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五·諸方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諸方 (9)

1. 除瘟方

上藥各擇精品,於淨室中制畢,候端午、七夕、重陽,或天月德,天醫黃道上吉之辰,合藥。前三日齋戒,至期,更衣洗手薰香,設藥王牌位,焚香拜禱畢,將前藥逐味稱准,入大乳缽內,再研數百轉,入細石臼內,漸加糯米濃汁調和,軟硬得中,用杵搗千餘下,至極光潤為度。每錠一錢。

修合時,除使令之人,余皆忌見。做此藥唯在潔誠方效。病人每服一錠,勢重者再服一錠,以通利為度。利後溫粥補之。

通治瘟病,初得頭痛,脈大壯熱。小蒜汁,少加水頓服,再服即痊。

嵐瘴,大蒜,生熟各七片共食。少頃腹鳴,或吐血泄瀉即愈。

治時氣,豬脂如彈丸,溫水化服,日三次。

苦參酒,治瘟疫欲死,並治熱毒氣欲死。苦參一兩,黃酒一壺煮半壺,飲盡當吐則愈。諸毒病服之,覆取汗皆愈。(此方三見,各有不同,故並錄之。)

梓皮飲,生梓白皮切,水煎服。治時氣瘟病,頭痛壯熱,初得一二日者。瘟病復感寒邪,變為胃啘,治同。

𧌄荷汁,治傷寒瘟病,初得頭痛壯熱脈盛者。𧌄荷連根葉搗,絞汁服。

治瘟疫,虎耳草擂酒服,治瘟疫。

時行風熱,菾菜(音甜,一名莙薘,齊魯名為滾當。)搗汁飲之。

梨甘飲,通治瘟疫。

梨樹皮,大粉草(各一兩),黃秫谷(一合,為末),百草霜(一錢)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日二服。

時氣頭痛煩熱,皂角燒研,入薑汁、蜜各少許,水和二錢服之。先以熱水淋浴,後服藥,取汗即愈。

時疾煩悶瀉痢大渴孕婦心熱等症,蘆根一兩,煎濃湯服。

天行熱疾煩渴發狂及服金石心熱發渴,並煮苧汁服。

瘟毒大熱,壯豬干糞,水漬,取清飲。

白話文:

除瘟方

此方所用藥材皆需精挑細選,在乾淨的房間裡製備完成。需擇選端午、七夕、重陽節,或天月德、天醫、黃道吉日合藥。用藥前三日需齋戒,到了吉日,需更衣洗手焚香,祭拜藥王,焚香禱告後,將藥材依次稱量準確,放入大乳缽中研磨數百轉,再放入細石臼中,慢慢加入濃稠的糯米汁調和,至軟硬適中,用杵搗磨千餘下,直至藥膏光滑潤澤為止。每錠一錢重。

製作藥物時,除了幫忙的人,其餘人都不得旁觀。此藥只有在心誠的情況下才會有效。病人每次服用一錠,病情嚴重者可服用兩錠,以通便為度。通便後需服用溫粥進補。

此方可治療各種瘟疫,初期頭痛、脈象洪大、發熱者,可用少量小蒜汁加少量水服用,再服用一次即可痊癒。

患有瘴氣者,可用生熟大蒜各七片一起食用。片刻後,若出現腹鳴、吐血或腹瀉,則表示藥物已起效,病症即可痊癒。

治療時疫,可用豬油一丸,用溫水化開服用,每日三次。

苦參酒可用於治療瘟疫危重,以及熱毒導致的危重症狀。方法是取苦參一兩,黃酒一壺,煮至半壺,飲盡,若嘔吐則表示痊癒。各種毒症服用此酒,並覆蓋取汗,皆可痊癒。(此方記載於多處,略有不同,故皆記錄在此。)

梓皮飲:取新鮮梓白皮切片,水煎服。此方用於治療時疫瘟病,初期頭痛發熱,病程在一兩日內的患者。若瘟病合併受寒,轉為胃痛嘔吐,則治療方法相同。

魚腥草汁:用於治療傷寒瘟病,初期頭痛、發熱、脈象洪盛的患者。將魚腥草連根葉搗碎,取汁服用。

治療瘟疫,可用虎耳草搗碎後與酒混合服用。

治療時行風熱,可用菾菜(音甜,一名莙薘,齊魯地區稱作滾當)搗碎取汁飲用。

梨甘飲:通治瘟疫。將梨樹皮、大粉草(各一兩)、黃秫谷(一合,研末)、百草霜(一錢)混合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治療時疫頭痛煩熱,可將皂角燒成灰研磨,加入少量薑汁和蜂蜜,用水調和成兩錢重的藥劑服用。服用前先用熱水淋浴,服藥後取汗即可痊癒。

治療時疫導致的煩悶、瀉痢、口渴、孕婦心煩熱等症狀,可用蘆根一兩水煎濃湯服用。

治療天行熱病導致的煩渴、發狂,以及服用金石藥物導致的心煩口渴,可用苧麻汁煮沸後服用。

治療瘟疫導致的高燒,可用壯豬的乾燥糞便,用水浸泡,取其清液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