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下編 (3)
下編 (3)
1. 脾
(足太陰己土)
土有長養萬物之能。脾有安和臟腑之德。取脾味甘配土。理適相合。(凡藥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脾與胃相表裡。胃為戊土。脾為己土。)是以古之治脾。每借土為比喻。蓋謂脾氣安和。則百病不生。脾土缺陷。則諸病叢起。(張元素曰。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
所勝平之。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營散。谷消則衛亡。神無所居。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氣和。營衛乃行。長有天命。)經曰。土不及則卑監。當補之培之。治當用以白朮之苦以補其缺。(土虧宜補。經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然有寒痰與食凝結胸口。滯而不消。則術又當暫停。如寒則有宜於乾薑生薑。痰則宜於半夏。滯則宜於砂仁白蔻木香之類。使猶用以白朮。不更以增其滯乎?(亦有補散兼施。但須看其邪氣微甚以酌因應權變之宜。)火氣內結而土燥涸不潤。則土當以水制。(土燥宜潤。)如地黃山藥枸杞甘草之類。
(經曰。以甘補之。)使猶用以白朮。不更以增其燥乎?脾濕滑而不固。而症見有泄瀉。則土當以澀制。(土滑宜宣。)如蓮子。芡實肉豆蔻之類。使徒用以白朮。不更使脫難免乎?(白朮當兼澀藥同投。)土受偶爾寒濕不伸。而症見有嘔吐噁心心痛。則土當以疏泄。(土滯宜宣。
)如木香甘松藿香菖蒲大蒜紅豆蔻胡荽之類。使猶用以白朮。不更以增其窒乎?(亦有白朮與諸散藥同用。須看邪微甚以分先後治法。)土因濕熱內蒸。而症見有溺閉便秘腳痛惡毒等症。則土當以清解。(土雜宜清。)如白蘚皮薏苡仁木瓜蚯蚓紫貝皂白二礬商陸郁李之類。使猶用以白朮。
不更以增其熱乎?若使水勝於熱。而症見有腫脹溺澀。日久必有浸淫傾覆之害。則治當以滲投。如茯苓芡實澤蘭扁豆山藥浮萍鴨肉鯽魚之類。使或用以白朮。其何以止傾蕩之勢乎?土因寒氣栗烈而凍。而症見有四肢厥逆不解。則藥當以熱投。(土寒而濕。)如附子肉桂乾薑之類。
使僅用以白朮。其何以除寒厥之症乎。(如四逆湯姜附湯之類。)至於土敦而厚。土高而阜。是為熱實內結。宜用苦寒以下。(土高土厚而下宜削。)如枳實大黃朴硝之類。(經曰。以苦瀉之。)使猶用以白朮。不更使敦而至腹滿莫救。使阜而致喘逆殆甚乎?脾土既虧。生氣將絕。
是猶土崩而解。治當用以升固。(土崩而固。)如參耆白朮甘草升麻之類。(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使僅用以白朮。而不合以參耆以為升補。其何以固崩解之勢乎?(如補中益氣湯之類。)凡此雖非以補為要。而補脾之理。無不克寓。要使土氣安和。不寒不熱。不燥不濕。
不升不降。不厚不薄。則於臟氣適均。又奚必拘拘於所補為是而以不補為非哉?是可只其用補之妙法耳。經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如白朮之類。)脾欲緩。(舒和意。)急食甘以緩之。(如甘草之類。)以甘補之。(甘緩脾。故以甘為補。)以苦瀉之。(苦燥濕、故以苦為瀉。
)
〔補脾氣〕
白朮
〔緩脾氣〕
炙甘草,合歡皮
〔健脾〕
白朮,白蔻,砂仁,肉豆蔻,蓮子
〔溫脾〕
龍眼,大棗,荔枝,犬肉,牛肉,飴糖,熟蜜
〔潤脾〕
山藥,黃精,羊肉,人乳,豬肉
〔醒脾氣〕
木香,甘松,藿香,菖蒲,大蒜,紅豆蔻,胡荽
〔寬脾氣〕
烏藥,藿香,神麯
〔升脾氣〕
蒼朮
〔消脾氣〕
山楂,橘皮,郁李,神麯,薑黃
〔破脾氣〕
枳實,郁李
〔斂脾氣〕
木瓜
〔散脾濕〕
蒼朮,松脂,蒼耳子,防風,厚朴,排草
〔散脾濕痰〕
半夏,橘皮,神麯,石菖蒲
