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244)
上編 (244)
1. 鰣魚
(魚)溫補脾肺
鰣魚(專入脾肺)。生江中者,大而色青,味極甘美;生海中者,小而色赤,味則稍薄,皆為席中所尚。置於暗室之中,則能生光,血非常魚可比。性溫無毒,食能補中益氣,而無發毒之慮,較之於鰱,則性稍和。然惟夏時則有,余月則無,多食亦發疳痼。鱗用香油熬塗,湯火傷效。
白話文:
鰣魚,性味溫和,主要作用在於滋補脾臟和肺臟。生長在江裡的鰣魚,體型較大,顏色呈青色,味道非常甘甜美味。生長在海裡的鰣魚,體型較小,顏色呈紅色,味道則稍微遜色。這兩種鰣魚都是餐桌上受人喜愛的佳餚。鰣魚如果放在陰暗的地方,會發出光芒,它的血液與其他魚類大不相同。鰣魚的屬性溫和無毒,食用後能補養脾胃,增強元氣,並且沒有引發毒性的顧慮。相較於鰱魚,鰣魚的性質更為平和。但是,鰣魚只在夏季才有,其他月份則沒有。吃太多鰣魚也可能引發疳積等疾病。鰣魚的鱗片,用香油熬煮後塗抹在湯火燙傷的地方,會有療效。
2. 鰱魚
(魚)溫補脾
鰱魚(專入脾肺),性最急迫,開水即跳,與諸魚性絕不相同。味甘性熱,且食諸魚之遺,故書載能補中益氣;而又載其多食,則有助長濕熱,變生渴熱疥瘡之病也。魚有皂白二種,大者頭大,白者腹腴,皆與鱔魚之性相似,而非食品之所共貴者矣!
白話文:
鰱魚,這種魚主要作用在脾和肺。它的性情非常活潑急躁,剛離開水就會跳動,和其他魚的習性完全不同。味道甘甜,性質溫熱,而且專吃其他魚類吃剩的殘渣。所以書上記載它能補益脾胃、增強氣力,但也記載說如果吃太多,就會助長體內濕熱,導致口渴發熱、皮膚長疥瘡等疾病。鰱魚有青色和白色兩種,大的鰱魚頭部很大,白色的鰱魚腹部肥厚,這些都和鱔魚的特性相似,但並不是人們認為珍貴的食物。
3. 鱅魚
(魚)溫胃益人。
鱅魚(專入胃):形狀似鰱,而究實不相同。蓋鰱首細而白,而鱅則首大而黑也;鰱則水動而躍,而鱅則水即動而不躍也。且鰱之美在腹,而鱅之美在頭;鰱之性動而燥,而鱅之性則稍亞於鰱也。(時珍曰:鱅為魚之下品,故有庸常之號。)究其所論主治,在鰱謂能補中益氣,
(鰱性跳躍而上,氣主上出,故於氣分則補。)而鱅謂能溫胃益人。並其所論多食之戒,則亦有動風發瘡發熱之虞,豈鱅鰱二物同為一類之性乎?否則何其適相合矣!(藏器曰:只可供食品,別無功用。)
白話文:
鱅魚,這種魚的特性是溫暖脾胃,對人有益。(它主要作用於胃部)外形和鰱魚相似,但實際上並不相同。鰱魚的頭部細小且呈現白色,而鱅魚的頭部則較大且呈黑色。鰱魚在水中會跳躍,而鱅魚即使水中有動靜也不會跳躍。此外,鰱魚美味的地方在於腹部,而鱅魚美味的地方則在於頭部。鰱魚的性質偏向活躍躁動,而鱅魚的性質則稍微溫和一些。(李時珍說,鱅魚是魚類中的下品,所以才被稱為庸常之魚)再從他們所說的功效來看,鰱魚被認為能補中益氣(因為鰱魚的特性是跳躍向上,氣是往上走的,所以對於氣分有補益作用),而鱅魚則被認為能溫暖脾胃,對人有益。他們也都提到過多食用鱅魚的禁忌,認為可能會引起動風、發瘡、發熱等不良反應。這實在令人懷疑,鱅魚和鰱魚這兩種魚的性質難道真的屬於同一類嗎?不然的話,怎麼會有如此相反的說法呢?(陳藏器說,鱅魚只能作為食物食用,沒有其他功效)
4. 鯇魚
(魚)
鯇魚(專入脾胃)。食品味長。江湖與池皆有,以草為飼,常與青鰱混雜,故名曰鯇,又名曰鯤。(時珍曰:鯇因其性舒緩而名。)
第在池中,則味甘溫無毒。時珍言其暖中和胃,即是此物。若在江湖所蓄,則飼非盡青草,常有穢惡混食,故書又言食能發瘡。但魚性多溫,無論在池在湖,施於陽臟之人,則自發熱動燥;施於陰臟之人,不惟其燥全無,且更鮮有溫和之力矣。
食物之宜,當先視人臟氣以為轉移,非獨鯇魚然也。
膽味苦寒,能治一切竹木刺在喉中,以酒化二三枚,溫服取吐,即出。
白話文:
鯇魚,主要作用於脾胃。這種魚肉的味道持久。無論在江河湖泊或池塘中都有。牠們以草為食,常常和青魚混在一起,所以被稱為鯇魚,也叫做鯤。(李時珍說,鯇魚因為其性情舒緩而得名。)
若是池塘中養殖的鯇魚,味道甘甜、性溫和且無毒。李時珍說牠能溫暖脾胃,指的就是這種魚。但若是江河湖泊中生長的鯇魚,牠們吃的食物不全是青草,常常會吃進一些污穢的雜物,所以書中又說食用後可能會引發瘡瘍。但魚的性質大多偏溫,不論是池塘或湖泊中的鯇魚,如果給體質偏陽熱的人食用,就會產生發熱、燥熱的反應。而如果給體質偏陰寒的人食用,不僅不會有燥熱的問題,反而更難感受到牠的溫和作用。所以食物是否適合,應該先考量個人的臟腑氣息而調整,不只是鯇魚這樣而已。
鯇魚的膽味道苦寒,能夠治療各種竹木刺卡在喉嚨的情況。只要用酒化開二三枚魚膽,溫熱服用,然後催吐,刺就會出來。
5. 鰷魚
(魚)溫胃止泄
鰷魚(專入腸胃心),江湖小魚耳。
時珍曰:「長僅數寸,形狹如扁,狀似柳葉,鱗細而整,潔白可愛,性愛群遊,洵小魚中之最善者也。味甘,性溫,無毒。」
據書言其主治,有曰:「暖胃止瀉。」是其性溫之力。又曰:「煮食已憂。」得非性愛群遊,而能使人之憂自已乎?於此可見食物之助矣!
白話文:
鰷魚,這種魚可以溫暖腸胃、止住腹瀉。
鰷魚這種魚,特別能進入腸胃和心臟。是江河湖泊裡常見的小魚。李時珍說,鰷魚長度只有幾寸,身體狹長扁平,形狀像柳葉,鱗片細小而整齊,潔白可愛。牠們喜歡成群結隊地游動,真是小魚中最好的一種。鰷魚味道甘甜,性情溫和,沒有毒性。根據古書記載,鰷魚的主要功效有:溫暖腸胃、止住腹瀉,這都歸功於牠溫和的特性。另外還有說吃鰷魚可以消除憂愁,難道是因為牠們喜歡群遊,所以能讓人心情開朗、憂愁自然消解嗎?從這裡可以看出食物對人的幫助實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