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下編 (24)

回本書目錄

下編 (24)

1. 卷十 總義

藥有五味

張元素曰。凡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此明五味之義。)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咸主軟。(統論五味之用。)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濕堅軟。咸能軟堅。淡能利竅。(復明五味之用。)藥有陰陽陰陽之氣平則無病不平則病生陰陽應象論曰。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味厚者為陰。薄者為陰中之陽。氣厚者為陽。薄者為陽中之陰。味厚則泄。(降瀉。)薄則疏通。(滲利。)氣薄則發泄。(發散。

)厚則發熱。(溫燥。)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通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潤或燥。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也。(此明陰陽之義。宗奭曰。生物者氣也。成之者味也。寒氣堅。故其味可用以軟。熱氣軟。故其味可用以堅。

風氣散。故其味可用以收。燥氣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沖氣之所生。沖氣則無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緩。氣堅則壯。故苦可以養氣。脈軟則和。故咸可以養脈。骨收則強。故收可以養骨。筋散則不攣。故辛可以養筋。肉緩則不壅。故甘可以養肉。堅之而後可以軟。收之而後可以散。

故緩則用甘。不欲則弗用。用之太過。亦病矣!古之養生治疾者。必先通乎此。否則能愈人之疾者。鮮矣!)

藥有氣味升降浮沉

李杲曰。味薄者升而生。(象春。如甘平辛平辛微溫微苦平之藥是也。)氣薄者降而收。(象秋。如甘寒甘涼甘淡寒涼酸溫酸平鹹平之藥是也。)氣厚者。浮而長。(象夏。如甘熱辛熱之藥是也。)味厚者。沉而長。(象冬。如苦寒鹹寒之藥是也。)氣味平者。化而成。(象土。如甘平甘溫甘涼甘辛平甘微苦平之藥是也。)

汪昂曰。氣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李時珍曰。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其性然也。而升者引之以鹹寒。則沉而直達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此統明升降浮沉之義。)

藥有根梢上中下

元素曰。凡藥根之在土中者。中半以上。氣脈之上行也。以生苗者為根。中半以下。氣脈之下行也。以入土者為梢。病在中焦與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以上。天之陽也。用頭。中焦用身。身半已下。地之陰也。用梢。乃述類象形者。

汪昂曰。凡藥之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為心為乾者。內行臟腑。質之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裡。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外各以其類相從也。

藥有五傷

五傷篇曰。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咸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咸傷血。甘勝咸。(此五行相剋之義。)

藥有五走

五走篇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酸氣澀收。胞得酸而縮綣。故水道不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變嘔。苦入下脘。三焦皆閉。故變嘔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多食令人悗心。甘氣柔潤。胃柔則緩。緩則蟲動。故悗心也。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

多食令人洞心。辛走上焦。與氣俱行。久留心下。故洞心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鹹。多食令人渴。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干。(此五病之所禁。)

藥有五過

五過篇曰。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肉胝傷脗而唇揭。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皮槁而毛拔。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平。骨痛而發落。味過於辛。筋脈阻絕。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過於咸。大骨氣勞。肌短。心氣抑。脈凝澀而變色。(此五味之所傷。)

藥有子母相生

汪昂曰。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曰。虛則補母。實則瀉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併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併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併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併入脾與腎。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併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

藥有形性氣質

汪昂曰。藥之為物。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有因形而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之類。)有因性相從者。(如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天者親上。本地者親下之類。)有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

)有因質相同者。(如藥之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紅花蘇汁似血而入血之類。)又藥有以形名者。(如人參狗脊之類。)有以色名者。(如黃連黑參之類。)有以氣名者。(如豨薟香薷之類。)有以味名者。(如甘草苦參之類。)有以質名者。(如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

)有以時名者。(如夏枯草款冬花之類。)有以能名者。(如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此自然之理。可以意會也。

藥有佐使惡畏反殺

時珍曰。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需者同類。不可離也。(如人參甘草黃柏知母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古方多有用相惡相反者。蓋相須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殺同用者。王道也。相惡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經有權。用者識悟耳。

