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原病篇 (1)

回本書目錄

原病篇 (1)

1. 原病篇

一、《六元正紀大論》曰:辰戌之歲,初之氣,民厲温病。卯酉之歲,二之氣,厲大至,民善暴死,終之氣,其病温。寅申之歲,初之氣,温病乃起。丑未之歲,二之氣,温厲大行,遠近咸若。子午之歲,五之氣,其病温。己亥之歲,終之氣,其病温厲。

白話文:

  1. 《六元正紀大論》說: 辰戌年(木火年),初春時節容易出現溫病,民眾容易染上溫病。 卯酉年(金木年),春季溫病加劇,民眾容易暴死,末春時節仍有溫病。

  2. 寅申年(水金年),初春時節溫病開始發生。 醜未年(土木年),春季溫病大幅流行,遠近各地都受到影響。

  3. 子午年(水火年),夏季時節容易出現溫病。 己亥年(土水年),末秋時節容易出現溫病或溫厲之症。

敘氣運,原温病之始也。每歲之温,有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氣客氣,相加臨而然也。細考《素問》注自知,茲不多贅。按吳又可謂温病非傷寒,温病多而傷寒少,甚通。謂非其時而有其氣,未免有顧此失彼之誚。葢時和歲稔,天氣以寧,民氣以和,雖當盛之歲亦微;至於凶荒兵火之後,雖應微之歲亦盛,理數自然之道,無足怪者。

白話文:

氣運的變化,是溫病的開始。每年發生的溫病,早晚和盛行程度都不相同,這是因為泉中的司天之氣和客氣相互影響造成的。詳細研究《素問》的註解就可以明白,這裡就不多說了。

吳又可認為溫病和傷寒不同,溫病多而傷寒少,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他說溫病不是發生在傷寒的時期,卻有傷寒的病氣,未免有顧此失彼的批評。

其實,在時和年豐、天氣平和、民氣祥和的時候,即使是溫病盛行的年份,溫病也會比較輕微;而在凶荒、戰亂之後,即使是溫病不盛行的年份,溫病也會比較嚴重。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不足為奇。

二、《隂陽應象大論》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隂必陽,重陽必隂,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温。

上節統言司天之病,此下專言人受病之故。

白話文:

第二,根據《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情緒過度喜悅或憤怒,身體受寒或過熱過度,都會導致生命力不穩定。因此,陰氣太盛必定會導致陽氣衰弱,陽氣太盛必定會導致陰氣衰弱。所以說:冬天受寒,到了春天必定會生病發燒。

上面的部分總括地談論了司天所帶來的疾病,而接下來的內容則專門講述人之所以會受到這些病害的原因。

細考宋元以來諸名家,皆不知温病傷寒之辨。如龐安常之《卒病論》,朱肱之《活人書》,韓祇和之《微旨》,王實之《證治》,劉守眞之《傷寒醫鑒》、《傷寒直格》,張子和之《傷寒心鏡》等書,非以治傷寒之法治温病,即將温暑認作傷寒,而疑麻桂之法不可用,遂別立防風通聖、雙解通聖、九味羌活等湯,甚至於辛温藥中加苦寒,王安道《㴑洄集》中辨之最詳,茲不再辯。論温病之最詳者,莫過張景岳、吳又可、喻嘉言三家。

白話文:

仔細考察宋元以來的眾多名醫,他們都不瞭解溫病與傷寒的不同。例如龐安常的《卒病論》,朱肱的《活人書》,韓祇和的《微旨》,王實的《證治》,劉守真的《傷寒醫鑒》、《傷寒直格》,張子和的《傷寒心鏡》等書,不是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治療溫病,就是把溫暑病誤認為傷寒,而懷疑麻黃、桂枝的治療方法不能用,於是另立防風通聖、雙解通聖、九味羌活等湯方,甚至在辛溫藥物中添加苦寒藥物。王安道的《㴑洄集》中對此辨析得很詳細,這裡就不再贅述了。論述溫病最詳盡的,非張景嶽、吳又可、喻嘉言三家莫屬。

時醫所宗者,三家為多,請略陳之:按張景岳、喻嘉言皆著講寒字,並未理會本文上有「故曰」二字,上文有「重隂必陽、重陽必隂」二句,張氏立論出方,悉與傷寒混,謂温病即傷寒,襲前人之舊,全無實得,固無足論。喻氏立論,雖有分析,中篇亦混入傷寒少隂、厥隂證,出方亦不能外辛温發表、辛熱温裏,為害實甚。

白話文:

醫學界常見的三大流派中醫學理論,我將簡單概述如下:首先,張景嶽和喻嘉言兩位學者都曾專門探討過「寒」這個概念,然而他們忽略了原文中「故曰」這兩個字,並且在上文中已經明確提出了「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這樣的原則。張景嶽建立理論並制定治療方案時,完全將溫病與傷寒混為一談,仿效前人的觀點,卻沒有真正獲得實質性的收穫,因此值得商榷。喻嘉言雖然在理論上有所分析,但他的中篇理論中仍然包含了傷寒少陰、厥陰等證狀,他制定的治療方案也無法避免使用辛溫發散和辛熱溫裏的藥物,這對實際的療效造成了很大的損害。

以苦心力學之士,尚不免智者千慮之失,尚何怪後人之無從取法,隨手殺人哉!甚矣學問之難也!吳又可實能識得寒温二字,所見之證,實無取乎辛温辛熱甘温,又不明伏氣為病之理,以為何者為即病之傷寒,何者為不即病待春而發之温病,遂直斷温熱之原非風寒所中,不責己之不明,反責經言之謬。

白話文:

即便是努力鑽研中醫的人,也不能避免像智者周全計畫卻有疏漏一樣的失誤。更何況後人沒有方法可以學習,隨意殺人,這怎麼能責怪他們呢?學問真是太難了!吳又可是真的認識寒、熱這兩個字,他見過的證例,實際上都不需要用辛溫、辛熱、甘溫的藥物。而且他不瞭解伏氣致病的道理,以為發病馬上就是傷寒,或者拖延到春天發病的就是溫病。於是直接判定溫熱病的根源不是風寒,不怪責自己知識不足,反而責怪經典說法有誤。

