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65)

回本書目錄

上編 (65)

1. 黨參

(山草)宣肺寒,清肺熱。

人參而有上黨之號。(專入肺。)蓋緣隋文帝時,上黨有人宅後,去宅一里許,見參異常,掘得人參,一如人體云。又上黨人參,根頗纖長,根下垂有及一尺餘者,或十岐者,其價與銀相等。遼東、高麗、百濟諸參,均莫及焉。李時珍云,上黨潞州也。民以人參為地方害,不復採取。

今所用者,皆是遼參。觀此則知諸參惟上黨為最美,而上黨既不可採,豈復別有黨參之謂哉?近因遼參價貴,而世好奇居異,乃以山西太行山出之苗,及以防風、桔梗、薺苨偽造,相繼混行。詎知參有不同,性有各異。防風、桔梗乃屬表散風寒傷氣之味,人參甘溫乃屬補肺益氣之味。

即山西太行山新出之黨考之,張璐亦謂甘平清肺,並非等於真正黨參,確有補益。今人但見參貴,而即以此代參,不亦大相徑庭乎?且余嘗見虛弱之症,亟當人參峻補,以救垂絕,而醫猥用黨參替代,以致病卒不起,並令豪貴之家朝夕代茶,以致肺受剝削,病潛滋長,此皆誤用之害。

人但習而不察耳。附記以為世之粗工妄用黨參戒。

白話文:

黨參,其實是一種生長在山上的草藥,它具有宣散肺部寒氣和清除肺部熱氣的功效。

之所以會被稱為「上黨人參」,是因為隋文帝時期,上黨地區有人在家宅後一里左右的地方,發現一種與眾不同的人參,挖出來一看,形狀就像人形一樣。而且上黨人參的根部比較細長,有的根部下垂甚至超過一尺,有的還分出十多個分枝,價格和銀子一樣昂貴。遼東、高麗、百濟等地的參都比不上它。李時珍說,上黨就是現在的潞州,那裡的人民認為人參會危害地方,所以不再採挖。

現在人們所使用的參,大部分都是遼參。由此可見,各種人參中,上黨人參品質最優,但因為上黨人參已不可採挖,怎麼會有黨參這個名稱呢?最近因為遼參價格昂貴,人們又喜歡追求稀奇古怪的東西,就用山西太行山出產的苗,以及防風、桔梗、薺苨等藥材來偽造,混雜充當黨參。卻不知道人參之間有所不同,藥性也各有差異。防風、桔梗屬於發散風寒、損傷氣味的藥材,而人參甘溫,屬於補肺益氣的藥材。

即使是山西太行山新出產的黨參,張璐也認為它只是甘平清肺,並非真正的黨參,雖然確實有補益的作用,但現在的人只是看到人參價格昂貴,就用黨參來替代,這不是太離譜了嗎?而且我曾經看過虛弱的病人,應該用人參來大補,才能救回瀕臨死亡的病人,但庸醫卻隨便用黨參來替代,導致病人最終不治身亡。還有些富貴人家把黨參當茶喝,早晚服用,導致肺部受到損害,病情逐漸加重,這都是誤用黨參造成的危害。

人們只是習慣了這樣使用,卻沒有仔細察覺。在這裡特別記錄下來,希望告誡世上那些粗淺的醫生,不要亂用黨參。

2. 生薑

(葷辛)發表除寒止嘔:

生薑(專入肺)。氣味辛竄,走而不守。據書開載,主治甚多,然總發表除寒,開鬱散氣,辟惡除邪,數端而已。(姜性意義,一索盡貫。)其曰傷寒頭痛,傷風鼻塞可用者,以其主有宣散通肺之力也。(辛主散。)咳逆口噦而必用者,以其具有開提散郁之義也。(孫真人云:

姜為嘔家聖藥。蓋辛以散之,嘔乃氣逆不散,此藥行陽而散氣也。或問生薑辛溫入肺,何以云入胃口?曰:俗以心下為胃口者非矣。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及胃之系,便是胃口,與肺系同行,故能入肺而開胃口也。)水氣濕瀉,血痹而必用者,以其具有逐陰行陽,除濕開導之力也。

(血痹衝心不下,生薑五兩,水八升,煮服。)他如凍耳可擦(辛以散寒),狐臭可療(薑汁頻擦,力能祛寒闢穢),諸毒可解(凡半夏、南星、菌蕈、野禽諸毒可解),亦何莫不由宣發之力以為闢除。(時珍曰: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

