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125)

回本書目錄

上編 (125)

1. 扁蓄

(隰草)除濕熱殺蟲

扁蓄(專入脾)。味苦氣平。功專利水清熱。除濕殺蟲。是以小兒鬾病。女子陰蝕浸淫瘙癢疽痔諸病。無不藉此以為主治耳。(海上歌云。心頭急痛不能當。我有仙人海上方。扁蓄醋煎通口咽。管教時刻便安康。)以其味苦則熱泄。味苦則蟲伏。但此止屬標治。不能益人。勿常用也。葉細如竹。弱莖蔓引。促節有粉。三月開細紅花。

白話文:

扁蓄這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草,主要功效是去除體內濕熱,並且能殺死寄生蟲。

扁蓄主要作用於脾臟,味道苦澀,藥性平和。它的主要功效是幫助身體排除多餘水分、清除體內熱氣,以及去除濕氣和殺死寄生蟲。因此,小孩的疳積病、女子的陰部潰爛、浸淫性皮膚病、搔癢、瘡瘍、痔瘡等疾病,都常常會用扁蓄來作為主要的治療藥物。就像《海上歌》說的:「心口劇烈疼痛難以忍受,我有一個仙人傳下來的偏方,用扁蓄加醋煎煮後吞服,可以立刻感到身體舒適安康。」這是因為扁蓄味道苦澀,能使熱氣散去,也能使寄生蟲蟄伏。但這只是治標的方法,並不能滋養身體,所以不宜長期服用。扁蓄的葉子細長像竹葉,莖柔軟蔓生,莖節短而有粉末,三月會開出細小的紅色花朵。

2. 萆薢

(蔓草)祛肝風除胃濕

萆薢(專入肝胃)。味苦氣平。功專祛風除濕固腎。凡人大便燥結,小便頻數,每於便時痛不可忍者,此必大便熱閉,積熱腐瘀等物,同液乘虛流入小腸,故於便時即作痛也。(楊子建萬金護命方云:凡人小便頻數,不計度數,便時莖內痛不可忍者,此疾必先大腑秘熱不通,水液只就小腸,大腑愈加乾渴,甚則渾身熱,心燥思涼水,如此即重症也。此疾本因貪酒色,積有餘毒腐物瘀血之類,隨虛水入於小腸,故便時作痛也。此乃小便頻數而痛,與淋症澀而痛者不同也。宜用萆薢一兩,鹽水炒為末,每服二錢,使水道轉入大腸,仍以蔥湯頻洗穀道,令氣得通,則小便數及痛自減也。)且水道不清,則濕熱不除,而肝火愈熾,筋骨愈痿。萆薢氣味苦平,既能入肝祛風。(時珍曰:厥陰主筋屬風,陽明主肉屬濕,萆薢之功長於去風濕,所以能治緩弱痿痹、遺濁惡瘡,諸病之屬風濕者。)復能引水歸入大腸以通穀道,俾水液澄清,而無痛苦之患矣。又安有痹痛腰冷、膀胱宿水,與陰痿失溺、痔漏惡瘡之累乎?昔人云:既有逐水之功,復有攝精之力。(濕熱除則精自不走泄。)洵不誣耳!菝葜土茯苓,與萆薢雖不相類,而功用不遠。白虛軟者良。薏苡為使,畏大黃柴胡前胡,忌茗醋。(萆薢根細長淺白,菝葜根作塊赤黃。)

白話文:

萆薢

(蔓草)能夠祛除肝風,消除胃濕。

萆薢這味藥,主要作用於肝和胃。味道苦,藥性平和。它主要的功能是祛除風邪,消除濕氣,並能鞏固腎的機能。一般來說,如果有人大便乾燥結硬,小便次數頻繁,而且每次排便時都痛得難以忍受,這一定是因大便燥熱不通,積熱導致腐敗的瘀積物,趁虛流入小腸所致,所以排便時就會疼痛。

(楊子建《萬金護命方》說:「凡是小便次數頻繁,沒辦法計算次數,排尿時陰莖內部疼痛難耐的人,這個疾病一定是先由大腸積熱,無法正常排泄所引起。

體內的水液只跑到小腸去,大腸因此更加乾渴,嚴重時甚至會全身發熱、心煩意亂,想喝涼水,這樣就成了重症。這個疾病的根本原因,多半是貪戀酒色,導致體內累積毒素、腐敗物和瘀血之類,隨著虛弱的水液流入小腸,所以排便時就會疼痛。這種小便頻繁且疼痛的情況,和淋病那種小便澀痛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應該用萆薢一兩,用鹽水炒過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使水分轉而流向大腸,同時用蔥湯頻繁清洗肛門,

讓氣機能夠疏通,那麼小便次數多和疼痛的狀況就會自然減輕。」)而且,如果體內的水道不通暢,濕熱就無法消除,肝火就會更旺盛,筋骨會更加痿弱。萆薢的味道苦、藥性平和,它既能進入肝經,祛除風邪。(李時珍說:「足厥陰肝經主要掌管筋,屬於風;足陽明胃經主要掌管肉,屬於濕。萆薢的功效長於去除風濕,所以能治療肢體軟弱無力、麻木、癱瘓,精液遺洩、皮膚潰爛等屬於風濕引起的各種疾病。」)又能引導體內的水液回到大腸,使其能夠順暢排泄,使水液變得清澈,而沒有排尿疼痛的困擾。那麼,又怎麼會有痺痛、腰部發冷、膀胱積水,以及陽痿、失禁、痔瘡、惡瘡等問題呢?古人說,萆薢既有排除體內水液的功效,又有固攝精液的作用。(濕熱消除,精液自然就不會外洩。)這話一點不假!菝葜和土茯苓,雖然和萆薢不是同一類藥材,但功效相似。其中,選擇白色、質地鬆軟的萆薢效果最好,服用時可以用薏苡仁作為藥引。萆薢忌與大黃、柴胡、前胡一同服用,也忌諱飲用茶和醋。(萆薢的根細長、顏色淺白,菝葜的根則呈塊狀、顏色赤黃。)

3. 海金沙

(隰草)利小腸血分濕熱

海金沙(專入小腸)。味甘而淡。氣寒無毒。為主通利小腸血分要藥。凡小腸熱閉。而見五淋疼痛不止者。服之使熱盡從小便而出。且於傷寒熱閉。而見腹滿狂燥。則當於此加梔子朴硝蓬砂投治。俾熱亦從小便而出。此灶里抽薪之一義也。但腎臟真陽不足切忌。淘淨。取浮者曬乾。捻之不沾指者真。忌火。

白話文:

海金沙,這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草,主要作用是疏通小腸的血分,清除濕熱。

海金沙主要針對小腸。它的味道甘淡,藥性寒涼且無毒。是疏通小腸血分的重要藥物。凡是小腸有熱邪閉塞,導致小便淋漓不暢、疼痛不止的情況,服用海金沙可以使熱邪從小便排出。對於傷寒引起的熱邪閉塞,出現腹部脹滿、精神狂躁等症狀,可以搭配梔子、朴硝、硼砂等藥物一起治療,使熱邪也從小便排出,這就像是從爐灶底部抽走燃燒的柴火一樣。但若是腎臟陽氣不足的人就絕對不能使用。使用時要洗淨,取漂浮在水面的部分曬乾,搓捻時不沾手的才是真的。忌諱用火烘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