瑭推原三子之偏,各自有說:張氏混引經文,將論傷寒之文,引證温熱,以傷寒化熱之後,經亦稱熱病故也,張氏不能分析,遂將温病認作傷寒。喻氏立論,開口言春温,當初春之際,所見之病,多有寒證,遂將傷寒認作温病。吳氏當崇禎凶荒兵火之際,滿眼温疫,遂直闢經文「冬傷於寒、春必病温」之文。

白話文:

唐宗海分析了三家偏執之說的緣由: 張志聰雜亂引用經文,把論述傷寒的文字用來證明溫熱病。因為傷寒演變成熱性病後,經文中也會稱為熱病。張志聰未能分辨清楚,便將溫熱病誤認為傷寒。 喻嘉言在論述中一開頭就提到春溫。早春時節所見的疾病,大多表現出寒證,所以他將傷寒誤認為溫熱病。 吳有性生活在崇禎年間的饑荒和戰亂時期,所見多是溫疫,所以他直接否定經文中「冬天受寒,春天必得溫熱病」的說法。

葢皆各執己見,不能融會貫通也。瑭按伏氣為病,如春温、冬咳、温瘧,《內經》已明言之矣。亦有不因伏氣,乃司天時令現行之氣,如前列《六元正紀》所云是也。此二者,皆理數之常者也。更有非其時而有其氣,如又可所云戾氣,間亦有之,乃其變也。惟在司命者善察其常變而補救之。

三、《金匱眞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温。

白話文:

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觀點,無法融會貫通。我在臨牀中發現,伏藏的病氣會導致疾病,例如春天的溫病、冬天的咳嗽、季節性的瘧疾,《內經》已經明確說明瞭這一點。有些疾病並非是由於伏藏的病氣所引起的,而是由當前流行的時令之氣所導致的,就像前面《六元正紀》中所說的。這兩種情況都是正常的理數。但有時在非其時令的季節也會出現某種氣候,就像又可所說的「戾氣」,偶爾也會出現,這是變異的情況。只有懂醫理的人才能善於觀察這些常變之象,並採取補救措施。

三、《金匱真言論》中說:精是身體的根本,因此,能夠蓄養精氣的人,在春天就不容易生病,尤其是溫病。

《易》曰:履霜堅冰至,聖人恒示戒於早,必謹於微。記曰:凡事豫則立。經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聖人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一節當與月令參看,與上條冬傷於寒互看,葢謂冬傷寒則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

白話文:

《易經》上說:腳踩到霜的時候,就要想到嚴冬馬上就要來臨了。聖人總是及早警戒,一定會小心處理細微的事物。《禮記》上說:凡事都要預先做好準備,才能成功。《黃帝內經》上說:最優秀的醫生不是治療已經發作的疾病,而是預防疾病的發生;最明智的人不是等到動亂發生才治理,而是防患於未然。這一段話應該和《月令》中的內容相參照,也要和前一條有關冬天受寒的內容互相對照。這是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只有好好保養精氣的人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故《素問》首章《上古天眞論》,即言男女隂精之所以生,所以長,所以枯之理;次章緊椄《四氣調神大論》,示人春養生以為夏奉長之地,夏養長以為秋奉收之地,秋養收以為冬奉藏之地,冬養藏以為春奉生之地。葢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𨚫,豈獨温病為然哉!《金匱》謂五臟元眞通暢,人即安和是也。

白話文:

《素問》的第一章《上古天真論》中說到了男女陰精的生成、生長和衰老的道理。緊接著的《四氣調神大論》告訴我們,春天養生是為了夏天健康成長做準備,夏天養生是為了秋天收穫做準備,秋天養生是為了冬天儲藏做準備,冬天養生是為了春天生長做準備。如果能夠儲存好精氣,一切疾病都可以預防,不只是溫病。就像《金匱》中說的那樣,五臟元氣暢通,人就會平安和諧。

何喻氏不明此理,將冬傷於寒作一大扇文字,將不藏精又作一大扇文字,將不藏精而傷於寒,又總作一大扇文字,勉強割裂《傷寒論》原文以實之,未免有過慮則鑿之弊。不藏精三字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說,一切人事之能搖動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氣應寒而陽不潛藏,如春日之發泄,甚至桃李反花之類亦是。

四、《熱論篇》曰:凡病傷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温;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出,勿止。

白話文:

對於何喻氏未能理解這個道理,他把「冬季因寒冷所傷」的問題擴大成一整篇文字,把「不保存精氣」的情況也擴大成一整篇文字,並將「不保存精氣而受寒」的情況再進一步擴大成一整篇文字,硬生生地拆解《傷寒論》的原文來填充這些論點,這樣的行為確實有過於擔心和誤解的嫌疑。這裡的「不保存精氣」三字要活著去看,並不是單純指房事勞累,任何可能影響到精氣穩定的人事都會導致這種情況,就像冬天的天氣應該寒冷,但陽氣卻未能潛藏,像春天的發洩,甚至連桃花、李花反季開花這種現象也是其中一種表現。

四、《熱論篇》中提到:凡是由傷寒轉化為溫病的,如果是在夏至之前發病的,那麼就是溫病;如果是在夏至之後發病的,則是暑病,對於暑病來說,應該會有出汗的現象,不要阻止它。

温者,暑之漸也。先夏至,春候也。春氣温,陽氣發越,隂精不足以承之,故為病温。後夏至,温盛為熱,熱盛則濕動,熱與濕搏而為暑也。勿者,禁止之詞。勿止暑之汗,即治暑之法也。

白話文:

溫熱:是暑熱的過渡時期。

先夏至:是春季的氣候特點。春季氣溫溫和,陽氣生發,陰氣不足以承接陽氣,所以會產生溫病。

後夏至:溫熱之氣加劇變成暑熱,暑熱盛行就會帶動濕氣活動,暑熱和濕氣相互作用而形成暑病。

勿:是禁止的意思。不要阻止暑熱出的汗,這就是治療暑熱的方法。

五、《刺志論》曰: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此傷寒暑之辨也。經語分明如此,奈何世人悉以治寒法治温暑哉!

