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206)

回本書目錄

上編 (206)

1. 毒物

凡藥沖淡和平,不寒不熱,則非毒矣!即或秉陽之氣為熱,秉陰之氣為寒,而性不甚過烈,亦非毒矣!至於陰寒之極,燥烈之甚,有失沖淡和平之氣者,則皆為毒。然毒有可法制以療人病,則藥雖毒,而不得以毒稱。若至氣味燥迫,並或純陰無陽,強為制伏,不敢重投者,則其為毒最大,而不可以妄用矣!

如砒霜、硇砂、巴豆、鳳仙子、草烏、射罔、鉤吻,是熱毒之殺人者也。水銀、鉛粉、木鱉、蒟蒻,是寒毒之殺人者也。蓖麻、商陸、狼牙,是不寒不熱,性非沖和,寓有辛毒之氣,而亦能以殺人者也。然繡竊謂醫之治病,凡屬毒物,固勿妄投,即其性非毒烈,而審症不真,辨脈不實,則其為毒最大,而不可以救矣!

況毒人之藥,人所共知,人尚知禁,若屬非毒,視為有益,每不及防。故余竊見人病,常有朝服無毒之藥,而夕見其即斃者,職是故也。因附記以為妄用藥劑一戒。

白話文:

一般來說,藥物如果能調和、平和,不偏寒也不偏熱,就不算是毒藥。即使藥性帶有陽氣而偏熱,或帶有陰氣而偏寒,但只要藥性不是太過猛烈,也不算是毒藥。至於那些藥性陰寒到極點,或燥熱到極點,失去調和、平和之氣的藥物,就都屬於毒藥。然而,有些毒藥可以用特殊方法處理來治療疾病,這樣即使藥物本身有毒,也不能稱之為毒藥。如果藥物的氣味太過燥烈,甚至純陰無陽,必須強力壓制,不敢大量使用,那麼這種藥的毒性就非常大了,絕對不能隨意亂用!例如砒霜、硇砂、巴豆、鳳仙子、草烏、射罔、鉤吻,這些是屬於熱性毒藥,會使人喪命;水銀、鉛粉、木鱉、蒟蒻,這些是屬於寒性毒藥,也會使人喪命;蓖麻、商陸、狼牙,這些藥性不寒也不熱,但本性不是平和的,含有辛辣的毒性,也同樣會使人喪命。

我認為,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凡是屬於毒性的藥物,當然不能亂用。即使藥性不屬於猛烈毒藥,如果診斷病情不確實,把脈不精確,那麼藥物的危害性也會變得非常大,甚至無法救治。何況那些人們都知道有毒的藥,大家都知道要避免使用。反而是那些不被認為有毒,甚至被視為有益的藥物,人們往往不加防範。所以我常常看到有些病人早上吃了無毒的藥,晚上就暴斃身亡,就是這個原因。因此,我特別附上這段文字,提醒大家要謹慎用藥,不要隨意亂來!

2. 鳳仙子

(毒草)攻堅破硬拔毒

鳳仙子(專入腎)。又名急性子。是俗所謂金鳳花子是也。其性急猛異常。味苦氣溫。小毒。凡人病患頑痰積塊。噎膈骨鯁。服之立刻見效。以其氣味急迫。能於骨穴堅硬處所。極力搜治。是以勝金丹用之以治狂癡。取其急領砒毒吐泄。同砒以點牙疼。即落。同獨蒜搗汁以塗痞塊。

即消。(噎食不下。用鳳仙花子酒浸三宿。曬乾為末。酒丸綠豆大。每服八粒。溫酒下。不可多用。即急性子也。)加麝香阿魏尤捷。投子以煮硬肉。即爛。但此生不蟲蠹。蜂蝶不近。且多食則戟人喉。似非無毒。用之當細審量可耳。

白話文:

