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44)
上編 (144)
1. 大黃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況先輩立藥治病,原有成則,如大黃、芒硝,則瀉腸胃之燥熱;牽牛、甘遂,則瀉腸胃之濕熱;巴豆、硫黃,則瀉胃之寒結也。雖其所通則一,而性實有不同,當為分視。
至於老人虛秘,腹脹少食;婦人血枯,陰虛寒熱;脾氣痞積;腎虛動氣;及陰疽色白不起等症,不可妄用,以取虛虛之禍。
川產錦紋者良,生用峻,熟用純,忌進穀食(得穀食,不能通利),黃芩為使。
白話文:
凡是四肢冰冷、氣血逆亂導致昏厥的狀況,都不可以使用瀉下藥。況且前輩們立藥治病,本來就有一定的法則。例如大黃、芒硝,是用來瀉腸胃的燥熱;牽牛子、甘遂,是用來瀉腸胃的濕熱;巴豆、硫黃,是用來瀉胃部的寒冷結塊。雖然它們的功用都是通便,但藥性其實各有不同,應當仔細區別看待。至於像是老年人體虛導致的便秘、腹脹、食慾不振,婦女因血虛導致的乾燥、陰虛發熱,脾氣不順導致的痞塊積聚,腎虛導致的氣喘,以及陰疽顏色蒼白不潰爛等症狀,都不可以胡亂使用大黃,以免造成虛弱更加虛弱的禍害。四川產的錦紋大黃品質最好。生用藥性猛烈,熟用藥性平和。服用時應避免進食穀類食物(吃了穀類食物,會影響藥效,無法順利通便)。黃芩可以作為大黃的輔助藥。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