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1. 卷九 主治下
2. 六淫病症主藥
繡按病自內成。則七情固為致病之根。病自外成。則六淫更為致病之由。凡人衣被不慎。寒暑不謹。則六淫俱能致害。而症見有肌膚灼熱。身痛骨痛。並或類於內傷。而致症見體瘦骨蒸。神昏氣倦。痞滿不食。苟以補劑混投。則邪得補愈熾。況邪襲人肌膚。始雖及於經絡。終則深入臟腑。
症類異形。流派百出。非不從一體會。則病根底莫曉。是篇統論藥性。既以臟腑主治諸藥冠列篇首。復以六淫主治諸藥並氣血等藥。縱橫臚列。載於篇末。俾令藥性通達。而無臨症岐亡之弊云。
白話文:
疾病從身體內部產生,那麼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確實是導致疾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從身體外部產生,那麼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外感邪氣更是導致疾病的原因。一般人穿衣服不注意,對於寒冷和暑熱不謹慎,那麼這六種邪氣都能夠造成傷害。症狀表現可能會有皮膚發熱、身體疼痛、骨頭疼痛,甚至有的症狀類似於內傷,導致身體消瘦、骨蒸潮熱、精神昏沉、氣力疲憊、胸悶腹脹、食慾不振。如果隨便用補藥來治療,就會讓邪氣得到補養而更加旺盛。況且邪氣侵襲人體肌膚,起初雖然只影響經絡,最終會深入到臟腑。
疾病的類型千變萬化,各個流派的說法也很多。如果不從整體來理解,就無法了解疾病的根源。這篇文章總體論述藥物的性質,先將治療臟腑疾病的藥物列在篇首,接著將治療六淫邪氣的藥物以及補氣血的藥物,縱橫交錯地列在篇末,目的是為了讓大家通曉藥性,而不會在臨床治療時出現錯誤。
3. 風
經曰。風為百病長。其變無常。非無常也。實以風隨四時之氣而乃變耳。喻嘉言曰。風在冬為觱發之寒風。在春為調暢之溫風。在夏為南薰之熱風。在秋為淒其之涼風。則知風隨時易。其變靡定。是以風在於肝。其風為熱。風在於脾於腎。其風為寒為濕。風在於胃於肺。其風為燥。
風在於脾於肝。其風為痰為濕。隨其臟腑氣候以分。則風愈變愈多而莫測矣!考古有言風在於肝。(肝風。)宜用荊芥鉤藤蛇蛻蒺藜蟬蛻全蠍浮萍虎骨蜈蚣豨薟草海桐皮木賊蕤仁決明子芎藭南星天麻蕪荑薄荷五加皮殭蠶以治。風在於脾。(脾風。)宜用萆薢以治。風在於腎。
宜用獨活蛇床子巴戟淫羊藿附子細辛以治。風在於胃。宜用白附蝸牛以治。風在於肺。(肺風。)宜用甘菊葳蕤辛夷牛子杏仁白前以治。風在經絡關竅。(經絡風。)宜用白花蛇麝香皂角山甲茵芋蘇合香樟腦蓖麻子以治。風在膀胱。(膀胱經風。)宜用藁本羌活以治。風在肝腎。
(肝腎風。)宜用白花蛇石南藤川烏附桑寄生狗脊以治。風在肝脾。(肝脾風。)宜用蒼耳子爐甘石秦艽以治。風在肺胃。(肺胃風。)宜用五倍子百藥煎以治。風在於衛。(肌表風。)宜用桂枝以治。(經曰。以辛散之。)此治風之有分其經絡臟腑之異也。至於風以寒見。
(寒風。)其藥則有杏仁淫羊藿之類。風以熱見。(熱風。)其藥則有辛夷木賊蕤仁冰片決明子爐甘石牛蒡子青葙子之類。風以濕見。(濕風。)其藥則有羌活獨活葳蕤桑寄生蛇床子巴戟狗脊白芷松脂茵芋蒼耳子豨薟草五倍子百藥煎萆薢靈仙海桐皮秦艽防風之類。風與痰見。
(風痰。)其藥則有南星皂角烏尖附白芥子白附天麻白前之類。風與濕熱皆見。其藥則有蕪荑蝸牛之類。風與熱氣並見。其藥則有薄荷之類。(經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風與寒濕並見。其藥則有五加皮天雄蔓荊子殭蠶細辛之類。但風性急莫御。用辛宜以甘制。(經曰。
以甘緩之。)且此止屬論藥大概。至其臨症施治。則又在人心通化裁。而不為藥所拘。是真得乎用藥之妙法矣!
