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下編 (23)

回本書目錄

下編 (23)

1. 消渴

消渴之症。按書有言三焦火起而渴。蓋人津液有限。火勝則水必竭。猶之釜里火猛。穀食皆焚。水必竭澤而燥。而渴以生。是謂火渴。有言表裡熱盛而渴。蓋以氣以衛外。血以營內。表裡邪閉。津受煎熬。猶之地氣上升。天氣閉塞。人物皆煩。而渴應見。是謂熱渴。有言表裡寒盛而渴。

蓋以人身陽勝則陰微。陰勝則陽弱。陽氣既微於中。陰氣復增於內。則身中外皆寒而氣不溫。猶之堅冰既至。滴點全無。而渴應有。是謂陰渴。(寒渴。)有謂食滯中宮而渴。蓋以人身上下。本貴通活。一有物滯。則上不克下。下不克上。津液斷絕。兩不相接。(滯渴。)猶之穀食在釜。

內有物閉。氣實不空。津不克上。而渴應生。是為滯渴。有謂津藉精生。精虛則津無由而布。猶之天雨不降。地無醴泉。而渴以成。是謂水衰而渴。有謂津賴火充。火衰而氣不化。精不附氣。猶之釜里無薪。鍋蓋干灼。而渴應見。是謂火衰而渴。有謂津藉氣布。氣實則氣充而津生。

氣衰則氣餒而津竭。猶之天氣既降。地氣不升。而渴應有。是謂氣衰而渴。凡此火不外於三黃石膏知母。熱不外於大黃朴硝花粉貝母。寒不越乎麻桂升葛姜附丁桂。滯不越乎香附川樸枳殼。至於渴屬精虛。則六味有不可離。渴屬火衰。則八味必不可棄。渴屬氣薄。則參耆白朮自必見用。

毋謂渴皆屬實。虛症全無。而悉可用苦寒之味也。

〔火渴〕

大黃,黃柏,黃芩,黃連,石膏,知母

〔熱渴〕

大黃,朴硝,花粉,石膏,知母

〔寒渴〕

麻黃(外寒),桂枝(外風),升麻(外寒),乾葛(外寒),乾薑(內寒),附子(內寒),丁香(內寒),肉桂(內寒)

〔滯渴〕

香附,川樸,枳殼,木香

〔虛渴〕

人參,白朮,黃耆,當歸,山藥,熟地,附子,肉桂

白話文:

消渴這種病症,根據醫書記載,是因為三焦之火旺盛而導致口渴。這是因為人體內的津液有限,當火氣過旺時,津液必定會被耗盡,就像鍋子裡火勢太猛,穀物食物都會被燒光,水也會乾涸而燥熱,因此產生口渴,這就是所謂的「火渴」。

還有一種說法是,身體的表裡都發熱而導致口渴。這是因為氣用來防衛體外,血用來滋養體內,當表裡都被邪氣閉塞時,津液就會被煎熬乾涸,就像地氣上升,天氣閉塞,萬物都會感到煩悶一樣,口渴也會隨之出現,這就是所謂的「熱渴」。

還有一種說法是,身體的表裡都虛寒而導致口渴。這是因為人體陽氣旺盛時陰氣就會衰弱,陰氣旺盛時陽氣就會衰弱,當陽氣在體內衰微,陰氣反而增強時,身體內外都會感到寒冷,氣血不溫暖,就像冰凍結了,一點水滴都沒有一樣,口渴也會出現,這就是所謂的「陰渴」(或稱寒渴)。

還有一種說法是,食物滯留在中焦而導致口渴。這是因為人體的上下都需要通暢活絡,一旦有東西滯留,就會導致上部不能下達,下部不能上達,津液就會斷絕,上下無法銜接(也就是說上下不通)。這就像穀物食物在鍋子裡,裡面有東西阻塞,氣體充實而無法宣洩,津液無法向上輸布,口渴也會產生,這就是所謂的「滯渴」。

還有一種說法是,津液是依靠精氣產生的,如果精氣虛弱,津液就沒有來源可以輸布,就像天不下雨,地上沒有泉水一樣,口渴就會形成,這就是所謂的「津液衰竭而渴」。

還有一種說法是,津液是依靠火氣充養的,如果火氣衰弱,氣機就無法運化,精氣也無法依附於氣,就像鍋子裡沒有柴火,鍋蓋被烤乾一樣,口渴就會出現,這就是所謂的「火衰而渴」。

還有一種說法是,津液是依靠氣的輸布的,如果氣充足,氣就可以充養而產生津液;如果氣衰弱,氣就虛弱而導致津液枯竭,就像天氣不下降,地氣不上升一樣,口渴也會出現,這就是所謂的「氣衰而渴」。

凡是這些情況,火渴的治療不外乎使用黃連、黃柏、黃芩、石膏、知母等藥材;熱渴的治療不外乎使用大黃、芒硝、花粉、貝母等藥材;寒渴的治療不外乎使用麻黃、桂枝、升麻、葛根、乾薑、附子、丁香、肉桂等藥材;滯渴的治療不外乎使用香附、厚朴、枳殼、木香等藥材。至於口渴是因為精氣虛弱,就不能離開六味地黃丸;口渴是因為火氣衰弱,就不能放棄使用八味地黃丸;口渴是因為氣虛,就必須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等藥材。

不要認為口渴都是屬於實證,沒有虛證的情況,就全部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

【火渴】的用藥包括:大黃、黃柏、黃芩、黃連、石膏、知母。 【熱渴】的用藥包括:大黃、芒硝、花粉、石膏、知母。 【寒渴】的用藥包括:麻黃(治外寒)、桂枝(治外風)、升麻(治外寒)、乾葛(治外寒)、乾薑(治內寒)、附子(治內寒)、丁香(治內寒)、肉桂(治內寒)。 【滯渴】的用藥包括:香附、厚朴、枳殼、木香。 【虛渴】的用藥包括:人參、白朮、黃耆、當歸、山藥、熟地、附子、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