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46)

回本書目錄

上編 (46)

1. 收斂

酸主收。故收當以酸為主也。然徒以酸為主。而不兼審陰陽虛實以治。亦非得乎用酸之道矣!故酸收之藥。其類甚多。然大要性寒而收者。則有白芍牡蠣粟殼五倍子百藥煎皂白二礬。其收兼有澀固。而白芍則但主收而不澀耳。性溫與澀而收者。則有五味木瓜烏梅訶子赤石脂等味。

但五味則專斂肺歸腎澀精固氣。木瓜則專斂肺醒脾。烏梅則專斂氣澀腸。訶子則專收脫止瀉。清痰降火。赤石脂則專收脫止血也。若在金櫻。雖為澀精要劑。然徒具有澀力。而補性絕少。山茱萸溫補肝腎。雖為收脫固氣之用。而收多於澀。不可分別而異施耳。

白話文:

酸味的主要作用是收斂。所以說,收斂應該以酸味為主。然而,如果單純只用酸味藥物,而不去仔細辨別陰陽虛實來治療,也不能算是真正懂得運用酸味藥物的道理。因此,具有收斂作用的藥物種類很多。但大致來說,藥性寒涼且有收斂作用的有:白芍、牡蠣、罌粟殼、五倍子、百藥煎、皂礬、白礬等。這些藥物的收斂作用兼具澀固的特性,而白芍則主要作用是收斂而不澀。藥性溫熱且有澀固收斂作用的有:五味子、木瓜、烏梅、訶子、赤石脂等。

但五味子主要收斂肺氣,並歸納於腎,能澀精固氣。木瓜主要收斂肺氣並能振奮脾胃。烏梅主要收斂氣並能澀腸。訶子主要收斂脫肛、止瀉,並能清痰降火。赤石脂主要收斂脫肛、止血。至於金櫻子,雖然是澀精的重要藥物,但只具有澀的藥力,而幾乎沒有補益的作用。山茱萸性溫,能補益肝腎,雖然也有收斂脫肛、固氣的作用,但它的收斂作用偏重於補益而不是澀,這些藥物不能不加以區分而隨意使用。

2. 白芍

(芳草)入肝血分斂氣

白芍(專入肝)。有白有赤。白者味酸微寒無毒。功專入肝經血分斂氣。緣氣屬陽。血屬陰。陽亢則陰衰。陰凝則陽伏。血盛於氣則血凝而不行。氣盛於血則血燥而益枯。血之盛者。必賴辛為之散。故川芎號為補肝之氣。氣之盛者。必賴酸為之收。故白芍號為斂肝之液。收肝之氣。

而令氣不妄行也。至於書載功能益氣除煩。斂汗安胎。(同桂枝則斂風汗。同黃耆人參則斂虛汗。)補癆退熱。及治瀉痢後重。痞脹脅痛。(脅為肝膽二經之處。用此則能理中瀉火。)肺脹噯逆。癰腫疝瘕。鼻衄目澀。(用此益陰退火而自治。)溺閉。(杲曰。白芍能益陰滋濕而停津液。

故小便自利。非因通利也。)何一不由肝氣之過盛。而致陰液之不斂耳。(杲曰。四物湯用芍藥。大抵酸澀者為收斂停濕之劑。故主手足太陰收斂之體。元素曰。白芍入脾經。補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藥。蓋瀉利皆太陰病。故不可缺此。得炙甘草為佐。治腹中疼痛。夏月少加黃芩。

惡寒加桂。此仲景神方也。其用凡六。安脾經。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氣。三也。止瀉利。四也。和血脈。五也。固腠理。六也。)是以書言能補脾肺者。因其肝氣既收。則水不剋土。土安則金亦得所養。故脾肺自爾安和之意。(杲曰。經曰。損其肝者緩其中。即調血也。

)產後不宜妄用者。以其氣血既虛。芍藥恐伐生氣之意也。(馮兆張曰。產後芍藥佐以薑桂。制以酒炒。合宜而用。有何方之可執哉?倘腹痛非因血虛者。不可誤用。蓋諸腹痛宜辛散。而芍藥酸收故耳。又曰。今人用芍藥。則株守前人一定之言。每於產後冬月。兢兢畏懼。及其芩連梔子。