〔吐脾濕熱痰〕
白礬,皂礬
〔燥脾濕〕
白朮,蛇床子,密陀僧,松脂,石灰,橘皮,蕪荑,伏龍肝,蒼朮,紅豆蔻,川椒,鯉魚
〔燥脾濕痰〕
烏尖附,附子,乾薑
〔滲脾濕〕
茯苓,芡實,澤蘭,扁豆,山藥,浮萍,鴨肉,鯽魚
〔清脾濕痰〕
白蘚皮,薏苡仁,木瓜,蚯蚓,紫貝,皂礬,白礬,商陸,郁李
〔清脾熱〕
石斛,白芍,竹葉
〔瀉脾火〕
石斛,白芍
〔降脾痰〕
白礬,皂礬,射干,密陀僧
〔消脾積〕
砂仁,木香,使君子,山楂,神麯,阿魏,橘皮
〔殺脾蠱〕
松脂,使君子,蕪荑,雄黃,萹蓄,紫貝,蚯蚓,皂礬,白礬,阿魏,烏梅,百草霜,蒼耳子,密陀僧,石灰
〔溫脾血〕
蟲白蠟,伏龍肝,百草霜,天仙藤
〔涼脾血〕
射干
〔破脾血〕
郁李仁,紫貝,薑黃,蓮藕,皂礬,蚯蚓
〔止脾血〕
百草霜,石灰
〔解脾毒〕
蚯蚓,射干,白礬
白話文:
脾臟
脾臟就像大地一樣,有滋養萬物的能力,它能讓身體各個臟腑都和諧安穩。中醫認為脾的味道是甘甜的,屬性為土,這與它的功能很相配。一般來說,藥材顏色黃、味道甘甜、氣味芳香、屬性為土的,都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脾和胃是互相表裡的關係,胃屬性為陽土(戊土),脾屬性為陰土(己土)。
古代治療脾的疾病時,常常會用土來比喻。因為脾氣平和,身體就不容易生病;如果脾臟功能虛弱,各種疾病就會接踵而來。張元素說過:「五臟之間要互相平衡,一個臟腑不平衡,就要用能剋制它的東西來平衡。」所以說:「能消化食物,身體就強盛;不能消化食物,身體就會衰弱。水液代謝不好,營養就會散失;食物不能消化,身體的防禦能力就會下降,精神也會無所依歸。所以,血不能不滋養,防禦能力也不能不溫養,只有血溫和氣調,營養和防禦能力才能正常運行,人才能健康長壽。」
經典醫書說,如果脾土功能不足,就會顯得卑下衰弱,這時就要補養它,用白朮這種帶點苦味的藥材來彌補它的不足。(脾土虛弱應該補養,經典醫書也說過,脾怕濕,所以要用苦味的藥材來燥濕。)
但如果胸口有寒痰或食物積滯,不能順利消化,這時就不能用白朮了,應該暫停。如果偏寒,就應該用乾薑、生薑等來溫散;如果偏痰,就應該用半夏來化痰;如果偏積滯,就應該用砂仁、白蔻、木香等來疏通。如果這時還用白朮,不是會增加積滯嗎?(有些情況下可以補和散同時使用,但要看邪氣的輕重來調整。)如果體內有火氣,使脾土乾燥不滋潤,這時就應該用水來滋潤它,可以用地黃、山藥、枸杞、甘草等藥材。(經典醫書說,要用甘甜的藥材來補養。)如果這時還用白朮,不是會增加乾燥嗎?如果脾臟太濕滑而不固澀,出現腹瀉等症狀,這時就應該用澀味的藥材來固澀,可以用蓮子、芡實、肉豆蔻等藥材。如果這時只用白朮,不是會讓滑脫更嚴重嗎?(白朮應該和固澀的藥材一起使用。)如果脾土偶爾受到寒濕影響,導致不舒暢,出現嘔吐、噁心、心痛等症狀,這時就應該用疏通的藥材,比如木香、甘松、藿香、菖蒲、大蒜、紅豆蔻、胡荽等。如果這時還用白朮,不是會讓氣機更加阻塞嗎?(有些情況下白朮可以和疏通的藥材一起用,但要看邪氣的輕重來調整。)
如果體內濕熱過重,導致小便不利、便秘、腳痛、長瘡等症狀,這時就應該用清熱解毒的藥材,比如白蘚皮、薏苡仁、木瓜、蚯蚓、紫貝、皂礬、商陸、郁李等。如果這時還用白朮,不是會增加熱邪嗎?如果體內水液過盛,導致水腫、小便不暢,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身體機能的衰敗,這時就應該用利水的藥材,比如茯苓、芡實、澤蘭、扁豆、山藥、浮萍、鴨肉、鯽魚等。如果這時還用白朮,怎麼能阻止水液的泛濫呢?如果脾土因為寒冷而凍結,導致四肢冰冷,這時就應該用溫熱的藥材,比如附子、肉桂、乾薑等。如果只用白朮,怎麼能驅散寒冷呢?(比如四逆湯、姜附湯等)。
如果脾土過於敦厚,導致體內熱邪積聚,這時就應該用苦寒的藥材來攻下,比如枳實、大黃、朴硝等。(經典醫書說,要用苦味的藥材來瀉熱。)如果這時還用白朮,不是會使脾土更加厚重,導致腹脹難以消除嗎?如果脾土過於高聳,導致氣喘,豈不是更危險?
