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說疫》~ 卷之六·運氣 (20)
卷之六·運氣 (20)
1. 巳亥之歲
初之氣,寒始肅,殺氣方至,陽明燥金用事也。民病寒於右之下。金位西方,金旺則傷肝,故寒於右之下。
二之氣,寒不去,華雪水冰,殺氣施行,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數至,陽乃化。太陽寒水用事,故其氣候如此。然以寒水之客,加於君火之主,其氣必應,故陽復化。民病熱於中,(火應則熱於中。)客寒外加。
三之氣,天政布,風乃時舉,厥陰風木司天之氣用事也。厥陰加於少陽相火,風火交加,民病泣出,耳鳴掉眩,風木之氣見症也。
四之氣,溽暑濕熱相薄,爭左之上,以君火之客加於太陰之主。四氣為天之左間,故濕熱爭於左之上。民病黃癉,而為浮腫。(濕熱之病。)
五之氣,燥濕更勝,沉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客以濕土,主以燥金,燥濕更勝,其候若此。
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少陽在泉,故候如此。其病溫癘,時寒氣熱,故病溫癘。本年厥陰司天則土鬱,少陽在泉則金鬱。(鬱氣化源,義見前章。)
白話文:
巳亥之歲
一開始,天氣寒冷開始肅殺,寒氣正盛,陽明燥金當令。百姓多患右側下肢寒冷的疾病。因為金在西方,金氣旺盛則會傷及肝臟,所以右側下肢寒冷。
第二階段,寒冷持續,冰雪滿地,寒氣肆虐,霜降,草木枯萎,寒雨不斷,陽氣卻開始轉化。太陽寒水當令,所以天氣如此。然而,寒水之氣入侵君火之氣,君火之氣必然有所反應,所以陽氣又開始轉化。百姓多患內熱的疾病(火氣應現則內熱),但外受寒邪侵襲。
第三階段,天氣開始回暖,風時常吹起,厥陰風木主氣當令。厥陰之氣影響少陽相火,風火交加,百姓多患哭泣流淚、耳鳴頭暈目眩的疾病,都是風木之氣引起的症狀。
第四階段,濕熱交蒸,相互搏結,影響身體左側上部,因為君火之氣被客氣太陰之氣所侵犯。四季之氣在天的左邊,所以濕熱之氣影響身體的左側上部。百姓多患黃疸,並伴有浮腫(濕熱之病)。
第五階段,燥濕之氣交替盛行,陰氣沉降,寒氣侵入身體,風雨交加。客氣為濕土,主氣為燥金,燥濕之氣交替盛行,所以天氣如此。
最後階段,畏懼炎熱之氣開始減弱,陽氣大盛,蟄伏的蟲子開始出現,河水不再結冰,地氣蓬勃,草木開始生長,人也感到舒暢。少陽之氣潛藏於泉下,所以天氣如此。此時的疾病多為溫疫,時而寒時而熱,所以疾病為溫疫。本年厥陰主氣,則土氣鬱結;少陽潛藏,則金氣鬱結。(鬱結之氣是疾病的根源,詳見前文)。
2. 五運五郁天時民病詳解
天地五運之郁,人身有五臟之應。結聚而不行,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化不化,而鬱病作矣。故或鬱於氣,或鬱於血,或鬱於表,或鬱於里,或因鬱而成病,或因病而生郁,鬱而太過者宜裁之、抑之,鬱而不及者宜培之、助之,諸病多有兼郁者,故治有不同也。
白話文:
天地間的五行運轉若發生鬱滯,人體內的五臟也會相應地受到影響。若是該散發的不能順利散發,該上升的無法上升,該下降的無法下降,該轉化的無法轉化,那麼疾病就會因此產生。所以有的人是氣鬱,有的人是血鬱,有的鬱在身體表面,有的鬱在身體內部,有的是因為鬱悶導致生病,有的則是生病後產生鬱悶,對於過度鬱悶的情況,我們應該去調整它,抑制它;對於鬱悶不足的情況,我們應該去培養它,輔助它。很多疾病都會同時伴隨著鬱悶的情況,所以治療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3. 土鬱之發
天時:岩谷震驚,雷殷氣交,(升降之中,以三氣四氣之間。)埃昏黃黑,化為白氣,川流漫衍,田牧土駒,(洪水之後,群駒散牧于田野。)云奔雨府,(太陰濕聚之處。)霞擁朝陽,山澤埃昏,其乃發也。土氣被郁,所化皆遲。然土鬱之發,必在三氣四氣之時,故猶能生長化成不失其時也。
民病:濕土為病。濕在中焦,故心腹脹。濕在下焦,故數後下利。心為濕乘,故痛。肝為濕侮,故脅脹。嘔吐者,霍亂者,注下浮腫身重者,皆土發濕邪之症。
治法:土鬱奪之。奪者,直取之也。土鬱之病,濕滯之屬也。其臟應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其傷在胸腹。土畏壅滯,凡滯在上者,奪其上,吐之可也。滯在中者,奪其中,伐之可也。滯在下者,奪其下,瀉之可也。凡此皆謂之奪,非獨止於下也。
白話文:
[土鬱之發]
天時狀況:地震山谷震撼,雷聲轟鳴,氣象交錯,這發生在春夏交替之際。灰塵與黑雲混雜,轉化成白霧,河流泛濫,淹沒大地,農田和牧場變成一片汪洋,洪水退去後,許多馬匹分散在田野上吃草。雲層聚集在降雨地帶,這是太陰濕氣聚集的地方。朝陽升起,山川湖泊都被霧氣籠罩,這就是土鬱之發的情況。當土氣受到壓抑,所有由它轉化的過程都會變得緩慢。然而,土鬱之發通常會在春夏之交發生,所以仍能順應時序進行生長、成熟和成果的轉化。
對於人民的影響:濕氣過盛導致疾病。當濕氣影響中焦(胃部),會引起心腹脹滿。若濕氣影響下焦(腸道),則會頻繁地出現腹瀉。心臟受濕氣侵擾,會感到疼痛。肝臟受濕氣影響,會有脅脹的感覺。嘔吐、霍亂、水腫、身體沉重,這些都是土氣鬱悶、濕氣過剩造成的病症。
治療方式:對於土鬱造成的疾病,我們要採用「奪」的方式來治療。「奪」,指的是直接對症下藥。土鬱造成的疾病,多是由濕氣滯留所致。主要影響脾胃,肌肉和四肢,以及胸腹部位。土氣害怕阻塞,如果濕氣滯留在上部,我們就應該通過催吐來清除;如果滯留在中部,我們就應該通過調理脾胃來消除;如果滯留在下部,我們就應該通過排泄來解決。這些方式都可以稱為「奪」,並不是隻有排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