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104)

回本書目錄

上編 (104)

1. 檳榔

(夷果)治胸膈瘴癘膨脹。

檳榔(專入腸胃)辛苦而溫。書何言其至高之氣。彼獨能瀉,使之下行以至於極。以其味苦主降,性如鐵石之重,故爾有墜下之力耳。是以無堅不破,無脹不消,無食不化,無痰不行,無水不下,無氣不除,無蟲不殺。(如陰毛住蝨,用此煎水以洗。)無便不開。(凡開二便藥內,多有用此。)故凡裡急後重。(同木香用。)嵐瘴癘瘧。(如達原飲治疫用此。)並水腫腳氣,酒醉不醒,無不因其苦溫辛澀之性,以為開泄行氣破滯之地耳!至書所云飽能使之飢,醉能使之醒者,以其能下氣也。飢能使之飽,醒能使之醉者,以檳榔必用蒟葉裹嚼。蒟葉氣味辛溫,得此能除中外之氣,以散瘴癘之邪也。(嶺南瘴地,多以檳榔代茶。)然非瘴之地,不可常服,恐其能泄真氣耳!雞心尖長,劈之作錦紋者良。(時珍云,嶠南地熱,四時出汗,人多黃瘠,食之則臟氣疏泄,一旦病瘴,不敢發散攻下,豈盡氣候所致?檳榔蓋亦為患,殆未思耳。又朱晦庵檳榔詩云,憶昔遊南日,初嘗面發紅,藥囊知有用,茗碗詎能同。蠲疾收殊效,修真錄異功。三彭如不避,縻爛七非中。亦以其治疾殺蟲之功,而不滿其代茶之俗也。)

白話文:

檳榔

檳榔(特別作用於腸胃)味道辛苦,性質溫熱。有人說它有上升之氣,但其實它主要的功能是往下瀉,讓氣往下走到底,因為它味道苦,主要功能是降氣,性質像鐵石一樣沉重,所以有墜下的力量。因此,它能破除堅硬的東西,消除脹氣,幫助消化食物,排除痰液,排除體內積水,去除體內氣滯,殺死蟲子(例如陰部毛髮長蝨子,可以用檳榔煎水清洗),也能通利大便(一般來說,治療二便不通的藥方中,多半會用到檳榔)。所以,凡是裡急後重(想大便卻解不出來,和木香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山嵐瘴氣、瘧疾(例如達原飲治療瘟疫的藥方中會用到檳榔),以及水腫腳氣、醉酒不醒,這些情況都能用檳榔來治療,都是因為它苦溫辛澀的特性,能幫助身體疏通、行氣、破除積滯。至於書上說「飽食後吃能使人感覺飢餓,醉酒後吃能使人清醒」,是因為它能降氣。而「飢餓時吃能使人飽足,清醒時吃能使人醉」,是因為檳榔必須要用蒟葉包裹著嚼食,蒟葉的味道辛溫,這樣能去除體內外的氣,散發瘴癘之邪(嶺南一帶瘴氣盛行的地方,很多人會用檳榔代替茶)。但是,不是在瘴氣盛行的地方,不應該經常服用檳榔,因為它會洩耗真氣!檳榔的形狀像雞心,尖尖長長的,剖開後有錦紋的才是好的。(李時珍說,嶺南一帶氣候炎熱,一年四季都容易流汗,人們大多面黃肌瘦,吃檳榔會使內臟之氣外洩,一旦得了瘴病,又不敢用發散攻下的藥,難道只是氣候造成的嗎?其實檳榔也是致病的原因,只是大家沒有想到。朱熹也寫過一首檳榔詩,說自己以前到南方時,第一次吃檳榔臉都紅了,知道檳榔雖然有用,但和茶是不一樣的,它能治療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修煉的人會用它來記錄一些特別的事情,但如果像三彭(一種傳說中的鬼)一樣過度食用,身體就會腐爛。這也是說明了檳榔雖然有治療疾病和殺蟲的功效,但不應該用它來代替茶。)

2. 大腹皮

(夷果)散無形胸膈膨脹

腹皮(專入腸胃。時珍曰。大腹以形名。所以別雞心檳榔。弘景曰。向陽者為檳榔。向陰者為大腹也。)辛熱性溫。比之檳榔大有不同。蓋檳榔性苦沉重。能泄有形之滯積。腹皮其性輕浮。(故能入腹。)能散無形之積滯。故痞滿膨脹。水氣浮腫。腳氣壅逆者宜之。惟虛脹禁用。

以其能泄真氣也。子似檳榔。腹大形扁。(治功與檳榔同。)取皮酒洗後。以豆汁洗過。曬乾煨切用。(思邈曰。鴆鳥多棲其樹。故宜洗淨。)

白話文:

大腹皮,能散無形的胸膈脹滿

大腹皮(主要作用於腸胃。李時珍說,大腹皮是因為外形而得名,用來區別雞心檳榔。陶弘景說,向陽生長的叫做檳榔,向陰生長的叫做大腹皮。)味道辛辣,性質溫熱,和檳榔很不一樣。檳榔的性質苦澀且沉重,能瀉掉有形的積滯。大腹皮的性質輕盈漂浮(所以能作用於腹部),能散掉無形的積滯。因此,對於胸腹痞滿、腹部脹大、水腫、腳氣逆行的人很適合。只有虛弱導致的腹脹不能使用,因為它會耗損人體的元氣。大腹皮的果實和檳榔相似,但腹部較大且扁平。(功效和檳榔相同。)取皮後,用酒洗過,再用豆汁洗過,曬乾後用火煨過再切片使用。(孫思邈說,鴆鳥常棲息在這種樹上,所以要洗乾淨。)

