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6)
上編 (16)
1. 補火
按李時珍云。命門為藏精系胞之物。其體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脊骨第七節兩腎中。此火下通二腎。上通心肺。貫腦。為生命之源。相火之主。精氣之府。人物皆有。生人生物。俱由此出。又按汪昂謂。人無此火。則神機滅息。生氣消亡。趙養葵謂。火可以水折。惟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
白話文:
李時珍說,命門是藏精系胞的物質。它的形體既不是脂肪也不是肉,而是裹著白色薄膜。它位於脊骨第七節,兩腎之間,這股火往下通入兩個腎,往上通達心肺,貫穿腦門,是生命之源,相火的根本,精氣的府臟。人與其他生物都有這種火,人生人,生其他生物,都是由此產生。
汪昂也說,人若沒有這種火,那麼神機就會滅絕,生氣就會消亡。趙養葵說,火可以用水來熄滅,但是只有在水中之火不能用水熄滅。
故必擇其同氣招引歸宇。則火始不上浮而下降矣!此火之所由補也。第世止知附桂為補火之最。硫黃為火之精。越外毫不計及。更不知其附桂因何相需必用。詎知火衰氣寒而厥。則必用以附子。火衰血寒腹痛。則必用以肉桂。火衰寒結不解。則必用以硫黃。火衰冷痹精遺。則必用以仙茅。
白話文:
因此必須選擇與火氣相同性質的藥物招引凝聚,歸於中焦。那麼火氣纔不會上浮而轉為下降!這是火氣之所以可以得到補益的原因。一般人只知道肉桂是補火的良藥,硫磺是火之精華。卻不瞭解,肉桂為什麼非得需要其他藥物相輔使用。難道不知道火氣衰弱、氣血虛寒、手腳冰冷的時候,一定要使用附子補益嗎?火氣衰弱、血液虛寒、肚子疼痛的時候,一定要使用肉桂溫補嗎?火氣衰弱、寒氣凝結不散的時候,一定要使用硫磺溫通嗎?火氣衰弱、手腳冰冷麻痺、遺精的時候,一定要使用仙茅溫補嗎?
火衰疝瘕偏墜。則必用以胡巴。火衰氣逆不歸。則必用以沉香。火衰腎泄不固。則必用以補骨脂。火衰陽痿血瘀。則必用以陽起石。火衰風冷麻痹。則必用以淫羊藿。火衰風濕瘡癢。則必用以蛇床子。火衰臟寒蠱生。則必用以川椒。火衰氣逆呃起。則必用以丁香。火衰精涎不攝。
白話文:
-
火衰疝氣和瘕(腫瘤)偏墜。一定要用胡巴。
-
火衰氣逆不歸。一定要用沉香。
-
火衰腎虛不固。一定要用補骨脂。
-
火衰陽痿血瘀。一定要用陽起石。
-
火衰風寒麻痹。一定要用淫羊藿。
-
火衰風濕瘡癢。一定要用蛇牀子。
-
火衰臟寒蠱生。一定要用川椒。
-
火衰氣逆呃逆。一定要用丁香。
-
火衰精涎不固。
則必用以益智。至於陽不通督。須用鹿茸以補之。火不交心。須用遠志以通之。水竅不開。須用鐘乳石以利之。氣虛喘乏。須用蛤蚧以御之。精滑不禁。須用阿芙蓉以澀之。皆當隨症酌與。不可概用。若使水火併衰。及或氣陷不固。陰精獨脫。尤當切禁。否則禍人反掌。
白話文:
如果智慧不足,就必須用這些藥物來增強智力。至於陽氣不通督脈,需要用鹿茸來補益。心火不通,需要用遠志來疏通。水竅不通,需要用鐘乳石來利尿。氣虛喘乏,需要用蛤蚧來治療。精華滑脫,守不住,需要用阿芙蓉來收斂。所有的藥物都應該根據症狀酌情給予,不能概括使用。如果水火功能減弱,或者氣脫不固,陰精獨脫,就更應該嚴格禁止使用這些藥物。否則就會害人,輕而易舉。
2. 附子
(毒草)補命火逐冷厥
白話文:
藉助毒草以振奮陽氣,驅除手足冰冷。
