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83)

回本書目錄

上編 (83)

1. 膽礬

(石)吐風痰涎在膈

白話文:

(石)吐風痰涎在膈

膽礬(專入肝膽。兼入肺脾)。又名石膽。產於銅坑之中。得銅精氣而成。味酸而辛。氣寒而澀。功專入膽。湧吐風熱痰涎。使之上出。蓋五味惟辛為散。惟酸為收。五性惟寒勝熱。風熱盛於少陽。結為痰垢。汗之氣橫而不解。下之沉寒而益甚。凡因濕熱淫火。(提出病要)見為陰蝕崩淋。

白話文:

膽礬(能專入肝膽,兼入肺脾)。又名石膽。產於銅礦之中,由銅精氣而成。味道酸辛,性寒冷而澀。它能專入膽,湧吐風熱痰涎,使其從上排出。因為五味之中,只有辛味能散發,只有酸味能收斂。五性之中,只有寒冷能勝過熱性。風熱盛於少陽,結成痰垢。汗之,則氣橫而不散;下之,則寒氣沉重而病情加重。凡是因濕熱淫火所致(提出病症的主要原因),就會導致陰蝕崩淋。

寒熱風痰毒氣。結聚牢固。見為咽齒喉痹乳蛾。風熱痰垢結聚。見為咳逆癇痓。目痛難忍。及金瘡不愈。諸毒內閉膠結。見為蟲痛牙疳。種種等症。服此力能湧吐上出。去其膠痰。化其結聚。則諸症悉除。故古人之治喉痹乳蛾。用米醋煮真鴨嘴膽礬為末。醋調探吐膠痰即瘥。

白話文:

寒氣、熱氣、風氣、痰氣、毒氣、濁氣,這些邪氣凝結在一起,導致咽喉部位的疾病,比如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風熱痰氣凝結在一起,導致咳嗽、逆氣、抽搐、癲癇。眼睛疼痛難忍,以及金瘡久治不愈。各種毒氣在體內閉塞凝結,導致蟲痛、牙齦腫痛。服用這個方劑,它有力量催吐,把膠痰吐出來,消除凝結,那麼各種症狀都會消除。所以古代人治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是用米醋煮真鴨嘴膽礬成細末,用醋調和,探吐膠痰,就能痊癒。

又治紫白癜風。同牡蠣生研。醋調摩之即愈。又治胃脘蟲痛。以茶清調膽礬末。吐之即除。又治馬牙疳。紅棗去核。入膽礬煅赤。研末敷之。追出痰涎即效。百蟲入耳。用膽礬和醋灌即出。(諸症皆因風熱在膈。)按此功專湧吐。何書又言酸寒能收。不知書言收斂。乃是取辛。

白話文:

又治療紫白癜風:牡蠣生研和醋調和塗抹即可治癒。

又治療胃脘蟲痛:用茶湯調和膽礬末。吐掉就可以消除。

又治療馬牙疳:去除紅棗核,放入膽礬中煅燒成紅色。研成粉末敷於患處。吐出痰液即可見效。

百蟲入耳:用膽礬和醋灌入耳中,蟲子就會出來。(諸症皆因風熱在膈。)

依據這條記載,膽礬的作用是專門湧吐。為什麼有的書又說酸寒能收斂呢?不知是書所說的收斂,其實指的是辛味。

收其熱毒。上湧而出。非以收其入內。而不宣散出表之意也。(以散為收。)凡書所論藥性。每有以收為散。以散作補。不為剖析明白。多有意義難明。以致用之者之誤耳!磨鐵作銅色者真。形似空青鴨色為上。(市人各以醋澡青礬偽之。)畏桂芫花辛夷白薇。(凡用吐法。

白話文:

化解身體內的熱毒,使之浮出體外。這並不是要把熱毒收斂到裡面,而是為了不讓熱毒宣散到體表。書中所論述的藥性,有很多是以收斂為宣散,以宣散為補益。如果不剖析清楚,就會有很多意思難以理解。導致用藥的人誤解了藥性。把鐵磨成銅色的是真的。形狀像空青鴨子顏色的最好。(市面上的商人大多用醋洗過的青礬假冒空青鴨色。)怕桂花、芫花、辛夷、白薇。(凡是用吐法治療的藥物)

宜先少服。不湧漸加之。仍以雞羽撩之。不出。以齏投之。不吐再投。且投且探。無不吐者。吐至瞑眩。慎勿驚疑。但飲冷水新水立解。強者可一吐而安。弱者作三次吐之。吐之次日頓快。其邪已盡。不快。則邪之引之未盡也。吐後忌飽食酸鹹硬物乾物肥油之物。並忌房室悲憂。

白話文:

