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202)

回本書目錄

上編 (202)

1. 牛蒡子

(隰草)清肺風熱

牛蒡子(專入肺)。又名惡實。又名鼠黏子。辛苦冷滑。今人止言解毒。凡遇瘡瘍癰腫痘疹等症。無不用此投治。然尤未繹其義。凡人毒氣之結。多緣外感風寒。營氣不從。逆於肉裡。故生癰毒。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氣下行。復能散風除熱。(深得表裡兩解之義。)是以感受風邪熱毒。

而見面目浮腫。咳嗽痰壅。咽間腫痛。瘡瘍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閉。痘瘡紫黑便閉等症。無不藉此表解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則中氣有損。且更令表益虛矣。至於脾虛泄瀉。為尤忌焉。實如葡萄而褐色。酒拌蒸。待有霜。拭去用。

白話文:

牛蒡子,是生長在潮濕地方的草本植物,主要功效是清除肺部的風熱。

牛蒡子又叫做惡實,也叫做鼠黏子。味道是辛辣、苦澀,性質寒冷而滑潤。現在的人只知道它能解毒,所以凡是遇到瘡瘍、癰腫、痘疹等症狀,都會使用它來治療,但還沒有深入了解它的原理。一般來說,人體毒氣的積聚,大多是因為外感風寒,導致身體的營養運行不順暢,逆行到肌肉裡面,所以產生癰腫毒瘡。牛蒡子味道辛辣又苦澀,既能使氣向下運行,又能驅散風邪、清除熱毒(能夠同時解決表面的風邪和內部的熱毒)。因此,對於感受風邪熱毒而出現的面部浮腫、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瘡瘍斑疹,以及一切有臭味的毒痧閉塞、痘瘡顏色紫黑且大便不通等症狀,都可以藉由它來疏散表邪、清除內熱。但是,牛蒡子性質寒冷又滑利,服用過多會損傷中焦脾胃之氣,而且會使身體表面的防禦能力更加虛弱。至於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更是要特別忌諱使用。牛蒡子果實像葡萄一樣呈褐色,通常會用酒拌過後蒸熟,等到表面出現白色霜狀物,擦拭掉之後再使用。

2. 金銀花

(蔓草)清肺熱解癰毒。

金銀花(專入肺)。經冬不凋,故又名忍冬。味甘性寒,無毒。諸書皆言補虛養血,又言入肺散熱,能治惡瘡腸澼、癰疽痔漏,為外利治毒通行要劑。按此似屬兩岐,殊不知書言能補虛者,因其芳香味甘,性雖入內逐熱,而氣不甚迅利傷損之意也。書言能養血者,因其毒結血凝,服此毒氣頓解,而血自爾克養之謂也。究之止屬清熱解毒之品耳。(確斷)是以一切癰疽等病,無不藉此內入,取其氣寒解熱,力主通利。至云能治五種屍疰,事亦不虛。(飛屍、遁屍、風屍、沉屍、屍疰,五疰病因不一,但此專主風濕內結為熱而言。)又按精要云:忍冬酒云治一切癰疽。

陋貧藥材難得,須用忍冬藤生取一把,以葉入砂盆研爛,入生餅子酒少許,稀稠得所,塗於四圍,中留一口泄氣。其藤止用五兩,木槌捶損,不可犯鐵。大甘草節生用一兩,同入砂瓶內,以水二盆,文武火慢煎至一盆,入無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數沸,去渣,分為三服,一日一夜吃盡。病勢重者,一日二劑,服至大小腸通利,則藥力到。

如謂久服輕身,延年益壽,不無過諛。凡古人表著藥功,類多如是,但在用藥者審認明確,不盡為藥治效所惑也。花與葉同功,其花尤妙。(江浙地方,以此代茶。)

白話文:

金銀花,它是一種蔓藤植物,主要作用是清除肺部的熱氣,並能解瘡毒。

金銀花(主要作用於肺部)。它冬天也不會凋零,所以又叫做忍冬。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性。許多醫書都說它能補虛養血,又說它能進入肺部散熱,能治療惡性瘡瘍、腸道疾病、癰疽、痔瘡等,是外用治療毒瘡,使身體氣血暢通的重要藥物。這裡似乎有兩種說法,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醫書說它能補虛,是因為它具有芳香的氣味和甘甜的味道,雖然性質是進入體內驅逐熱氣,但藥性並不是非常強勁,不會傷害身體。醫書說它能養血,是因為體內有毒素凝結,服用此藥後毒素會迅速消解,血液自然就能得到滋養。總的來說,它只是一種清熱解毒的藥物。(這是確定的結論)因此,所有癰疽等疾病,都經常使用它來治療,因為它性寒能解熱,主要作用是疏通氣血。至於說它能治療五種屍疰,這也是不虛假的。(飛屍疰、遁屍疰、風屍疰、沉屍疰、屍疰,這五種病的病因各不相同,但這裡主要是指風濕內結化熱而言)。另外根據《精要》記載,忍冬酒能治療一切癰疽。

如果藥材難以取得,可以用新鮮的忍冬藤一把,將葉子放入砂盆中研磨成泥,加入少許生餅子酒,攪拌成適當的稀稠度,塗在瘡瘍四周,中間留個口子透氣。忍冬藤用五兩,用木槌捶打使其破損,不要用鐵器。另外加入生甘草節一兩,一同放入砂鍋中,加入兩盆水,用文火慢慢煎煮至剩下一盆水時,再加入一大碗無灰的好酒,再次煎煮十幾次,去除藥渣,分成三份服用,一天一夜吃完。

病情嚴重的人,一天可以服用兩劑,一直服用到大小便暢通,就表示藥效已經發揮了作用。如果說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健,延年益壽,那就有些過於誇大了。古人記載藥物功效,大多如此,但用藥的人應該仔細辨別,不要被藥效的說法所迷惑。金銀花的花和葉都有相同的功效,其中花的效果更好。(江浙一帶的人,常常用金銀花來代替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