附子(專入命門)。味辛大熱。純陽有毒。其性走而不守。(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非若乾薑止而不行。)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為補先天命門真火第一要劑。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無不奏效。(吳綬曰。附子乃陰症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
白話文:
附子(特別進入命門)。味道辛辣大熱。純陽有毒。其性質走而不守。(好古說。其性質走而不守。不像乾薑止而不走。)通行十二經絡。無所不至。是補先天命門真火的首要藥劑。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無不奏效。(吳綬說。附子是陰症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
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症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故書皆載能治寒毒厥逆。
白話文:
當脈搏沉細時,必須使用附子。或者出現厥冷腹痛,脈搏沉細,甚至嘴脣發青,身體蜷縮的症狀,需要緊急使用附子。附子具有退陰回陽的作用,可以起死回生。近代治療陰症傷寒,常常疑慮不敢使用附子,直到陰氣極盛、陽氣耗盡時才使用,這就太遲了!夾陰傷寒的症狀是內外皆寒,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來益氣補元,輔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無法救治。古書中記載,附子可以治療寒毒厥逆。
(書曰。陰陽不相順接謂之厥。又曰。厥者盡也。逆者亂也。即血氣敗亂之謂也。凡厥有陽有陰。但察傷寒初起。頭痛發熱惡寒。後則四肢厥冷。乍溫。大便燥實。譫語發渴。揚手擲足。不惡寒但惡熱。脈來沉滑而數。重按有力。是為陽厥。宜用承氣白虎等湯以治。若初起並無身熱頭痛。
白話文:
《傷寒論》中說:陽氣和陰氣不相協調和順接通,就稱為厥證。又說:厥證是盡的意思,逆亂的意思。就是血氣敗亂之證。一切厥證都有陰陽之分。我們只需要觀察傷寒初起的症狀,開始時頭痛發熱惡寒,後來四肢冰冷,忽冷忽熱,大便燥實,說胡話口渴,手舞足蹈,不惡寒但惡熱,脈象沉滑而數,重按有力。這就是陽厥證。應該用承氣白虎等湯來治療。假如初起時沒有身體發熱、頭痛的症狀。
便惡寒。四肢厥逆。直過肘膝不溫。唇與爪甲青黑。欲引衣倦臥。二便清利。不渴。或腹痛泄利清穀。或凜凜面如刀刮。或口吐涎沫。或乾嘔呃逆。脈來沉細無力。方謂陰厥。宜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以治。)呃逆嘔噦。(寒呃症不一端。有誤服寒涼水飲停心而致氣逆而呃。有陽氣衰微內寒迫其相火上衝而呃。
白話文:
如果假寐便感到寒冷。四肢反常冰冷。直到超過肘膝也不溫暖。嘴脣和指甲青黑。只想拉起衣服疲倦地躺著。大小便清利。不口渴。或者腹痛腹瀉拉出清穀。或者感到寒冷,臉好像被人用刀刮過。或者口吐涎沫。或者乾嘔打嗝。脈搏呈現沉細無力狀態。此時便判斷為陰厥。應該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來治。)打嗝嘔吐。(寒呃症狀不只一種。有誤服寒涼水飲停在心裡,導致氣逆而打嗝的。有陽氣虛弱,內寒迫使相火往上衝而打嗝的。
有偶食生冷陽氣不得舒發而呃。有陰寒直中於胃而致氣不克舒而呃。有吐利後胃氣虛寒而呃者。經曰。病深者必發噦。屬於胃中虛寒者居多。)膈噎脾泄。(食至喉即返。是槁在於吸間厭會。其症謂噎。食下胃脘。須臾吐出。是槁在於賁門。胃之上口。其症謂膈。食下良久吐出。
