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下編 (44)

回本書目錄

下編 (44)

1. 卷十 總義

製藥貴適中。

嘉謨曰:製藥貴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

火制四:煅、炮、炙、炒也。

水制三:漬、泡、洗也。

水火共制:蒸、煮二者焉。

酒製升提,薑製發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藉土氣以補中州,麵煨、面制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瀑,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豬脂油塗燒,咸滲骨容易脆斷。

去穰者免脹,抽心者除煩。

大概具陳,初學熟玩。

白話文:

製藥最重要的是恰到好處。藥效不足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藥效過強則會使藥材原有的氣味喪失。用火炮製藥材有四種方法:煅、炮、炙、炒。用水炮製藥材有三種方法:漬、泡、洗。水火並用炮製的有兩種方法:蒸、煮。用酒炮製可以提升藥性,用薑炮製可以發散藥性。用鹽炮製可以使藥性入腎並軟化堅硬之物,用醋炮製可以使藥性入肝並止痛。用童便炮製可以去除藥材的劣性並使其藥性下降,用米泔水炮製可以去除藥材的燥性並使其藥性平和。用乳汁炮製可以滋潤枯槁並生成血液,用蜂蜜炮製可以使藥性甘甜緩和並補益元氣。用陳舊牆壁上的土炮製,可以藉助土氣來補養中焦。用麵包裹後煨或製作成麵糊來炮製,可以抑制藥材過於強烈的藥性,使其不傷害上膈。用烏豆湯或甘草湯浸泡,都可以解毒並使藥性變得平和。用羊油或豬油塗抹燒製,容易使藥性滲入骨骼,但骨骼也容易變得脆弱易斷。去除藥材的瓤可以避免腹脹,去除藥材的芯可以消除煩躁。以上大概地說明了炮製方法,初學者要熟練地學習並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