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241)
上編 (241)
1. 雉
(原禽)治蟻瘻下痢,然終有毒害人。
雉(專入心,兼入胃):由異氣所感,靈蛇所變,不得山川之氣,遂其飛騰;則得滄溟之氣,恣其吞吐,是與虹蜺出沒無異。
時珍云:「雉屬離,雞屬巽。故凡雞煮則冠變,雉煮則冠紅,飛必先鳴,食多蟲蟻。此雖食品之貴食,可補中益土(雉應胃土),及治蟻瘻下痢,然終性熱有毒。」
故書言其八九兩月可食,春夏不可食者,以其雉食蟲蟻,及與蛇交,變化有毒也。發痔、發瘡、發痢,與家雞子同食,令人發疰、周身疼痛者,謂其雉食蟲蟻有毒,兼性暴烈有火也。
但書既言發痢、發痔,而書又曰可治蟻瘻與痢,亦以雉素好食蟻,故可以制蟻瘻而治其毒耳。
白話文:
雉這種鳥(主要作用於心臟,也作用於胃)。因為感受到不同的氣而產生,據說是靈蛇變成的。牠沒有吸收山川的靈氣,所以可以自在飛翔,反而吸收了海洋的氣息,恣意地吞吐,這和彩虹出現消失的道理是一樣的。李時珍說,雉屬於「離」卦,雞屬於「巽」卦,所以雞煮熟後雞冠會變色,雉煮熟後雞冠會變紅。雉鳥飛行前一定會先鳴叫,牠們吃很多蟲和螞蟻。雖然雉是食物中的珍品,可以補中益氣、滋養脾胃(雉對應脾胃的土),也可以治療因螞蟻侵蝕導致的瘻管和下痢。但雉的屬性終究偏熱且帶有毒性。
古書上說,雉在農曆八、九月可以食用,春夏不宜食用,是因為雉吃了蟲蟻,又與蛇交配產生變化,導致身體有毒。食用後會引發痔瘡、瘡瘍和痢疾。如果與雞蛋同時食用,會使人發病,導致全身疼痛,這是因為雉吃了帶毒的蟲蟻,加上本身屬性暴烈,帶有火氣。但書中既然說會引發痢疾和痔瘡,又說可以治療因螞蟻侵蝕導致的瘻管和下痢,這是因為雉平時喜歡吃螞蟻,所以可以用來制伏因螞蟻造成的瘻管,並治療其毒性。
2. 雁
(水禽)通利血氣。
雁(專入肺,兼入肝腎)。狀考之,時珍謂有蒼白二種。今人以白而小者為雁,大者為鴻,蒼者為野鵝,亦曰鴚鳥。爾雅謂之鵱鷜也。雁有四德:寒則自北而南,止於衡陽;熱則自南而北,歸於雁門,其信也。飛則有序,而前鳴後和,其禮也。失偶不再配,其節也。夜則群宿而一奴巡更,晝則銜蘆以避繪繳,其智也。而捕者豢之為媒,以誘其類,是則一愚矣。故雁謂之信鳥,人不宜食。道家謂之天厭。味甘氣平,其性通利血氣,故能補癆瘦,逐風攣。(取肉炙熟以貼。)多服長毛髮生須,久服壯筋骨助氣。昔黃帝制指南,於雁脛骨空中制針,取其能定南北,但覓之不易。後人於鯉魚腦中制之,以其性專伏土,定南北不移,可定水土之方向也。(今又傳用午時稻花水煮,子時荷花水煮以定南北。)取雁,南來時瘦不可食,北向時乃肥,可取之。
白話文:
雁這種水禽,能夠疏通血氣。
雁主要作用於肺,也兼入肝和腎。李時珍考證說雁有蒼色和白色兩種。現在的人把白色體型小的叫做雁,體型大的叫做鴻,蒼色的叫做野鵝,也叫鴚鳥。《爾雅》則稱之為鵱鷜。雁有四種美德:寒冷時從北方飛到南方,停留在衡陽;炎熱時從南方飛回北方,回到雁門,這是守信的表現;飛行時有秩序,前面的叫,後面的和,這是守禮的表現;失去伴侶就不再尋找配偶,這是有節操的表現;晚上群體休息,有一隻負責巡邏守夜;白天則啣著蘆葦來躲避用絲線拴住箭的捕捉,這是具有智慧的表現。但捕捉的人卻飼養雁來作為誘餌,引誘同類,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所以雁被稱為守信用的鳥,人不應該吃它,道家認為這是天神所厭惡的。雁的味道甘甜,性情平和,它的性質是疏通血氣的,所以能夠補虛損、消除瘦弱,驅逐風濕引起的肢體彎曲(可以將雁肉烤熟後貼在患處)。多吃可以使毛髮生長,長出鬍鬚,長期服用能強壯筋骨、增強氣力。過去黃帝製造指南針,是用雁的脛骨中的空隙製成針,因為它能辨別南北方向,但這種方法不容易找到材料,後來的人用鯉魚的腦髓來製作,因為它性情專注於伏在泥土中,辨別南北方向不會偏移,可以確定水土的方向(現在又傳說用午時的稻花水煮,或用子時的荷花水煮來確定南北方向)。抓雁的時候,南飛來的雁因為比較瘦弱,不可以食用,北飛的雁才肥碩,可以捕捉來食用。
3. 鵝