製藥貴適中

嘉謨曰。製藥貴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火制四。煅炮炙炒也。水制三。漬泡洗也。水火共制。蒸煮二者焉。酒製升提。薑製發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

藉土氣以補中州。麵煨面制。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瀑。並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豬脂油塗燒。咸滲骨容易脆斷。去穰者免脹。抽心者除煩。大概具陳。初學熟玩。

白話文:

藥物有五種味道:

張元素說,凡是酸味的藥,會進入肝臟;苦味的藥,會進入心臟;甘味的藥,會進入脾臟;辛味的藥,會進入肺臟;鹹味的藥,會進入腎臟。(這是說明五種味道的意義。)辛味主發散,酸味主收斂,甘味主緩和,苦味主堅固,鹹味主軟化。(總論五種味道的作用。)辛味能夠疏散鬱結、潤澤乾燥,使津液流通,氣機暢通;酸味能夠收斂、緩和、制止發散;甘味能夠緩和急迫,調和中焦;苦味能夠燥濕、堅固、軟化;鹹味能夠軟化堅硬;淡味能夠通利孔竅。(再次說明五種味道的作用。)

藥物有陰陽的屬性,陰陽之氣平和,人就不會生病;陰陽不平衡,就會產生疾病。《陰陽應象論》說:陰的味道向下從下竅排出,陽的氣向上從上竅排出。清陽之氣會從皮膚腠理散發出來(這是清中之清的部分);濁陰之氣會運行到五臟(這是濁中之清的部分);清陽之氣會充實四肢(這是清中之濁的部分);濁陰之氣會歸於六腑(這是濁中之濁的部分)。味道濃厚的屬於陰,味道薄的屬於陰中的陽;氣味濃厚的屬於陽,氣味薄的屬於陽中的陰。味道濃厚的藥有瀉下的作用,味道薄的藥有疏通的作用;氣味薄的藥有發散的作用,氣味濃厚的藥有溫熱的作用。辛味、甘味的藥具有發散的特性,屬於陽;酸味、苦味的藥具有湧吐、瀉下的特性,屬於陰;鹹味的藥有通瀉的作用,屬於陰;淡味的藥有滲泄的作用,屬於陽。這六種特性,有的收斂,有的發散;有的緩和,有的急迫;有的滋潤,有的乾燥;有的軟化,有的堅固。要根據藥物的功效來使用,調和藥物的氣性,使之達到平衡。(這是說明陰陽的意義。)宗奭說:產生萬物的是氣,成就萬物的是味。寒冷之氣使物質堅硬,所以可以用味道來軟化它;溫熱之氣使物質柔軟,所以可以用味道來堅固它。風邪之氣使物質發散,所以可以用味道來收斂它;乾燥之氣使物質收斂,所以可以用味道來發散它。土是衝和之氣所產生的,衝和之氣則沒有什麼不調和的,所以可以用味道來緩和它。氣堅固則身體強壯,所以苦味可以養氣;脈搏柔軟則氣血調和,所以鹹味可以養脈;骨骼收斂則強健,所以收斂之性可以養骨;筋脈發散則不會攣縮,所以辛味可以養筋;肌肉緩和則不會阻塞,所以甘味可以養肉。使堅硬的物質軟化後才能再使其堅固,使收斂的物質散開後才能再使其收斂,所以對於緩和的症狀可以使用甘味,如果不需要就不要使用。使用過度也會導致疾病!古代養生治病的人,必須先通曉這些道理,否則能治好疾病的人就很少了!