六、《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白話文:

五、《刺志論》中說:當人體氣血旺盛但身體感到寒冷時,這是因為受到了寒氣的侵襲;而當氣血虛弱卻身體發熱時,這是由於遭受了暑熱的影響。

這裡明確地指出了寒氣與暑熱致病的不同特徵。經典文獻中的表述如此清晰,為何世人多數仍沿用治療寒性疾病的方法來對付溫病和暑熱病呢?

六、《生氣通天論》提到:由於暑熱所致的病症,患者會出汗、感到心煩,進而可能氣喘吁吁、急促飲水,安靜下來時又可能變得話多。

暑中有火,性急而疏泄,故令人自汗。火與心同氣相求,故善煩(煩從火從頁,謂心氣不寧,而面若火爍也)。煩則喘喝者,火剋金故喘,郁遏胸中清廓之氣,故欲喝而呻之。其或邪不外張而內藏於心,則靜;心主言,暑邪在心,雖靜亦欲自言不休也。

白話文:

夏天陽氣旺盛,性質急於宣洩,因此會讓人出汗。陽氣和心氣屬同類,相輔相成,所以人容易煩躁(煩躁是由心氣不寧,面部發紅發熱引起的)。煩躁就會喘息咳嗽,這是因為陽氣剋制肺金,導致喘息,壓抑了胸中的清爽之氣,所以想大口喘氣、呻吟。如果邪氣沒有外發,而藏在心中,那麼人會顯得很安靜;心主言語,暑邪在心,即使安靜也會忍不住自言自語。

七、《論疾診尺篇》曰: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温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此節以下,診温病之法。

白話文:

第七點,《論疾診尺篇》中說:如果手腕部的皮膚異常熱,並且脈搏強烈且急促,這是得了溫病的徵兆;假如脈搏不但強烈還滑順,表示疾病即將發作或是病情將要進一步發展。

這段以下是關於診斷溫病的方法。

經之辨温病分明如是,何世人悉謂傷寒,而悉以傷寒足三隂經温法治之哉!張景岳作《類經》,割裂經文,矇混成章,由未細心紬繹也。尺膚熱脈,火爍精也;脈盛躁,精被火煎沸也;脈盛而滑,邪機向外也。

白話文:

中醫典籍對溫病的辨證如此清晰,為什麼世人卻都把它當成傷寒來治,而且都用傷寒足三陰經的溫治療法呢?張景嶽寫的《類經》,把經文拆得支離破碎,弄得模棱兩可,都是因為沒有仔細推敲。皮膚發熱、脈搏跳動劇烈,是因為邪熱灼傷了體液;脈搏跳動強勁而浮躁,是因為體液被邪熱煎煮而沸騰;脈搏跳動強勁而滑利,是因為邪氣正往外發作。

八、《熱病篇》曰: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隂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隂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熱病七日八日動喘而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白話文:

《熱病篇》

1. 身熱三日,氣口脈象安靜而人迎脈象跳動

取穴位:諸陽五十九刺。 作用:瀉除熱氣,發汗,補益陰氣,補充不足。

2. 身熱嚴重,陰脈和陽脈都安靜

不可針刺。如果可以針刺,就趕緊治療,如果不發汗,就瀉下。不可針刺,表示有死亡徵兆。

3. 熱病七至八日,喘動而脈象弦緊

趕緊針刺,汗水會自然流出。針刺要淺,刺入大拇指之間。

4. 熱病七至八日,脈象細小,患者小便帶血,口乾

一日半後死亡。脈搏間歇者一日後死亡。

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隂頗有寒者,熱在骨髓,死不可治。

白話文:

發燒的人已經出汗了,但脈搏仍然急促,呼吸困難,而且又發燒,不要針刺皮膚,呼吸困難嚴重的人會死亡。發燒持續七至八天,脈搏不急促,急促的脈搏也不散亂,隨後三天內如果出汗,三後不出汗,第四天會死亡。從未出汗的人,不要針刺皮膚。

如果患有熱病而不知道身體哪裏痛、聽力減退無法自行恢復、口中乾燥,並且體內陽熱非常旺盛而陰分又有寒象的病人,這是熱邪已經深入到骨髓的表現,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預後極其不良。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隂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陽脈之極,雖云死徵,較前隂陽俱靜有差,此證猶可大劑急急救隂,亦有活者。葢已得汗而陽脈躁甚,邪強正弱,正尚能與邪爭,若留得一分正氣,便有一分生理,只在留之得法耳。至隂陽俱靜,邪氣深入下焦隂分,正無捍邪之意,直聽邪之所為,不死何待)。

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白話文:

如果發燒後已經出汗,但脈搏仍然強盛,這是陰脈極盛的表現,會死亡;如果發燒後出汗,脈搏平穩,則會存活。發燒的患者,脈搏仍然強盛但是沒有出汗,這是陽脈極盛的表現,會死亡。(陽脈極盛,雖然說會導致死亡,但與前面陰陽脈都平穩的情況相比,還是有區別的,此症狀仍然可以大量、迅速地使用藥物搶救陰脈,也有存活的可能。因為已經出汗,而陽脈卻很強盛,邪氣強盛正氣虛弱,正氣仍然能夠與邪氣抗爭,如果能保留一分正氣,就能保有一分生機,關鍵在於及時治療。而如果陰陽脈都平穩,則說明邪氣已經深入下焦的陰分,正氣沒有抵禦邪氣的意願,任由邪氣肆虐,不死亡還能等什麼呢?)

