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傑

《溫病指南》~

回本書目錄

1. 卷上

2. 溫病總論

溫病與傷寒迥不相同。 傷寒必在冬月。 溫病四時皆有。 傷寒乃感嚴寒之氣。 日傳一經。 宜分六經施治。 溫病乃感溫熱穢濁之氣。 傳變不定。 宜分上中下三焦。 及邪之在氣在血以治之。 以古書所列溫病而論。 春初風木當令而病者為風溫。 春末夏初溫熱漸盛則為溫熱。 夏令病暑熱盛於濕者。

為暑溫。(暑溫即受暑也。若過時而發。則為伏暑。) 長夏初秋濕盛於熱者。 為濕溫。 冬令過暖。 陽不潛藏。 則為冬溫。 穢厲傳染。 家家如是。 如徭役然。 是為溫疫。 穢濁太甚。 諸溫夾毒。 則為溫毒。 以上各證。 名目甚繁。 而究其治法。 只須細審溫邪之兼濕與否。 及濕溫二邪。

孰多孰少。 以為用藥之差別。 今以溫邪之不兼濕者。 統歸風溫類。 列為上卷。 溫邪之兼濕者。 統歸濕溫類。 列為下卷。(葉氏溫熱論。薛氏溫熱贅言。皆以風濕對待立論。故仿之。) 而二卷之中。 又各按三焦分為三篇。 如此分門別類。 庶可一目瞭然。 惟上卷之風溫溫熱冬溫溫毒。

治法並皆相同。(溫毒稍兼解毒) 下卷之濕溫暑溫。 則分濕多熱多。 用藥稍有區別。(按濕熱合邪之證。凡熱多於濕者。皆可以暑溫法治之。濕多於熱者。皆可以濕溫法治之。不必拘定夏秋時令。亦有其人本體有濕。外感溫熱而病者。不拘四時。皆為濕溫。治法並同。古書分時論證。

但言其大概耳。) 至溫疫乃一時厲氣流行。 或兼濕。 或不兼濕。 初無一定。 須臨時察其如何見證按兩卷所列各條。 依法施治。 故於二卷中俱列其目。 總之溫熱最易傷陰。 無論挾濕挾燥。 均須刻刻防其傷陰為第一要義。 最忌麻黃桂枝羌活獨活升麻柴胡等辛溫升散之藥。 倘誤用之。

重傷其陰。 必致輕病變重。 重病變為不起。 不可不慎也。

白話文:

【溫病總論】

溫病和傷寒是截然不同的疾病。傷寒只會在冬天發生,而溫病則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傷寒是由嚴寒之氣引起的,病情通常每天會影響到身體的一個經絡,因此治療上應該針對六經來進行。然而,溫病是由溫熱、污濁之氣引發的,病情變化莫測,應將病癥分為上、中、下三焦,以及邪氣在氣或在血的情況來進行治療。

根據古籍記載,春季初期,風屬木氣候當令時生病,被稱為風溫;春末夏初,溫熱氣候逐漸旺盛,則被診斷為溫熱;夏季高溫酷熱,如果熱度勝過濕氣,就是暑溫(也就是受暑);如果暑熱過後才發病,則被視為伏暑。夏季和初秋,濕氣勝過熱度,則被診斷為濕溫;冬季如果天氣過暖,陽氣無法深藏,就會導致冬溫。如果病原體在人羣間傳播,每一個家庭都受到影響,就像服徭役一樣,這種情況被稱為溫疫。如果環境中的污濁物質過多,各種溫病會夾帶毒素,這就被診斷為溫毒。

上述各種病癥,名目繁多,但實際上,治療方法只需仔細判斷溫邪是否伴有濕氣,以及濕溫兩種邪氣哪個更嚴重,以此作為開藥的依據。對於沒有伴有濕氣的溫邪,我們歸為風溫類,列為上卷;而伴有濕氣的溫邪,則歸為濕溫類,列為下卷。

在這兩個卷中,我們進一步將病情按照上、中、下三焦來分為三個部分。這樣分門別類,可以使讀者一眼就能看明白。上卷中的風溫、溫熱、冬溫和溫毒,治療方法基本一致(溫毒稍微需要加入解毒成分)。下卷中的濕溫和暑溫,則根據濕度和熱度的多少來調整藥方。