藥物有氣味的升、降、浮、沉:

李杲說:味道薄的藥物,其性向上升而發散(像春天一樣,例如甘平、辛平、辛微溫、微苦平的藥);氣味薄的藥物,其性向下沉而收斂(像秋天一樣,例如甘寒、甘涼、甘淡寒涼、酸溫、酸平、鹹平的藥);氣味濃厚的藥物,其性向上浮而生長(像夏天一樣,例如甘熱、辛熱的藥);味道濃厚的藥物,其性向下沉而收藏(像冬天一樣,例如苦寒、鹹寒的藥);氣味平和的藥物,其性化生(像土一樣,例如甘平、甘溫、甘涼、甘辛平、甘微苦平的藥)。

汪昂說:氣味濃厚的,藥性會浮而上升;味道濃厚的,藥性會沉而下降;氣味都濃厚的,藥性既能上浮也能下沉;氣味都薄的,藥性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

李時珍說:酸味、鹹味沒有升散的特性,辛味、甘味沒有下降的特性,寒性沒有浮的特性,熱性沒有沉的特性,這是藥物的本性。然而,升散的藥物可以用鹹寒的藥物引導它向下沉降,直達下焦;沉降的藥物可以用酒引導它向上浮,到達頭頂。同一種藥物之中,有的根部升散,有的梢部沉降;生的藥物升散,熟的藥物沉降。這是因為藥物的升降不僅在於藥物本身的屬性,也在於人為的引導。(這裡總結說明升、降、浮、沉的意義。)

藥物有根、梢、上、中、下:

張元素說:凡是藥物的根部,生長在土壤中的,從中間向上到地面以上的部位,是氣脈上行的部分,以生長出苗的部分為根;從中間向下到土壤中的部位,是氣脈下行的部分,以進入土壤的部分為梢。病在中焦或上焦的,使用藥物的根部;病在下焦的,使用藥物的梢部。根性上升,梢性下降。人體從腰部以上屬於天陽,用藥物的頭部;中焦部位用藥物的身部;腰部以下屬於地陰,用藥物的梢部。這都是用藥物來比擬人體的。(這是根據藥物的形態比擬人體部位。)

汪昂說:凡是藥物的枝條,能到達四肢;藥物的皮,能到達皮膚;藥物的心或乾燥的部分,能內行至臟腑;藥物性質輕的,能上行至心肺;藥物質地重的,能下行至肝腎;藥物中空的,能發散於體表;藥物內部充實的,能攻逐體內病邪;藥物乾燥的,能進入氣分;藥物滋潤的,能進入血分。這都是根據藥物的屬性與人體部位的相應關係來應用的。

藥物有五種損傷:

《五傷篇》說:酸味會損傷筋,辛味可以勝過酸味;苦味會損傷氣,鹹味可以勝過苦味;甘味會損傷肉,酸味可以勝過甘味;辛味會損傷皮毛,苦味可以勝過辛味;鹹味會損傷血,甘味可以勝過鹹味。(這是五行相剋的道理。)

藥物有五種運行方向:

《五走篇》說:酸味會運行到筋,筋病的人不應該多吃酸味的食物,多吃會導致小便不通暢,因為酸味具有收斂的作用,膀胱受酸味收縮,所以水道不通暢。苦味會運行到骨,骨病的人不應該多吃苦味的食物,多吃會導致嘔吐,因為苦味進入下脘,使三焦閉塞,所以會產生嘔吐。甘味會運行到肉,肉病的人不應該多吃甘味的食物,多吃會導致心煩,因為甘味柔潤,胃受到甘味作用而變得鬆弛,鬆弛就會導致蟲子的活動,所以會心煩。辛味會運行到氣,氣病的人不應該多吃辛味的食物,多吃會導致心痛,因為辛味運行到上焦,隨著氣機運行,久留心下,所以會心痛。鹹味會運行到血,血病的人不應該多吃鹹味的食物,多吃會導致口渴,因為血與鹹味相遇會凝結,凝結則胃液會注入,所以咽喉乾燥,舌根發乾。(這是五種疾病的禁忌。)

藥物有五種過度:

《五過篇》說:味道過於酸,肝氣會外泄,脾氣就會衰竭,導致肌肉壞死,嘴唇外翻。味道過於苦,脾氣會乾燥,胃氣就會壅滯,導致皮膚枯槁,毛髮脫落。味道過於甘,心氣會喘滿,臉色發黑,腎氣不平衡,導致骨痛,頭髮脫落。味道過於辛,筋脈會阻塞斷絕,精神會喪失,導致筋脈攣急,指甲乾枯。味道過於鹹,大骨會損耗,肌肉萎縮,心氣被抑制,脈搏凝澀,臉色改變。(這是五種味道所會造成的損傷。)

