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239)
上編 (239)
1. 花生
(蔓草)舒脾潤肺。
花生(專入脾肺):味甘而辛,體潤氣香,性平無毒。按書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潤肺,果中佳品,誠佳品也。然云炒食無害,論亦未周。蓋此氣味雖純,既不等於胡桃肉之熱,復不類烏芋菱角之涼,食則清香可愛,適口助茗,最為得宜。第此體潤質滑,施於體燥堅實則可;施於體寒濕滯,中氣不運,恣啖不休,保無害脾滑腸之弊乎?仍當從其體氣以為辨別,則得之矣。
白話文:
花生,它能舒緩脾臟、滋潤肺部。
花生主要作用於脾和肺。味道甘甜而帶有辛味,質地潤澤,氣味香濃。屬性平和沒有毒性。根據書上記載,這種香氣可以舒緩脾臟,辛味則能滋潤肺部,是果實中的佳品,確實是好東西。然而,書上說炒熟了吃沒有壞處,這個論點還不夠全面。因為花生的氣味雖然純淨,但既不像核桃肉那樣燥熱,也不像荸薺菱角那樣寒涼。吃起來清香可口,適合搭配茶飲,是最佳的選擇。只是它質地潤滑,適合體質乾燥堅實的人食用。如果給體質虛寒、濕氣重、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毫無節制地大量吃,難道不會有傷害脾胃、導致腹瀉的弊病嗎?所以仍然應該根據個人的體質來區別對待,才能真正了解它的作用。
2. 烏芋
(水果)破肝腎堅積及毀銅器。
烏芋(專入肝腎大腸)。止一水果,(即荸薺。)何書皆言力能毀銅?(銅錢同烏芋嚼之,其錢即化。)破積攻堅,(金鎖丸中治五膈,用黑三稜者,即此物也。)止血,(大便下血,用荸薺搗汁大半鍾,好酒半鍾,空心溫服,三日見效。)治痢,(下痢赤白,五月五日取完好荸薺,
洗淨,於瓶中入好燒酒浸之,封固,遇患取一二枚細嚼,空心酒下。)住崩,(鳧茈一歲一個,燒存性,研末,酒服之。)擦瘡,(小兒口瘡,用此燒灰末滲。)解毒發痘,(痘瘡乾紫,不能起發,同地龍搗爛,入白酒釀紋服即起。)清聲醒酒,其效若是之多。蓋以味甘性寒,
則於在胸實熱可除,而諸實脹滿可消;體黑則以力善下行,而諸血痢血毒可祛。是以冷氣勿食,食則令人每患腳氣;熱嗽勿用,用則於人有集火氣之為害耳。
白話文:
荸薺,主要作用於肝、腎和大腸。它只是一種水果。(也就是荸薺。)許多醫書都說它能腐蝕銅器。(把銅錢和荸薺一起嚼,銅錢會立刻融化。)它能破除積聚的硬塊。(像金鎖丸中治療五種膈症,用到黑三稜,指的就是荸薺。)它能止血。(大便出血,用荸薺搗汁,取大半杯,加上半杯好酒,空腹溫服,三天就能見效。)它能治療痢疾。(拉紅白痢,在端午節取完整無損的荸薺,洗淨後放入瓶中,用好燒酒浸泡,密封。一旦發病,就取一兩顆細嚼,空腹用酒送服。)它能止住崩漏。(鳧茈,也就是荸薺,一年只長一個,燒成炭,研成末,用酒送服。)可以擦治瘡瘍。(小孩口瘡,用荸薺燒成的灰末塗抹。)能解毒、促進痘疹發出。(痘瘡呈乾紫,無法順利發出時,和地龍一起搗爛,加入白酒釀紋服用,痘疹就能順利發出。)它還能清亮聲音、解酒。它的功效如此之多,是因為它味甘性寒,能消除胸部的實熱,能消散各種脹滿的硬塊。它的外表是黑色的,所以它具有向下疏通的力量,能去除各種血痢和血毒。因此,體質寒涼的人不要吃,吃了容易得腳氣病。熱性咳嗽的人不要用,用了容易使體內火氣聚集。
3. 橘穰
(山果)生痰助氣解熱。
橘穰(專入肺胃):與皮,共屬一物,而性懸殊。橘皮味辛而苦,而橘穰則變味甘而酸也。皮有散痰開痰理氣之功,而穰則更助痰作飲,及有滯氣之害也。
(進賢縣胥簡章之女秀英,忽氣喘促至極,眼翻手握,已有莫主之勢。繡診其脈,右關浮滑而弦,知有痰氣與寒內結。姑以老薑取汁先投,不逾時而胸即開,氣即平。後詢其故,知食橘穰起也。)
至書有言能治消渴、開胃,併除胸中膈氣,此為內熱亢極,胃氣不寒者而言。若使水虧脾弱,發為咳嗽,而日用此恣啖,保無生痰助氣之弊乎?今之虛癆好食此物,類多受害,人特習而不察耳。但用蜜煎作果佳。
白話文:
橘瓤(主要作用於肺和胃)。它和橘皮,本來是同一顆果實的一部分,但是性質卻大不相同。橘皮味道辛辣又苦,而橘瓤的味道卻變成甘甜和酸澀。橘皮有散痰、開痰、理氣的功效,但是橘瓤反而會助長痰液生成,導致產生痰飲,以及氣滯的壞處。(江西進賢縣胥簡章的女兒秀英,突然氣喘得非常嚴重,眼睛上翻、手緊握,看起來已經快要不行了。醫生診斷她的脈象,發現右關脈浮滑且弦,知道是有痰氣和寒邪在體內相互凝結。於是先用老薑取汁給她服用,不到一會兒,胸悶的狀況就解開了,氣息也平穩了。之後詢問她原因,才知道是因為吃了橘瓤引起的。)古書上說橘瓤可以治療消渴症、開胃、去除胸中的膈氣,這指的是體內熱氣過於旺盛,胃氣沒有寒邪的人。如果本身是身體缺水、脾胃虛弱,導致咳嗽,還每天大量吃橘瓤,肯定會產生痰多和助長氣逆的壞處。現在很多體虛勞損的人喜歡吃橘瓤,大多因此受到損害,只是人們習慣了而不去注意罷了。但是用蜂蜜煎煮橘瓤做成果脯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