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下編 (11)

回本書目錄

下編 (11)

1. 六淫病症主藥

繡按病自內成。則七情固為致病之根。病自外成。則六淫更為致病之由。凡人衣被不慎。寒暑不謹。則六淫俱能致害。而症見有肌膚灼熱。身痛骨痛。並或類於內傷。而致症見體瘦骨蒸。神昏氣倦。痞滿不食。苟以補劑混投。則邪得補愈熾。況邪襲人肌膚。始雖及於經絡。終則深入臟腑。

白話文:

繡指病症是由內而產生的,那麼七情一定可以說是致病的根本。病症由外而產生,那麼六淫便成了致病的理由。凡人衣服被褥不謹慎,寒暑不注意,那麼六淫都能致害。而症狀會有皮膚灼熱,身體疼痛骨頭疼痛。而且或者類似於內傷,而導致的症狀是身體消瘦骨頭乾枯,精神昏沉氣息倦怠,痞滿不進食。如果隨意使用補劑混合投放,那麼邪氣得到補益就會更加熾盛。何況邪氣侵襲人的皮膚,開始雖然波及到經絡,最後就會深入臟腑。

症類異形。流派百出。非不從一體會。則病根底莫曉。是篇統論藥性。既以臟腑主治諸藥冠列篇首。復以六淫主治諸藥並氣血等藥。縱橫臚列。載於篇末。俾令藥性通達。而無臨症岐亡之弊云。

白話文:

症狀和病因形態多種多樣。中醫流派繁多。如果沒有從一個統一的體系來理解,那麼疾病的根源和本質就難以弄清楚。這篇文章綜合概括了藥物的性質。既把臟腑主治的各種藥物列在篇首,又把六淫主治的各種藥物和氣血等藥物縱橫羅列,載於篇末。這樣做,就可以讓藥物的性質通達,而避免在臨牀治療中出現意見分歧的弊病。

2.

經曰。風為百病長。其變無常。非無常也。實以風隨四時之氣而乃變耳。喻嘉言曰。風在冬為觱發之寒風。在春為調暢之溫風。在夏為南薰之熱風。在秋為淒其之涼風。則知風隨時易。其變靡定。是以風在於肝。其風為熱。風在於脾於腎。其風為寒為濕。風在於胃於肺。其風為燥。

白話文:

醫經上說:風是百病之源,它的變化無常。這並不是真正的無常變化,而是因為風隨著四時氣候而發生改變。喻嘉言說:風在冬天是刺骨的寒風,在春天是和煦的溫風,在夏天是南風的熱風,在秋天是肅殺的涼風。由此可知風隨著時間而變化,其變化不定。因此,風在肝臟,其風為熱。風在脾臟和腎臟,其風為寒為濕。風在胃部和肺部,其風為燥。

風在於脾於肝。其風為痰為濕。隨其臟腑氣候以分。則風愈變愈多而莫測矣!考古有言風在於肝。(肝風。)宜用荊芥鉤藤蛇蛻蒺藜蟬蛻全蠍浮萍虎骨蜈蚣豨薟草海桐皮木賊蕤仁決明子芎藭南星天麻蕪荑薄荷五加皮殭蠶以治。風在於脾。(脾風。)宜用萆薢以治。風在於腎。

白話文:

風是依附於脾和肝的。其風分為痰風和濕風。風會隨各臟腑的氣候而有所不同。那麼風的變化就會變得更多,並且無法預測了!古書中記載的風在肝臟(肝風),可以使用荊芥、鉤藤、蛇蛻、蒺藜、蟬蛻、全蠍、浮萍、虎骨、蜈蚣、豨薟草、海桐皮、木賊、蕤仁、決明子、芎藭、南星、天麻、蕪荑、薄荷、五加皮、殭蠶等中藥來治療。風在脾臟(脾風),可以使用萆薢來治療。風在腎臟。

宜用獨活蛇床子巴戟淫羊藿附子細辛以治。風在於胃。宜用白附蝸牛以治。風在於肺。(肺風。)宜用甘菊葳蕤辛夷牛子杏仁白前以治。風在經絡關竅。(經絡風。)宜用白花蛇麝香皂角山甲茵芋蘇合香樟腦蓖麻子以治。風在膀胱。(膀胱經風。)宜用藁本羌活以治。風在肝腎。

白話文:

