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60)
上編 (160)
1. 胡黃連
(山草)大瀉臟腑骨髓淫火熱邪。
胡黃連(專入臟腑骨髓)。出於波斯國。近時秦隴南海亦有。氣味功用,亦同黃連,因以連名。但此性專達下,大伐臟腑骨髓淫火熱邪。凡骨髓勞熱、五心煩熱、三消五痔、溫瘧瀉痢惡毒等症,皆得以治。(經曰:心移熱於肺為膈消,是渴而多飲,上消肺熱症也。又曰:二陽結而為消,是多食善飢,中消胃熱症也。渴而小便數有膏,為下消腎熱症也。又按經言:痔因飽食,經脈橫解,腸澼為痔。又言督脈生病痔漏。又按書言:痔有牝痔、牡痔、脈痔、腸痔、血痔之分,皆濕熱下流傷於血分,無所施泄,則逼肛門而為痔腫。)故同豬胰,以療楊梅惡瘡,且同乾薑,以治小兒果積。
同雞肝以治小兒疳眼。同烏梅以治小兒血痢。同甘草豬胰以治黴瘡。又治婦人胎蒸。較之黃連治功同而稍異耳。但小兒腎臟不足,脾胃虛寒者,其切忌焉。心黑外黃,折之塵出如煙者真。畏惡同黃連。
白話文:
胡黃連,主要作用於臟腑和骨髓。這種藥材原產於波斯國,現在在秦隴和南海一帶也有出產。它的氣味和功效與黃連相似,因此也以「連」為名。但胡黃連的特性是專門向下作用,可以強力清除臟腑和骨髓中的過盛火熱邪氣。凡是骨髓發熱、手心腳心發熱、消渴症、痔瘡、溫瘧、腹瀉痢疾等疾病,都可以用它來治療。
(醫書說,心臟的熱傳到肺會導致膈消症,表現為口渴多飲,這是上消,也就是肺熱引起的;又說,陽明經氣鬱結會導致消渴症,表現為多食善飢,這是中消,也就是胃熱引起的;而口渴、小便頻繁且帶有油脂,這是下消,也就是腎熱引起的。另外,醫書說痔瘡是因為吃太飽,導致經脈橫向散亂,腸澼(拉肚子)也會引起痔瘡;還說督脈生病也會導致痔瘡和漏管。還有書說痔瘡分陰痔、陽痔、脈痔、腸痔和血痔,這些都是因為濕熱下流,損傷血分,無法排出,就逼迫肛門形成痔瘡腫痛。)
因此,胡黃連可以和豬胰一起使用,治療梅毒惡瘡;和乾薑一起使用,治療小兒食積;和雞肝一起使用,治療小兒疳眼;和烏梅一起使用,治療小兒血痢;和甘草、豬胰一起使用,治療黴瘡。還可以治療婦女胎熱。它和黃連的治療功效相同,但作用稍有不同。然而,小兒腎臟發育不足、脾胃虛寒的人,絕對要忌用胡黃連。外表呈黑色、內部呈黃色,折斷後有粉塵如煙冒出的才是真品。它所畏懼和厭惡的東西與黃連相同。
2. 知母
(山草)治肺久伏熱邪,以清化。
知母(專入肺,兼入腎),辛苦微滑,能佐黃柏以治膀胱熱邪。緣人水腫癃閉,本有屬血屬氣之分:肺伏熱邪,不能生水,膀胱絕其化源,便秘而渴,此當清肺以利水者也;熱結膀胱,真陰乾涸,陽無以化,便秘不渴,此當清膀胱以導濕者也。黃柏氣味純寒,雖能下行以除膀胱濕熱,但肺金不肅,則化源無滋,又安能上達於肺,而得氣分俱肅乎?知母味辛而苦,沉中有浮,降中有升,既能下佐黃柏以泄腎水,復能上行以潤心肺。(汪昂曰:黃柏入二經血分,故二藥必相須而行。)俾氣清肺肅,而濕熱得解,是以昔人有云:「黃柏無知母,猶水母之無蝦。」誠以見其金水同源,子母一義,不可或離之義。(震亨曰:小便不通,有熱、有濕、有氣結於下,宜清宜燥宜升;又有隔二隔三之治,如肺不燥但膀胱熱,宜瀉膀胱,此正治;如因肺熱不能生水,則清肺,此隔二之治;如因脾濕不運而津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則燥胃健脾,此隔三之治。瀉膀胱黃柏知母之類,清肺車前茯苓之類,燥脾二術之類。)