如果脈象強盛且急躁,但是通過出汗後變得平和安定,這樣的病人有存活的可能。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大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白話文:

有九種熱病不適合針刺放血:

  1. 汗不出,顴骨發紅,打嗝,會死亡。
  2. 腹瀉且腹脹嚴重,會死亡。
  3. 眼睛看不清,熱度不止,會死亡。
  4. 老年人或嬰兒,發熱且腹脹,會死亡。
  5. 大量出汗,嘔吐,便血,會死亡。
  6. 舌根潰爛,熱度不止,會死亡。
  7. 咳嗽且流鼻血,汗不出,或汗出不到腳部,會死亡。
  8. 骨髓發熱,會死亡。
  9. 發熱且抽搐,腰部僵硬、癲狂、牙齒緊咬,會死亡。凡是這九種情況,都不可以針刺放血。

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與厥隂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與少隂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白話文:

太陽經的氣色如果在顴骨部位顯得特別鮮明,這表示是熱病的症狀。倘若同時出現與厥陰經的脈象相互衝突的現象,那麼病人恐怕活不過三天。

少陽經的氣色如果在面頰前端顯得格外豐潤,這也是熱病的徵兆。假如這種情況下又發現與少陰經的脈象相互矛盾,病人的生命預期也不會超過三天。

此節歷敘熱病之死徵,以禁人之刺,葢刺則必死也。然刺固不可,亦間有可藥而愈者。葢刺法能泄能通,開熱邪之閉結最速,至於益隂以留陽,實刺法之所短,而湯藥之所長也。

白話文:

這一部分重點講述熱病的死亡徵兆,以此來禁止人們針刺,因為針刺必定會導致死亡。然而,雖然針刺不能做,但仍有一些情況可以用藥而痊癒。因為針刺的方法可以泄熱通絡,最快速地疏通熱邪引起的氣血閉結;但是滋陰留陽則非針刺方法所長,而是湯藥的優勢。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邪機尚淺,在上焦,故取之諸陽以泄其陽邪,陽氣通則汗隨之;實其隂以補其不足者,陽盛則隂衰,瀉陽則隂得安其位,故曰實其隂,瀉陽之有餘,即所以補隂之不足,故曰補其不足也(實其隂以補其不足,此一句,實治温熱之吃緊大綱。葢熱病未有不耗隂者,其耗之未盡則生,盡則陽無留戀,必脫而死也。

白話文:

發燒三天,氣口脈平靜、人迎脈浮躁,表示邪氣還不嚴重,位於上焦。因此,採用以瀉諸陽之法來祛除陽邪,陽氣通暢了,就會出汗;以補陰之法來補足不足的部位。因為陽氣旺盛,陰氣就會衰弱,瀉掉陽氣,陰氣就能安定下來,所以說「實其陰」,也就是瀉陽之有餘,同時也補足了陰之不足,所以說「補其不足」。(「實其陰以補其不足」這句話是治療風熱病的重要關鍵。所有發燒病症都會耗陰,耗而不盡,人還活著;耗盡了,陽氣無處依附,人就會脫陽而死。)

眞能體味此理,思過半矣。此論中治法,實從此處入手)。

身熱甚而脈之隂陽皆靜,脈證不應,陽證隂脈,故曰勿刺。

白話文:

如果真能領會這個道理,對於病情的理解就已經過半了。在這篇論述中的治療方法,實際上就是從這裡開始著手的。

當身體發熱很嚴重,但脈象的陰陽兩方面都表現平靜,脈象和病症不符,出現了陽性病症卻有陰性脈象的情況,因此建議不要進行針刺治療。

熱病七、八日動喘而弦,喘為肺氣實,弦為風火鼓盪,故淺刺手大指間,以泄肺氣,肺之熱痺開則汗出。大指間,肺之少商穴也。

白話文:

熱病持續七到八天,出現氣喘和脈搏弦緊的症狀,氣喘是由於肺氣實所致,脈搏弦緊是由於風火鼓動所致。此時可以淺刺手的大拇指之間,以瀉肺氣,當肺部的熱鬱被疏通時,便會出汗。大拇指之間的位置是肺經的少商穴。

熱證七、八日脈微小者,邪氣深入下焦血分,逼血從小便出,故溲血,腎精告竭,隂液不得上潮,故口中乾;脈至微小,不惟隂精竭,陽氣亦從而竭矣,死象自明。倘脈實者可治,法詳於後。

白話文:

如果發熱證狀持續七、八天,脈搏微弱細小,表示邪氣已經深入下焦血分,逼迫血液從小便排出,所以會出現血尿。腎精將要耗盡,陰液無法上升滋潤,所以口乾。脈搏微弱細小,不只表示陰精耗盡,陽氣也跟著耗盡,死亡徵兆十分明顯。如果脈搏有力,表示還有治療的機會,具體治療方法請參閱後文。

熱病已得汗,脈尚躁而喘,故知其復熱也;熱不為汗衰,火熱剋金故喘,金受火克,肺之化源欲絕,故死。間有可治,法詳於後。

白話文:

發燒時已經出了汗,但脈搏仍然快且急促,呼吸困難,因此可以判斷他會再次發燒;發燒沒有因為已經出汗而減弱,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剋制了肺金,所以導致呼吸困難;肺金受到火氣的剋制,肺部這個「化源」就要枯竭,所以會死亡。偶爾有可以治好的,治療方法詳見後文。

熱病不知所痛,正衰不與邪爭也;耳聾,隂傷精欲脫也;不能自收,眞氣憊也;口乾熱甚,陽邪獨盛也;隂頗有寒,此寒字,作虛字講,謂下焦隂分頗有虛寒之證,以隂精虧損之人,眞氣敗散之象已見,而邪熱不退,未有不乘其空虛而入者,故曰熱在骨髓,死不治也。其有隂衰陽盛而眞氣未至潰敗者,猶有治法,詳見於後。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隂虛之極,故曰死。然雖不可刺,猶可以藥沃之得法,亦有生者,法詳於後。

白話文:

熱病患者感覺不到疼痛,這是因為正氣已經衰敗,無法跟邪氣對抗。耳聾,是因為陰氣受傷,精氣快要枯竭。神志不清、不能自控,是因為真氣已經疲憊。口乾舌燥、發熱嚴重,是因為陽氣邪盛。陰氣中稍微有一點寒氣,這種「寒」字作虛詞理解,表示下焦陰分有點虛寒的症狀。因為陰精虧損的人,真氣已經敗散的跡象已經顯現,邪熱不退,必然會趁虛而入,所以說熱在骨髓,治療無效。但是如果陰衰陽盛,真氣還沒有完全潰敗的,還是有治療的方法,詳細內容見後文。

