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 上編 (103)

回本書目錄

上編 (103)

1. 蘇合香

(香木)通竅逐邪,殺鬼除瘧。

蘇合香(專入諸竅)。味甘,氣溫。出於天竺、崑崙諸國,安南、三佛齊亦皆有之。治能辟惡殺鬼,凡溫瘧、蠱毒、癇痓,並痰積氣厥,山嵐瘴濕,襲於經絡,寒於諸竅者,非此不除。

(昔文正公氣羸多病,宋真宗面賜藥酒一瓶,令空腹飲之,可以和氣血,闢外邪。公飲之,大覺安健,次日稱謝。

上曰:「此蘇合香酒也,每酒一斗,入蘇合香丸一兩同煮,極能調和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興,則飲一杯而安。」)

按:香皆能辟惡除邪。此合諸香之氣煎就而成一物,其通竅逐邪,殺鬼通神,除魘絕瘧,祛蠱,宜其然矣。以筋挑起,懸絲不斷者真。但血燥氣弱,勿用。

白話文:

蘇合香這種香料,主要作用是能打開身體的孔竅,驅逐邪氣,殺滅鬼魅,並能去除瘧疾。

蘇合香主要作用於身體的各種孔竅。味道甘甜,氣味溫和,產於天竺、崑崙等國,安南和三佛齊也有出產。它能驅除不好的氣味,殺滅鬼魅。對於溫瘧、蠱毒、癲癇、痰積、氣厥等疾病,以及山嵐瘴氣、濕氣侵入經絡,導致身體孔竅受寒的情況,都必須用它來治療。

(以前文正公體弱多病,宋真宗曾賜給他一瓶藥酒,讓他空腹飲用,說可以調和氣血,驅除外邪。文正公喝了之後,覺得身體非常舒服健康,隔天就去謝恩。真宗皇帝說,這是蘇合香酒,每一斗酒加入一兩蘇合香丸一起煮,非常能夠調和五臟,去除腹部各種疾病。如果每天冒寒早起,喝一杯就能感到身體安適。)

一般來說,各種香料都能驅除不好的氣味和邪氣,蘇合香是將各種香料的氣味煎煮後融合而成,因此它能打開孔竅,驅逐邪氣,殺滅鬼魅,達到通神的效果,消除夢魘,根絕瘧疾,去除蠱毒,這是很合理的。可以用筷子挑起,能拉出不斷的絲狀,才是真正的蘇合香。但是,如果血燥氣虛的人,就不要使用。

2. 安息香

(香木)通心氣,活肝血。

安息香(專入心肝):系西戎及南海波斯國樹中之脂,其香如膠如飴,其氣馨,其味苦而兼甘,其性平。按凡香物皆燥,惟此香而不燥;香物皆烈,惟此竄而不烈,洵佳品也。以之常熏,則惡氣悉絕而心肺皆沁,神氣通暢。故凡傳屍癆瘵,霍亂嘔逆,蠱毒惡侵,夢魘鬼交等症,無不用此調治,俾其邪辟正復。

所以蘇合香丸、紫雪丹、七香丸(同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蜜炙甘草各五錢,為末蜜丸,以治小兒肚痛),亦皆用此,以其獨得香氣之正也。但元氣虛損,陰火旺者,其切忌焉!書言燒之能集鼠者真。

白話文:

安息香(主要作用於心臟和肝臟)。是從西戎和南海波斯國的樹木中取得的樹脂。它的香味像膠和麥芽糖,氣味芬芳,味道苦中帶甘,性質平和。一般來說,有香味的東西都比較乾燥,只有安息香不會乾燥。香味濃烈的東西通常很刺激,但安息香的香味是竄入而不刺激,實在是好東西。經常熏燒安息香,可以驅散污穢之氣,使心肺感到清新,精神舒暢。所以,像是傳染性肺結核、霍亂引起的嘔吐、蠱毒等邪氣入侵、以及夢魘鬼壓床等症狀,都可用安息香來調理治療,使其邪氣散去,正氣恢復。像蘇合香丸、紫雪丹、七香丸(配方是與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蜜炙甘草各五錢,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來治療小孩肚子痛。)等藥方中都會使用安息香,因為它獨有純正的香氣。但是,元氣虛弱、陰虛火旺的人,切記不要使用安息香。書上說燒安息香能引來老鼠是真的。

