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上編 (103)

回本書目錄

上編 (103)

1. 馬兜鈴

(蔓草)入肺清熱降氣除寒

馬兜鈴(專入肺)。辛苦性寒。體輕而虛。熟則四開象肺。因苦則能入肺降氣。因寒則能瀉熱除痰。因辛則於寒中帶散。故肺熱痰喘聲音不清者。服此最宜。且其體輕則性上湧。故纂要治蛇蟲毒。一味濃煎。服之探吐。其毒即解。(湯劑用之多作吐。)至有云服馬兜鈴能補肺陰者。

取其熱清氣降。而肺自安之意。錢氏用此。同阿膠糯米補肺。其功原在糯米阿膠耳。豈馬兜鈴之謂哉?又云可治腸風痔瘻。以肺與大腸為表裡。腸胃之熱。本於肺臟所移。肺清而腸之熱與之俱清耳。(日華本草治痔瘻腫痛。以馬兜鈴於瓶中燒煙燻病處良。)若肺寒喘嗽失音者切忌。

去筋膜。取子用。

白話文:

馬兜鈴,主要作用於肺。它的味道是辛苦,性質寒涼。藥材本身質地輕且鬆散,成熟後會裂開成四瓣,外型像肺。因為味道苦,所以能進入肺部,使肺氣下降;因為性質寒涼,所以能清除肺熱,排除痰液;因為味道辛辣,所以能在寒涼中帶有發散作用。因此,對於肺熱引起的痰喘、聲音沙啞不清等症狀,服用馬兜鈴最為適合。而且,由於它質地輕,藥性容易向上浮動,所以《醫學纂要》記載,可以用來治療蛇蟲毒,將單味藥濃煎後服用,使其嘔吐,毒素就能解除。(湯藥中加入馬兜鈴,多有催吐作用。)至於有人說服用馬兜鈴能補肺陰,

那是因為它能清熱、使肺氣下降,從而使肺自然安穩。錢乙使用馬兜鈴,搭配阿膠、糯米來補肺,其功效主要在於糯米和阿膠,並非馬兜鈴的作用。又有人說馬兜鈴能治療腸風痔瘻,是因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腸胃的熱症,是從肺部轉移而來的。當肺部清涼後,腸道的熱症也會跟著清解。(《日華子本草》記載用馬兜鈴在瓶中燒煙燻患處,可治療痔瘻腫痛。)但如果肺寒引起的喘咳、失聲等症狀,就絕對不能服用馬兜鈴。

使用時需去除筋膜,取用種子部分。

2. 白芨

(山草)入肺澀血散瘀。

白芨(專入肺)。味苦而辛。性澀而收。微寒無毒。方書既載功能入肺止血,又載能治跌撲折骨、湯火灼傷、惡瘡癰腫、敗疽死肌。得非似收不收、似澀不澀、似止不止乎?不知書言功能止血者,是因性澀之謂也。(血出於鼻,是由清道而至;血出於口,是由濁道而來;嘔血出於肝,吐血出於胃;痰帶血,出於脾;咯血出於心;唾血出於腎。摘玄云:試血法,吐水內浮者,肺血也;沉者,肝血也;半浮半沉者,心血也。服白芨須隨所見,以羊肺肝心同服者佳。)書言能治癰疽損傷者,是因味辛能散之謂也。此藥澀中有散,補中有破,故書又載去腐逐瘀生新。

至云重囚肺有白芨一事,因剖而見,色猶不變,雖云肺葉損壞可以復生,然終涉於荒唐,未可盡信。(台州獄吏憫一重囚,囚因感之云:吾七犯死罪,遭刑拷,肺皆損傷,得一方,用白芨末米飲送下,其效如神。後囚凌遲,剖開胸,見肺間竅穴,皆白芨填補,色猶不變也。)手足皴裂,

面上黑疱。(即面瘡)並跌打損傷。(酒調服。)湯火灼傷。(油調敷。)用治亦效。紫石英為使。惡杏仁。反烏頭。

白話文:

白芨,屬於山草類,它進入肺經,有收澀止血、散瘀的作用。

白芨主要作用於肺部。味道苦中帶辛,藥性收澀而有收斂作用,稍微偏寒且無毒。古籍記載它能進入肺經止血,也能治療跌打損傷、骨折,以及燙傷、惡瘡、癰腫、壞疽和腐肉。有人可能會覺得它既像是收斂又不像,既像澀又不像,既像止血又不像。其實古籍說它能止血,是因為它藥性收澀的緣故。(從鼻子流出的血,是從清淨的通道而來;從嘴巴吐出的血,是從濁穢的通道而來。嘔吐的血來自肝臟,吐出的血來自胃,痰中帶血來自脾臟,咯血來自心臟,唾出的血來自腎臟。《摘玄》記載一種辨別血的方法,吐出來的血浮在水面上,是肺部的血;沉在水底,是肝臟的血;一半浮一半沉,是心臟的血。服用白芨時,要根據出血的情況,與羊肺、肝、心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古籍說它能治療癰疽和損傷,是因為它味道辛辣能散瘀。這藥在收澀的同時也有散瘀的效果,在補益的同時也有破積的作用,所以古籍又記載它能去除腐肉、消除瘀血、促進新肉生長。

至於說重刑犯的肺部有白芨,是因為剖開後看到的,而且顏色沒有改變,雖然說肺葉的損傷可以恢復,但終究有些荒謬,不能完全相信。(台州的獄卒憐憫一位重刑犯,犯人因此感激地說,他犯了七次死罪,遭受刑罰拷打,肺部都損傷了,得到一個藥方,用白芨末配米湯服用,效果非常好。後來犯人被處以凌遲,剖開胸膛,看到肺部的孔洞,都被白芨填滿,顏色都沒有改變。)手腳皮膚乾裂、臉上的黑斑(也就是面瘡)以及跌打損傷(用酒調服)、燙傷(用油調敷)用它治療也有效。紫石英可以做為輔助藥,忌與杏仁同用,並且與烏頭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