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下編 (6)

回本書目錄

下編 (6)

1.

不升不降。不厚不薄。則於臟氣適均。又奚必拘拘於所補為是而以不補為非哉?是可只其用補之妙法耳。經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如白朮之類。)脾欲緩。(舒和意。)急食甘以緩之。(如甘草之類。)以甘補之。(甘緩脾。故以甘為補。)以苦瀉之。(苦燥濕、故以苦為瀉。

〔補脾氣〕

白朮

〔緩脾氣〕

炙甘草,合歡皮

〔健脾〕

白朮,白蔻,砂仁,肉豆蔻,蓮子

〔溫脾〕

龍眼,大棗,荔枝,犬肉,牛肉,飴糖,熟蜜

〔潤脾〕

山藥,黃精,羊肉,人乳,豬肉

〔醒脾氣〕

木香,甘松,藿香,菖蒲,大蒜,紅豆蔻,胡荽

〔寬脾氣〕

烏藥,藿香,神麯

〔升脾氣〕

蒼朮

〔消脾氣〕

山楂,橘皮,郁李,神麯,薑黃

〔破脾氣〕

枳實,郁李

〔斂脾氣〕

木瓜

〔散脾濕〕

蒼朮,松脂,蒼耳子,防風,厚朴,排草

〔散脾濕痰〕

半夏,橘皮,神麯,石菖蒲

〔吐脾濕熱痰〕

白礬,皂礬

〔燥脾濕〕

白朮,蛇床子,密陀僧,松脂,石灰,橘皮,蕪荑,伏龍肝,蒼朮,紅豆蔻,川椒,鯉魚

〔燥脾濕痰〕

烏尖附,附子,乾薑

〔滲脾濕〕

茯苓,芡實,澤蘭,扁豆,山藥,浮萍,鴨肉,鯽魚

〔清脾濕痰〕

白蘚皮,薏苡仁,木瓜,蚯蚓,紫貝,皂礬,白礬,商陸,郁李

〔清脾熱〕

石斛,白芍,竹葉

〔瀉脾火〕

石斛,白芍

〔降脾痰〕

白礬,皂礬,射干,密陀僧

〔消脾積〕

砂仁,木香,使君子,山楂,神麯,阿魏,橘皮

〔殺脾蠱〕

松脂,使君子,蕪荑,雄黃,萹蓄,紫貝,蚯蚓,皂礬,白礬,阿魏,烏梅,百草霜,蒼耳子,密陀僧,石灰

〔溫脾血〕

蟲白蠟,伏龍肝,百草霜,天仙藤

〔涼脾血〕

射干

〔破脾血〕

郁李仁,紫貝,薑黃,蓮藕,皂礬,蚯蚓

〔止脾血〕

百草霜,石灰

〔解脾毒〕

蚯蚓,射干,白礬

白話文:

脾的運作,不論是上升或下降、變厚或變薄,只要能使臟腑之氣達到平衡就好,又何必拘泥於一定要補才對,不補就錯呢?這只是善用補的方法而已。《黃帝內經》說,脾怕濕,要趕快吃苦味的東西來乾燥它(例如白朮之類的藥材);脾喜歡舒緩,要趕快吃甘味的東西來緩和它(例如甘草之類的藥材)。用甘味來補脾(因為甘味能使脾氣緩慢下來,所以用甘味來補脾),用苦味來瀉脾(因為苦味能乾燥濕氣,所以用苦味來瀉脾)。

補脾氣:白朮。

緩和脾氣:炙甘草、合歡皮。

健壯脾胃:白朮、白蔻、砂仁、肉豆蔻、蓮子。

溫暖脾胃:龍眼、大棗、荔枝、狗肉、牛肉、麥芽糖、熟蜂蜜。

滋潤脾胃:山藥、黃精、羊肉、人乳、豬肉。

使脾氣清醒:木香、甘松、藿香、菖蒲、大蒜、紅豆蔻、胡荽。

使脾氣寬暢:烏藥、藿香、神麯。

提升脾氣:蒼朮。

消除脾的積滯:山楂、橘皮、郁李、神麯、薑黃。

攻破脾的積滯:枳實、郁李。

收斂脾氣:木瓜。

驅散脾的濕氣:蒼朮、松脂、蒼耳子、防風、厚朴、排草。

驅散脾的濕痰:半夏、橘皮、神麯、石菖蒲。

使脾的濕熱痰吐出:白礬、皂礬。

乾燥脾的濕氣:白朮、蛇床子、密陀僧、松脂、石灰、橘皮、蕪荑、灶心土、蒼朮、紅豆蔻、川椒、鯉魚。

乾燥脾的濕痰:烏尖附子、附子、乾薑。

滲利脾的濕氣:茯苓、芡實、澤蘭、扁豆、山藥、浮萍、鴨肉、鯽魚。

清除脾的濕痰:白鮮皮、薏苡仁、木瓜、蚯蚓、紫貝、皂礬、白礬、商陸、郁李。

清除脾的熱:石斛、白芍、竹葉。

瀉脾的火:石斛、白芍。

使脾的痰下降:白礬、皂礬、射干、密陀僧。

消除脾的積聚:砂仁、木香、使君子、山楂、神麯、阿魏、橘皮。

殺死脾中的蟲:松脂、使君子、蕪荑、雄黃、萹蓄、紫貝、蚯蚓、皂礬、白礬、阿魏、烏梅、百草霜、蒼耳子、密陀僧、石灰。

溫暖脾的血:蟲白蠟、灶心土、百草霜、天仙藤。

使脾的血涼下來:射干。

破除脾的瘀血:郁李仁、紫貝、薑黃、蓮藕、皂礬、蚯蚓。

止住脾的出血:百草霜、石灰。

解除脾的毒素:蚯蚓、射干、白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