視為平常要藥。凡遇發熱。不論虛實輒投。致令虛陽浮越。惜哉!)然用之得宜。亦又何忌。(同白朮則補脾。同參耆則補氣。同歸地則補血。同芎藭則瀉肝。同甘草止腹痛。同黃連止瀉痢。同防風發痘疹。同薑棗溫經散濕。)如仲景黑神散、芍藥湯。非皆產後要藥耶。惟在相症明確耳。

出杭州佳。酒炒用。惡芒硝石斛。畏鱉甲小薊。反藜蘆赤芍。其義另詳。

白話文:

白芍,主要作用於肝臟的血液部分,具有收斂氣的作用。白芍有白色和赤色兩種。白色的白芍味道酸,性質稍微寒涼,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進入肝經的血液部分,收斂氣。因為氣屬於陽,血屬於陰,當陽氣過於旺盛時,陰氣就會衰弱;當陰氣凝聚時,陽氣就會潛伏。如果血比氣旺盛,那麼血就會凝滯而不流通;如果氣比血旺盛,那麼血就會乾燥而更加枯竭。血旺盛的時候,必須要依靠辛味的藥物來疏散,所以川芎被認為是補肝氣的藥;氣旺盛的時候,必須要依靠酸味的藥物來收斂,所以白芍被認為是收斂肝的陰液,收斂肝氣,使肝氣不會妄動。

書上記載白芍的功能有:益氣、消除煩躁、收斂汗液、安胎(與桂枝同用可以收斂風汗,與黃耆、人參同用可以收斂虛汗)、補虛勞、退熱,還可以治療腹瀉、裡急後重、痞脹、脅痛(脅部是肝膽兩條經脈所經過的地方,使用白芍可以調理肝膽、瀉火)、肺脹、噯氣逆行、癰腫、疝氣、腹中腫塊、鼻出血、眼睛乾澀(使用白芍可以滋養陰液、退火而自愈)、小便不通(有人說,白芍可以滋養陰液、潤澤乾燥,而使津液停留在體內,所以小便自然通暢,並不是因為它有通利小便的作用)。這些病症,哪一個不是因為肝氣過於旺盛,而導致陰液無法收斂所引起的呢?有人說,四物湯中使用芍藥,主要因為其酸澀的性質,具有收斂、停滯濕氣的作用,所以主要用於治療手足太陰經的收斂。有人說,白芍進入脾經,可以補益中焦,是治療腹瀉必用的藥物。因為腹瀉都是太陰病的表現,所以不可缺少白芍。配合炙甘草可以治療腹痛,夏天可以稍微加一些黃芩,惡寒可以加一些桂枝,這是醫聖張仲景的經典方劑。白芍的用途有六個方面:一是安定脾經,二是治療腹痛,三是收斂胃氣,四是止瀉,五是調和血脈,六是固密肌膚。

所以說,書上記載白芍可以補益脾肺,是因為肝氣收斂之後,水就不會克制土,土安定了,金也會得到滋養,所以脾肺自然就會安定和諧。有人說,經文記載“損傷肝臟的人,要舒緩其肝氣”,也就是說要調和肝血。

產後不應該隨意使用白芍,是因為產後氣血虛弱,白芍可能會損耗生氣。有人說,產後使用芍藥,如果能配合薑、桂,並用酒炒過,適當使用即可,不必執著於某一方法。如果腹痛不是因為血虛引起的,就不能誤用芍藥,因為各種腹痛應該用辛味的藥物來發散,而芍藥是酸味收斂的。又有人說,現在的人用芍藥,只知道遵守前人固定的說法,每到產後的冬天就十分害怕使用芍藥,卻把黃芩、黃連、梔子看作是普通的藥物,只要發熱,不論虛實就投用,導致虛陽浮越,真是可惜啊!

然而,只要使用得當,又何必有什麼禁忌呢?(白芍與白朮同用可以補脾,與人參、黃耆同用可以補氣,與當歸、熟地同用可以補血,與川芎同用可以瀉肝,與甘草同用可以止腹痛,與黃連同用可以止腹瀉,與防風同用可以發出痘疹,與生薑、大棗同用可以溫經散濕。)例如張仲景的黑神散、芍藥湯,不都是產後重要的藥方嗎?關鍵在於能否明確辨證。

杭州出產的白芍品質最好。一般用酒炒後使用。忌與芒硝、石斛同用,畏懼鱉甲、小薊,反藜蘆、赤芍。其中的道理另有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