總的來說,溫熱病最易損傷體內陰液,無論是伴有濕氣還是乾燥,都必須時刻警惕陰液受損,這是治療過程中的首要原則。絕對不能使用麻黃、桂枝、羌活、獨活、升麻、柴胡等辛溫升散的藥物,因為一旦誤用,會嚴重傷害陰液,使得輕症轉重,重症難以挽回,所以務必要小心謹慎。至於溫疫,是由於一種強烈的病原體在短時間內大規模傳播造成的,可能伴有濕氣,也可能不伴有,這種情況並無固定模式,需要根據當時的病情特徵,參考上下卷列出的治療方法,依法施治。

3. 傷寒溫病辨(四則)

傷寒邪從毛竅而入。自下而上。始於足太陽。溫病邪從經絡及口鼻而入。自上而下。始於手太陰。寒為陰邪。陰盛必傷陽。故首郁遏太陽經中之陽氣。而為頭痛、身熱、項強、脊痛等證。以陰盛傷人之陽也。溫為陽邪。陽盛必傷陰。故首郁遏太陰經中之陰氣。而為咳嗽、自汗、口渴、頭痛、身熱等證。以陽盛傷人之陰也。知此陰陽兩大法門。則傷寒、溫病之辨自瞭然於心目矣。

傷寒初病。身雖發熱。一二日內必不煩渴。左手之脈必緊盛倍於右手。溫病身一熱即口燥咽乾而渴。右手之脈洪大倍於左手。

冬溫初起頭痛、惡風寒、身熱、自汗。與傷寒證太陽中風無異。此處最易相混。但傷寒中風脈浮緩。中寒脈浮緊此則不緩不緊而動數。且有口渴及午後熱甚等證。與傷寒判然不同。至春夏時天氣漸暖。則只有溫病。絕無傷寒。更不難知矣。

傷寒病六經遞傳。或汗或下。邪退即愈。溫病則傳變不常。不能一發便盡。有得汗熱退。二三日復熱如前者。有得下里和。二三日復見表熱者。有表和復見里證者。總由邪氣未盡之故。宜隨其見證。細心體認。依法療治。方不致誤。不可一見變證。遽爾張皇。胡疑亂猜。以致誤人性命也。

白話文:

【傷寒與溫病的區別(四則)】

傷寒是因為外邪透過皮膚毛孔進入體內,從腳部向上蔓延,先影響到足太陽經。溫病則是邪氣通過經絡或是口鼻進入,從上半身向下擴散,先影響到手太陰經。寒氣屬於陰邪,陰氣過盛會傷害體內的陽氣,所以首先壓抑了太陽經中的陽氣,導致頭痛、身體發熱、頸部僵硬、背痛等症狀,這是因為陰氣過盛傷害了人體的陽氣。溫病的邪氣屬於陽邪,陽氣過盛就會傷害體內的陰氣,所以首先壓抑了太陰經中的陰氣,引發咳嗽、自汗、口渴、頭痛、身體發熱等症狀,這是因為陽氣過盛傷害了人體的陰氣。明白了陰陽這兩個大的法則,那麼傷寒與溫病的區別自然就明瞭於心。

在傷寒初期,即使身體發熱,在前一兩天內通常不會出現煩躁口渴的症狀,而且左手的脈搏會比右手的更緊繃。溫病一旦發燒,馬上就會感到口乾喉嚨乾燥,口渴難耐,右手的脈搏會比左手的大很多。

冬季溫病初發時,頭痛、怕風怕冷、身體發熱、自汗的症狀,和傷寒的太陽中風症狀非常相似,這裡最容易混淆。但是傷寒中風的脈象是浮而緩,中寒的脈象是浮而緊,而冬季溫病的脈象既不緩也不緊,而是跳動迅速。另外還有口渴和下午熱度加劇的症狀,這些都與傷寒截然不同。到了春夏之交,天氣逐漸轉暖,就只有溫病,絕對不會出現傷寒,這樣就不難分辨了。

傷寒病會按照六經的順序傳遞,或者出汗,或者用藥下瀉,邪氣退出體內就能痊癒。而溫病的變化多端,不會一開始就全部發作完,有的病人出汗後熱度下降,但兩三天後又重新發燒,就像之前一樣。有的病人用藥下瀉後,腸胃恢復正常,但兩三天後又出現表面的熱症。有的病人表面症狀好了,卻又出現內臟的問題。總的來說,都是因為邪氣尚未完全清除的緣故。醫生應該根據病人的實際症狀,細心觀察,依照法則治療,這樣纔不會誤診。一旦出現變化,不要慌張,胡亂猜測,以免誤人性命。