宜先少服。不湧漸加之。

應該先少量服用藥物。如果沒有嘔吐反應,就逐漸增加藥量。

仍以雞羽撩之。不出。以齏投之。不吐再投。且投且探。無不吐者。

可以用雞毛輕輕刺激喉嚨,如果沒有嘔吐,就用芥末投服。如果還是不吐,就再次投服。在投服的同時,也要探查病人狀況,一定能使其嘔吐。

吐至瞑眩。慎勿驚疑。但飲冷水新水立解。

一直嘔吐到頭昏眼花時,不要害怕驚慌,只要喝冷水或新鮮的水,馬上就能緩解。

強者可一吐而安。弱者作三次吐之。

身體強壯的人,一次嘔吐就能痊癒。體弱的人,則需要進行三次嘔吐治療。

吐之次日頓快。其邪已盡。不快。則邪之引之未盡也。

嘔吐治療後,第二天就會明顯好轉,說明邪氣已經清除。如果沒有好轉,說明邪氣尚未完全清除。

吐後忌飽食酸鹹硬物乾物肥油之物。並忌房室悲憂。

嘔吐後要忌食過飽、酸、鹹、硬、乾、肥膩的食物,也要忌房事、悲傷憂慮。

應該先服少量的藥,如果沒有催吐反應,就逐漸增加藥量。還是用雞毛撩撥患者的喉嚨根部,如果沒有催吐反應,就用齏糟塗抹患者的舌頭根部,如果沒有嘔吐,就再塗抹一次。塗抹並探撥,沒有吐不出來的。吐到頭昏眼花,要注意不要驚慌懷疑,只要喝一些冷水或新水,就會立解。強壯的人一次嘔吐就可以安泰。虛弱的人做三次嘔吐治療。嘔吐的第二天就會頓時舒暢,體內的邪氣已經祛除了。如果沒有舒暢,說明邪氣引導沒有祛除盡。嘔吐後忌諱暴飲暴食、吃酸的、鹹的、硬的、乾的、肥膩的食物,並忌諱房事、悲傷、憂愁。

白話文:

先服藥少許,無吐狀則漸增。猶用雞毛撩其舌根,無吐狀,即用齏糟塗其舌根,不吐,再塗。塗而探之,無不吐者。吐至頭眩眼花,惟不可驚疑,飲冷水或新水,立解。強者吐一次而安。虛者三吐乃佳。吐後次日,便覺爽快,邪已盡去矣。不爽,是邪引未盡。吐後忌飲飽、酸、鹹、硬、乾、肥物,及房室、悲愁。

2. 溫散

熱氣久積於中。自當清涼以解。寒氣久滯於內。更當辛溫以除。故溫散之味。實為中虛寒滯所必用也。然中界乎上下之間。則治固當以中為主。而上下亦止因中而及。是以溫以守內而不凝。散以行外而不滯。溫散並施。而病不致稍留於中而莫御矣!第不分辨明晰。則治多有牽混不清。

白話文:

熱氣在體內積聚太久,自然要用清涼的方法來緩解,寒氣在體內積聚太久,更要用辛溫的方法來去除。因此,溫暖而具有擴散作用的味道,實際上是虛弱寒滯的人所必需的。然而,人體介於上下之間,治療時自然的要以中間為主,上下也只是因為中間而涉及到。因此,溫暖是為了保衛體內而不使之凝固,擴散是為了運行體外而不使之停滯。溫和擴散一起使用,病症就不會稍微滯留在體內而無法治療。只是如果不加以明晰地區分,那麼治療往往會混亂不清。

如縮砂密木香香附乾薑半夏胡椒吳茱萸使君子麥芽松脂。皆為溫中行氣快滯之味。然縮砂密則止暖胃快滯。木香則止疏肝醒脾。香附米則止開鬱行結活血通經。半夏則止開痰逐濕。乾薑則止溫中散寒。胡椒則止溫胃逐痰除冷。吳茱萸則止逐肝經寒氣上逆腸胃。使君子則止燥胃殺蟲。

白話文:

縮砂、密蒙花、木香、香附、乾薑、半夏、胡椒、吳茱萸、使君子、麥芽、松脂。這些藥物都能溫中、行氣、化痰。但縮砂、密蒙花只能溫暖胃部,化解滯氣。木香只能疏肝、醒脾。香附只能舒緩鬱悶、化解氣滯、活血通經。半夏只能化痰、除濕。乾薑只能溫暖中焦、散寒。胡椒只能溫暖胃部、化痰、除寒。吳茱萸只能驅散肝經寒氣上逆腸胃。使君子只能燥胃、殺蟲。

麥芽則止消穀磨食。松脂則止祛風燥濕。而有不相兼及者也。至於溫中而兼及上。則有如蓽茇之散胸腹寒逆。藿香之醒脾辟惡寬胸止嘔。菖蒲之通心開竅醒脾逐痰。玄胡索之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安息香之通活氣血。各有專司自得之妙。溫中而兼及下。則有如益智之燥濕逐冷溫腎縮泉。

白話文:

麥芽只能消磨穀物食物,松脂只能祛風燥濕,而麥芽和松脂不能一起使用。

至於溫中而兼及上面的藥物,有蓽茇散胸腹寒逆、藿香醒脾闢惡寬胸止嘔、菖蒲通心開竅醒脾逐痰、玄胡索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安息香通活氣血。各有專長的妙用。

