫非半夏之妙用。而為開竅利濕之藥。(合陳皮茯苓甘草名二陳湯。為治痰之總劑。寒積佐以乾薑芥子。積熱佐以黃芩栝蔞。濕痰佐以蒼朮茯苓。

白話文:

宜清肺。)胸脹。合栝蔞等藥名小陷胸湯以祛除。少陰咽痛生瘡。不能說話。合雞子苦酒名苦酒湯來喝。(仲景用此來治療少陰咽痛。)這些藥方不都是用半夏巧妙有效地治療嗎。半夏可用來治療開竅利濕的藥。(合陳皮茯苓甘草名二陳湯。是治療痰的總劑。寒積加乾薑芥子。積熱加黃芩栝蔞。濕痰加蒼朮茯苓。

風痰佐以南星前胡。痞痰佐以枳實白朮。更看痰所在加導引藥。惟燥痰非半夏所能司也已。)但陰虛火盛。熱結胎滑痰湧等症。則非所宜。不可不慎。(趙繼宗曰。二陳治痰。世醫執之。內有半夏。其性燥烈。若風濕食諸痰則相宜。至於勞痰失血諸痰。用之反能燥血液而加病。

白話文:

風痰可以用南星和前胡作為佐藥。痞痰可以用枳實和白朮作為佐藥。此外,還要根據痰的位置來添加導引藥。但是,燥痰不是半夏所能治癒的,如果陰虛火旺、熱結胎滑、痰湧等症狀,都不能用半夏。切不可不謹慎使用(趙繼宗說,二陳湯是治療痰證的常用藥,世上的醫生都沿用。二陳湯裡面有半夏,它的藥性燥烈。如果痰是因風濕引起的,則可以配合使用。但是,如果痰是因勞累和失血引起的,用半夏反而會加重症狀,造成新的疾病。

按古半夏有二禁。汗家渴家忌之。然亦間有用者。)圓白而大陳久者良。浸七日。逐日換水。瀝去涎。同皂莢白礬薑煮熟。(半夏畏薑。偏用薑以制其毒。)或七日夜。用淨水淘浸。(以除其涎。)再用皂莢水浸七日夜。(同皂莢可治風痰。)又用灰水淘浸七日夜。(可治脾胃痰。

白話文:

半夏有兩種禁忌。容易出汗的人和口渴的人不能吃。但是也有例外可以在情況許可時使用。)圓的、白色的、大且陳年的半夏品質好。浸泡七天。每天換水。瀝去唾液。和皁莢、白礬、生薑一起煮熟。(半夏畏懼生薑。但用生薑可以解半夏之毒。)或者,用乾淨的水浸泡七天,以去除其唾液。再用皁莢水浸泡七天。(皁莢可以治風痰。)另外,再用灰水浸泡七天。(可以治脾胃痰。)

)又用白礬水淘浸七日夜。(可治清水痰。)又用生薑水淘浸七日夜。(可治寒痰。)又用甘草水淘浸七日夜。(可解其毒及調製藥之性。)洗淨焙乾用。柴胡射干為使。畏生薑秦皮龜甲雄黃。忌羊血海藻飴糖。(以甘膩凝滯故忌。)惡皂莢。反烏頭。(烏頭辛燥悍烈。故反。

白話文:

然後用白礬水浸泡七天七夜。(可以治療清水痰。)也可以用生薑水浸泡七天七夜。(可以治療寒痰。)還可以甘草水浸泡七天七夜。(可以解毒並調節藥物的藥性。)洗淨晾乾後即可使用。柴胡和射干為引藥。忌諱生薑、秦皮、龜甲、雄黃。忌羊血、海藻、飴糖。(因為甘膩凝滯所以忌。)反烏頭。(烏頭辛燥悍烈。所以相剋。)

)其用薑汁浸造。名生薑曲。礬水煮造。(兼薑糊入)名礬曲。同皂角煮造。(煉膏)名皂角曲。同白芥子等分煮造。(有竹瀝三分之)名竹瀝曲。同麻油浸造。炒乾為末造成。名麻油曲。同黃牛膽與蜜造。名牛膽曲。同香附蒼朮撫芎和半熬膏造。名開鬱曲。同芒硝(十分之三)煮與大黃煎膏造。

白話文:

  1. 用薑汁浸泡加工製成,名叫生薑曲。

  2. 用明礬水煮製加工製成(同時加入薑糊),名叫礬曲。

  3. 用皁角同煮製加工製成(煉成膏狀),名叫皁角曲。

  4. 用白芥子等分同煮製加工製成(其中竹瀝佔三分之一),名叫竹瀝曲。

  5. 用麻油浸泡製加工製成,炒乾研磨成粉末製成,名叫麻油曲。

  6. 用黃牛膽汁與蜂蜜製加工製成,名叫牛膽曲。

  7. 用香附、蒼朮、撫芎等藥物一起熬製一半的膏狀製加工製成,名叫開鬱曲。

  8. 用芒硝(佔十分之三)同煮,和大黃一起煎煮成膏狀製加工製成。

名硝黃曲。同海粉雄黃(各十分之五)煉蜜造。名海粉曲。同生黃牛肉熬膏。名霞天曲。並照造麴法草盦七日。待生黃衣。懸干掛風處。至用曲治之症。則隨製藥能治病症之性以為治焉。(如生薑治寒痰。皂角治風痰。白礬治濕痰。牛肉治沉疴痼痰之類。)

白話文:

一種藥材叫「名硝黃曲」,由海粉和雄黃(各佔十分之五)混合蜂蜜製成。另一種叫「名海粉曲」,將生黃牛的膏熬製成膏。還有一種叫「霞天曲」,依照造麴的方法,將草菴放置七天。等待生出黃色的麴衣,掛在通風處晾乾。用這些麴治療疾病時,要根據藥材的性質來治療對應的疾病。(例如生薑治療寒痰,皁角治療風痰,白礬治療濕痰,牛肉治療沉痾痼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