經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風屬木。辛屬金。金能勝木。故治以辛涼。過辛恐傷真氣。故佐以苦甘。苦勝辛。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木喜條達。故以辛散之。)五運。(厥陰司天。巳亥。厥陰在泉。寅申。)
〔祛風〕
荊芥(肝),鉤藤(肝),蛇蛻(肝),蒺藜(肝),蟬蛻(肝),浮萍(肝),全蠍(肝),王不留行(肝),虎骨(肝),蜈蚣(肝),白花蛇(肝腎),川烏附(肝腎),石南藤(肝腎),甘菊(肺腎),蒿本(膀胱),桂枝(衛)
〔祛風濕〕
海桐皮(肝),豨薟草(肝),蒼耳子(肝脾),松脂(肝脾),桑寄生(肝腎),狗脊(肝腎),巴戟天(腎),獨活(腎),側附子(腎),蛇床子(腎),葳蕤(肺),白芷(胃),萆薢(胃),百藥煎(肺胃),五倍子(肺胃),秦艽(肝胃),防風(膀胱胃),羌活(膀胱肝),茵芋(關節),威靈仙(十二經)
〔祛風熱〕
辛夷(肺),牛蒡子(肺),木賊(肝膽),決明子(肝),蕤仁,冰片(骨髓),爐甘石(肝脾)
〔祛風寒〕
杏仁(肺),淫羊藿(腎)
〔祛風氣〕
芎藭(肝),麝香(關竅)
〔祛風痰〕
南星(肝),天麻(肝),白前(肺),白附子(胃),皂角(肝肺大腸),白芥子(脅)
〔祛風熱濕〕
蕪荑(肝),蝸牛(經絡腸胃)
〔祛風熱氣〕
薄荷(肝)
〔祛風寒濕〕
細辛(腎),天雄(腎),五加皮(肝腎),殭蠶(肝肺胃),蠶沙(肝肺胃),蔓荊子(筋骨頭面)
〔通關諸藥〕
皂角,山甲,蜈蚣,白花蛇,茵芋,蘇合香,樟腦,細辛,蓖麻子,麝香,冰片,全蠍,川烏附
白話文:
醫書上說:「風是各種疾病的源頭,它的變化沒有常規。」其實不是風沒有常規,而是風會隨著四季的氣候變化而改變。喻嘉言說:「冬天刮的是寒冷的風,春天是溫和的風,夏天是炎熱的南風,秋天是淒涼的冷風。」由此可知,風會隨著時間改變,變化不定。所以,風邪侵犯肝臟時會產生熱象,侵犯脾臟或腎臟時會產生寒象或濕象,侵犯胃或肺時會產生乾燥的症狀。
風邪侵犯脾臟或肝臟時,會產生痰或濕氣。風邪會隨著它侵犯的臟腑和氣候而變化,導致風邪的變化更加複雜難以捉摸!古籍上說,風邪在肝臟時(也就是肝風),適合使用荊芥、鉤藤、蛇蛻、蒺藜、蟬蛻、全蠍、浮萍、虎骨、蜈蚣、豨薟草、海桐皮、木賊、蕤仁、決明子、芎藭、南星、天麻、蕪荑、薄荷、五加皮、殭蠶來治療。風邪在脾臟時(也就是脾風),適合使用萆薢來治療。風邪在腎臟時,適合使用獨活、蛇床子、巴戟天、淫羊藿、附子、細辛來治療。風邪在胃時,適合使用白附子、蝸牛來治療。風邪在肺臟時(也就是肺風),適合使用甘菊、葳蕤、辛夷、牛子、杏仁、白前來治療。風邪在經絡關竅時(也就是經絡風),適合使用白花蛇、麝香、皂角、穿山甲、茵芋、蘇合香、樟腦、蓖麻子來治療。風邪在膀胱時(也就是膀胱經風),適合使用藁本、羌活來治療。風邪在肝腎時(也就是肝腎風),適合使用白花蛇、石南藤、川烏、附子、桑寄生、狗脊來治療。風邪在肝脾時(也就是肝脾風),適合使用蒼耳子、爐甘石、秦艽來治療。風邪在肺胃時(也就是肺胃風),適合使用五倍子、百藥煎來治療。風邪侵犯體表時(也就是肌表風),適合使用桂枝來治療。(醫書上說:「使用辛味的藥物來發散風邪。」)這說明治療風邪要根據它侵犯的經絡和臟腑不同來區分。至於風邪表現為寒象時(也就是寒風),治療的藥物有杏仁、淫羊藿等。風邪表現為熱象時(也就是熱風),治療的藥物有辛夷、木賊、蕤仁、冰片、決明子、爐甘石、牛蒡子、青葙子等。