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松峰說疫》~ 卷之五·諸方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諸方 (4)

1. 避瘟方

再用桃木作箭三枝,插於盆外,青蠅自當遠避,舉家即免瘟病。其盆隨便安於宅之僻處,經歲莫動,相傳極效。松峰記。

避瘟方,新布盛大豆,納井中,一宿取出,每服七粒。

避疫椒柏酒,除日,用椒三七粒,東向側柏七枝,浸酒一瓶,元日飲之。

通治疫癘方,常以東行桃枝煎湯浴之。(未病已病皆治。)

避瘟方,以絳囊盛馬蹄屑佩之,男左女右。

預防熱病(兼治急黃賊風。)

葛粉(二升),生地(一升),豉(半升)

食後,米飲服三錢,日三服,已病則日五服。

避瘟不染,穄米為末,頓服之。

又方,三月三日,取黍面和菜作羹食。

預解瘡疹,茜根煎汁,入少酒服。(時行疹子正發時,服此則可無患。)

李子建殺鬼丸,避瘟疫,殺一切魑魅魍魎。

藜蘆(三兩),虎骨頭(兩半),雄黃,鬼臼,天雄,皂莢,蕪荑(各五錢),

共為末,揉入艾絨中,用壯紙二層卷作筒。遇瘟疫時點著,薰病人房中。

七物虎頭丸,(避瘟殺鬼。)

虎頭,硃砂,雄黃(各兩半),鬼臼,皂莢,蕪荑,雄黃(各一兩)

為末,熔蠟丸彈子大。紅絹袋盛一丸,系男左女右臂上,又懸屋四角,晦望夜半各當戶燒一丸,晨起各人吞小豆大一丸,則不傳染。

太乙流金散,(大避瘟疫。)

雄黃(兩半),羚羊角(一兩),雌黃,白礬,鬼箭羽(各七錢半)

共粗末,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掛戶上,又青布包少許,中庭燒之。臘月鼠燒之避瘟氣。又於正旦所居處埋之,避瘟疫氣。

白話文:

避瘟方:

  1. 桃木避瘟法: 用桃木枝做成三支箭,插在盆子外面,蒼蠅就會遠離,全家就能避免瘟疫。盆子隨便放在家中僻靜的地方,一年都不要移動,據說非常有效。

  2. 大豆避瘟法: 用新的布包盛大豆,放入井中一夜,取出後,每次服用七粒。

  3. 椒柏酒避疫法: 除夕那天,用三十七粒花椒和七枝側柏,浸泡在酒中一瓶,元旦飲用。

  4. 疫病通用治療法: 常用向東生長的桃枝煎湯沐浴。(無論有沒有生病都可以使用。)

  5. 馬蹄屑避瘟法: 用紅色布袋盛裝馬蹄屑,佩戴在身上,男士佩帶在左邊,女士佩帶在右邊。

  6. 預防熱病(兼治急黃、賊風): 葛粉二升,生地一升,豉半升,飯後用米湯送服三錢,每天三次,如果已經生病,則每天服用五次。

  7. 穄米避瘟法: 將穄米磨成粉末,一次服用。

  8. 黍面羹避瘟法: 三月三日,用黍米麵和蔬菜做成羹食用。

  9. **預防瘡疹:**茜根煎汁,加入少量酒服用。(當流行性疹子剛開始發時服用,就能避免患病。)

  10. 李子建殺鬼丸(避瘟疫,殺一切魑魅魍魎): 藜蘆三兩,虎骨半兩,雄黃、鬼臼、天雄、皂莢、蕪荑各五錢,研磨成粉末,揉入艾絨中,用厚實的紙捲成筒狀。遇到瘟疫時點燃,熏病人房間。

  11. 七物虎頭丸(避瘟殺鬼): 虎頭、硃砂、雄黃各半兩,鬼臼、皂莢、蕪荑、雄黃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蠟熔製成彈珠大小的丸藥。用紅布袋裝一丸,繫在男士左臂,女士右臂上,再懸掛在房屋四角。晦氣和望氣的半夜,在門口各燒一丸;清晨,每人吞服一粒小豆大小的丸藥,就能避免傳染。

  12. 太乙流金散(大避瘟疫): 雄黃半兩,羚羊角一兩,雌黃、白礬、鬼箭羽各七錢半,研磨成粗末。用三角形的紅色布袋裝一兩,佩戴在胸前,並掛在門上。用青布包一些藥粉,在庭院中焚燒。臘月用老鼠焚燒此藥避瘟氣。元旦在居住的地方埋一些,以避瘟疫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