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35)
上編 (135)
1. 瞿麥
(隰草)大瀉心熱,利水。
瞿麥(專入心,兼入小腸)。味苦,性寒。功專瀉心利水,故書載利小便,決腫癰,去癃閉,拔肉刺,下胎產,除目翳。然其氣稟純陽,必其小腸氣厚,服此疏泄之味,病始克除。(淋症有虛有實,如淋果屬熱致,其莖痛不可忍,手按熱如火爍,血出鮮紅不黯,淋出如沙如石,臍下妨悶,煩燥熱渴,六脈沉數有力,洵為屬熱;如其莖中不痛,痛喜手按,或於溺後攙痛,稍久則止,或登廁小便澀痛,大便牽痛,面色萎黃,飲食少思,語言懶怯,六脈虛浮無力,是為屬虛。)若使小腸素虛,經云心屬有熱,不惟其熱不除,則虛而益虛,必致變生他症矣!妊娠產後小便不利,及脾虛水腫,均並禁焉。惡螵蛸。
白話文:
瞿麥(主要作用於心,兼作用於小腸)。味苦,性寒。它的功效專長於瀉心火、利小便。所以古書記載它能利尿、消除腫脹癰瘡、去除小便不通、拔除肉刺、幫助生產、消除眼睛的翳障。然而它的氣性屬於純陽,必須是小腸氣血充實的人,服用這種疏泄藥物,疾病才能去除。(淋病有虛實之分。如果淋病是因熱引起的,會感到陰莖疼痛難忍,用手按壓會感到發熱像火燒一樣,流出的血是鮮紅色而不是暗紅色,排出的尿液像沙子或石頭,肚臍下方會感到悶脹,煩躁口渴,脈象沉實有力,確實是屬於熱症。如果陰莖不痛,反而喜歡用手按壓,或者排尿後感到疼痛,過一會兒就停止,或是上廁所小便時感到澀痛,大便時會牽引疼痛,面色萎黃,食慾不佳,說話有氣無力,脈象虛弱無力,這就是屬於虛症。)如果小腸原本就虛弱,如同醫書說的:「心有熱,不只熱無法消除,反而會使虛弱更加嚴重,必定會引發其他疾病!」懷孕期間、產後小便不通,以及脾虛引起的水腫,都禁止使用。它與螵蛸相剋。
2. 石葦
(石草)清肺熱以利水
石葦(專入肺。)苦甘微寒,功專清肺行水。凡水道不行,化源不清,以致水道益閉。(化源不清,則水道自閉。)石葦蔓延石上,生葉如皮,味苦氣寒,苦則氣行而金肅,寒則熱除而水利。是以勞力傷津,伏有熱邪,而見小便不通,及患背發等症,治當用此調治,俾肺肅而水通,亦淋除而毒去矣。去梗及黃毛,微炙用。生於瓦上,名瓦葦,亦治淋。
白話文:
(石葦)能清肺熱並促進水分代謝。
石葦,主要作用於肺部。味道帶有苦味和甘味,性質稍微偏寒。它的主要功效是清肺熱和促進水分運行。凡是體內水道不暢通,導致水分生成的源頭不清澈,以致水道更加閉塞(水分生成的源頭不清澈,水道自然會閉塞)。石葦蔓生在石頭上,葉子像皮革一樣。味道苦,氣味寒涼。苦味能使氣機運行並使肺氣肅降,寒性則能清除熱邪並促進水分代謝。因此,如果因為勞累過度而傷及津液,體內潛伏有熱邪,出現小便不通,以及背部生瘡等症狀,應該用石葦來調治,使肺氣肅降而水道暢通,也能夠排除淋濁並去除毒素。使用時去除莖梗和黃色絨毛,稍微烘烤後使用。生長在瓦片上的石葦,叫做瓦葦,也能治療淋病。
3. 紫貝
(蚌蛤)利水通道,逐蠱下血。
紫貝(專入脾肝),即貝子之色赤者也,味鹹氣平,其物出於雲南,白入氣,紫入血。(紫斑而骨白。)功專利水通道,逐蠱下血。凡人症患腳氣,小兒斑疹目翳,五癃水腫,蠱毒鬼蛀,用此的能解除。蓋因咸有軟堅之力,腳症濕熱,用此得以透骨逐邪。(貝骨堅硬,故能透骨。)和以諸藥,使其蒸蒸作汗,次第而解也。目翳用此粉點,亦以能除濕熱,而使血得上營。但與貝子相類甚多,如砑蠃之類,皆能相混,分別用之。(頌曰:貝類極多,古人以為寶貨,而紫貝尤貴,後世不用貝錢,而藥中亦希使之。)背上深紫,有黑點者良,生研細末用。
白話文:
紫貝,主要作用於脾臟和肝臟。指的是貝殼中顏色呈紅色的種類。味道鹹,性質平和。這種貝類產自雲南。白色入氣分,紫色入血分。(紫色的外殼有斑點,但骨頭是白色的。)它的主要功效是疏通水道,排除體內積水,並能驅除寄生蟲,排出瘀血。一般來說,如果人患有腳氣、小孩長斑疹或眼睛有翳障、小便不通暢、水腫、蠱毒或寄生蟲等疾病,使用紫貝都能夠得到緩解。這是因為鹹味具有軟化堅硬的作用。腳氣的病因多為濕熱,使用紫貝可以深入骨骼,驅逐邪氣。(因為貝殼骨骼堅硬,所以才能穿透骨骼。)將紫貝與其他藥材一起使用,可以使其發汗,進而逐步解決問題。眼睛有翳障,將紫貝磨成粉末點在眼睛上,也可以去除濕熱,使氣血能夠上行滋養眼睛。但是,紫貝與其他貝類外觀相似,如砑蠃等容易混淆,使用時需要仔細辨別。(《本草圖經》中說,貝類很多,古人把它們視為珍寶,而紫貝尤其珍貴。後世不再用貝殼當錢幣,在藥材中也少用。)紫貝背面顏色深紫且有黑點的品質最佳。使用時將其研磨成細末。
4. 田螺
(蚌蛤)清熱利水。
田螺(專入膀胱腸胃)。味甘,大寒。產於水田。性稟至陰,故能引熱下行。凡人目患赤痛,只取田螺,以珍珠末、黃連末納入,良久,取汁點目,神效。以寒能除熱也。且治噤口痢疾,用活大田螺二枚,搗爛,入麝香三分,作餅烘熱,貼臍間半日,熱氣下行,即思食矣!至治(熊產誠)小便腹脹如鼓。
只取田螺一枚,鹽匙,連殼搗碎,敷臍下一寸三分,即通,並能止渴醒酒,以除餘熱。此雖止屬外治,亦見其性引下行之力耳!
白話文:
田螺,主要作用於膀胱、腸胃。味道甘甜,性質非常寒冷。生長在水田中,本性極陰,所以能引導熱氣向下走。如果眼睛紅腫疼痛,只需取田螺,將珍珠粉、黃連粉放入其中,過一會兒取出汁液滴入眼睛,效果極佳,這是因為寒性可以去除熱氣的緣故。此外,還能治療噤口痢疾(吃不下東西的痢疾),用兩枚活的大田螺搗爛,加入少許麝香,做成餅狀烘熱後貼在肚臍,約半天後,熱氣就會向下行走,病人就會想吃東西了!對於因腹脹如鼓且小便不順暢的人,只需取一枚田螺,加入少許鹽,連殼搗碎後敷在肚臍下約一寸三分的位置,就能使小便通暢。田螺還能止渴解酒,這也是因為它能清除體內餘熱。雖然這些都是外用療法,但也顯示出田螺引導氣往下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