可蔬可和,可果可藥,其利溥矣。)夫辛入肺,肺旺則一身之氣皆為吾用,中焦之元氣充而足,脾胃出納之令壯而行,邪氣不能容矣!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酒,食厥、痰厥、屍厥、冷厥,霍亂昏暈,一切暴病,得之必救。(暴病方宜。方廣心云:凡一切卒暴之症,用薑汁與童便服,

立可解救,以姜能開痰下氣,童便降火也。)早能含姜,不犯霧露之氣(姜能除濕),及山嵐不正之邪,皆能以正神明而闢穢惡,真藥中之神聖也。但積熱患目,及因熱成痔者切忌。(時珍曰:食姜久,積熱患目,及病痔人多食兼酒,其發甚速,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此皆昔人所未言者也。)

至書有言夜主闔而姜不宜食,秋主收而姜不宜食,與孕婦食姜而令兒指象形,此雖就其時令及以物類相感立說,然亦未可盡拘。姜皮辛涼,和脾,利水消腫,取其皮以行皮之義。秦皮為使,惡黃連、黃芩、夜明沙。(相感志云:糟姜瓶內入蟬蛻,雖老薑無筋,亦物性有所伏耶!)

白話文:

生薑

生薑的味道辛辣且具有竄透性,性質是會向外走的,不固守在體內。書上記載生薑的功效很多,但總括來說就是發散、驅除寒氣、開解鬱悶之氣、散發體內之氣、辟除邪氣等幾個方面。(生薑的藥性意義,一言以蔽之。)

它可以用來治療傷寒頭痛、風寒感冒鼻塞,是因為它具有宣通肺氣的功能。(辛味主發散。)咳嗽、噁逆、呃逆時必須用到生薑,是因為它具有開通、提昇、疏散鬱悶之氣的作用。(孫思邈說,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嘔吐是因為氣逆而不散,而生薑的辛散作用可以使陽氣運行而疏散氣機。有人問,生薑辛溫入肺,為什麼又說它入胃口呢?我說,一般人認為的心下部位是胃口是不對的。咽喉下面,接收食物的地方及胃的連繫處,才是真正的胃口,它與肺的經絡是相通的,所以生薑既能入肺,又能開胃口。)水腫、濕瀉、血痹這些疾病必須用到生薑,是因為它具有驅除陰氣、運行陽氣、排除濕氣、疏通引導的作用。(血痹衝心,可以用生薑五兩,加水八升煮後服用。)

其他像是凍瘡可以擦生薑(辛味可以驅散寒氣);狐臭可以治療(頻繁用薑汁擦拭,可以去除寒氣、辟除穢氣);各種毒素可以解(像半夏、南星、蕈類、野禽等毒素都可以解)。這些都是因為生薑的宣散作用才能達到辟除毒邪的效果。(李時珍說,生薑辛辣但不葷腥,能去除邪氣、辟除惡穢,生吃熟食都可以,用醋醬、糟鹽、蜜煎等方式調和也都很適合。可以當蔬菜、佐料、水果、藥材,用途很廣泛。)

辛味藥入肺,肺氣旺盛則全身之氣都能為我所用,中焦的元氣充沛,脾胃的消化功能就會強健,邪氣就難以侵犯!凡是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酒、食厥、痰厥、屍厥、冷厥、霍亂昏迷等各種急病,用了生薑都能救治。(這些急病適合用生薑。方廣心說,凡是各種突然發生的症狀,可以用薑汁和童子尿一起服用,立刻可以解救。因為生薑能開痰、降氣,童子尿能降火。)早上含一片生薑,可以避免霧氣和露水的侵襲(生薑能除濕)。以及山嵐不正的邪氣,都能夠使人精神清明,辟除穢惡之氣,真是藥中神聖之物!但有積熱、眼睛有疾病、因熱引起的痔瘡的人要忌用。(李時珍說,吃生薑久了,會積熱而使眼睛產生疾病,而患有痔瘡的人如果多吃生薑又喝酒,會使病情加速惡化,長癰瘡的人多吃生薑,會使瘡口長出不好的肉芽。這些都是以前的人沒有說到的。)

至於書上說,晚上陽氣閉藏不宜吃薑,秋季萬物收斂不宜吃薑,以及孕婦吃薑會使嬰兒手指畸形等說法,雖然是根據時令及事物間的相互感應所提出的,但也不必完全拘泥。生薑皮的藥性是辛涼的,能調和脾胃、利水消腫,可以取薑皮來發揮行皮的作用,配合秦皮一起使用。它不適合與黃連、黃芩、夜明砂一起使用。(《相感志》說,把糟薑和蟬蛻放在瓶子裡,即使是老薑沒有筋,也會有其特殊的藥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