溫中而兼及下的藥物,有益智燥濕逐冷溫腎縮泉。

蛇床子之補火宣風燥濕。蒺藜之祛肝腎風邪。大小茴之逐肝腎沉寒痼冷。各有主治獨得之趣。溫中而兼通外。則有草果之溫胃逐寒闢瘴闢瘧。蘇合香樟腦大蒜山柰甘松排草之通竅逐邪殺鬼。白檀香之逐冷除逆以引胃氣上升。良薑紅豆蔻之溫胃散寒。艾葉之除肝經沉寒痼冷以回陽氣將絕。

白話文:

  1. 蛇牀子可以補火、宣發風邪、燥濕。

  2. 蒺藜可以祛除肝腎風邪。

  3. 大茴和小茴可以驅除肝腎沉寒痼冷。

  4. 各有不同的主治功效,而且都各自有獨到之處。

  5. 溫中而兼通外。有草果,可以用來溫胃、驅寒、避瘴氣、避瘧疾。

  6. 蘇合香、樟腦、大蒜、山柰、甘松、排草,可以通竅、驅邪、殺鬼。

  7. 白檀香可以驅除寒邪、消除逆氣,引導胃氣上升。

  8. 良薑和紅豆蔻可以溫胃散寒。

  9. 艾葉可以驅除肝經沉寒痼冷,使將要消失的陽氣恢復。

胡椒之通心脾小腹辟惡發痘。菸草之通氣爽滯闢瘴除惡。白芥子之除脅下及皮裡膜外之風痰。石灰之燥血止血散血。烏藥之治氣逆胸腹不快。各有其應如響之捷。溫中而至通上徹下。則有如丁香之泄肺暖胃燥腎止呃。川椒之補火溫臟除寒殺蟲。各有氣味相投之宜。若使溫中獨見於上。

白話文:

胡椒能疏通心脾和小腹,驅除邪氣,發出痘疹。菸草能疏通氣血,暢通閉塞,避瘴氣,驅除邪惡。白芥子能消除脅下、皮膚和肌肉外的風痰。石灰能燥血、止血、散血。烏藥能治療氣逆、胸腹不適。這些藥物各有所應,就像回聲一樣迅速。溫中而能通達上下,則有像丁香一樣,疏通肺氣,溫暖胃氣,燥腎氣,止呃逆。川椒能補火,溫暖臟腑,驅除寒冷,殺蟲。這些藥物都有相應的氣味和用途。如果溫中只用於上部。

則有如草豆蔻之逐胃口上之風寒。止當心之疼痛。薰草之通氣散寒辟惡止痛。其效俱不容掩。且溫中而獨見於上下。則有如薤之通肺除痹。通腸止痢。其效又屬不泯。其一溫中。而氣味各殊。治效各別。有不相同如此。然繡竊謂溫中之味。其氣兼浮而升。則其散必甚。溫中之味。

白話文:

就像草豆蔻可以驅散胃口上乘的風寒,止住心痛。薰草可以通氣散寒,闢除邪惡,止痛。它們的功效都不容忽視。而且溫中有氣味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治療功效,有明顯的差異。我認為溫中的藥物,其氣味兼具浮升的作用,因此散發力很強。如果溫中的藥物,其氣味兼具降沉的作用,則其固澀的作用很強。

其氣必沉而降。則其散甚微。溫中其氣既浮。而又表裡皆徹。則其散更甚而不可以解矣!是以丁香白蔻之降。與於草豆蔻白檀之升。絕不相同。即與縮砂密之散。木香之降。亦且絕不相似。良薑氣味過散。故止可逐外寒內入。而不可與乾薑溫內同比。藿香氣味稍薄。故止可除臭惡嘔逆。

白話文:

它的藥氣一定會下沉,那麼它的散發就非常微弱。溫中藥物的藥氣本來就浮,如果還表裡通徹,那麼它的散發就更加嚴重,不可以散發了!因此,丁香和白蔻的降,與草豆蔻和白檀的升,絕對不相同。即使與縮砂和密,木香的降,也都絕對不相類似。良薑的氣味過於散發,所以只能驅逐外來的寒氣進入內部,而不能與乾薑溫暖內部相提並論。藿香的氣味稍微淡薄,所以只能消除臭惡嘔吐。

而不可與木香快滯並議。烏藥徹上徹下。治氣甚於香附。故為中風中氣所必需。薤白氣味辛竄。行氣遠駕木香。故為胸痹腸滯所必用。凡此是溫是散。皆有義理。錯綜在人細為體會可耳!

白話文:

烏藥藥性在人體中可達上下,在治療因氣滯所引起的疾病方面勝過香附,所以為中風、中氣所引起的疾病的必備藥物。薤白氣味辛辣穿透,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疾病方面效果遠勝過木香,所以為胸痹、腸道不通暢等疾病的必備藥物。

以上介紹的所有藥物都是溫性或能散氣的,都有其用意和道理。這些藥物的作用及相互搭配,在於醫師的細心體會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