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五·諸方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諸方 (5)

1. 除瘟方

松峰審定五瘟丹,(一名涼水金丹,一名代天宣化丹。)專治時症瘟疫,發熱頭身腹痛,譫語無汗,日久不愈。或發黃斑疹與痧,或二便五六日不行等症,並暑月一切熱症。又解痘疹毒。

甘草(制,甲己年為君),黃芩(乙庚年為君),黃柏(丙辛年為君),梔子(丁壬年為君),黃連(戊癸年為君),香附(去淨細毛),蘇葉(鳳頭者),蒼朮(米泔浸),陳皮(以上四味為臣),明雄(另研細),硃砂(另研細)

制甘草法:立冬日,取大青竹竿,一頭截去節,一頭留節,納生甘草末於內,蠟封緊口,浸糞坑中,頭冬至取出,曬乾聽用。

前甘草等五味,當以某年為君者,多臣數之半。如甘草用二兩,則香附等四味止用一兩也。雄朱又減臣數之半,止用五錢矣。於冬至日,將甘草等九味,共為末,雄朱另研,以一半入甘草等藥末中為丸,留一半為衣,再用飛金為衣。大人服者,丸如梧子;小兒服者,丸如黍米。

雪水生蜜為丸,面東服五十丸。病輕日淺者,一服而愈,病深日久者,三四服而痊。忌腥辛辣油膩煎炒一切厚味。其分兩如君用一兩,臣則五錢,多寡不論。總臣減君一半,雄朱又減臣一半也。

松峰曰:此方見《萬氏家傳·瘟疫門》中,與《馬氏瘟疫發源》書內所載互有異同。萬氏有蒼、陳,而馬則無之。萬氏香附制炒,而馬氏言俱不見火。萬氏用雪為丸,而馬氏用大黃膏子。萬氏不貼金,而馬氏則貼金。萬氏服用滾白水,而馬氏則用涼水。萬氏甘草法制,而馬氏不法制。

其餘俱各相同。愚意甘草制之則成人中黃,大能祛疫。蒼朮、香附,吾用其生者,蓋炒之則未免有火氣。飛金重貼亦妙,以其鎮靜也。至於用大黃膏為丸,於初感瘟疫邪尚在經者,大不相宜,當仍以雪水為丸,如恐不黏,酌加生蜜則易丸。初感瘟疫者,用滾白水送,大熱時冷水送,不大便時方用大黃水送。

取二方而斟酌盡善,此為近之。

柴胡白虎煎,治陽明溫熱,表邪不解等症。

柴胡,黃芩,麥冬(各二錢),石膏(三錢),甘草(七分),引用竹葉

柴葛煎,治瘟毒表裡俱熱,能散毒養陰,並治痘疹。

柴胡,乾葛,黃芩,連翹(去隔),白芍(酒炒),甘草

水煎服。

歸柴飲,治營虛不能作汗,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難解者,此神方也。大便多、溏者,以冬朮代當歸亦佳。

當歸(一兩),柴胡(五錢),炙草(八分)

流水煎,或加姜三五片,或加陳皮一錢,或加參。

人馬平安散,治一切時症,風寒暑濕,內傷生冷飲食,頭風頭痛,心痛,絞腸痧,悶氣,小腸疝氣,牙痛,豬羊瘋症。用簪腳點兩眼角,或吹鼻孔,男左女右。

焰硝(二錢),硃砂,明雄(各一錢),冰片(五分),麝香(一錢)

白話文:

[除瘟方]

這個叫做「松峰審定五瘟丹」的藥方,又名「涼水金丹」或「代天宣化丹」,專門治療時疫、瘟疫,像是發燒、頭痛、全身疼痛、肚子痛、說胡話、沒有汗,久病不癒,或是出現黃疸、斑疹、痧子,或是好幾天沒有排便等症狀,也適用於夏天一切的熱病,還可以解痘疹的毒。

藥方組成:

  • 甘草(炮製過的,甲年或己年用此為主藥)
  • 黃芩(乙年或庚年用此為主藥)
  • 黃柏(丙年或辛年用此為主藥)
  • 梔子(丁年或壬年用此為主藥)
  • 黃連(戊年或癸年用此為主藥)
  • 香附(去除細毛)
  • 蘇葉(選擇鳳尾狀的)
  •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
  • 陳皮(以上四味為輔助藥)
  • 明雄黃(另外研磨成細末)
  • 硃砂(另外研磨成細末)

