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下編 (9)
下編 (9)
1. 大腸
(手陽明庚金)
白話文:
手陽明庚金
手陽明條經
手陽明主脈出於肩髃骨端,循肩行少澤之前,上行挾鼻旁,散於面,循鼻行人中,入於上脣,上脣分入齒中,出於下脣,循脣系入於頦,循頦行會厭下,行喉挾缺盆,行胸前,散於胸脅,入於乳中,循脅行膺乳之間,循臂上廉,過肘入於指端,合於商陽。
手陽明經別
手陽明中脘別出三里,上行膻中,會於缺盆。
手陽明絡脈
手陽明絡脈出於缺盆,行膺乳之上,循膈上下入於胃中。
手陽明腧穴
- 商陽
- 二間
- 合谷
- 陽谿
- 少澤
腸以通利為尚。與胃宜於降下之意相同。故凡腸閉不解。用藥通調。亦當細為審量。不可一概混施。如腸枯而結。潤之為便。凡胡麻冬葵子榆白皮枸杞花生蓯蓉肉鎖陽油當歸蜂蜜等藥。是即潤之之劑也。腸冷而結。溫之疏之為便。凡硫黃巴豆大蒜蔥白川椒半夏等藥。是即溫之疏之之味也。
白話文:
腸道以通暢為好。這與胃部宜於下降是一致的。因此,凡是腸道閉塞不通暢的,用藥疏通調整,也應該仔細審度,不可一概而論。
如果腸道乾燥而結實,潤腸的藥物就合適了。凡是胡麻、冬葵子、榆白皮、枸杞、花生、蓯蓉肉、鎖陽、油當歸、蜂蜜等藥物,就是潤腸的藥劑。
如果腸道寒冷而結實,溫暖和疏通的藥物就合適了。凡是硫黃、巴豆、大蒜、蔥白、川椒、半夏等藥物,就是溫暖和疏通的藥味。
腸熱而結。開之瀉之為便。凡大黃黃柏朴硝食鹽豬膽汁。是即瀉之開之之劑也。腸積不化。消之為便。凡蕎麥谷蟲硇砂厚朴。是即消之之味也。腸毒不清。清解為便。凡綠豆白頭翁蝸牛。是即解之之劑也。至於血積不除。則有乾漆以破之。血熱內結。則有石脂地榆槐角槐花刺蝟皮以涼之。
白話文:
腸道有熱積導致便結。服用瀉藥如大黃、黃柏、朴硝、食鹽、豬膽汁就可以。腸中有積塊不消化。服用消導藥如蕎麥、谷蟲、硇砂、厚朴就可以。腸道有毒不清,就服用清解藥,如綠豆、白頭翁、蝸牛就可以。血積不散,可以用乾漆來化解。血熱內結,可以使用石脂、地榆、槐角、槐花、刺蝟皮來清涼退火。
腸氣不消。則有枳實枳殼蕎麥豆樸陳皮以破之。腸蟲內蝕。則有雷丸谷蟲硇砂厚朴烏梅等藥以殺之。外此腸風內熾。症見鮮血四射。則有皂角等藥以祛之。濕熱內積。症見蝕肛內痔。則有防己白蘚皮蓮子訶子赤石脂禹餘糧肉豆蔻粟殼烏梅以為之清。以為之收。氣陷不舉。則有升麻乾葛以為之升。
白話文:
腸胃氣體不排除。可以用枳實、枳殼、蕎麥、豆蔻、陳皮來治療。腸道蠕蟲大量侵蝕。可以用雷丸、谷蟲、硇砂、厚朴、烏梅等藥物來殺死它們。除了這些。腸風在內部發作。症狀是鮮血四射。可以用皁角等藥物來治療。濕熱內積。症狀是蝕肛內痔。可以用防己、白蘚皮、蓮子、訶子、赤石脂、禹餘糧、肉豆蔻、粟殼、烏梅來清熱利濕。來收斂止血。氣體下降不能升起。可以用升麻、乾葛來升氣。
但須辨其寒熱。及病與藥相投以服。不可謂其宜用而即概為之治也。
〔收澀〕
蓮子,訶子,赤石脂,禹餘糧,肉豆蔻,粟殼,烏梅,龍骨,粳米
〔溫補〕
韭菜
〔潤燥〕
胡麻,冬葵子,榆白皮,枸杞,花生,蓯蓉,油當歸,鎖陽,蜂蜜
〔祛腸風〕
皂角
〔開腸寒結〕
硫黃,巴霜,大蒜,蔥白,川椒,半夏
〔開腸熱結〕
大黃,朴硝,食鹽,豬膽汁
〔瀉腸熱〕
白話文:
收斂
蓮子、訶子、赤石脂、禹餘糧、肉豆蔻、粟殼、烏梅、龍骨、粳米
溫補
韭菜
潤燥
胡麻、冬葵子、榆白皮、枸杞、花生、蓯蓉、油當歸、鎖陽、蜂蜜
祛腸風
皁角
開腸寒結
硫黃、巴霜、大蒜、蔥白、川椒、半夏
開腸熱結
大黃、朴硝、食鹽、豬膽汁
瀉腸熱
白頭翁,人中黃,生地,朴硝,大黃,黃芩,綠豆,蝸牛,玄明粉
白話文:
白頭翁、人中黃、生地、朴硝、大黃、黃芩、綠豆、蝸牛、玄明粉。
〔除腸濕〕
石鐘乳
〔除腸濕熱〕
防己,白蘚皮,苦參,刺蝟皮,黃連,玄明粉
〔升陽氣〕
升麻,乾葛
〔寬腸氣〕
蕎麥
〔消腸積〕
蕎麥(氣),雷丸(熱),谷蟲(食),硇砂(食),厚朴(濕)
〔殺腸蟲〕
雷丸,谷蟲,硇砂,厚朴,烏梅
〔涼腸血〕
石脂,地榆,槐角,槐花,刺蝟皮
〔破腸血〕
乾漆
〔解大腸毒〕
白頭翁,蝸牛,綠豆
白話文:
除腸濕
- 石鐘乳
除腸濕熱
- 防己
- 白蘚皮
- 苦參
- 刺蝟皮
- 黃連
- 玄明粉
升陽氣
- 升麻
- 乾葛
寬腸氣
- 蕎麥
消腸積
- 蕎麥(氣)
- 雷丸(熱)
- 谷蟲(食)
- 硇砂(食)
- 厚朴(濕)
殺腸蟲
- 雷丸
- 谷蟲
- 硇砂
- 厚朴
- 烏梅
涼腸血
- 石脂
- 地榆
- 槐角
- 槐花
- 刺蝟皮
破腸血
- 乾漆
解大腸毒
- 白頭翁
- 蝸牛
- 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