3. 烏藥

(香木)治氣逆胸腹不快。

烏藥(專入胃腎,兼入脾肺膀胱)。辛溫香竄。書載上入脾肺,下通腎經。如中風中氣,膀胱冷結,小便頻數,反胃吐食,泄瀉霍亂,女人血氣凝滯,小兒蛔蟲,外而瘡癤疥癘,並凡一切病之屬於氣逆而見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許學士云:暴怒傷陽,暴喜傷陰,憂愁不已,

氣多厥逆,往往得中氣之症,不可作中風治。時珍曰:局方治中風中氣諸症,同烏藥順氣散者,先疏其氣,氣順則風散也。嚴用和濟生方治七情鬱結,上氣喘急,用四磨湯者,降中兼升,瀉中兼補也。其方以人參、烏藥、沉香、檳榔各磨濃汁七分,合煎,細細嚥之。朱氏集驗方治虛寒小便頻數,

縮泉丸用炒益智子等分,為丸服者,取其通陽明少陰經也。)功與木香、香附同為一類。但木香苦溫,入脾爽滯,每於食積則宜。香附辛苦,入肝膽二經開鬱散結,每於憂鬱則妙。此則逆邪橫胸,無處不達,故用以為胸腹逆邪要藥耳!氣行則風自散。(故不須治風。)若氣虛內熱而見胸膈不快者,

非其所宜。(烏藥止可以除冷氣。)根有車轂紋形而連珠者良。酒浸一宿,或煅研用。

白話文:

烏藥(主要進入胃和腎,也兼入脾、肺、膀胱)。氣味辛辣溫熱,有香味,能竄行。書上記載它能上行至脾肺,下行至腎經。像是中風、中氣(即氣機不順導致的病症)、膀胱受寒導致的結塊、小便頻繁、反胃吐食、腹瀉霍亂、婦女血氣凝滯、小孩蛔蟲,以及外在的瘡癤、疥瘡、癩病,凡是各種病症屬於氣機逆亂而導致胸腹不適的,都適合用烏藥來治療。(許學士說,大怒會傷害陽氣,大喜會傷害陰氣,憂愁不解會使氣機逆亂,常常會產生中氣不順的症狀,不能當作中風來治療。李時珍說,局方治療中風、中氣等症,使用烏藥順氣散的原因是,先疏通氣機,氣機順暢了,風邪自然就散了。嚴用和的濟生方治療七情鬱結導致的氣喘急促,使用四磨湯的原因是,能降氣同時兼顧升氣,瀉氣同時兼顧補氣。這個方子是用人參、烏藥、沉香、檳榔各磨成濃汁七分,一起煎煮,慢慢吞服。朱氏的集驗方治療虛寒導致的小便頻繁,使用縮泉丸,用炒過的益智子等份製成藥丸服用,是因為益智子能通陽明經和少陰經。)烏藥的功效與木香、香附相似,同屬一類。但是,木香氣味苦溫,進入脾經能使停滯的氣機順暢,所以通常在有食積時使用。香附氣味辛苦,進入肝膽二經能開解鬱結,所以通常在有憂鬱時使用。而烏藥則能針對橫行胸部的逆亂邪氣,無處不達,所以能作為治療胸腹逆亂邪氣的主要藥物!氣機運行順暢,風邪自然就會消散(所以不需要特別治療風邪)。如果是因為氣虛內熱而導致胸膈不適的,就不適合用烏藥了(烏藥只能消除寒氣)。根部有像車輪軸紋路且像珠子一樣串連在一起的,品質較好。可以用酒浸泡一晚,或煅燒後研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