故書皆言用此在上,則能清肺止渴,卻頭痛,潤心肺,解虛煩喘嗽,吐血衄血,去喉中腥臭;在中,則能退胃火,平消癉;在下,則能利小水,潤大腸,去膀胱肝腎濕熱,腰腳腫痛,並治癆瘵內熱,陰火熱淋崩渴等症。若謂力能補陰,則大謬矣!(補陰惟地黃為首。)景岳謂此性最沉寒,本無生氣,用以清火則可,(的解)用以補陰,則何補之有?第其陰柔巽順,似乎有德,猶之小人在朝,國家元氣受其剝削,而有陰移而莫之覺者,是不可不見之真而辨之早也。讀此,可為妄用知母黃柏一箴。得酒良,上行酒浸,下行鹽水拌。
忌鐵。
白話文:
知母這味藥(屬於草本植物),可以用來治療肺部長期潛伏的熱邪,以達到清熱化解的效果。
知母這味藥(主要作用於肺,同時也作用於腎),味道辛苦,性質稍微滑潤。它可以輔助黃柏來治療膀胱的熱邪。因為人體的水腫、小便不暢,有屬於氣血不同的原因。如果是肺部潛伏熱邪,導致肺無法產生水液,膀胱失去水液的來源,就會出現便秘口渴的現象,這時就應該清肺來促進水分的產生。如果是熱邪積聚在膀胱,導致真陰乾涸,陽氣無法運化,就會出現便秘但不口渴的現象,這時就應該清膀胱來導出濕氣。黃柏的藥性純寒,雖然能往下走來清除膀胱的濕熱,但如果肺氣不順暢,水液的來源就會不足,又怎麼能上達到肺部,讓肺部的氣機順暢呢?知母的味道辛苦,藥性沉降中帶有升發,既能往下輔助黃柏來宣洩腎水,又能往上走來滋潤心肺。(汪昂說:黃柏走經絡的血分,所以這兩味藥必須一起使用。)這樣就能使肺氣清淨,肺的功能恢復正常,濕熱就能被清除。所以古人說,黃柏沒有知母,就像水母沒有蝦一樣,說明金和水的關係密切,如同母子般不能分離。(朱震亨說:小便不通的原因,有熱、有濕、有氣結在下焦,應該清熱、燥濕、升發。還有間隔二、三層治療的方法。比如肺不燥,只是膀胱熱,應該瀉膀胱,這是直接治療。如果因為肺熱導致無法產生水液,就應該清肺,這是間隔兩層的治療。如果因為脾濕導致津液無法上升,肺就無法產生水液,就應該燥濕健脾,這是間隔三層的治療。瀉膀胱用黃柏、知母之類;清肺用車前子、茯苓之類;燥脾用白朮、蒼朮之類。)所以醫書上都說,知母這味藥用在上部,能夠清肺止渴,緩解頭痛,滋潤心肺,解除虛煩喘嗽、吐血、流鼻血,去除喉嚨中的腥臭味;用在中部,能夠消除胃火,平定熱病;用在下部,能夠利小便,潤腸道,去除膀胱、肝腎的濕熱,緩解腰腿腫痛,並能治療肺癆、內熱、陰虛火旺、熱淋、崩漏、消渴等症。如果說它能補陰,那就大錯特錯了!(真正補陰的是地黃。)張景岳認為,知母的藥性非常寒涼,沒有生發之氣,用來清火還可以。(這是正確的理解)用來補陰,又從何補起呢?只是它的藥性陰柔柔順,似乎有點好處,就像小人在朝廷當官,會慢慢損耗國家的元氣,讓陰氣逐漸侵蝕而讓人察覺不到,這是不可不看清真相並及早辨別的。讀到這裡可以當作一個警惕,告誡人們不要濫用知母和黃柏。加入酒可以增強藥效,向上作用用酒浸泡,向下作用用鹽水拌炒。忌用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