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142)

回本書目錄

上編 (142)

1. 瀉熱

入肝破血,則有莪朮紫貝靈芝紫參益母草蒲黃血竭蓮藕古文錢皂礬歸尾鱉甲貫眾茜草桃仁之類。入肝敗血,則有三七虻蟲䗪蟲螃蟹瓦楞子水蛭花蕊石之類。皆當審實以投。此瀉肝熱之大概也。而瀉膽熱之味,又豈有外空青銅綠銅青熊膽膽礬前胡等藥者乎?在腎又有他劑以瀉。如龍膽防己,

為腎熱盛溺閉者所宜用也。秋石為腎熱盛虛咳嗽溺閉者所必用也。寒水石為腎熱盛口渴水腫者所必用也。地骨皮為腎熱盛有汗骨蒸者所必用也。食鹽為腎熱盛便閉者所必用也。琥珀海石為腎熱盛血瘀溺秘者所必用也。若使熱在於血,則藥亦不出乎童便地骨皮血餘銀柴胡蒲公英生牛膝旱蓮草赤石脂自然銅古文錢青鹽之類。

而瀉膀胱熱結,其用豬苓澤瀉地膚子茵陳黃柏黃芩龍膽川楝子藥者,又可按其症治以考求矣。此瀉腎熱之大概也。脾熱瀉藥無多。惟有脾經血熱,考書有用郁李射干紫貝薑黃蓮藕皂礬蚯蚓。然亦須辨藥症以治。要之治病用藥,須當分其臟腑。然其是上是下,毫微之處,未可盡拘。

如藥既入於肺者,未有不入於心。入於肝者,未有不入於脾。入於腎者,未有不入於膀胱。且藥氣質輕清者上浮,重濁者下降。豈有浮左而不浮右。重此而不重彼者乎?但於形色氣味重此。比較明確。則藥自有圓通之趣。又奚必拘拘於毫茫間互為較衡。而致局其神智者乎?

白話文:

瀉熱

若要清除肝臟的熱邪,而這種熱邪導致了血液運行不暢,可以使用莪朮、紫貝、靈芝、紫參、益母草、蒲黃、血竭、蓮藕、古文錢、皂礬、歸尾、鱉甲、貫眾、茜草、桃仁之類的藥物。如果肝熱導致血液耗損嚴重,則可以使用三七、虻蟲、䗪蟲、螃蟹、瓦楞子、水蛭、花蕊石之類的藥物。這些藥物的選擇都需要仔細辨別病情來使用。以上是清除肝熱的大致方向。而要清除膽的熱邪,則可以使用外空青、銅綠、銅青、熊膽、膽礬、前胡等藥物嗎?

對於腎臟的熱邪,也有其他的藥物可以使用。例如,龍膽和防己,適用於腎熱旺盛導致小便不暢的患者。秋石則是腎熱旺盛、虛弱咳嗽、小便不暢的患者所必須使用的藥物。寒水石適用於腎熱旺盛、口渴、水腫的患者。地骨皮適用於腎熱旺盛、有汗、骨蒸潮熱的患者。食鹽則適用於腎熱旺盛、大便不通的患者。琥珀和海石則適用於腎熱旺盛、血瘀、小便不暢的患者。

如果熱邪在血液中,那麼藥物則離不開童便、地骨皮、血餘、銀柴胡、蒲公英、生牛膝、旱蓮草、赤石脂、自然銅、古文錢、青鹽之類的藥物。

如果要清除膀胱的熱邪結滯,則可以使用豬苓、澤瀉、地膚子、茵陳、黃柏、黃芩、龍膽、川楝子等藥物,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來選擇使用。以上是清除腎熱的大致方向。

脾的熱邪所用的瀉藥不多。只有脾經血熱時,根據醫書記載可以使用郁李、射干、紫貝、薑黃、蓮藕、皂礬、蚯蚓等。但是也需要辨別病情來選擇藥物。總而言之,治療疾病用藥必須要區分臟腑。然而,藥物的走向,是向上還是向下,細微之處不必過分拘泥。

比如,藥物既然進入肺,也會進入心;進入肝,也會進入脾;進入腎,也會進入膀胱。而且藥物的氣味輕清的會上浮,重濁的會下降。難道會有浮於左邊而不浮於右邊,重此而不重彼的情況嗎?但是,從藥物的形狀、顏色、氣味可以比較明確的判斷它的功效。這樣藥物的運用自然就靈活圓通了,又何必拘泥於那些微小的細節,而讓自己的判斷受到限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