4. 風溫上焦篇

(溫熱冬溫溫毒溫疫同法)

風溫初起。頭痛身熱自汗。不惡寒而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脈動數。右大於左。或兩寸獨大者。邪在上焦手太陰肺經氣分也。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

銀翹散

連翹(三錢),銀花(三錢),苦桔梗(二錢),薄荷(二錢),竹葉(一錢),甘草(一錢五分),芥穗(一錢),淡豆豉(一錢五分),牛蒡子(二錢),鮮葦根(二錢)

水煎。俟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病重者。日再服。咳者加杏仁。胸膈悶加藿香郁金。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項腫咽痛加馬勃元參衄血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側柏炭梔子炭病二三日後。熱漸入里。酌加細生地麥冬以保津。如仍不解。或小便短。再加知母黃芩梔子合麥地以清熱。

溫病初起惡風寒無汗。頭痛身熱。或渴或咳者。溫自內發。風寒外搏也。加減杏蘇散微解之。服後惡寒已退。餘證未除者。仍用銀翹散。(按風溫證。本以辛涼為正治。忌辛溫發表。此因風寒外搏。內熱外寒。故用微溫之杏蘇等暫解其表。服後惡寒既退。即宜仍用辛涼不可過散傷陰亦萬不可因其惡寒無汗。

竟用麻桂羌獨升柴等辛溫升散之峻劑也。)加減杏蘇散(尤拙吾王孟英皆極言溫病初起。雖惡風寒。不可用桂枝湯。故易以此方。)

杏仁(二錢),蘇葉(一錢五分),前胡(一錢五分),淡豆豉(三錢),牛蒡子(二錢),苦桔梗(二錢),甘草(一錢)

水煎服。

銀翹散(見前)

溫病初起。身不甚熱。咳而微渴者。熱傷肺絡也。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

桑菊飲

杏仁(二錢),連翹(一錢五分),薄荷(八分),桑葉(二錢五分),菊花(一錢),苦桔梗(二錢),甘草(八分),葦根(二錢)

水二杯。煎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氣粗似喘。燥在氣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絳暮熱甚。燥邪初入營。加元參(二錢),犀角(一錢),在血分者。去薄荷葦根。加麥冬細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錢)

肺熱甚加黃芩,渴者加花粉

太陰溫病。脈浮洪舌黃大渴大汗。面赤惡熱者。邪熱已深。逼爍津液。邪欲出而未遂也。辛涼重劑白虎湯主之。(白虎乃剽悍之劑。若其人脈浮而細。或脈沉。或不渴。或無汗。均不可用。倘誤用之。禍不旋踵。慎之毋忽。)

白虎湯

生石膏(三錢),知母(二錢),甘草(一錢),白粳米(一撮)

水煎溫服。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加人參(一錢)脈若散大者倍用人參。太陰溫病。脈數右大煩渴舌絳者。氣血兩燔也。加減玉女煎主之。

生石膏(五錢),知母(二錢),元參(二錢),細生地(三錢),麥冬(三錢),

水煎服。太陰溫病。血從上溢者。溫邪逼迫血液上走清道也。犀角地黃湯合銀翹散主之。(若見中焦證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紅血水者死不治。血從上溢脈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絡育陰法。以挽救之。

犀角地黃湯

乾地黃(五錢),生白芍(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犀角(一錢五分)

銀翹散(見前)

以上二方。合為一劑煎服。若已用過表藥者。去豆豉芥穗薄荷。

太陰溫病。口渴甚者雪梨漿沃之。吐黏滯白沫者五汁飲沃之。

雪梨漿

大甜梨(一個),切薄片。新汲水內浸半日。頻飲之。

五汁飲

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

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喜涼者。重湯燉溫服。

溫病二三日。舌微黃。寸脈盛。心煩懊憹。起臥不安。欲嘔不得。無中焦證者。邪在膈中也。以梔子豉湯湧吐之。如兼胸痞痰多者。膈中結為熱痰也。瓜蒂散主之。

梔子豉湯

梔子(二錢搗碎),香豆豉(三錢)

水三杯。先煎梔子數沸。後入香豉。煎取一杯服。

瓜蒂散

甜瓜蒂(一錢),赤小豆(二錢研),山梔子(二錢),

水二杯。煎一杯。先服半杯得吐則止。虛者加人參蘆(一錢五分)

