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52)

回本書目錄

上編 (152)

1. 青鹽

(石)除腎血分實熱。

青鹽(專入腎,兼入心),即名戎鹽,稟至陰之氣凝結而成,不經煎煉,生於涯涘之陰,其味鹹,氣寒無毒,能入少陰腎臟以治血分實熱。故凡病因腎起而見小便不通,胃中瘀赤澀昏,及吐血溺血,齒舌出血,牙齦熱痛,暨蠱毒邪氣固結不解者,宜以此味投治。(普濟方治風眼爛弦,用戎鹽化水點之。《仲景金匱方》治小便不通,用戎鹽彈丸大一枚,茯苓半斤,白朮二兩,水煎服之。)俾腎補而熱除,鹹入而堅軟。《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正此謂耳。出西羌,不假煎煅,方稜明潤色青者良。

白話文:

青鹽,主要進入腎經,也兼入心經。它又名戎鹽,是凝聚至陰之氣而形成的,沒有經過煎煮提煉。生長在水邊陰冷的地方,味道鹹,性質寒涼且無毒。能夠進入足少陰腎經,用來治療血分的實熱症狀。所以,凡是因腎臟引起的疾病,出現小便不通暢、胃中瘀血發紅、澀痛昏沉、以及吐血、尿血、牙齒舌頭出血、牙齦腫熱疼痛,還有蠱毒邪氣盤踞不散的,都應該用這味藥來治療。(《普濟方》中記載用戎鹽化水點眼,治療風眼爛弦。仲景《金匱要略》中記載治療小便不通的方子,用戎鹽一顆彈丸大小,加上茯苓半斤、白朮二兩,用水煎服。)可以使腎氣得到補益而熱邪消除,鹹味可以使堅硬的東西變軟。經典說過:「熱邪積聚在內,要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青鹽產於西羌,不用煎煮鍛煉,外形有稜角、光澤明亮、顏色青色的為上品。

2. 食鹽

(石)補心潤腎,軟堅除熱。

鹽(專入心腎)之品類甚多,有生海(江淮南北)、生池(山西解州)、生井(四川雲南)、生土(戎鹽)、生階(光明鹽)、生石(石鹽)、生樹、生草(蓬鹽)之各異,然寒氣味則一。鹽味鹹,氣寒,加以皂角末同煎,則味又兼微辛。五味惟咸潤下,故凡大小便閉者,得此則通。五味惟咸走血,故凡血熱血痛者,得此則入。五味惟鹹入骨,故補腎藥必當鹽湯送下,而諸骨筋痛,藉此則堅。(骨消筋緩,皆因濕熱所致。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譬如生肉易潰,得鹽性寒咸則能堅久不壞。時珍曰:腎主骨,鹹入骨也。)五味惟咸潤燥,而辛又能泄肺,故凡痰飲喘逆,得此則降。(時珍曰:吐藥用之者,咸引水聚也,能取豆腐,與此同義。)五味惟咸軟堅,故凡結核積聚,得此則消。五味惟咸補心,故凡病因心起,而見喜笑不休,則當用此沸飲遏止。(用鹽煅赤而飲,亦水制火之意。)至於癰腫惡毒,眼目暴赤,酒醉顛狂,湯火急迫,凡其因熱而起者,無不藉此以寒勝熱!(主意!)而使諸症其悉平矣!

但咸雖能走血,多食則血即凝;咸雖下趨,過咸則反水上吐。所以霍亂臭毒、頭疼腹痛等症,則可引涎上膈而吐之也。水腫如何忌食?恐其以水助水之意也。橫生逆生,如何用鹽即便縮入正產?(千金方用鹽摩產婦腹,並塗兒足底,仍急爪搔之。)以其力有上舒之意也。水蛭蚯蚓及蠱,如何得此即化?以其寓有以水濟火之意也。(孫真人治喉中生肉,用綿裹筋頭,拄鹽揩之,日五六度。聖惠方治帝鍾喉風,垂長半寸,煅食鹽頻點之,即消。)多食如何口渴?以其滲去胃中津液也。

白話文:

食鹽,能補益心臟、滋潤腎臟、軟化堅硬的腫塊、消除體內熱邪。

鹽,主要作用於心臟和腎臟。鹽的種類非常多,有從海裡產生的海鹽,江淮南北地區池塘產生的池鹽,山西解州產生的井鹽,四川雲南地區產生的土鹽,戎鹽台階產生的階鹽,光明鹽石頭產生的石鹽,還有樹上長出的樹鹽,草中產生的草鹽(蓬鹽)等。雖然產地不同,但寒涼的性質和味道是相同的。鹽的味道鹹而且性寒,如果加入皂角末一起煎煮,則味道會帶有一點點辛味。

五味中,只有鹹味具有向下潤滑的作用,所以凡是大小便不通暢的,服用鹽水就能夠通暢。五味中,只有鹹味能進入血液,所以凡是血熱或血瘀疼痛的,服用鹽水就能夠讓血液運行正常。五味中,只有鹹味能進入骨頭,所以補腎的藥物必須用鹽湯送服,而各種骨頭和筋絡疼痛的,藉由鹽的作用可以使其堅固。(骨頭萎縮、筋絡鬆弛,都是因為體內濕熱引起的。《黃帝內經》說,體內熱邪過盛,要用鹹寒的藥物治療。就像生肉容易腐爛,但用鹽的寒涼鹹味,就能夠保存很久不腐壞。李時珍說,腎主骨,而鹹味能入骨。)五味中,只有鹹味可以滋潤乾燥,而辛味又能宣洩肺氣,所以凡是痰多、喘氣、呼吸困難的,服用鹽水就能夠平復。(李時珍說,用鹽催吐,是因為鹹味可以引導水分聚集。就像用鹽可以提取豆腐中的水分,道理是一樣的。)五味中,只有鹹味能軟化堅硬的腫塊,所以凡是身體有結塊或積聚的,服用鹽水就能夠使其消散。五味中,只有鹹味能補益心臟,所以凡是因為心臟問題引起的喜笑不止,就要用熱鹽水喝下,來抑制這種狀況。(用鹽燒紅後服用,也是用水來制約火的原理。)至於癰腫、惡性瘡毒、眼睛紅腫、酒醉癲狂、湯火燙傷等,凡是因為熱引起的,無不藉由鹽的寒性來戰勝熱邪,使各種病症都平息。

但是,雖然鹹味能夠使血液運行,吃多了卻會導致血液凝結;雖然鹹味可以使氣向下行,但吃太鹹反而會導致水分上逆而嘔吐。所以,霍亂、中毒、頭痛、腹痛等症狀,可以用鹽水引導唾液上湧而吐出。水腫的病人為什麼要忌食鹽呢?因為擔心鹽會幫助水分,使水腫更嚴重。胎位不正或難產時,為什麼用鹽就能使胎兒回到正常位置、順利生產呢?(《千金方》記載,用鹽按摩孕婦腹部,並塗抹在嬰兒腳底,再用指甲輕輕搔刮。)因為鹽具有使氣向上舒展的作用。水蛭、蚯蚓和蠱蟲,為什麼遇到鹽就會化掉呢?因為鹽有用水來制約火的意涵。(孫真人治療喉嚨長肉,用棉布包裹著筋頭,沾上鹽擦拭,每天五六次。《聖惠方》治療帝鍾喉風,咽喉長出半寸的肉瘤,用燒過的鹽頻繁點在肉瘤上,肉瘤就會消散。)吃多了為什麼會口渴呢?因為鹽會滲透並帶走胃中的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