藥物有子母相生的關係:

汪昂說:人體的五臟,對應著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之間互相滋生。醫經說:虛弱的病症要補益它的母臟,實證的病症要瀉它的子臟。又說:子臟能使母臟強壯。例如腎是肝的母臟,心是肝的子臟,所以進入肝臟的藥,也同時進入腎臟和心臟。肝是心的母臟,脾是心的子臟,所以進入心臟的藥,也同時進入肝臟和脾臟。心是脾的母臟,肺是脾的子臟,所以進入脾臟的藥,也同時進入心臟和肺臟。脾是肺的母臟,腎是肺的子臟,所以進入肺臟的藥,也同時進入脾臟和腎臟。肺是腎的母臟,肝是腎的子臟,所以進入腎臟的藥,也同時進入肺臟和肝臟。這是五行相生,子母相應的道理!

藥物有形狀、性質、氣味、質地:

汪昂說:藥物作為一種物質,各有其形狀、性質、氣味、質地。它們進入不同的經絡,有的因為形狀相似而相應(例如連翹形似心臟而入心經,荔枝核形似睪丸而入腎經);有的因為性質相同而相從(例如屬木的藥入肝經,屬水的藥入腎經,滋潤的藥入血分,乾燥的藥入氣分,本性屬於天的藥偏向上,本性屬於地的藥偏向下);有的因為氣味相求(例如氣味芳香的藥入脾經,氣味焦香的藥入心經);有的因為質地相同(例如藥物的頭部入頭部,藥物的根部入身體,藥物的枝條入四肢,藥物的皮入皮膚,紅花、蘇汁像血一樣進入血分)。此外,有些藥物以形狀命名(例如人參、狗脊);有些以顏色命名(例如黃連、黑參);有些以氣味命名(例如豨薟、香薷);有些以味道命名(例如甘草、苦參);有些以質地命名(例如石膏、石脂、歸身、歸尾);有些以時間命名(例如夏枯草、款冬花);有些以功效命名(例如何首烏、骨碎補)。這些都是自然之理,可以意會領悟。

藥物有佐、使、惡、畏、反、殺:

時珍說:藥物有七種關係:單獨使用的藥物是單方,不需要輔助;相互需要的藥物是同類藥物,不能分離(例如人參、甘草、黃柏、知母);相互輔助的藥物是我的佐使;相互厭惡的藥物,會奪走我的藥效;相互畏懼的藥物,會被對方制約;相互反對的藥物,兩者不能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藥物,能控制對方的毒性。古方中多有使用相惡相反的藥物,大概相須相使一同使用的,是帝道;相畏相殺一同使用的,是王道;相惡相反一同使用的,是霸道。有常理有變通,用藥的人要自己領悟。

炮製藥材貴在適中:

嘉謨說:炮製藥材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以顯現,太過則氣味反而喪失。用火來炮製的有四種:煅、炮、炙、炒;用水來炮製的有三種:漬、泡、洗;用水火共同炮製的有兩種:蒸、煮。用酒炮製可以升提藥性,用薑炮製可以發散藥性,用鹽炮製可以使藥性入腎而軟化堅硬,用醋炮製可以使藥性入肝而止痛,用童便炮製可以去除藥物的劣性而使藥性下行,用米泔水炮製可以去除藥物的燥性而使藥性平和,用乳汁炮製可以滋潤枯燥、化生血液,用蜂蜜炮製可以使藥性甘緩而補益元氣,用陳舊的牆壁土炮製,可以藉助土氣來補益中焦,用麵粉包裹來煨或炮製,可以抑制藥物的猛烈之性,避免損傷上焦。用黑豆湯、甘草湯浸泡或煮藥,可以解毒使其藥性平和。用羊油或豬油塗抹燒烤,鹹味滲入骨中,容易導致骨頭斷裂。去除藥物的囊瓤可以避免腹脹,去除藥物的心可以消除煩悶。以上大概地敘述了各種炮製方法,初學者應該熟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