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 針灸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針灸下 (17)

1. 痔瘻病

飛揚,主痔篡傷痛。絕骨,主瘻馬刀腋腫。天突,章門,天池,支溝,主漏。(又云:支溝,章門主馬刀腫瘻。),商丘,復溜,主痔血泄後重。(又云:商丘主痔骨蝕喜魘夢。)天窗,天突,主漏頸痛。勞宮,主熱痔。承筋,承扶,委中,陽谷,主痔痛腋下腫。會陰,主痔與陰相通者死。

,俠谿,陽輔太衝,主腋下腫馬刀瘻。竅陰,主癰疽頭痛如錐刺,不可以動,動則煩心。大陵,支溝,陽谷,後谿,主痂疥。

白話文:

[痔瘻疾病]

飛揚穴,主要處理痔瘡所引發的疼痛。絕骨穴,主要治療瘻病,像是淋巴結腫大、腋下腫脹等症狀。天突穴、章門穴、天池穴、支溝穴,主要用於治療漏管類病症。(另有一說:支溝穴和章門穴主要用於治療淋巴結腫大或瘻病。)商丘穴、復溜穴,主要用於治療痔瘡出血及便後有墜脹感。(另有一說:商丘穴主要用於治療骨蝕性痔瘡以及常做惡夢。)天窗穴、天突穴,主要用於治療漏管導致的頸部疼痛。勞宮穴,主要用於治療熱性痔瘡。承筋穴、承扶穴、委中穴、陽谷穴,主要用於治療痔痛以及腋下腫脹。會陰穴,如果痔瘡和生殖器相通,病情嚴重可能導致死亡。

俠谿穴、陽輔穴、太衝穴,主要用於治療腋下腫脹、淋巴結腫大等瘻病。竅陰穴,主要用於治療皮膚感染、劇烈頭痛如被針刺,且患者無法活動,活動會感到心煩意亂。大陵穴、支溝穴、陽谷穴、後谿穴,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如皮疹和疥瘡。

2. 㿗疝病

曲泉,主㿗疝陰跳痛引臍中,不尿陰痿。(又云:痛引莖中。),關元,主㿗疝。(又云主暴疝痛。),中都,主㿗疝崩中。中脘,主沖疝冒死不知人。合陽,中郄主㿗疝崩中,腹上下痛及腸澼,陰暴敗痛。照海,主四肢淫濼,身悶陰暴起疝。太谿,主胞中有大疝瘕積聚,與陰相引痛。

,商丘,主陰股內痛氣癰,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以俯仰。肩井,傍肩解與臂相接處,主偏㿗。巨闕,主狐疝。四滿主臍下疝積。(《甲乙》云:主胞中有血。),臍中,石門,天樞,氣海,主小腹疝氣,遊行五臟,繞臍痛,沖胸不得息。(《甲乙》云:臍疝繞臍痛。

沖胸不得息,灸臍中、石門、天樞主之。),大敦主卒暴疝痛,陰跳上入腹,寒疝陰挺出偏大腫,臍腹中悒悒不樂,小便難而痛。灸刺之立已。左取右,右取左。(《甲乙》云:照海主之。),衝門,太陰郄,主疝瘕陰疝。天樞,主氣疝嘔。大巨,主㿗疝偏枯。交信,主氣癃㿗疝陰急,股樞膊內廉痛。

,中封,主㿗疝癃暴痛,痿厥身體不仁。氣衝,主㿗陰腫痛,陽痿莖中痛,兩丸騫痛不可仰臥。少府,主陰痛,實時挺長寒熱,陰暴痛遺尿,偏虛則暴癢氣逆,卒疝小便不利。大赫,然谷,主精溢,陰上縮。中極,主失精。陰市,主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小腹諸疝,按之下至膝上伏兔中寒,疝痛腹滿痿少氣。五樞,主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

,太衝,中封,地機,主㿗疝精不足。(又云:太衝主狐疝嘔厥。),魚際,主陰濕,腹中余疾。陰交,石門,主兩丸騫。(又云:石門主腹滿疝積。),太衝,主兩丸騫縮,腹堅不得臥。陰谷,主陰痿不用,小腹急引陰內廉痛。會陰,主陰頭寒。行間,主莖中痛。

白話文:

[㿗疝疾病]

在曲泉穴施治,主治㿗疝導致的陰部跳痛牽連至肚臍中央,無法排尿與陰部萎縮(另說:疼痛牽引至生殖器)。關元穴主治㿗疝(另說主治突發疝痛)。中都穴主治㿗疝與子宮脫垂。中脘穴主治衝疝導致的意識不清,彷彿面臨死亡。合陽穴和中郄穴主治㿗疝、子宮脫垂、腹部上下疼痛以及腸炎,陰部突然劇痛。照海穴主治四肢異常出汗,全身乏力和陰部突然腫脹的㿗疝。太溪穴主治子宮內有大㿗疝或腫瘤,且與陰部相互牽扯導致疼痛。

商丘穴主治大腿內側疼痛、氣腫,狐疝導致的疼痛上下移動並牽連小腹,使人無法前後彎腰。肩井穴,在肩膀與手臂交接處旁,主治單側㿗疝。巨闕穴主治狐疝。四滿穴主治臍下㿗疝積塊(《甲乙經》說:主治子宮內出血)。臍中、石門、天樞和氣海穴主治小腹㿗疝氣,氣痛遊走於五髒,並圍繞臍部疼痛,衝擊胸部讓人喘不過氣(《甲乙經》說:臍疝圍繞臍部疼痛,衝擊胸部讓人喘不過氣,應灸臍中、石門、天樞)。

大敦穴主治突發的劇烈㿗疝痛,陰部跳痛向上進入腹部,寒疝導致陰部突出偏大腫脹,臍腹部悶悶不樂,小便困難且疼痛,灸刺後立即緩解,左邊取右邊穴位,右邊取左邊穴位(《甲乙經》說:照海穴主治此症)。衝門穴,太陰郄穴主治㿗疝、陰部㿗疝。天樞穴主治氣疝嘔吐。大巨穴主治㿗疝與半身不遂。交信穴主治氣癃、㿗疝、陰部緊縮,大腿關節內側疼痛。

中封穴主治㿗疝、尿瀦留、突發疼痛、肢體麻木。氣衝穴主治㿗陰腫痛、陽痿、生殖器疼痛,兩睾丸疼痛不能仰臥。少府穴主治陰部疼痛,實證時突出伸長伴有寒熱,陰部突然劇痛伴隨遺尿,虛證時則突然瘙癢、氣逆,突發㿗疝小便不利。大赫穴、然谷穴主治精液過多,陰部上縮。中極穴主治精液流失。陰市穴主治寒疝下降至腹部皮膚,膝腰痛如清水,小腹各㿗疝,按壓時可降至膝上伏兔中寒,㿗疝痛腹滿氣弱。五樞穴主治陰部㿗疝、兩睾丸上下移動,小腹疼痛。

太沖穴、中封穴、地機穴主治㿗疝、精液不足(另說:太沖穴主治狐疝嘔吐與昏厥)。魚際穴主治陰部潮溼,腹中餘疾。陰交穴、石門穴主治兩睾丸上提(另說:石門穴主治腹滿㿗疝積塊)。太沖穴主治兩睾丸上提收縮,腹部堅硬無法平躺。陰谷穴主治陰部萎縮無法使用,小腹急迫牽引陰部內側疼痛。會陰穴主治陰頭寒冷。行間穴主治生殖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