鳳仙子(主要作用於腎臟)。又名急性子,就是俗稱的金鳳花子。它的藥性非常急迫猛烈,味道苦澀,氣味溫熱,帶有小毒。凡是患有頑固的痰塊積聚、食道堵塞、魚刺卡喉等病症的人,服用後立刻就能見效。因為它的氣味急促,能深入骨骼堅硬之處,盡力搜刮治療,所以勝金丹用它來治療癲狂症,也是取其能快速引導砒霜毒素嘔吐排泄的功效。將它與砒霜一起點在牙痛處,牙痛馬上就能緩解。將它與獨頭蒜搗汁塗抹在腫塊上,腫塊就會消散。(如果出現噎住食物無法下嚥的情況,可以用鳳仙花子用酒浸泡三天,曬乾後磨成粉,再用酒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八粒,用溫酒送服,但不可多服,這就是急性子的用法。)加入麝香、阿魏,效果會更加迅速。將鳳仙花子投入煮硬肉的鍋中,肉很快就會燉爛。但是這種藥材生長時不會被蟲蛀蝕,蜜蜂蝴蝶也不靠近它,而且如果大量食用會刺激人的喉嚨,看來並非沒有毒性。使用時應仔細斟酌用量。

3. 巴豆

(喬木)祛臟腑沉寒,通大便寒結。

巴豆(專入腸胃)。辛熱大毒。據書所載,生猛熟緩。可升可降。能行能止。開竅宣滯,去臟腑沉寒,為斬關奪命之將。夫既能宣滯通竅,則藥能降能行。何書又言能升能止耶?此數字不無令人少疑。究之,書之所言降者,因有沉寒痼冷,積聚於臟,深入不毛,故欲去不能,不去不得。

非無辛熱迅利,斬關直入,掃除陰霾,推陳致新,亦安能盪滌而如斯哉?是即書之所謂能降能行者耳。至有久病溏泄,服升提澀藥而瀉反甚,脈滑而沉,是明脾胃久傷冷積凝氣所致。法當用以熱下,則寒去利止,而脈始得上升,是即所謂能升能止者是也。(時珍曰:一婦年六十餘,

溏泄五載,犯生冷油膩肉食即作痛。服升澀藥瀉反甚,脈沉而滑。此乃脾胃久傷,積冷凝滯。法當以熱下之,用蠟匱巴豆丸五十粒。服一二日不利而愈。自是每用治泄痢,愈者近百人耳。)夫醫理玄遠,變化靡盡,在人引伸觸類,毋為書執,則用藥不岐。即如大黃?亦屬開閉通便之品。

然惟腑病多熱者最宜。若以臟病多寒而用大黃通利,不亦自相悖謬乎?(故仲景治傷寒傳裡多熱者,多用大黃。東垣治五積屬臟者,多用巴豆,與大黃同服,反不瀉人。)故曰:誤用有推牆倒壁之虞,善用有戡亂調中之妙。元素曰:世以治酒病膈氣,而以巴豆辛熱,通開腸胃鬱熱。

(巴豆稟火烈之氣。)第鬱結雖通,血液隨亡,其陰虧損傷,寒結胸膈,小兒疳積,用之不死亦危。奈何庸人畏大黃而不畏巴豆,以其性熱劑小耳。試以少許輕擦皮膚,須臾發泡,況下腸胃,能無潰灼熏爛之患乎?即有急症,不得已而用之。(汪昂曰:纏喉急痹,緩治則死,

用解毒丸,雄黃一兩,鬱金一錢,巴豆十四粒去皮油,為丸。每用五分,津嚥下。雄黃破結氣,鬱金破惡氣,巴豆下稠涎。然系厲劑,不可輕用。或用紙捻蘸巴豆油,燃火刺喉。或搗巴豆綿裹,隨左右納鼻中,吐出惡涎紫血即寬。)壓去其油,取霜少許入藥可也。(時珍曰:

巴豆緊小者為雌,有稜及兩頭尖者是雄,雄者更峻耳。用之得宜,皆有功力。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或用殼,用仁,用油。生用,炒用,醋煮燒存性用。研去油,名巴霜。芫花為使,畏大黃黃連涼水。(中其毒者,以此解之,或黑豆綠豆汁亦佳。)得火良。

白話文:

巴豆是一種喬木的果實,它具有去除臟腑深層寒氣,疏通大便寒結的功效。

巴豆(特別作用於腸胃)。味道辛辣,性大熱,毒性很強。據書上記載,生用藥性猛烈,熟用則藥性緩和。它既能使藥性上升,也能使藥性下降,既能使藥性運行,也能使藥性停止。能開竅通滯,去除臟腑深層的寒氣,是能攻堅破敵、迅速取勝的藥物。既然它能宣通滯塞、開通竅道,使藥性下降運行,為什麼書上又說它能使藥性上升、停止呢?這些說法不免讓人有些疑惑。仔細探究,書上所說的能使藥性下降,是因為體內有深層的寒冷積聚在臟腑,已經深入到難以到達的地方,所以想要去除卻無法去除,不得不使用辛熱、迅速、能攻堅破敵的藥物,直接進入病灶,掃除陰霾,推動新陳代謝,才能清除這些深層的寒邪。這就是書上所說的能使藥性下降運行的意思。至於有些久病泄瀉的人,服用升提收澀的藥物反而導致泄瀉更嚴重,並且脈象滑而沉,這是明顯由於脾胃長期受損,寒冷積聚、氣機凝滯所導致。這種情況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攻下,才能去除寒邪,停止泄瀉,使脈象恢復上升的狀態。這就是所謂能使藥性上升停止的意思。(李時珍說:曾經有一個六十多歲的婦人,泄瀉了五年,吃了生冷油膩的肉食就會腹痛,服用升提收澀的藥物反而泄瀉更嚴重,脈象沉而滑,這是由於脾胃長期受損,寒冷積聚、氣機凝滯導致。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攻下。用蠟裹著巴豆做成藥丸,吃了五、六十粒,一兩天后泄瀉就停止了。從此以後,每次用這個方法治療泄瀉痢疾,治癒的人將近一百個。)醫理深奧玄妙,變化無窮,需要人們觸類旁通,不要被書本上的文字所束縛,這樣用藥才不會出現偏差。就像大黃這種藥,也是開泄閉塞、疏通大便的藥物。然而,它最適合腸道疾病、多是熱證的情況。如果用於臟腑疾病、多是寒證的情況,卻用大黃來通利大便,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張仲景治療傷寒病,傳入內裡、多是熱證的情況,大多使用大黃。李東垣治療五積病,屬於臟腑的,大多使用巴豆,和黃連一起服用,反而不會讓人腹瀉。)所以說,誤用巴豆,會有推牆倒壁的危險,善用巴豆,卻有平定禍亂、調理中焦的功效。李元素說:世人用巴豆來治療飲酒導致的疾病、胸膈氣滯,是因為巴豆性辛熱,能疏通腸胃的鬱熱。(巴豆秉承火的猛烈之氣。)但是,鬱結雖然疏通了,血液也隨之消耗,會導致陰虧損傷,寒氣凝結在胸膈。小兒疳積,使用巴豆,即使不死也會有生命危險。為什麼庸醫害怕大黃,卻不怕巴豆呢?是因為巴豆性熱,用量很少。可以試著用少量巴豆輕輕擦拭皮膚,很快就會起水泡,更何況是下入腸胃,難道不會有潰爛、燒灼的危害嗎?即使有急症,迫不得已需要使用巴豆。(汪昂說:喉嚨急痹,如果緩慢治療就會死亡,可以用解毒丸,雄黃一兩,鬱金一錢,巴豆十四粒去皮油,做成藥丸,每次用五分,用津液吞服。雄黃能破除結氣,鬱金能破除惡氣,巴豆能排除稠厚的痰涎。但是這藥性猛烈,不可輕易使用。或者用紙捻沾上巴豆油,點燃後刺喉嚨,或者把搗爛的巴豆用棉花包裹,塞入左右鼻孔,吐出惡涎紫血,就會寬緩。)將巴豆的油脂擠壓去除,取少許巴豆霜入藥也是可以的。(李時珍說:巴豆果實緊小的是雌性,有稜角或者兩頭尖的是雄性,雄性藥性更加峻猛。使用得當,都有功效。不去掉巴豆的膜會傷胃,不去掉巴豆的心會導致嘔吐。)或者用巴豆的殼,或者用巴豆的仁,或者用巴豆的油,或者生用,或者炒用,或者用醋煮後燒存性用,研磨去除油脂,叫做巴豆霜。芫花是它的藥引,它害怕大黃、黃連、涼水。(如果中毒,可以用這些藥物解毒,或者黑豆綠豆汁也可以。)巴豆遇火藥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