炮製甘草的方法:在立冬那天,取一根大青竹,把一端沒有竹節的地方切開,留著有竹節的那一端,把生甘草末裝進竹子裡,用蠟把開口封緊,然後放到糞坑裡浸泡,等到冬至那天取出,曬乾後就可以使用了。

前面提到的甘草等五種藥材,當以某年為主藥時,其他輔助藥的用量要減半。例如,甘草用二兩,其他香附等四種輔助藥就各用一兩。雄黃和硃砂的用量又要再減輔助藥的一半,也就是各用五錢。在冬至那天,將甘草等九種藥材一起磨成粉末,雄黃和硃砂另外研磨,把一半的雄黃和硃砂粉末加入甘草等藥末中混合做成藥丸,留下一半的雄黃和硃砂粉末用來包藥丸,最後再用金箔包裹。成人吃的藥丸像梧桐子大小,小孩吃的藥丸像黍米大小。

用雪水和蜂蜜混合做成藥丸,面向東方服用五十丸。病情輕微、病程短的人,吃一次就會痊癒;病情嚴重、病程長的人,吃三四次就會痊癒。服藥期間忌吃腥味、辛辣、油膩、煎炒等厚重的食物。藥材的用量是,如果主藥用一兩,輔助藥就用五錢,用量多少都沒關係,總之輔助藥的用量要減主藥的一半,雄黃和硃砂的用量又要減輔助藥的一半。

松峰說:這個藥方出自《萬氏家傳·瘟疫門》,和《馬氏瘟疫發源》這本書的記載有些不同。《萬氏家傳》有蒼朮和陳皮,而《馬氏瘟疫發源》則沒有。《萬氏家傳》提到香附要炮製過,《馬氏瘟疫發源》則說不要經過火。 《萬氏家傳》用雪水做藥丸,《馬氏瘟疫發源》則用大黃膏。《萬氏家傳》沒有貼金箔,《馬氏瘟疫發源》則有貼金箔。《萬氏家傳》用滾燙的白開水送藥,《馬氏瘟疫發源》則用涼水。《萬氏家傳》的甘草有特殊炮製方法,《馬氏瘟疫發源》則沒有。

其他部分兩本書的記載都相同。我認為甘草經過炮製後可以成為「人中黃」,能有效驅除瘟疫。蒼朮和香附我用生的,因為炒過會帶有火氣。貼金箔也很妙,因為可以鎮靜。至於用大黃膏做藥丸,對剛感染瘟疫、邪氣還在經絡的人來說很不適合,應該用雪水做藥丸,如果怕不黏,可以酌量加點蜂蜜就容易成丸了。剛感染瘟疫的人,用滾燙的白開水送藥;大熱的時候用冷水送藥;大便不通暢的時候才用大黃水送藥。

綜合兩本書的記載,取其精華,這樣就比較完善了。

[柴胡白虎煎]

治療陽明經溫熱病,表邪沒有解除等症狀。

藥方組成:

  • 柴胡、黃芩、麥門冬(各二錢)
  • 石膏(三錢)
  • 甘草(七分)
  • 引用竹葉

[柴葛煎]

治療瘟疫毒邪在表裡同時發熱,可以散毒、滋養陰液,也可以治療痘疹。

藥方組成:

  • 柴胡、乾葛、黃芩、連翹(去除種子)、白芍(用酒炒過)、甘草

用水煎服。

[歸柴飲]

治療營血虛弱而不能發汗,以及陰虛不足、外感寒邪難以解除的人,是個神奇的藥方。如果大便次數多、稀溏的人,可以用冬朮代替當歸。

藥方組成:

  • 當歸(一兩)
  • 柴胡(五錢)
  • 炙甘草(八分)

用水煎服,可以加生薑三五片、或加陳皮一錢、或加人參。

[人馬平安散]

治療一切時疫、風寒暑濕、內傷生冷飲食引起的疾病,像是頭風頭痛、心痛、絞腸痧、胸悶、小腸疝氣、牙痛、癲癇等症狀。用簪子沾取藥粉點在兩眼角,或是吹入鼻孔,男的點左邊、女的點右邊。

藥方組成:

  • 焰硝(二錢)
  • 硃砂、明雄黃(各一錢)
  • 冰片(五分)
  • 麝香(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