白話文:
-
有的人偶爾吃了生冷食物,陽氣無法正常運行,就會呃逆。也有些人是因為寒氣直接侵襲胃部,導致胃氣無法正常運行而呃逆。還有些人是因為嘔吐腹瀉後,胃氣虛寒而呃逆。
-
《黃帝內經》說,病越深的人,越容易呃逆。這種呃逆大多是因為胃中虛寒造成的。
-
膈噎脾泄。
食物到了喉嚨又吐出來,是食塊停留在咽喉和食管之間的緣故,這種症狀叫做噎。食物進入胃部,很快就吐出來,是食塊停留在賁門,也就是胃的入口處的緣故,這種症狀叫做膈。食物吞下去很長時間才吐出來,是食塊停留在胃裡很長時間的緣故,這種症狀叫做泄。
是槁在於幽門。胃之下口。其症謂之反胃。歷考諸書。皆以噎膈為有火。反胃為無火。而士材又謂但察脈大有力。嘔吐酸臭。當作熱治。脈小無力。嘔吐清水。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能合色脈。庶乎無誤。汪昂云。脾泄。命火不足。)冷痢寒瀉。
白話文:
胃的幽門以下,出現在胃以下。症狀稱之為反胃。遍查各個醫書,皆以噎膈是有火,反胃是沒有火。而王士材又說,只要觀察脈象大有力,嘔吐酸臭,應 作熱性治療。脈象弱無力,嘔吐清水,應作寒性治療。面色黃白而枯枯的屬於虛寒,面色紅赤而有光澤的屬於實熱。能夠結合面色脈象,就比較不會 出錯。汪昂說,疲倦泄瀉,命火不足,寒痢寒冷泄瀉。
霍亂轉筋。拘攣風痹。癥瘕積聚。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小兒慢驚。痘瘡灰白。癰疽不斂。(皆屬於寒者。)其入補氣藥中。則追失散之元陽。入發散藥中。則能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入溫暖藥內。則能以祛在裡之寒濕。(虞摶)獨書所云入補血藥。則能以滋不足之真陰。
白話文:
霍亂痙攣。抽筋風濕。陰症積聚。督脈患病。腰背強直而昏厥。小兒驚悸。痘瘡灰白。癰疽不收口。(都屬於寒症的人。)其加入補氣藥中。那麼就可以追回流逝的元陽。加入發散藥中。那麼就能疏通腠理,以驅散表面的風寒。加入溫暖藥物中。那麼就能夠祛除體內的寒濕。(虞摶)單獨記載所說加入補血藥中。那麼就能夠滋養不足的真陰。
緣陰與陽。相為依附。補陽即所以滋陰。若使水虧火盛。用以辛熱純陽。不更使火益盛而水益虧乎!(好古曰。非身涼而四肢厥逆者。不可僭用。服附子以補火。必防涸水。)故崔氏八味丸中。用此以為補陰嚮導。使陰從陽復。然丹溪謂其雄悍無補。而且殺人。其言似謬。(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
白話文:
陰陽互相依賴,滋補陽氣就是滋補陰氣。如果水虧火盛,再用辛熱純陽的藥物,不是更使火勢更盛、水更虧嗎?(好古說:身體不燥熱、四肢不冷的人,不可擅自服用附子來補火,一定要預防傷陰)所以,崔氏八味丸中,用這個來作為滋補陰氣的嚮導,使陰氣從陽氣中恢復。然而,丹溪說它雄壯無補,而且殺人,他的話似乎有道理。(荊府都昌郡王體瘦而寒冷。
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歲。靳州衛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歲康健倍常。宋張杲醫說載趙知府耽酒色。每日煎乾薑熟附湯。吞硫黃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則倦弱不支。壽至九十。他人服一粒即為害。若此數人者。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