如果得了熱病之後已經出汗,但是脈象仍然急速且強盛,這是陰虛非常嚴重的狀況,因此說這可能是致命的。然而,雖然不適合用針刺治療,還是可以通過適當的藥物來調理,有時候也能夠康復。詳細的治療方法會在後面說明。

脈躁盛不得汗,此陽盛之極也。陽盛而至於極,隂無容留之地,故亦曰死。然用藥開之得法,猶可生,法詳於後。

白話文:

如果脈象急躁強盛且無法發汗,這是陽氣過於旺盛的極致。陽氣過於旺盛到極點,陰氣沒有容身之地,所以也稱為死亡。然而,如果用藥方法得當,還是有可能救活的,詳細的方法在後面。

汗不出而顴赤,邪盛不得解也;噦,脾隂病也。隂陽齊病,治陽礙隂,治隂礙陽,故曰死也。泄而腹滿甚,脾隂病重也,亦系隂陽皆病。目不明,精散而氣脫也。經曰:精散視岐,又曰氣脫者目不明。熱猶未已,仍鑠其精而傷其氣,不死得乎!老人嬰兒,一則孤陽已衰,一則稚陽未足,既得温熱之陽病,又加腹滿之隂病,不必至於滿甚,而已有死道焉。

白話文:

不出汗卻面頰發紅,表示邪氣太盛而無法化解。打嗝,代表脾臟陰虛。陰陽兩方面都出問題,治療陽氣問題會影響陰氣,治療陰氣問題會影響陽氣,所以說會致死。腹瀉卻肚子脹得很厲害,表示脾臟陰虛嚴重,也是陰陽兩方面都有問題。視力不清,是精氣渙散而元氣脫離的緣故。醫書上說:「精氣渙散會導致視線模糊。」又說:「元氣脫離就會視力不清。」熱氣仍然沒有退,依然消耗精氣和傷害元氣,怎麼可能不死呢!老年人和嬰兒,一個是陽氣衰弱,一個是陽氣不足,得了溫熱的陽性病,又加上腹滿的陰性病,即使肚子不脹得很厲害,也已經有了死亡的徵兆。

汗不出為邪陽盛,嘔為正陽衰;下血者,熱邪深入不得外出,必逼迫隂絡之血下注,亦為隂陽兩傷也。舌本爛,腎脈膽脈心脈皆循喉嚨系舌本,陽邪深入,則一隂一陽之火結於血分,腎水不得上濟,熱退猶可生,熱仍不止,故曰死也。咳而衄,邪閉肺絡,上行清道,汗出邪泄可生,不然則化源絕矣。

白話文:

不出汗表示邪陽過盛,嘔吐表示正陽衰弱;大便出血,表示熱邪深入體內無法排出,必定逼迫陰經中的血下流,也是陰陽兩傷。如果舌根潰爛,表示腎脈、膽脈、心脈都循喉嚨連接舌根,陽邪深入時,一陰一陽的火氣凝結在血液中,腎水無法上升滋潤,熱退了還有生機,如果熱氣持續不退,就會死亡。咳嗽且流鼻血,表示邪氣阻塞肺部的經絡,向上侵犯清氣通行的道路,如果能出汗將邪氣排出就能活命,否則會導致生機斷絕。

髓熱者,邪入至深至於腎部也。熱而痙,邪入至深至於肝部也。以上九條,雖皆不可刺,後文亦間立治法,亦有可生者。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為熱病者,按手太陽之脈,由目內眥斜絡於顴,而與足太陽交,是顴者兩太陽交處也,太陽屬水,水受火沸,故色榮赤為熱病也;與厥隂脈爭見,厥隂,木也,水受火之反克,金不來生木反生火,水無容足之地,故死速也。

白話文:

骨髓發熱的人,是邪氣侵入骨髓,深入到腎臟部位。熱到抽搐的人,是邪氣深入到肝臟部位。以上九條,雖然都不宜針刺治療,但後面的文章也間或提出治療方法,有一些是可以治療的。太陽經脈的顏色呈現紅潤的,是由於顴骨部位有病熱,按壓太陽經脈,從眼睛內眼角斜向延伸到顴骨,與足太陽經脈交會,這個顴骨部位是太陽經脈交會的地方。太陽經脈屬水,水遇到火就會沸騰,所以顴骨部位顏色紅潤是因為熱病;同時與厥陰經脈相爭奪表現在外,厥陰經脈屬木,水受到火反克,金不生木反而生火,水沒有容身之地,因此病情會快速惡化。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為熱病者,按手少陽之脈,出耳前,過客主人前(足少陽穴),交頰至目銳眥而交足少陽,是頰前兩少陽交處也,少陽屬相火,火色現於二經交會之處,故為熱病也;與少隂脈爭見,少隂屬君火,二火相熾,水難為受,故亦不出三日而死也。

白話文:

少陽經脈的顏色如果出現在臉頰前,那便是熱病的症狀。按壓手少陽經脈,它從耳朵前面出來,經過客主人穴,交會於臉頰,到達眼睛的外眼角,再與足少陽經脈相交。這便是臉頰前面兩條少陽經脈的交會處。少陽屬相火,火氣顯示在兩條經脈的交會處,所以會引起熱病。如果同時出現少陰經脈的症狀,少陰屬君火,兩火相互旺盛,水難以承受,因此不出三天就會死去。

九、《評熱病論》:帝曰:有病温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曰:病名隂陽交,交者死也。

白話文:

9.《評熱病論》:皇帝問:有種病,出汗後又發熱,脈搏躁動快速,出汗後也不見好轉,胡言亂語不能進食,這病叫什麼名字?岐伯回答:這病叫做陰陽交錯,交錯則死。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𨚫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邪氣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

白話文:

人出汗的原因,都是因為吃進的食物,食物又源自精氣。現在邪氣在骨肉中交戰而導致出汗,這是邪氣盛而精氣勝。精氣勝的話,就應該能吃東西而不發燒。發燒的人,是因為邪氣作祟;出汗的人,是精氣作用的結果。現在出汗又發燒,這是邪氣勝;不能吃東西,是精氣不足;如果得了這種病又拖延著不治療,很快就會死亡。而且《熱論》這本書說:出汗而脈搏仍然急促的人會死亡。現在脈搏與出汗的情況不相應,這表示不能戰勝疾病,死亡是必然的。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此節語意自明,經謂必死之證,誰敢謂生,然藥之得法,有可生之理,前所謂針藥各異用也,詳見後。

白話文:

說胡話的人,是因為心神失常,而心神失常的人會走向死亡。現在看到三個死亡的徵兆,卻沒有發現任何存活的跡象,即使病情暫時好轉,最終也必然會死亡。

這段話的意思很直接,經典上認為這是必死的情況,誰敢說還有生存的可能呢?然而,如果藥物使用得當,還是存在康復的道理。正如前面所提,鍼灸和藥物各有其獨特的功效,詳細的內容在後面會有說明。

十、《刺熱篇》曰: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日死。刺足厥隂、少陽,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

白話文:

10.《刺熱篇》說:肝臟發熱的病人,小便首先發黃,腹痛多臥牀,身體發熱。熱勢爭奪身體,則會狂言亂語和驚恐,脅部脹滿疼痛,手腳煩躁不安,不易安穩入睡。如果庚辛兩日發病(金旺之日),則甲乙兩日大汗淋漓。氣逆而上,則在庚辛兩日去世。針刺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如果針刺逆行,則會出現頭痛脹滿,脈絡引向頭部。

肝病小便先黃者,肝脈絡隂器;又肝主疏泄。肝病則失其疏泄之職,故小便先黃也。腹痛多臥,木病克脾土也。熱爭,邪熱甚而與正氣相爭也。狂言及驚,手厥隂心包病也,兩厥隂同氣,熱爭,則手厥隂亦病也。脅滿痛,肝脈行身之兩旁,脅其要路也。手足躁不得安臥,肝主風,風淫四末,又木病剋土,脾主四肢,木病熱,必吸少隂腎中眞隂,隂傷,故騷擾不得安臥也。庚辛金日剋木,故甚。

白話文:

肝臟有病,小便會先發黃,是因為肝脈絡與生殖器相連;而且肝臟主導疏通排泄,肝臟有病就會失去疏泄的功能,因此小便會先發黃。腹痛並經常臥牀不起,是因為木氣旺盛剋制了脾土。發燒伴有興奮,是邪熱嚴重與正氣相爭的緣故。說胡話和驚嚇,是手厥陰心包經絡有病,兩條厥陰經絡氣息相同,邪熱相爭,手厥陰經絡也會受到影響。肋骨旁脹痛,是因為肝脈貫通身體兩側,肋骨旁是它的要道。手腳煩躁不安穩地躺著,是肝臟主導風氣,風氣侵犯四肢,同時木氣旺盛剋制土氣,脾臟主導四肢,木氣發熱,必定會吸取少陰腎臟中的真陰,陰氣受傷,因此會煩躁不安地無法安穩地躺著。庚辛金日剋制木氣,所以病情會加重。

甲乙肝木旺時,故汗出而愈。氣逆謂病重而不順其可愈之理,故逢其不勝之日而死也。刺足厥隂、少陽,厥隂系本臟,少陽,厥隂之腑也,並刺之者,病在臟,瀉其腑也。逆則頭痛以下,肝主升,病極而上升之故。

自庚辛日甚以下之理,餘臟仿此。

白話文:

當肝氣旺盛時,會出汗而痊癒。氣逆表示病情嚴重,不符合應好的道理,所以會在肝氣不勝的時候死亡。刺足厥陰和少陽經絡,厥陰經絡屬肝臟,少陽經絡是厥陰經絡所屬的腑。同時刺這兩條經絡是因為疾病在肝臟,所以要瀉其所屬的腑。氣逆則會導致頭痛等症狀,這是因為肝臟主升,病情加重時,肝氣就會向上升。

從庚辛日開始逐漸加重的情況來看,其他臟腑的病變過程也是類似的。

十一、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隂、太陽。

白話文:

第十一條:心火旺盛導致的疾病。初期症狀是不開心,幾天後開始發燒。如果發熱嚴重,就會突然心痛,煩躁不安,經常嘔吐,頭痛、臉紅卻不流汗。在壬癸日(陰氣旺盛之日)病情加重,在丙丁日(陽氣旺盛之日)會大量出汗。如果氣息逆亂,則在壬癸日死亡。治療方法:針刺手少陰經和太陽經。

心病先不樂者,心包名膻中,居心下代君用事,經謂膻中為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心病故不樂也。卒心痛,凡實痛,皆邪正相爭,熱爭,故卒然心痛也。煩悶,心主火,故煩,膻中氣不舒,故悶。嘔,肝病也,兩厥隂同氣,膻中代心受病,故熱甚而爭之後,肝病亦見也,且邪居膈上,多善嘔也。頭痛,火升也。

面赤,火色也。無汗,汗為心液,心病故汗不得通也。

白話文:

心臟有病的,首先會出現不開心。心包的別稱是膻中,位於心臟下方,為心臟代行君主之職。經書上說,膻中是臣子奉命的官員,喜悅由此而生。因此,心臟有病的人才會不開心。

突然的心痛,凡是實痛,都是邪氣與正氣相爭鬥。邪氣熱盛,所以突然心痛。

煩悶,心臟屬火,所以煩躁。膻中之氣不暢,所以悶。

嘔吐,是肝臟有病。肝臟和心包同屬陰經。膻中代替心臟承受病痛,所以熱盛爭鬥之後,肝臟也有病症出現。而且邪氣停留在膈肌上方,多半會嘔吐。

頭痛,是火氣上升。

臉色紅潤,這是火氣旺盛的表現。沒有出汗,因為汗是心臟所主管的體液,當心臟有病時,就會導致汗液無法正常排泄。

十二、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隂、陽明。

白話文:

十二、脾熱病的患者,一開始會頭部沉重,兩頰疼痛,心中煩躁,臉色發青,想嘔吐,身體發熱。熱度過高時就會腰痛,不能彎腰俯臥,肚子脹滿腹瀉,兩邊的嘴巴也疼痛。甲乙日最嚴重,戊己日會大量出汗,如果氣息逆亂,甲乙日就會死亡。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太陰和足陽明經脈。

脾病頭先重者。脾屬濕土,性重,經謂濕之中人也,首如裹,故脾病頭先重也。頰,少陽部也,土之與木,此負則彼勝,土病而木病亦見也。煩心,脾脈注心也。顏青欲嘔,亦木病也。腰痛不可用俯仰,腰為腎之府,脾主制水,腎為司水之神,脾病不能制水,故腰痛;再脾病胃不能獨治,陽明主約束而利機關,故痛而至於不可用俯仰也。腹滿泄,脾經本病也。

頷痛,亦木病也。

白話文:

脾臟疾病一開始會出現頭部沉重感。脾屬濕土,性質沉重,經典上說濕氣入侵人體,會讓人感覺頭被包裹住,因此脾臟疾病最先會出現頭部沉重。臉頰屬於少陽部位,土與木互為矛盾,一方受到影響,另一方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脾臟疾病也會出現木部受損的症狀。心煩是因為脾脈通往心臟。臉色青紫欲吐,也是木部受損的症狀。腰痛無法彎腰俯身,是因為腰部是腎臟的府邸,脾臟負責控制水液,腎臟則是掌管水液的神,脾臟疾病會導致無法控制水液,所以會腰痛;另外,脾臟疾病會影響胃無法單獨運作,而陽明經負責束縛約束和暢通機竅,所以會腰痛到無法彎腰俯身。腹脹腹瀉,是脾經本來的病症。

頷部疼痛,也是屬於木行病的範疇。

十三、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隂、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白話文:

十三、肺部有熱氣的人,會突然感到發冷,汗毛豎起,怕冷怕風,舌頭發黃,身體發熱;熱氣越來越盛,就會喘咳,胸部、肩膀、後背疼痛,無法深呼吸,頭痛難忍,出汗卻感到寒冷;丙丁時分(上午9-11點)病情加劇,庚辛時分(下午3-5點)會大汗淋漓,氣息逆亂時,丙丁時分會死亡。刺傷手太陰、陽明經絡,出血如黃豆大,病情會立即好轉。

肺病先惡風寒者,肺主氣,又主皮毛,肺病則氣賁郁不得捍衛皮毛也。舌上黃者,肺氣不化則濕熱聚而為黃苔也(按苔字,方書悉作胎。胎乃胎包之胎,特以苔生舌上,故從肉旁。不知古人借用之字甚多。葢濕熱蒸而生苔,或黃、或白、或青、或黑。皆因病之深淺、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而然,如春夏間石上土阪之隂面生苔者然。

白話文:

肺病患者一開始怕接觸風寒,是因為肺主導氣息和皮膚,肺出了問題,氣息運轉不暢,無法保護好皮膚。

舌苔發黃,是因為肺氣無法正常運行,濕熱聚積成黃色的舌苔(注:古書中「苔」字寫作「胎」,但實際上應為「苔」,因為舌苔生長在舌頭上,故從肉旁。「胎」意指胎包,是借用字。濕熱蒸發而生成舌苔,顏色有黃、白、青、黑之分,取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性質,例如寒、熱、燥、濕等,就像春季和夏季在石頭或土坡陰面生長的苔蘚一樣。

故本論苔字。悉從草不從肉)。喘,氣鬱極也。咳,火剋金也。胸膺,背之府也,皆天氣主之,肺主天氣,肺氣鬱極,故痛走胸膺背也,走者,不定之詞。不得太息,氣鬱之極也。頭痛不堪,亦天氣賁郁之極也。汗出而寒,毛竅開,故汗出,汗出衛虛,故惡寒,又肺本惡寒也。

白話文:

因此,本文的「苔」字,全部從草字頭,不從肉字旁。喘息,是氣鬱積到了極點。咳嗽,是火克金的緣故。胸部和背部,是背後的後院,都由天氣主導,肺主天氣,肺氣鬱積到了極點,所以疼痛會遍及胸部、背部,這裡的「走」字,表示不固定的職務。無法喘息,是氣鬱積到了極點。頭痛難忍,也是天氣鬱積到了極點。出汗但是感到寒冷,這是因為毛孔打開,所以會出汗,出汗後衛氣虛弱,所以會怕冷,而且肺本來就怕冷。

十四、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胻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隂、太陽。

白話文:

第十四條,患有腎熱病的人,首先會出現腰痛、腿部痠痛、口渴多飲、身體發熱的症狀;熱邪嚴重時會出現頸部疼痛僵硬、腿部寒冷痠痛、足底發熱、不想說話;邪氣逆行時會出現頸部疼痛、精神恍惚;戊己日病勢嚴重,壬癸日大汗淋漓。氣逆則戊己日病情危重。刺足少陰經和太陽經。

腎病腰先痛者,腰為腎之府,又腎脈貫脊會於督之長強穴。胻,腎脈入跟中,以上腨內,太陽之脈亦下貫腨內,即腨也;酸,熱爍液也。苦渴數飲,腎主五液而惡燥,病熱則液傷而燥,故苦渴而飲水求救也。項,太陽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腎病至於熱爭,臟病甚而移之腑,故項痛而強也。胻寒且酸,胻義見上,寒,熱極為寒也;酸,熱爍液也。

白話文:

如果腰部先出現疼痛,是因為腰部是腎臟的住所,而且腎經的脈絡貫穿脊椎,在督脈上的長強穴交匯。

大腿後側,腎經的脈絡深入腳後跟內側,然後向上進入小腿內側;太陽經的脈絡也下行貫穿小腿內側,也就是腨。酸的感覺,是因為熱氣灼燒了津液。

口苦、口渴、頻繁喝水,是因為腎臟主導五種津液,而腎臟不喜歡乾燥;如果腎臟生病發熱,津液就會受到損傷而變得乾燥,所以才會口苦口渴,喝水來求取解救。

脖子疼痛、僵硬,是因為太陽經的脈絡從頭頂進入後與腦相連,再出來分支到脖子:腎臟發病導致發熱爭鬥,臟腑的疾病會互相傳染,所以脖子才會疼痛僵硬。

大腿後側既感到寒冷又痠痛,這是因為寒氣是熱氣達到極致後的表現;痠痛是熱氣灼燒津液的結果。

足下熱,腎脈從小指之下,斜趨足心湧泉穴,病甚而熱也。不欲言,心主言,腎病則水剋火也。員員澹澹,狀其痛之甚而無奈也。

白話文:

您的腳底發熱,這是因為腎經從小指下方斜向腳心的湧泉穴。腎臟病變嚴重時就會發熱。

您不想說話,因為心臟負責言語。腎臟有病,水氣會剋制火氣,導致您不願說話。

您看起來精神萎靡,形容您疼痛的嚴重性和無奈。

十五、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節言五臟欲病之先,必各現端緒於其部分,示人早治,以免熱爭則病重也。

白話文:

十五、肝熱病的人,左臉頰會先發紅;心熱病的人,臉部會先發紅;脾熱病的人,鼻子會先發紅;肺熱病的人,右臉頰會先發紅;腎熱病的人,下巴會先發紅。雖然疾病還沒有發作,但如果看到發紅現象,就應該進行針灸,這稱為「治未病」。

這段文字意思是:本節講述在五臟即將生病之前,它們各自會在其相應的身體部位呈現出初步的徵兆,以此警示人們要盡早進行治療,以免疾病進一步發展而變得更加嚴重。

十六、《熱論篇》: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白話文:

第十六章《熱論篇》:黃帝說:熱病痊癒後,有時會留下一些後遺症,為什麼會這樣?岐伯回答:這些後遺症都是因為熱病嚴重時強行進食導致的。像這種情況,都是因為疾病已經減弱,但熱氣還在體內潛藏,加上飲食之氣的刺激,兩股熱氣結合,所以留下了後遺症。黃帝說:如何治療這些後遺症?岐伯回答: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調整治療順序,就能讓後遺症痊癒。黃帝說:熱病中應該禁止什麼?岐伯回答:熱病剛有起色時,吃肉食就會復發,吃多了就會留下後遺症,這便是應該禁止的。

此節言熱病之禁也,語意自明。大抵邪之著人也,每借有質以為依附,熱時斷不可食,熱退必須少食,如兵家堅壁清野之計,必俟熱邪盡退,而後可大食也。

白話文:

這段話在講述熱病的飲食禁忌。意思是說,邪氣侵襲人體時,通常會依附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當身體發熱時,絕對不能吃東西;而當熱症緩解時,也要少量進食。這就像用兵時採用的堅壁清野戰術一樣,必須等到敵人(邪氣)完全退去,才能大吃大喝。

十七、《刺法論》: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此言避疫之道。

白話文:

第十七章《刺法論》:黃帝說:我聽說五種疫病來臨時,它們互相傳染都很容易,無論大人小孩,症狀都很相似。如果不施救,如何能不被傳染呢?岐伯說:不受傳染的人,是因為正氣保存在體內,邪氣不能入侵。

這句話是在談論避免疫病的方法。

按此下尚有避其毒氣若干言,以其想青氣想白氣等,近於祝由家言,恐後人附會之詞,故節之,要亦不能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二句之理,語意已盡,不必滋後學之惑也。

白話文:

這段後面還有討論如何避開瘟疫的毒氣,但內容中關於想像青氣、白氣的做法,類似祝由家(古代一種巫醫)的說法,擔心後人將其視為重要論述而附加額外的解釋。因此,我們省略了這些內容,因為它們不能超越「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兩句話的道理。原先的內容已經表達完整,不必再增加後學的疑惑。

十八、《玉板論要》曰:病温虛甚死。

病温之人,精血虛甚,則無隂以勝温熱,故死。

十九、《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温,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痺。

白話文:

十八、《玉板論要》提到:患溫病而虛弱非常的人會面臨死亡。

意思是說,患上溫病的病人,如果精血虛弱到極點,身體就無法依靠陰液來剋制溫熱之邪,因此可能會導致死亡。

十九、《平人氣象論》中有這樣的記載:正常情況下,人呼吸時,一次呼氣脈搏跳動三次,一次吸氣脈搏也跳動三次,但如果跳動得急促不安,並且在把脈時發現尺部(即手腕部分,中醫認為與下焦相關)有熱象,這表示是病溫的徵兆。相反地,如果尺部不熱,但脈象滑利,則說明可能是風病。倘若脈象呈現澀滯不暢的狀態,則可判斷為痺症。

呼吸俱三動,是六、七至脈矣,而氣象又急躁,若尺部肌肉熱,則為病温。葢温病必傷金水二臟之津液,尺之脈屬腎,尺之穴屬肺也,此處肌肉熱,故知為病温。其不熱而脈兼滑者,則為病風,風之傷人也,陽光受之,尺為隂,故不熱也。如脈動躁而兼澀,是氣有餘而血不足,病則為痺矣。

白話文:

呼吸動作不順暢,出現6、7種不同的脈象,再加上情緒急躁,如果尺部的肌肉發熱,那麼就是發燒的病症。因為發燒的疾病必定會傷害肺、腎這兩個臟器的津液,尺部的脈象屬於腎臟,尺部的穴位屬於肺臟,如果這個部位的肌肉發熱,就知道是發燒的病症。如果尺部不發熱,脈象又有滑動的感覺,那麼就是風寒的病症,風寒會傷害人的陽氣,尺部屬於陰氣,所以不會發熱。如果脈搏跳動急躁並且兼有阻澀感,那麼是氣血失衡,氣旺血虛,這種病症就是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