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0)
上編 (10)
1. 甘草
(山草)緩中氣不足。
甘草(專入脾)。味甘性平。質中。外赤肉黃。生寒熟熱。昔人言其有火能瀉。是因火性急迫。用此甘味以緩火勢。且取生用性寒。以瀉焚爍害耳。至書有云炙用補脾。是能緩其中氣不足。調和諸藥不爭。(王好古曰。五味之用。苦泄。辛散。酸收。咸斂。甘上行而發。而本草言甘草下氣。
何也?蓋味甘主中。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內。有和有緩。有補有泄。居中之道盡矣。張仲景附子理中湯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湯用甘草。恐其速下也。皆緩之之意。小柴胡湯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而用甘草者。則有調和之意。建中湯用甘草。以補中而緩脾急。
鳳髓丹用甘草。以緩腎急而生元氣也。乃甘補之意也。)故入和劑則補益。入涼劑則瀉熱。入汗劑則解肌。入峻劑則緩正氣。入潤劑則養血並能解諸藥毒。(頌曰。按孫思邈《千金方》論云。甘草解百藥毒。如湯沃雪。有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驗如反掌。方稱大豆汁解百藥毒。
予每試之不效。加入甘草為甘豆湯。其驗乃奇也。)及兒胎毒。以致尊為國老。然使脾胃虛寒。及或挾有水氣脹滿等症。服此最屬不宜。未可云其補脾。而凡脾胃虛寒。皆可得而服也。若使滿屬虛致。則甘又能瀉滿。不可不知。(王好古曰。甘者令人中滿。中滿者勿食甘。甘緩而壅氣。
非中滿所宜也。凡不滿而用炙甘草。為之補。若中滿而用生甘草。為之瀉。能引甘藥直至滿所。甘味入脾。歸其所喜。此升降浮沉之理也。經云。以甘補之。以甘瀉之。以甘緩之是矣。)梢止莖中澀痛。(氣行於下。)節消癰疽焮腫。及除胸熱。(節行節處。)功各有宜。但用宜取大而且結。
至書所載甘反大戟芫花甘遂。又云。亦有並用不悖。惟深達精微者始可知之。(如古治痰癖。有用十棗湯加甘草。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癆瘵蓮心飲。與芫花同用。皆以反其下勢之銳。)
白話文:
(山草類)能緩和中焦之氣不足的情況。
甘草,主要歸屬於脾經。味道甘甜,藥性平和,質地中性。外皮是紅色的,裡面是黃色的。生用時藥性偏寒,炮製過後則藥性偏熱。古人說甘草有瀉火的功效,是因為火的特性是急躁的,用甘甜的藥味來緩和火勢,而且取其生用時藥性偏寒,能瀉除因火過盛而產生的傷害。而書上記載炙甘草可以補脾,是因為它能緩和中焦之氣的不足,調和各種藥物的藥性,使它們不會互相衝突。(王好古說,五味的藥效,苦味能洩降,辛味能發散,酸味能收斂,鹹味能使藥性向下沉,而甘味是向上發散的,但《本草》卻說甘草能降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甘味主歸於中焦,有升降浮沉的作用,可以向上,可以向下,可以向外,可以向內,有調和、緩和、補益、洩降等作用,可以說是中庸之道的極致了。張仲景的附子理中湯用甘草,是擔心藥性過於向上;調胃承氣湯用甘草,是擔心藥性下降太快,這些都是取其緩和之意。小柴胡湯裡有柴胡、黃芩的寒性,也有人參、半夏的溫性,用甘草就是為了調和它們。建中湯用甘草,是為了補益中焦並緩和脾的急迫。鳳髓丹用甘草,是為了緩和腎的急迫,並產生元氣,這都是甘草補益的用意。)所以,甘草加入補藥中能增強補益的效果,加入寒涼藥中能瀉熱,加入發汗藥中能解肌表,加入峻烈的藥中能緩和藥性對正氣的傷害,加入滋潤的藥中能養血,還能解除各種藥物的毒性。(蘇頌說,據孫思邈《千金方》記載,甘草能解百藥之毒,效果就像用熱水融化雪一樣快。如果中了烏頭、巴豆的毒,吃下甘草就能馬上見效。書上說大豆汁能解百藥之毒,我每次試都沒效果,但如果加入甘草做成甘豆湯,效果卻非常神奇。)甘草還能解嬰兒胎毒,所以被尊稱為「國老」。但是,如果脾胃虛寒,或者有水腫腹脹等症狀,服用甘草就非常不適合,不能認為甘草能補脾,所有脾胃虛寒的人都能服用。如果腹脹是因虛弱引起的,那麼甘草又能瀉除腹脹,這一點要了解。(王好古說,甘味會使人中焦脹滿,所以中焦脹滿的人不宜吃甘甜的食物,因為甘味藥性緩和且容易阻礙氣機,不適合中焦脹滿的人。凡是沒有脹滿的人,用炙甘草是為了補益;如果中焦脹滿,用生甘草是為了瀉除,它能引導甘味藥直達脹滿之處,甘味入脾,符合脾的喜好。這就是藥物升降浮沉的道理。《黃帝內經》說的「以甘補之」、「以甘瀉之」、「以甘緩之」就是這個意思。)甘草梢能止莖中的澀痛(因為氣往下走);甘草的節能消散癰疽的紅腫以及消除胸中的熱(因為節的作用在於關節之處),各自的功效不同,使用時要選擇粗大且結實的甘草。書上記載甘草與大戟、芫花、甘遂相剋,但也有說可以同時使用而不衝突的,只有對藥理精微了解透徹的人才能明白。(比如古人治療痰癖,有用十棗湯加甘草的;李東垣治療結核,會和海藻一起用;朱丹溪治療癆病,會用蓮心飲和芫花一起使用,都是為了反制它們藥性過於下行的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