白話文:
沒有其他病症。每天用附子煎湯喝,並嚼服硫磺。如此數年。靳州衛有一個姓張的百戶官,一生服用鹿茸附子藥。直到八十歲,身體康健,遠遠超過常人。宋朝的張杲在《醫說》中記載,趙知府嗜好喝酒、沉迷女色。每天煎服乾薑、熟附子湯,吞服硫黃、金液丹、百粒丹,才能豪飲而食量不減。否則會感到疲倦虛弱,無法支撐。活到了九十歲。其他人服用一粒就會中毒。像這幾個人,都是臟腑稟賦特別,服用這些藥物有益無害。
不可以常理概論也。)但陰極似陽。服之不宜熱投。(時珍曰。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火益。此反治之妙也。)發散附子須生。(如四逆湯。生附配乾薑之類。
白話文:
中醫中無法以常理來定論,有時陰會像陽一般。服用中藥時,要避免一下子讓藥性太熱。(古醫學家李時珍說,冷水在底下,在上浮的是浮陽,用寒藥來治療,陰又變的太過,症狀會變嚴重。相反的,用熱藥來治療的話,藥性會因為與身體排斥而無法被治療。所以,熱藥加冷飲吞下後,感冒症狀很快就改善了,這也是對症下藥的方法,不會造成火勢變大的情況。這就是反治妙用。)服用附子來散陰寒,一定要用生附子。(例如下嚥湯的方劑,生附加乾薑等藥物。
)用補附子宜熟。(如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熟附配麻黃之類。)以西川彰明赤水產者為最。皮黑體圓。底平八角。重三兩者良。水浸麵裹。煨令發拆。乘熱切片。反半夏、烏頭。(即附子之母)性輕逐風。不似附子性重逐寒。烏附尖能吐風痰以治癲癇。取其直達病所。(常山吐瘧痰積飲在於心下。
白話文:
附子要先經過炮製才能使用。(例如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炮製過的附子配上麻黃之類。)以四川彰明赤水產的附子為最優。附子皮色黑、形體圓、底部平整、八個角,重三兩的附子品質好。用清水浸泡後,裹上面粉,用文火煨至裂開。趁熱切片。反半夏、烏頭(就是附子的母體)藥性輕微,能驅逐風寒。不像附子藥性猛烈,能驅逐寒氣。烏附尖能祛除風痰,治療癲癇。因為它能直接到達病竈。(常山能祛除瘧疾痰飲積聚在心下。
瓜蒂吐熱痰在膈。木鱉子引吐熱毒從痰外出。萊菔子吐氣痰在膈。參蘆吐虛痰。烏附尖藜蘆吐風痰。)天雄細長。獨夥無附。其身大於附子。其尖向下。能補下焦命門陽虛。然辛熱走竄。止屬主治風寒濕痹之品。側子連生附側。宜於發散四肢。故治手足風濕諸痹。其功皆與附子補散差殊。
白話文:
瓜蒂:用於吐出痰熱在膈。
木鱉子:用於引吐熱毒,使之隨痰而出。
萊菔子:用於吐出氣痰在膈。
參蘆:用於吐出虛痰。
烏附尖藜蘆:用於吐出風痰。
天雄:形狀細長。
獨夥無附:與附子形狀相似,但沒有附子的側根。
其身大於附子:天雄的根莖比附子大。
其尖向下:天雄的根尖向下生長。
能補下焦命門陽虛:天雄可以補益下焦命門的陽氣虛弱。
然辛熱走竄:但天雄辛熱,易走竄。
止屬主治風寒濕痹之品:天雄只適合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的疾病。
側子連生附側:側子連生在附子的側面。
宜於發散四肢:側子適合用於發散四肢的氣血。
故治手足風濕諸痹:所以側子可以治療手足風濕痹痛等疾病。
其功皆與附子補散差殊:側子的功效與附子補益發散的功效不同。
畏人參黃耆甘草防風犀角綠豆童便。反貝母半夏栝蔞白芨白薟。中其毒者。黃連犀角甘草節煎湯解。黃土水亦解。
白話文:
對參芪草防犀豆童忌憚。相反貝半栝芨薟。中毒者。可用水煎黃連犀角甘草湯解。黃土水亦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