風邪表現為濕象時(也就是濕風),治療的藥物有羌活、獨活、葳蕤、桑寄生、蛇床子、巴戟天、狗脊、白芷、松脂、茵芋、蒼耳子、豨薟草、五倍子、百藥煎、萆薢、靈仙、海桐皮、秦艽、防風等。風邪和痰同時出現時(也就是風痰),治療的藥物有南星、皂角、烏尖附、白芥子、白附子、天麻、白前等。風邪和濕熱同時出現時,治療的藥物有蕪荑、蝸牛等。風邪和熱氣同時出現時,治療的藥物有薄荷等。(醫書上說:「風邪在體內肆虐,要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風邪和寒濕同時出現時,治療的藥物有五加皮、天雄、蔓荊子、殭蠶、細辛等。但風邪的特性是來勢急,難以控制,所以使用辛味的藥物時要用甘味的藥物來調和。(醫書上說:「用甘味的藥物來緩解風邪的急迫。」)而且這裡說的只是藥物的大概用法,至於臨床的實際應用,還是要靠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來靈活運用,不能被藥物所限制,這才是真正懂得用藥的精髓啊!
醫書上說:「風邪在體內肆虐,要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再用苦甘味的藥物輔助,用甘味來緩解,用辛味來發散。(風屬木,辛屬金,金能克木,所以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但過於辛辣的藥物可能會損傷正氣,所以要用苦甘味的藥物來輔助,苦味可以制約辛味,甘味可以補氣。木的性質是急迫的,所以要用甘味來緩解它,木喜歡舒暢通達,所以要用辛味來發散它。)五運(厥陰司天,在巳亥;厥陰在泉,在寅申)」
【祛風藥】
荊芥(入肝經),鉤藤(入肝經),蛇蛻(入肝經),蒺藜(入肝經),蟬蛻(入肝經),浮萍(入肝經),全蠍(入肝經),王不留行(入肝經),虎骨(入肝經),蜈蚣(入肝經),白花蛇(入肝腎經),川烏附(入肝腎經),石南藤(入肝腎經),甘菊(入肺腎經),蒿本(入膀胱經),桂枝(入衛分)
【祛風濕藥】
海桐皮(入肝經),豨薟草(入肝經),蒼耳子(入肝脾經),松脂(入肝脾經),桑寄生(入肝腎經),狗脊(入肝腎經),巴戟天(入腎經),獨活(入腎經),側附子(入腎經),蛇床子(入腎經),葳蕤(入肺經),白芷(入胃經),萆薢(入胃經),百藥煎(入肺胃經),五倍子(入肺胃經),秦艽(入肝胃經),防風(入膀胱胃經),羌活(入膀胱肝經),茵芋(入關節),威靈仙(入十二經)
【祛風熱藥】
辛夷(入肺經),牛蒡子(入肺經),木賊(入肝膽經),決明子(入肝經),蕤仁(入肝經),冰片(入骨髓),爐甘石(入肝脾經)
【祛風寒藥】
杏仁(入肺經),淫羊藿(入腎經)
【祛風氣藥】
芎藭(入肝經),麝香(入關竅)
【祛風痰藥】
南星(入肝經),天麻(入肝經),白前(入肺經),白附子(入胃經),皂角(入肝肺大腸經),白芥子(入脅)
【祛風熱濕藥】
蕪荑(入肝經),蝸牛(入經絡腸胃)
【祛風熱氣藥】
薄荷(入肝經)
【祛風寒濕藥】
細辛(入腎經),天雄(入腎經),五加皮(入肝腎經),殭蠶(入肝肺胃經),蠶沙(入肝肺胃經),蔓荊子(入筋骨頭面)
【通關竅的藥】
皂角、穿山甲、蜈蚣、白花蛇、茵芋、蘇合香、樟腦、細辛、蓖麻子、麝香、冰片、全蠍、川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