(水禽)膩滯壅發之品。
鵝(專入脾,兼入肝肺)。肉按書有言:味甘性平,有言味辛性涼,有言氣味俱厚而毒,有言服則解熱解毒,有言服則發風發瘡發毒。持論不同,臆見各一。究之:味甘不補,味辛不散,體潤而滯,性平而涼。人服之,則可以解五臟之熱;及於服丹之人,最宜者,因其病屬體實氣燥,得此甘平以解之也。煮汁能止渴者,以其肉多肥膩而壅,不渴之意也!發風發瘡發毒,因其病多濕熱,得此濕勝氣壅,外發熱出者意也。是以鵝體之潤,在膏與臎(臎即鵝尾之肉),可以潤皮膚而合面脂,灌孔耳而治卒聾,塗皺裂而消癰毒。在涎,可以入喉而治谷芒,一皆體潤和燥之力。
即卵氣味甘溫,可以補中益氣,而猶有多食發疾之戒,非性屬膩滯,曷為其有是乎?血兼熱飲,可治血膈吐逆不食病根,非是以血引血之意乎?血與毛可治射工之毒。(異物志云:邕州蠻人選鵝腹毳毛為衣被絮,柔暖而性冷,嬰兒尤宜之,能闢驚癇。)非鵝能食此蠱,以物制物之意乎?(弘景曰:東川多溪毒,養鵝以闢之。又曰:鵝未必食射工,蓋以威相制耳。禽經云:鵝飛則蜮沉,蜮即射工也。)屎可以治小兒鵝口瘡(自內生出可治,自外生入不可治。治用食草白鵝下清糞濾汁,入沙糖少許搽之;或用雄雞糞眠倒者燒灰,入麝香少許搽之,並效),及敷蛇咬之毒,非藉穢以入穢解毒之意乎?膽可以解熱毒痔瘡。(白鵝膽二三枚取汁,入熊膽二分,片腦半分,研勻。磁器密封,勿令泄氣。用則手指塗之,立效。)非其鵝性不溫,而膽亦能潤燥之意乎?凡此所見治略,皆有義存,不可僅執是溫是冷之說,以致忘其主腦也。(藏器曰:蒼鵝食蟲,主射工毒為良;白鵝不食蟲,止渴為勝。)
白話文:
鵝,這種水禽類的肉,屬於容易使人感到黏膩、阻滯、壅塞的食物。
鵝(主要歸脾經,也入肝、肺經)。關於鵝肉的性味,書上記載各異,有的說味甘性平,有的說味辛性涼,有的說氣味濃烈且帶毒性,有的說吃了能解熱解毒,有的又說吃了會引發風疾、瘡瘍、毒瘡。大家的說法不一,各有各的見解。我認為,鵝肉味甘但沒有補益作用,味辛也沒有疏散的功效,質地滋潤但易使氣機阻滯,性質平和偏涼。人吃了可以清除五臟的熱氣,特別適合那些服用丹藥導致身體實熱、氣機燥熱的人,因為鵝肉的甘平特性正好能緩解這些情況。鵝肉煮汁可以止渴,是因為鵝肉肥膩,使人不易感到口渴。至於說鵝肉會引發風疾、瘡瘍、毒瘡,是因為人體內多有濕熱,吃了鵝肉這種濕性重的食物,就會導致濕邪更盛,氣機壅塞,熱毒外發。鵝的滋潤之性,主要體現在它的脂肪和尾部的肉(鵝尾巴上的肉),這些可以滋潤皮膚,可以做成面脂,可以滴入耳孔治療突然發生的耳聾,可以塗抹在皮膚皺裂處,也可以消除癰腫毒瘡。鵝的唾液可以治療卡在喉嚨裡的穀芒,這些都是利用鵝肉滋潤和燥的特性。
鵝蛋的氣味甘溫,可以補中益氣,但仍有吃多了會導致疾病的告誡,這並非是因為它性質黏膩阻滯造成的嗎?鵝血趁熱喝,可以治療血膈、嘔吐、食慾不振等病,難道不是利用血來引導血嗎?鵝血和鵝毛可以治療射工蟲的毒(《異物志》記載,邕州的蠻人選用鵝腹部的絨毛來做衣服被褥的填充物,柔軟溫暖又性涼,特別適合嬰兒使用,能辟除驚風癇症。)難道不是鵝能吃這種蠱蟲,以物制物嗎?(陶弘景說,東川地區溪水多毒,養鵝可以辟除這種毒。又說,鵝未必會吃射工蟲,大概是以氣勢威懾射工蟲而已。《禽經》記載,鵝飛起來,射工蟲就會沉入水中。射工蟲就是蜮。)鵝糞可以治療小兒鵝口瘡。(從內部生出的鵝口瘡可以治療,從外部感染的鵝口瘡則無法治癒。治療方法是用吃草的白鵝拉出的清糞汁,過濾後加入少許砂糖塗抹。也可以用雄雞糞中睡倒的一塊燒成灰,加入少許麝香塗抹,都有效果。)還可以敷蛇咬傷的毒,難道不是藉助污穢之物來引導毒素,以毒攻毒嗎?鵝膽可以解除熱毒引起的痔瘡。(取二三個白鵝膽汁,加入少量熊膽和冰片,研磨均勻,用瓷器密封,防止漏氣。使用時用手指塗抹患處,效果很好。)難道不是因為鵝的性味不溫,而且膽汁也能夠潤燥嗎?以上所見的治療方法,都有其道理,不能只執著於鵝肉是溫還是涼的說法,而忘記了它的主要作用。(陳藏器說,青鵝吃蟲,對於治療射工蟲的毒效果好;白鵝不吃蟲,止渴的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