3. 蕤核

(灌木)散肝風熱。

蕤核(專入肝。)眼科藥也。凡眼多因風熱乘肝,以致血虛而目不得明。故病必見上下眼胞風腫弦爛,左右眥熱障胬。(仁齋曰:拘急牽颼,瞳青胞白,癢而清淚,不赤不痛,是為風眼。烏輪突起,胞硬紅腫,眵淚濕漿,裡熱刺痛,是為熱眼。眼渾而淚,胞腫而軟,上壅矇矓,酸澀微赤,是為氣眼。風與熱並,則癢而浮赤;風與氣搏,則癢澀皆沉。血熱交聚,故生淫膚粟肉紅縷偷針之類;氣血不至,故有眇視胞垂雀眼盲障之形。淡紫而隱紅者為虛熱,鮮紅而妒赤者為實熱。兩眥呈露生胬肉者,此心熱血旺;白睛紅膜如傘紙者,此氣滯血凝。熱滯則瞳人內湧,白睛帶赤;冷症則瞳仁青綠,白睛枯槁。眼熱經久,復為風熱所乘,則赤爛。眼中不赤,但為痰飲則作疼。肝氣不順而挾熱,所以羞明;熱氣蓄聚而傷飽,所以胞合。白睛帶赤或紅筋者,其熱在肺;上胞下胞或目唇間如瘡點者,其熱屬脾。翳起肺家受熱,翳如碎米狀者易散;翳如梅花者難消。)得此溫能散風。(氣不甚溫。)寒能勝熱,甘能補血,俾火退淚止,而目疾瘳矣。赤筋在翳膜外者,得此則宜。(撥雲膏取下翳膜。蕤仁去油五分,青鹽一分,豬𦚠子五錢,共搗二千下如泥,鏆收點之。又方:蕤仁二兩,去油,入白蓬砂一錢,麝香二分,研勻收,去翳妙不可言。)湯浸,去皮尖,劈作兩片,芒硝木通通草同煎一伏時,取出研膏入藥。

白話文:

蕤核,主要作用於肝臟。是眼科常用的藥物。眼睛的疾病多是因為風熱侵犯肝臟,導致血虛,使得眼睛無法看清楚。所以,眼睛的疾病通常會出現眼瞼紅腫、潰爛,眼角發熱、長翳肉等症狀。

(仁齋說:眼睛感到緊繃、牽扯,瞳孔呈現青色,眼白呈現白色,會癢且流清澈的眼淚,不紅也不痛,這是風邪引起的眼疾。如果眼珠突出,眼瞼紅腫、堅硬,眼屎多,眼淚像漿液,眼睛內部有刺痛感,這是熱邪引起的眼疾。如果眼睛混濁且不斷流淚,眼瞼腫脹且軟弱無力,眼皮上部遮蔽視線,感到酸澀且稍微發紅,這是氣虛引起的眼疾。如果風邪和熱邪同時侵犯,眼睛會癢且浮腫發紅。如果風邪和氣虛相互搏擊,眼睛會感到癢澀且沉重。如果血熱聚集,就會產生像粟粒一樣的肉芽或紅血絲,甚至像針扎一樣的疼痛。如果氣血無法到達眼睛,就會導致視力模糊、眼瞼下垂、雀眼、失明等問題。淡紫色且帶有隱隱紅色的,是虛熱的表現;鮮紅色且顏色深紅的,是實熱的表現。如果眼角長出翳肉,這是因為心火旺盛、血液過多。如果眼白出現像雨傘紙一樣的紅膜,這是因為氣滯血瘀。熱邪滯留會導致瞳孔內部湧動,眼白帶有紅色。寒症會導致瞳孔呈現青綠色,眼白乾枯。眼睛發熱的時間久了,又受到風熱侵犯,就會導致紅腫潰爛。如果眼睛不紅,只是因為痰飲導致疼痛。肝氣不順且有熱邪,所以會怕光。熱氣積蓄傷害了眼部,所以眼瞼會閉合。如果眼白帶有紅色或紅血絲,表示熱邪在肺部。如果上眼瞼、下眼瞼或嘴唇周圍出現像瘡一樣的點狀物,表示熱邪在脾臟。翳膜的產生是因為肺部受熱。如果翳膜像碎米一樣,容易消散;如果翳膜像梅花一樣,就難以消除。)

蕤核性溫,能驅散風邪(藥性不是非常溫熱),性寒能抑制熱邪,味甘能補血。能使火氣消退,眼淚停止,眼疾就能痊癒。如果紅血絲在翳膜外,使用蕤核就很合適。(撥雲膏的製作方法是:取下翳膜,用去油的蕤仁五分、青鹽一分、豬牙皂角五錢,一起搗碎二千下,像泥一樣,收起來點眼。另一個配方是:用去油的蕤仁二兩,加入白蓬砂一錢、麝香二分,研磨均勻後收起來,對於去除翳膜有奇效。)

將蕤核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切成兩片,和芒硝、木通、通草一起煎煮一個時辰,取出搗成膏狀加入藥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