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法圓通》~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心病不安

奈世人沉溺莫挽,深為可慨。茲特再即此方之理推之,與仲景之白通湯同法也,桂枝龍骨牡蠣湯同法也,大、小建中湯同法也,即與後賢之參附湯、卦髓丹、陽八味皆同法也。古人立方,皆是握定上中下三部之陰陽,而知藥性之淺深功用,故隨手輒效,得以名方。今人只徒口誦心記,而不識至理攸關,無怪乎為方藥所囿矣。

更可鄙者,甘草僅用數分,全不知古人立法立方,其方皆有升降,皆用甘草,誠以陰陽之妙,交會中宮,調燮之機,專推國老。何今之不察,而此風之莫轉也。

白話文:

唉,世人沉迷不悟,實在令人感嘆。現在我再就這個藥方的道理加以推論,它與張仲景的白通湯、桂枝龍骨牡蠣湯、大建中湯、小建中湯的原理相同,也與後世的參附湯、卦髓丹、陽八味的原理相同。古人擬定藥方,都能掌握人體上、中、下三部的陰陽狀況,並了解藥性的深淺和功效,所以能隨手開出有效的名方。現在的人只會口頭背誦,卻不明白其中的至理,難怪會被藥方所侷限。

更可悲的是,甘草只用幾分而已,完全不知道古人立法擬方,藥方都有升降之意,都會使用甘草,實在是因為甘草能使陰陽交會於中焦,調整體內氣機,所以特別倚重甘草。為何現在的人不仔細觀察,這種風氣也無法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