如果脾土功能嚴重虛損,生機衰退,就像土崩瓦解一樣,這時就應該用升提固攝的藥材,比如人參、黃耆、白朮、甘草、升麻等。(經典醫書說,脾喜歡舒緩,所以要用甘甜的藥材來緩解。)如果只用白朮,不用人參、黃耆來補氣升提,怎麼能穩固脾土呢?(比如補中益氣湯)。
以上這些方法,雖然不只是為了補脾,但都包含了補脾的道理。關鍵是要使脾土之氣平和,不寒不熱、不燥不濕、不升不降、不厚不薄,這樣才能讓臟腑的氣機調和。又何必拘泥於一定要補,而不補就錯呢?這些方法只是說明運用補法要靈活,經典醫書說,脾怕濕,所以要用苦味的藥材來燥濕(如白朮等);脾喜歡舒緩,所以要用甘甜的藥材來緩解(如甘草等);用甘甜的藥材來補養(甘甜能緩解脾的緊張,所以用甘甜來補);用苦味的藥材來瀉熱(苦味能燥濕,所以用苦味來瀉)。
補脾氣的藥材:白朮 緩脾氣的藥材:炙甘草、合歡皮 健脾的藥材:白朮、白蔻、砂仁、肉豆蔻、蓮子 溫脾的藥材:龍眼、大棗、荔枝、狗肉、牛肉、麥芽糖、熟蜂蜜 潤脾的藥材:山藥、黃精、羊肉、人乳、豬肉 醒脾氣的藥材:木香、甘松、藿香、菖蒲、大蒜、紅豆蔻、胡荽 寬脾氣的藥材:烏藥、藿香、神麴 升脾氣的藥材:蒼朮 消脾氣的藥材:山楂、橘皮、郁李、神麴、薑黃 破脾氣的藥材:枳實、郁李 斂脾氣的藥材:木瓜 散脾濕的藥材:蒼朮、松脂、蒼耳子、防風、厚朴、排草 散脾濕痰的藥材:半夏、橘皮、神麴、石菖蒲 吐脾濕熱痰的藥材:白礬、皂礬 燥脾濕的藥材:白朮、蛇床子、密陀僧、松脂、石灰、橘皮、蕪荑、伏龍肝、蒼朮、紅豆蔻、川椒、鯉魚 燥脾濕痰的藥材:烏尖附子、附子、乾薑 滲脾濕的藥材:茯苓、芡實、澤蘭、扁豆、山藥、浮萍、鴨肉、鯽魚 清脾濕痰的藥材:白蘚皮、薏苡仁、木瓜、蚯蚓、紫貝、皂礬、白礬、商陸、郁李 清脾熱的藥材:石斛、白芍、竹葉 瀉脾火的藥材:石斛、白芍 降脾痰的藥材:白礬、皂礬、射干、密陀僧 消脾積的藥材:砂仁、木香、使君子、山楂、神麴、阿魏、橘皮 殺脾蠱的藥材:松脂、使君子、蕪荑、雄黃、萹蓄、紫貝、蚯蚓、皂礬、白礬、阿魏、烏梅、百草霜、蒼耳子、密陀僧、石灰 溫脾血的藥材:蟲白蠟、伏龍肝、百草霜、天仙藤 涼脾血的藥材:射干 破脾血的藥材:郁李仁、紫貝、薑黃、蓮藕、皂礬、蚯蚓 止脾血的藥材:百草霜、石灰 解脾毒的藥材:蚯蚓、射干、白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