  1. 若風在肌肉,宜用獨活、蛇牀子、巴戟、淫羊藿、附子、細辛等藥治療。

  2. 若風在胃裡,宜用白附子、蝸牛等藥治療。

  3. 若風在肺裡(肺風),宜用甘菊、葳蕤、辛夷、牛子、杏仁、白前等藥治療。

  4. 若風在經絡關竅之間(經絡風),宜用白花蛇、麝香、皁角、山甲、茵芋、蘇合香、樟腦、蓖麻子等藥治療。

  5. 若風在膀胱,宜用藁本、羌活等藥治療。

  6. 若風在肝腎,宜用白芥子、白蒺藜、白蒿等藥治療。

(肝腎風。)宜用白花蛇石南藤川烏附桑寄生狗脊以治。風在肝脾。(肝脾風。)宜用蒼耳子爐甘石秦艽以治。風在肺胃。(肺胃風。)宜用五倍子百藥煎以治。風在於衛。(肌表風。)宜用桂枝以治。(經曰。以辛散之。)此治風之有分其經絡臟腑之異也。至於風以寒見。

白話文:

(肝腎風)應該用白花蛇、石南藤、川烏、附子、桑寄生、狗脊來治療。風在肝脾。(肝脾風)應該用蒼耳子、爐甘石、秦艽來治療。風在肺胃。(肺胃風)應該用五倍子、百藥煎來治療。風在於衛。(肌表風)應該用桂枝來治療。(經書上說,用辛散的藥來治療)。這些都是根據風在經絡臟腑的不同部位而採用的治療方法。至於風寒感冒。

(寒風。)其藥則有杏仁淫羊藿之類。風以熱見。(熱風。)其藥則有辛夷木賊蕤仁冰片決明子爐甘石牛蒡子青葙子之類。風以濕見。(濕風。)其藥則有羌活獨活葳蕤桑寄生蛇床子巴戟狗脊白芷松脂茵芋蒼耳子豨薟草五倍子百藥煎萆薢靈仙海桐皮秦艽防風之類。風與痰見。

白話文:

(寒風。)對應的藥物有杏仁、淫羊藿之類。風以熱症表現。(熱風。)對應的藥物有辛夷、木賊、蕤仁、冰片、決明子、爐甘石、牛蒡子、青葙子之類。風以濕症表現。(濕風。)對應的藥物有羌活、獨活、葳蕤、桑寄生、蛇牀子、巴戟、狗脊、白芷、松脂、茵芋、蒼耳子、豨薟草、五倍子、百藥煎、萆薢、靈仙、海桐皮、秦艽、防風之類。風與痰症同時表現。

(風痰。)其藥則有南星皂角烏尖附白芥子白附天麻白前之類。風與濕熱皆見。其藥則有蕪荑蝸牛之類。風與熱氣並見。其藥則有薄荷之類。(經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風與寒濕並見。其藥則有五加皮天雄蔓荊子殭蠶細辛之類。但風性急莫御。用辛宜以甘制。(經曰。

白話文:

(風痰。)可以用南星、皁角、烏尖附、白芥子、白附、天麻、白前等藥物治療。風和濕熱同時出現,可以用蕪荑、蝸牛等藥物治療。風和熱氣同時出現,可以用薄荷等藥物治療。(《黃帝內經》說:風淫於內,用辛涼的藥物治療。)風和寒濕同時出現,可以用五加皮、天雄、蔓荊子、殭蠶、細辛等藥物治療。但風的性質急躁難以駕馭,用辛味藥物治療時宜用甘味藥物來制約。(《黃帝內經》說:)

以甘緩之。)且此止屬論藥大概。至其臨症施治。則又在人心通化裁。而不為藥所拘。是真得乎用藥之妙法矣!

白話文:

此藥性甘緩,此處僅論述藥性的大概,到實際臨牀用藥時,又需要依據不同病症變通調整,不受藥性所拘泥,纔是真正善用藥物的妙法。

經曰。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風屬木。辛屬金。金能勝木。故治以辛涼。過辛恐傷真氣。故佐以苦甘。苦勝辛。甘益氣也。木性急。故以甘緩之。木喜條達。故以辛散之。)五運。(厥陰司天。巳亥。厥陰在泉。寅申。)

白話文:

經典中說,風邪侵入人體內部,治療方法是用辛涼的藥物,配合苦甘的藥物。用甘味的藥物來緩解辛味的藥性,用辛味的藥物來疏散風邪。(風屬木,辛屬金,金能剋制木,所以治療方法是用辛涼的藥物。但過於辛辣的藥物可能會損傷人體的正氣,所以要輔以苦甘的藥物。苦味能剋制辛味,甘味能益氣。木性急躁,所以用甘味來緩解。木喜條達,所以用辛味來疏散。)這是五運的理論。(厥陰主宰天氣,司天是巳亥月。厥陰在泉,司天是寅申月。)

〔祛風〕

荊芥(肝),鉤藤(肝),蛇蛻(肝),蒺藜(肝),蟬蛻(肝),浮萍(肝),全蠍(肝),王不留行(肝),虎骨(肝),蜈蚣(肝),白花蛇(肝腎),川烏附(肝腎),石南藤(肝腎),甘菊(肺腎),蒿本(膀胱),桂枝(衛)

白話文:

荊芥(入肝經),鉤藤(入肝經),蛇蛻(入肝經),蒺藜(入肝經),蟬蛻(入肝經),浮萍(入肝經),全蠍(入肝經),王不留行(入肝經),虎骨(入肝經),蜈蚣(入肝經),白花蛇(入肝經和腎經),川烏附(入肝經和腎經),石南藤(入肝經和腎經),甘菊(入肺經和腎經),蒿本(入膀胱經),桂枝(入衛陽)

〔祛風濕〕

海桐皮(肝),豨薟草(肝),蒼耳子(肝脾),松脂(肝脾),桑寄生(肝腎),狗脊(肝腎),巴戟天(腎),獨活(腎),側附子(腎),蛇床子(腎),葳蕤(肺),白芷(胃),萆薢(胃),百藥煎(肺胃),五倍子(肺胃),秦艽(肝胃),防風(膀胱胃),羌活(膀胱肝),茵芋(關節),威靈仙(十二經)

白話文:

  • 海桐皮(肝臟):具有疏肝理氣、清熱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肝臟炎症等。

  • 豨薟草(肝臟):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臟炎症、肝臟出血等。

  • 蒼耳子(肝臟、脾臟):具有疏風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肝鬱氣滯、風濕痹痛等。

  • 松脂(肝臟、脾臟):具有祛風勝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 桑寄生(肝臟、腎臟):具有滋補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腎虧虛、腰痠背痛、筋骨酸軟等。

  • 狗脊(肝臟、腎臟):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腎虧虛、腰痠背痛、筋骨酸軟等。

  • 巴戟天(腎臟):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等。

  • 獨活(腎臟):具有祛風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關節疼痛、筋骨酸軟等。

  • 側附子(腎臟):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陽痿、宮寒不孕、風寒感冒等。

  • 蛇牀子(腎臟):具有溫腎壯陽、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風濕痹痛等。

  • 葳蕤(肺臟):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

  • 白芷(胃臟):具有祛風散寒、止痛化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胃脘疼痛等。

  • 萆薢(胃臟):具有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滯脾胃、食慾不振、腹脹腹痛等。

  • 百藥煎(肺臟、胃臟):具有益氣健脾、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虛咳嗽、痰多氣喘、脾胃虛弱等。

  • 五倍子(肺臟、胃臟):具有斂肺止咳、固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虛咳嗽、咯血、吐血、慢性腹瀉等。

  • 秦艽(肝臟、胃臟):具有疎肝理氣、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胃脘疼痛、胸脅疼痛等。

  • 防風(膀胱臟、胃臟):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胃寒腹痛等。

  • 羌活(膀胱臟、肝臟):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頭痛鼻塞、胃脘疼痛等。

  • 茵芋(關節):具有補腎強筋、祛風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 威靈仙(十二經):具有祛風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頭痛身痛等。

〔祛風熱〕

白話文:

祛風熱

風熱乃由外邪風熱侵襲人體所致,症狀包括發熱、頭項痛、鼻塞、流涕、咳嗽、口渴、脈浮數。

治療原則

清熱解毒,疏風散熱。

常用藥物

  • 辛涼解表:薄荷、荊芥、蟬蛻、桑葉
  • 清熱利濕:黃芩、梔子、金銀花
  • 疏風散熱:菊花、牛蒡子、羌活

辛夷(肺),牛蒡子(肺),木賊(肝膽),決明子(肝),蕤仁,冰片(骨髓),爐甘石(肝脾)

白話文:

  • 辛夷(肺):辛夷花具有宣肺通竅、散寒解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頭痛等症狀。

  • 牛蒡子(肺):牛蒡子具有宣肺透疹、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麻疹等症狀。

  • 木賊(肝膽):木賊具有清肝利膽、通淋利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膽濕熱、小便不利等症狀。

  • 決明子(肝):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眼睛紅腫疼痛、便祕等症狀。

  • 蕤仁:蕤仁具有滋陰養血、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血虛、脾胃虛弱等症狀。

  • 冰片(骨髓):冰片具有清熱止痛、鎮驚安神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發熱頭痛、牙痛、失眠等症狀。

  • 爐甘石(肝脾):爐甘石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脾濕熱、皮膚瘙癢等症狀。

〔祛風寒〕

杏仁(肺),淫羊藿(腎)

〔祛風氣〕

芎藭(肝),麝香(關竅)

〔祛風痰〕

白話文:

祛風寒:

杏仁(歸肺經),淫羊藿(歸腎經)

祛風氣:

芎藭(歸肝經),麝香(通關竅)

祛風痰:

文中未提及祛風痰之藥物

南星(肝),天麻(肝),白前(肺),白附子(胃),皂角(肝肺大腸),白芥子(脅)

白話文:

  • 南星(肝):南星具有平肝息風、燥濕化痰的功效,可治療肝風內動、痰涎壅盛等症。

  • 天麻(肝):天麻具有平肝熄風、祛風通絡的功效,可治療肝風內動、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

  • 白前(肺):白前具有清肺化痰、利咽止咳的功效,可治療肺燥咳嗽、痰多氣促等症。

  • 白附子(胃):白附子具有溫陽益氣、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治療陽虛寒凝、脘腹冷痛、四肢不溫等症。

  • 皁角(肝肺大腸):皁角具有清肺潤腸、止咳平喘的功效,可治療肺燥咳嗽、大便祕結等症。

  • 白芥子(脅):白芥子具有通利氣滯、化痰散結的功效,可治療脅肋脹痛、痰涎壅盛等症。

〔祛風熱濕〕

蕪荑(肝),蝸牛(經絡腸胃)

〔祛風熱氣〕

薄荷(肝)

〔祛風寒濕〕

白話文:

祛風熱濕

  • 蕪荑(入肝經),蝸牛(入經絡腸胃)

祛風熱氣

  • 薄荷(入肝經)

祛風寒濕

  • 此段文字並未提及「祛風寒濕」的古代中醫藥材。

細辛(腎),天雄(腎),五加皮(肝腎),殭蠶(肝肺胃),蠶沙(肝肺胃),蔓荊子(筋骨頭面)

白話文:

  • 細辛:入腎經,具有溫腎散寒、止痛的作用。

  • 天雄: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作用。

  • 五加皮:入肝腎經,具有強筋壯骨、補肝腎的作用。

  • 殭蠶:入肝、肺、胃經,具有平肝定驚、祛風痰的作用。

  • 蠶沙:入肝、肺、胃經,具有祛風痰、平肝定驚的作用。

  • 蔓荊子:入筋骨、頭面經,具有強筋壯骨、祛風止痛的作用。

〔通關諸藥〕

皂角,山甲,蜈蚣,白花蛇,茵芋,蘇合香,樟腦,細辛,蓖麻子,麝香,冰片,全蠍,川烏附

白話文:

通關諸藥:

皁角:中藥名詞,為皁莢的果實,成熟後經過加工製成。 山甲:中藥名詞,為穿山甲的鱗片,經加工製成。 蜈蚣:中藥名詞,為蜈蚣的乾燥體,經加工製成。 白花蛇:中藥名詞,為白條錦蛇的肉,經加工製成。 茵芋:中藥名詞,為芋艿的塊莖,經加工製成。 蘇合香:中藥名詞,為蘇合香樹的樹脂,經加工製成。 樟腦:中藥名詞,為樟樹的木心,經加工製成。 細辛:中藥名詞,為細辛屬植物的根莖,經加工製成。 蓖麻子:中藥名詞,為蓖麻的種子,經加工製成,有毒,需謹慎使用。 麝香:中藥名詞,為雄性麝鹿的香腺分泌物,經加工製成。 冰片:中藥名詞,為樟腦的精製物,經加工製成。 全蠍:中藥名詞,為全蠍的乾燥體,經加工製成。 川烏附:中藥名詞,為烏頭和附子的合稱,烏頭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塊根,附子為烏頭加工後的製品,有毒,需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