太陰溫病。兩寸脈大。舌絳而干。口不渴者。熱在營中也。減味清營湯主之。

減味清營湯

犀角(一錢五分),生地(二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竹葉心(五分),麥冬(一錢五分),丹參(一錢),銀花(一錢五分),連翹(一錢。連心用),水煎服。

溫病發斑(如雲片無顆粒為斑)者。邪郁肌表也。化斑湯主之。發疹(有顆粒為疹)者。邪鬱血絡也。葛根解肌湯主之。神昏譫語者。心陽傷而神明亂也。清宮湯主之。安宮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牛黃丸最涼紫雪次之。至寶又次之。臨時酌用可耳。)

化斑湯

石膏(三錢),知母(一錢五分),生甘草(一錢),元參(一錢),犀角(七分),白粳米(半合)

水煎服。

葛根解肌湯(吳鞠通用加減銀翹散治疹。藥味過涼。往往不能透發。不如此方穩妥。至升柴等品。升散太過。實非溫疹所宜也。)

葛根(一錢五分),前胡(一錢五分),荊芥(一錢五分),牛蒡子(二錢),連翹(一錢),赤芍(二錢),木通(七分),蟬蛻(二錢),甘草(一錢),竹葉(一錢),苦桔梗(一錢),鮮葦根(三錢),水煎服。

清宮湯

元參心(三錢),蓮子心(五分),竹葉捲心(二錢),連翹心(二錢),犀角尖(二錢磨沖),連心麥冬(三錢)

熱痰盛加竹瀝梨汁(各五匙),咯痰不清加栝蔞皮(一錢五分),熱毒盛加金汁人中黃。漸欲神昏加銀花(三錢),荷葉(二錢),石菖蒲(一錢)

安宮牛黃丸(如僻地無製成丸藥或現配。或研末沖服皆可。)

牛黃(一兩),鬱金(一兩),犀角(一兩),黃連(一兩),硃砂(一兩),梅片(二錢五分),麝香(二錢五分),珍珠(五錢),山梔(一兩),雄黃(一兩),黃芩(一兩),金箔衣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紫雪丹(從本事方去黃金)

滑石(一斤),石膏(一斤),寒水石(一斤),磁石(二斤),共搗煎去渣入後藥。

羚羊角(五兩),木香(五兩),犀角(五兩),沉香(五兩),丁香(一兩),升麻(一斤),元參(一兩),炙甘草(半斤)

以上八味。並搗銼。入前藥汁中煎。去渣。入後藥。

朴硝,硝石,各二斤提淨。入前藥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將柳木攪。候汁欲凝。再加入後二味。

辰砂(三兩研細),麝香(一兩二錢,研細入前藥拌勻)

合成退火氣。冷水調服一二錢。

局方至寶丹

犀角(一兩鎊),硃砂(一兩飛),琥珀(一兩研),玳琄(一兩鎊),牛黃(五錢),麝香(五錢),

以安息重湯燉化和諸藥為丸一百丸。蠟護。

溫病舌蹇肢厥者。熱邪已入心包也。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牛黃丸

紫雪丹(見前)

溫毒咽痛喉腫。耳前後連頰腫。或外腫而喉不痛。甚則耳聾。俗名大頭溫。又名蝦蟆溫者。加減普濟消毒飲主之。外敷水仙膏。(如神昏譫語者。先與紫雪丹牛黃丸之屬。再服清宮湯。)

加減普濟消毒飲

連翹(三錢),薄荷(一錢),馬勃(一錢五分),牛蒡子(二錢),芥穗(一錢),殭蠶(二錢),元參(三錢),銀花(三錢),板藍根(一錢五分),苦桔梗(三錢),甘草(一錢五分),鮮葦根(二錢)

水煎服。三四日後酌加黃芩黃連。

水仙膏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剝去老赤皮與根鬚。入石臼搗如膏。敷腫處。中留一孔出熱氣。干則另敷以肉上生黍米大小黃瘡為度。

溫毒敷水仙膏。皮間生小黃瘡後。不可再敷水仙膏。宜用三黃二香散。

三黃二香散

黃連(一兩),黃柏(一兩),生大黃(一兩),乳香(五錢),沒藥(五錢)

共為極細末。初用細茶汁調敷。干則易之。繼用香油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