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法圓通》~ 卷三 (14)
卷三 (14)
1. 萬病一氣說
要知風氣為殃,春溫之名已播。火氣作祟,暑熱之號已工。濕氣時行,霍亂之病偏多。燥氣行秋,瘧痢之病不少。又乃冬布嚴寒,傷寒名著。一年節令,病氣之變化無窮;六氣循環,各令之機關可據。六氣,即是六經,六經仍是一經。五行分為五氣,五氣仍是一氣。揭太陽以言氣之始,論厥陰以言氣之終,晝夜循環,周而復始。
病也者,病此氣也。(周身骨節、經絡,皆是後天有形之質,全賴一氣貫注。雖各處發病,形勢不同,總在一氣之中。神為氣之宰,氣傷則神不安,故曰病。)氣也者,周身軀殼之大用也。(身中無氣則無神,故曰死。)用藥以治病,實以治氣也。氣之旺者宜平,(正氣不易旺,惟邪氣易旺,須當細分。
)氣之衰者宜助,(衰有邪衰、正衰之別,當知。)氣升者宜降,(瀉其亢盛。)氣之陷者宜舉,氣之滯者宜行,氣之郁者宜解,氣之脫者宜固,氣之散者宜斂。知其氣之平,知其氣之變,用藥不失宜,匡救不失道,醫之事畢矣。
白話文:
要知道風邪造成的危害,春天溫病的名稱早已傳播開來。火邪作祟,夏天暑熱的稱號已經確立。濕邪流行的時候,霍亂這種疾病就特別多。燥邪在秋天出現時,瘧疾和痢疾這類疾病也不少。到了冬天,嚴寒來襲,傷寒的名稱就廣為人知。一年四季,病邪之氣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六氣循環運行,各自的變化規律都是可以依據的。所謂的六氣,就是六經,而六經歸根究柢其實就是一種氣。五行分為五氣,而五氣的本源也是同一種氣。從太陽經開始談論氣的起源,到厥陰經談論氣的終結,就像晝夜循環一樣,周而復始。
所謂的疾病,其實就是這種氣發生了問題。(身體的骨節、經絡,都是後天有形的物質,完全依賴於氣的貫注。雖然各個地方發病,情況不同,但總歸都是在這種氣的影響之中。精神是氣的主宰,氣受傷了精神就會不安,所以說生病了。)所謂的氣,是全身軀體最重要的作用。(身體中沒有氣,就會失去精神,所以就死了。)用藥來治療疾病,實際上就是在調理氣。氣旺盛的時候要讓它平和,(正氣不容易旺盛,只有邪氣容易旺盛,必須仔細區分。)氣衰弱的時候要幫助它,(衰弱有邪氣衰弱和正氣衰弱的區別,要知道。)氣上升的時候要讓它下降,(瀉掉它過於旺盛的部分。)氣下陷的時候要讓它升舉,氣停滯的時候要讓它運行,氣鬱結的時候要讓它疏解,氣脫失的時候要讓它固守,氣渙散的時候要讓它收斂。了解氣的平和狀態,了解氣的變化,用藥就不會不適宜,救治就不會偏離正道,這樣醫生的責任就完成了。