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95)
上編 (195)
1. 鶴蝨
(隰草)入肝除瘀凝滯殺蟲
白話文:
這種草藥能夠入肝經,清除瘀血和凝滯,並且具有殺蟲的功效。
鶴蝨(專入肝)。氣味苦平。(即杜牛膝子。)功專入肝除逆。故凡一身痰凝氣滯。得此苦以疏泄。則痰氣頓解。而蟲自無安身之地矣。況蟲得苦則伏。如小兒蛔齧腹痛。用以鶴蝨研末。納於肥肉汁中投服。其蟲自下。(蟲痛面白唇紅。時作時止。)非其蟲因苦逐。曷克有是。
白話文:
鶴蝨(專門進入肝臟)。氣味苦平。(也就是杜牛膝子。)功效專門進入肝臟去除邪氣。因此凡是身體痰凝氣滯。得到這種苦味來疏通發散。那麼痰氣頓時解除了。蟲子自然就沒有安身之地了。況且蟲子遇到苦味就會潛伏下來。比如小兒蛔蟲咬著肚子痛。用鶴蝨研成粉末。放入肥肉汁中服用。蟲子會自動向下排出。(蟲子引起的疼痛,面色發白嘴脣發紅。有時發作有時停止。)如果不因為蟲子遇到苦味而驅逐。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但藥肆每以胡蘿蔔子代充。不可不辨。(千金方曰。人腹生蟲。大率有九。一曰伏蟲。長四分。為群蟲之主。二曰蛔蟲。長一尺。生髮多。則貫心而殺人。三曰白蟲。即寸蟲。長一寸。子孫相生。其母轉大。長至四五丈。亦能殺人。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令人煩滿。五曰肺蟲。
白話文:
但是藥店裡經常拿胡蘿蔔子充數。不可不分辯清楚。(《千金方》中說:人腹中產生的蟲子,大概有九種。第一種是伏蟲,長四分,是所有蟲子之首。第二種是蛔蟲,長一尺,產生的長毛很多,則會穿透人心而殺人。第三種是白蟲,也就是寸蟲,長一寸,子孫相生,其母體逐漸變大,長至四五丈,也能殺人。第四種是肉蟲,形狀如爛杏,使人煩悶飽脹。第五種是肺蟲,
狀如蠶。令人咳嗽。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令人嘔吐胃逆喜噦。七曰弱蟲。又名膈中。狀如瓜瓣。令人多唾。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令人長鳴。九曰蟯蟲。形極微細。有如菜蟲。居於廣腸之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痍。即生癰疽癬瘻。瘑疥齲蟲。無所不為。)
白話文:
-
蟲狀如蠶,會讓人咳嗽。
-
蟲狀似蝦蟆,會令人嘔吐、胃反酸、一直想打嗝。
-
蟲狀如瓜瓣,會讓人經常吐口水。
-
蟲狀似生肉,會讓人經常呻吟。
-
蟲形狀極為微小,像菜蟲,住在人體的大腸之間。如果數量多就會形成痔瘡。嚴重的會變成麻風病。因人的瘡痍而形成癰疽、癬、瘻管。膿瘡、疥瘡、蛀牙等這些都是它做的。
2. 雷丸
(寓木)除熱消積殺蟲
雷丸(專入胃)。味苦而咸。性寒小毒。本竹餘氣所結。得霹靂而生。故有雷丸之號。功專入胃除熱。消積化蟲。故凡濕熱內郁。癲癇狂走。汗出惡風。蟲積殆甚。腹大氣脹。蟲作人聲者。服之即能有效。(蟲在肝。令人恐怖。眼中赤壅。蟲在心。令人心煩發燥。在脾使人勞熱。
白話文:
雷丸(專門作用於胃部)。味道苦而鹹。性質寒冷,微毒。是由竹子殘留的氣息凝聚而成的。遇上雷電霹靂而生成。所以有雷丸之稱號。功效是專門作用於胃部,清除熱氣。消積化蟲。所以凡是濕熱內蘊,癲癇狂奔。汗出厭惡風寒。蟲積非常嚴重。腹部脹大,氣體膨脹。肚子裡面的蟲發出人聲的。服用即可有效。(蟲在肝臟。讓人恐懼。眼睛發紅充血。蟲在心裡。讓人心煩意燥。在脾臟使人勞累發熱。)
四肢腫急。在肺使人咳嗽氣喘。)以其秉性純陰。兼味至苦。感其霹靂。故能去其邪魅也。所云惟利男子。不利婦人。亦以婦人屬陰。故於陰物不宜耳。(志曰。久服令人陰痿。)究之果屬腎熱。亦又何礙?但無蟲積。不得妄用。皮黑肉白者良。若肉紫黑者殺人。甘草水浸一宿。
白話文:
四肢發生腫脹、緊繃、疼痛的急症。在肺部上,會使人咳嗽氣喘。甘草性純陰,味道很苦,可以將邪魅驅除。所說甘草只有對男子有利,對婦女有害,這也是因為婦女屬陰,所以不適合吃陰性的東西。(藥物書上說,長期服用甘草會導致男性陰莖痿縮。)究其原因,其實甘草是補腎的,所以對腎熱的人並無妨礙。但是,如果體內有寄生蟲,就不可以隨便服用。皮是黑色的肉是白色的甘草是良藥。如果肉是紫黑色的就可能會致命。將甘草放在甘草水中浸泡一夜。
酒拌蒸。或泡用。厚朴芫花為使。惡葛根。(繡按綱目述楊勔腹有小聲應人。後讀至本草雷丸不應。知為應聲蟲害。其說不無可疑。)
白話文:
用酒拌著蒸。或用酒浸泡服用。厚朴和芫花做引經藥。忌用葛根。(繡按綱目記載楊勔腹部有小聲音應人。後來讀到本草雷丸不應聲。知道應聲蟲害。這個說法不無可疑。)
3. 蘆薈
(香木)除熱殺蟲
蘆薈(專入肝。兼入脾心。即波斯國木脂)。大苦大寒。功專殺蟲除疳。安心明目。最為小兒驚癇疳積上品。(蘆薈使君子等分為末。米飲下。)且能吹鼻殺腦疳。及除鼻癢。(劉禹錫傳信方云。予少年曾患癬。初在頸項間。後延上左耳。遂成濕瘡浸淫。用諸藥徒令蜇蠚。其瘡轉甚。
白話文:
蘆薈(主要功效在肝經。兼入脾經和心經。就是波斯國的木脂)。性味大苦大寒。功效主要在殺蟲、消除疳積。安撫心神、明目。最為小兒驚癇、疳積的上品。(蘆薈和使君子等量研成細末。用米湯送服。)還可以吹入鼻子殺死腦子裡的疳蟲。以及消除鼻子發癢。(劉禹錫傳信方中說。我少年時曾患癬病。最初在頸項之間。後來蔓延到左耳上。終於變成濕瘡,浸淫不止。用各種藥物治療,只使瘡癢得像蟲子叮咬一樣。瘡勢更加嚴重。)
偶遇楚州賣藥人。教用蘆薈一兩。炙甘草末半兩。研末。先以溫漿水洗癬。拭淨敷之。立干便瘥。真神奇也。)然苦雖能殺蟲。寒能療熱。而氣甚穢惡。(氣血得香則順。得臭則逆。所當慎投。)僅可施之藜藿。若胃虛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遂致奪食泄瀉。因而羸瘦怯弱者多矣。
如黑錫。味苦色綠者真。
白話文:
我偶然遇到一個楚州賣藥的人,他教我用蘆薈一兩,炙甘草末半兩研磨成末。先用溫熱的漿洗水洗去癬,擦乾淨後敷上。立刻就能乾掉並痊癒,真是神奇。但是蘆薈雖然能殺蟲,寒性可以治療熱性,但氣味非常難聞。(氣血得到香氣則順暢,得到臭氣則逆亂,所以應該謹慎使用。)只能用於藜藿。如果胃弱、吃的少的人使用了它,入口就會嚴重嘔吐,最終導致吐瀉,從而使身體衰弱虛弱的人變得更加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